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少年情怀都是诗》课堂实录-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情怀都是诗》课堂实录
歌声中流淌着文学之音,歌词里蕴含着文学之美
——学习《歌词四首》后尽情放歌
师:同学们,大后天,12月10日,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2019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问大家一个问题: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是谁?是75岁的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

(投影)授奖词是:鲍勃·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

可见,歌词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学样式,好的歌词也是文学。

上周,我们学了第二单元第8课《歌词四首》,大家还记得那四首歌的主题吗?前两首《长江之歌》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的主题是热爱祖国的情感,后两首《那就是我》和《弯弯的月亮》是思乡的情怀。

学完那一课,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就要尽情放歌,看大家能否听到歌声中流淌着的文学之音?看大家能否领略到歌词里蕴含着的文学之美?(投影)那么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改歌曲,创班歌。

(投影)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要放歌5首, (投影) 分别是《大约在冬季》《月之故乡》《白桦林》《月朦胧,鸟朦胧》《一封家书》。

课前,我已经把这五首歌责任到人,包干到户,分给班上五个语文学习小组。

第一小组领到的是《大约在冬季》,第二小组领到的是《月之故乡》,第三小组领到的是《白桦林》,第四小组领到的是《月朦胧,鸟朦胧》,第五小组领到的是《一封家书》。

待会儿,大家一起用耳朵聆听,用心灵去感受,用文学(用文学)来欣赏这五首歌曲,欣赏完
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上来发言,说说你们小组同学喜欢那首歌的理由并用一个词形容那首歌的美,就是那首歌的词有着哪一种文学之美。

放歌前,请大家读读温馨提示:(投影)流行歌曲是一种音乐文学作品,具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和“离谱能赏”的文学性,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审美特征。

其文学之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音乐美、情趣美、理趣美等几个方面。

接下来,放歌第一首《大约在冬季》……
有请第一组的代表上来发言……(上一节课,老师给了大家20分钟,半节课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在今天课堂上就不作讨论了)生:(略)
师:进入冬季,很多人都会唱起《大约在冬季》这首歌。

本来“离别”是个伤感的话题,北宋﹒柳永《雨霖铃》就有这么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

而这首歌以“轻轻的”三个字开篇,就给整首歌定了调,它淡化了离别的悲伤,使整首歌具备了《诗经》“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也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刚学过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一组的代表说歌中那对恋人离别的话语依稀还在耳边,又说到这首歌的语言朴素平淡,对呀!这首歌的语言就是明白如话,像是贴在你耳边,在轻轻地诉说。

“我”面对落泪的“你”,心有不忍,不想俩人哭成一团,只得强忍着安慰“你”:请拭去眼角的泪水,尽管前方的路凄迷,但你要微笑着面对分离,并为我祝福,我独自在外,怕你不放心,便口头向你保证——没有你在身边的日子,我会更加珍
惜自己,爱护自己;并叮嘱你也要保重好自己。

还没离开,“你”就问何时再相见,可“我”也不知道具体相聚之日在哪天,但又不好让相见无期,不想让“你”伤心难过,便含糊地说: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正如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

”因此这首歌的词在语言上有着质朴美!(投影)
接下来,要放歌第二首《月之故乡》……
有请第二组的代表上来发言…….
生:(略)
师:说起“月亮”,大家都知道,“月亮”早在古典诗词中多是以思乡、思家的意象出现的。

如唐代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等。

听完《月之故乡》这首歌,我们知道,这首歌就是沿袭了“月亮”这一意象的思乡怀远情怀。

刚才科代表王霈嘉同学说,月亮也是美的事物,那《月之故乡》这首歌里面的月亮到底美不美呢?是美的话!是一种怎样的美?霈嘉同学,你能说出是一种怎样的美吗?是一种“凄美”(“凄美”顾名思义:凄凉而美丽。

)“凄美”也是一种美呀。

因此这首歌的词有着意象美!(投影)
如果大家觉得《月之故乡》这首歌里的月亮还是不够美的话,请听《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这首歌的歌词,我念一小部分:“透过开
满鲜花的月亮/依稀看到你的模样……你像那天上月亮/停泊在水的中央/永远停在我的心上/你像那天上月亮/ 你不会随波流淌/永远靠近我的身旁”。

同学们,这首歌里的“月亮”美吗?歌里的“月亮”是那么的纯净,那么的美丽,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望向思慕已久的心上人,是多么的深情款款。

这时候的“月亮”已成为美丽心上人的代名词了。

正所谓:你是月亮我是星星,够浪漫了吧!够美了吧!
接下来,要放歌第三首《白桦林》……
有请第三组的代表上来发言…….
生:(略)
师:第三组代表梁晓楠同学说得对,这首歌的确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词作人朴树从“静静的村庄”写起,再写到“白的雪”、“阴霾的天空”、“白桦树”、“鸽子”、“墓碑”,“白桦林”等一系列的景物,朴树他,写景自然不是为了赞美“村庄”、“白桦林”有多美,而是为了抒情,正如著名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歌就是情景交融的典范: “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只是物是人非,相爱的人已不在,往日青春美丽的姑娘,如今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婆,想到这里,怎不叫人,为战争而毁掉一份真挚的爱情而叹息、落泪呢?刚才代表说他们组的同学认为这首歌的景物、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宁静、凄美、浪漫甚至悲壮的感人气氛,其他同学听完后,觉得整首歌是弥漫着这样的气氛、氛围吗?是啊!整首歌是弥漫着一种忧伤(悲伤、悲壮)、浪漫(唯美、凄美)、平静的氛围,实在
令人感动不已,听完这首歌,我们感受到男人为国捐躯的悲壮美!女人为爱坚守,寂寞也是美!因此,这首歌的词有着意境美!(投影)接下来,要放歌第四首《月朦胧,鸟朦胧》……
有请第四组的代表上来发言……
生:(略)
请留步,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我们学过《诗经》两首第一首《静女》,还记得《静女》中第一段是以“静女其姝”开头,第二段是以“静女其娈”开头吗?这运用了什么手法?把“重叠手法”给忘了?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诗经》里面的所有的诗歌几乎都是重叠手法运用的典范。

而《月朦胧,鸟朦胧》这首歌也是运用了“重叠手法”。

就是第一句的前半句以三字句的节拍反复两次,后半句是五字句的节拍,与前半句共同组成统一的句式结构。

这个句式结构,又在第二、三、四句结构中循环出现,使歌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非常强烈,抒发了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就是思念、祝愿的主题。

因此这首歌的词有着音乐美!(投影)
构成重叠(叠词)的是相同词语;构成反复的是相同句子的反复。

接下来,要放歌第五首《一封家书》……
有请第五组的代表上来发言…….
生:(略)
师:你说到这首歌呼吁“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也是一首歌呀,是歌手陈红曾唱响大江南北的一首歌。

那首歌之所以人听人爱,是因为这首歌在题材上抓住“老年问题”、主题上呼吁“亲情回
归”。

同学们,中国人的家族观念特别强,一直保持着重视血缘关系的传统,这使亲情在中国人心中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吟唱亲情的歌曲,更容易触人心弦,催人泪下,如《一封家书》这首歌曲,表面看来简单明了,但在朴素、真切的词语背后,蕴涵着游子对远在家乡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的深切挂念,听来哀婉感人,因此这首歌的词有着鲜明突出的情感美!(投影)
同学们,上个世纪(20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有最数字化的经典口号“五讲四美三热爱”,而这堂课呢,我们有五个同学上来讲了,一共指出五种美,各自说了喜欢的理由。

那么,是不是可以把那个口号改为“五讲五美五热爱”后用来形容这堂课呢?
我们学完《歌词四首》那一课,老师布置了“改歌曲,创班歌”的作业。

(投影)作业都交上来啦,看来大家创作的热情很高涨!也很有作词的天赋!从交上来的作业里头,我挑选了以下的作品:1号作品:陈彦同学的《十三班之歌》(仿照《长江之歌》);2号作品:陶淼等同学的《我们拥有一个家叫十三班》(仿照《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3号作品:万栩童等同学的《我们拥有一个家叫十三班》(仿照《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下面请大家一起大声读出这几首准班歌……
最后,让我们站起来一起唱起万栩童等同学创作的准班歌《我们拥有一个家叫十三班》来结束这堂课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