社会心理学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复习

1.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

一、法国的群体心理学:提出了群体特征问题

勒朋《群众心理学》中译本《乌合之众》

群众的基本特征:(1)失个性或恃众性(2)传染性(3)被诱性(4)极端性

对社会现象中的群众持否定态度,群众心理被描述为变态和病态。

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提出了群体内生的心理动力问题

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从遗传的因素出发解释社会行为。认为,本能“是遗传而来的或是本有的一种心理而兼生理的倾向”,“是支持人们身心活动并且管束人们行为的本源”;由本能激动而引起的本能心理历程都有情的一面去唤起原始的情绪,本能与情绪的结合成为人心底层组织的动力来源。

三、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提出了民族精神凝聚作用的问题

冯特《民族心理学》:强调对“民族精神”或“民族心”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共同精神基于普遍价值的形成,具有交互作用的特性;并以大量的史实为依据,论证了民族精神、民族意志在民族国家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确立

形成: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包括德国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体心理学,麦独孤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达尔文的进化论

1908年(英)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美)罗斯《社会心理学》出版

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确立: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今

1924年,F.奥尔波特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以实验和研究为基础讨论了群体实验、人格评价、心理学在诸多领域的应用等课题,从此创立实验社会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在不改变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进程的条件下,通过人的直接感知,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描述客观事物的方法。根据参与程度,分为:

1.参与观察: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完全参与观察:隐瞒身份(如卧底)。弱点是容易失去客观立场。

半参与观察:不隐瞒。可信任的“外人”

2.非参与观察: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任何活动,只记录要观察的言行。

优点:比较客观

缺点:易受“研究者效应”的影响;较难深入;可能会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如听不清、看不到)二、调查法

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按调查的形式,可分为:问卷法:书面访谈法:面对面、电话采访

三、实验法

根据一定的假设,系统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1.实验室试验(F·奥尔波特首先将该方法引入社会心理学):较容易控制变量,但脱离现实生活

2.现场试验(自然实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

经典案例:罗森塔尔的教育效应实验

优点:被试常不知情,反映更真实

缺点:缺乏对实验情境的控制,易受偶发事件影响

3.模拟实验:设计一种模拟真实情景的人为情景,并在其中进行实验

经典模案例: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津巴多进行的

监狱模拟实验。

4.评述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爱情关系由三种元素组成,即亲情、激情和承诺。这三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三角形,而每一个三角形反映着一种特殊的爱情组合关系。

5.谈谈你对冲突处理方式的理解

冲突的实质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由于社会困境、竞争、知觉到的不公平、误解会引发冲突

冲突管理:指人们采取一定的行为来应对、处理冲突。

五种典型的冲突处理方式:竞争、回避、顺应、妥协、合作

前三种方式效果不佳,可能进一步加剧冲突;后两种方法比较有效,但不适用于所有情境。

另外,冲突的处理方式存在着文化差异。

6.自我知觉及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自我知觉的基本成分:①自我概念;②自尊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集合。

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1.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当许多人对自己看法都一致时,我们就会相信这种看法是真的。

2.反射性的评价:从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如冷淡、瞧不起)、反应(如拒绝)来了解自己。

3.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人们常根据自己的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特征。

4.社会比较: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评估自己;在缺乏明确的标准时,人们常与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较。

7.认知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1、“中心特质”效应: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不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先入为主”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3、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成见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

是人们快速认识他人的一种策略、方式,但有时却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结果。

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性评价

原因可能有:(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服些;

(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

(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

8.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和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基本上分为两种:

内因:情绪、态度、人格、能力→个人倾向归因外因:外界压力、天气、情境→情境归因行为的原因如果在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在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

2、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成就归因模型认为,人们用于解释成败的原因可用下列三个维度加以分类与描述:

(1)内因—外因(2)稳定—不稳定(3)可控制性

3、凯利的三维理论

(1)行为的原因可分为三种:行动者、刺激物(行动者的知觉对象)、行动产生的环境。

(2)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若是,一致性就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