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三语文一诊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市高三语文一诊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7高一下·江苏期中) 景新中学耘梦文学社将组织“与作家零距离”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我与同学谈作家】文学社成员搜索到下面这则消息,请你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
(不超过20个字)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等作品。
在揭晓现场,曹文轩本人也很高兴。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称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一些生活中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2)【我与作家面对面】文学社准备于5月8日在报告厅举行“我与作家面对面”访谈活动,想邀请作家曹文轩老师参加,请你以文学社名义拟写一份请柬。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20高一下·大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试图给“美”下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美是有用的”“美是恰当的”“美乃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等。
一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再推翻,周而复始,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
关于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谈其本质、属性及内在关系,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美是客观的”或者“审美是主观的”,否则永远跳不出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
美究竟是什么?美是客观的吗?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
因美在感知中,毕加索曾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
”美亦在“情景”中,正如庄子所言:“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情景”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而人也非独立于宇宙之外的所谓主体。
因此,当人与天、地融为一体时,在恰当的“情景”中,美即闪现出来。
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
美属于一种意象,而审美是种境界。
所谓“意”,即人的精神维度观照的意象思维,当美在“意”中,人可感知到模糊的、不确定的、稍纵即逝的、瞬息万变的抽象之美,诸如观念艺术、互动艺术、虚拟艺术等艺术样式借助抽象之意与受众发生关系。
所谓“象”,即“情景”的物理维度观照的具象思维,当美在“象”中,艺术家可捕捉到可视、可听、可触、可品的形象之美,造型艺术、影像艺术、戏剧艺术等在“象”中与
受众产生共鸣。
可见,美具有“意”和“象”的双向性,当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闪现,艺术家便进入“物我两忘”的创作之境。
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的“三竹说”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这种审美互动。
美的闪现,美的感知,美的捕捉,美的体悟,皆在“物化”的意象中完成,并且通过艺术家之手,以笔墨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
当美在“意”中,美是流动的、不确定的、难以捕捉的,它需要艺术家和宇宙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应,将抽象之美在意念中不断强化,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行为,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
可见,情感性的意象思维贯穿于艺术创造、艺术表现和艺术欣赏的全过程,而艺术作品承载着将意象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将无形之美转化为有形之美的价值属性。
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
标准难以统一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
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
(摘编自王可《美在意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柏拉图曾多次给“美”下定义,又都被自己推翻了,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
B . 人、艺术作品和宇宙三者处在一个共同的维度时,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便能真正得以实现。
C . 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越深,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就越大。
D . 抽象之美要通过艺术家的审美活动,转化为有形之态,才有可能成为艺术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头从柏拉图给“美”下定义谈起,引出后文关于认识“美”应该采用的正确方法的论述。
B . 论述“美属于一种意象”时,分别对“意”和“象”进行诠释,便于读者把握美的含义。
C . 文章第五段用郑板桥“三竹说”的创作理论,论证了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
D . 与重视中华美学精神的现实意义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对美的本质做了新的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对于美,应该用联系、运动的观点去看待,不能用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去分析。
B . 在发现美的时候,人不是独立于景之外的,景也不是独立在人之外的,人与景是融为一体的。
C . 一般人都能感知到模糊的、不确定的、稍纵即逝的、瞬息万变的抽象之美。
D .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不同的标准有高低、雅俗之分,但这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
3. (9分) (2019高一上·莆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
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
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
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A . 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说是活脱相似。
B . 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 . 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D . 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 . 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 . 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 . 在广泛的意义上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 . 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
《尝试集》的作者胡适也认可这一观点。
C . 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 . 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风格、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4. (12分) (2019高二下·安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宏伟计划
〖日〗星新一
三郎接受了R企业的就业考试,这一天,他正期待着考试的结果,R企业的经理上门来了。
事出意外,三郎疑惑地问:“这,这……怎么?如果合格了发一封通知就行了,就是不合格,难道特意……”
“不,你以最佳成绩通过了。
因此,我们有一个特别委派。
”
话题似乎事关重大,三郎听得有些紧张:“是什么事?要是我能胜任……”
“我们考虑不录取你,让你转去接受K企业的就业考试,你一定能通过的。
”
“怎么?K企业不是您那儿的竞争对手,而且对你保持着优势吗?我觉得如果能扭转这种局面很有意义,才投考您的企业,难道我这些打算……”
经理微微一笑,促膝谈道:“你这番话颇有见识。
正因为如此,一定要委派你。
就像你讲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别说超过K企业,连赶也赶不上。
现在需要一个人去刺探内募搜集情报。
”
“啊呵,当间谍潜进去?”
“对了。
你一定能干得出色。
一旦成功,报酬不在话下,还立即给你要职。
我也不催,你可以步步为营,花多长时间也不怕,小事情不报告也罢,免得为了价值不大的情报惹人怀疑,鸡飞蛋打。
”
“既然信任我,又这样叮嘱下来……”
三郎被说动了,宏伟的计划就此开端。
接受K企业的就业考试后,他成了那里的职员。
不用说,进去头一年,是与企业的重要事物不沾边的。
可是三郎不急不躁,只管坚持不懈地努力。
他勤勉地处理工作,把争取上司和同僚的信任作为起点。
在企业外面,三郎也洁身自好,循规蹈矩,避免引人注目。
搞间谍工作务必早早站稳脚跟。
普通的职员,到新环境里的第三年上就懈怠了,表现出嫌工作岗位乏味啦,怀疑自己的能力啦,或是一不顺心就一蹶不振的状态。
三郎却做到了对工作热情不减。
无论怎么说,他有自己明确的使命。
周围谁都难以察觉,他竟扮演着可怕的角色。
与其他人全不相同,他感到乐在其中。
这样非但没有不满,工作着反而是享受,还得设法控制浮到脸上的微笑。
出现了这样的干材,K企业没有置之不理,他很快就被提拔为科长,向机密靠近了一步。
可是他仍然不动声色地安于职守,他深知如果这时暴露的话,将前功尽弃。
三郎对待工作越发尽职。
一次他检举了受贿对外泄密的下属职员,并立即将其解雇——要是容下这个人,自己费尽心机在长远计划下充当间谍潜伏的价值就失掉了。
这些功绩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从而使三郎备受信任。
他深得人心,甚至董事也来为女儿提亲。
要是推却,人家可能盘问理由产生疑窦。
三郎便应承了——积极地应承下来。
要掩护自己的真面目,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伪装了。
干间谍非冷酷无情不可,凡是能利用的,就必须利用。
何况董事的小姐相当美貌,性情也贤慧。
三郎在家里也是好丈夫。
要彻头彻尾瞒过敌人,得从身边做起。
妻子回娘家时,满口夸奖三郎,这带来的好处自是不言而喻。
三郎不知疲倦地埋头苦干,步步升高,终于接近了K企业的中枢;功到自然成,他年纪轻轻,就具备了出席董事会议的资格。
三郎想,K企业的全貌大致能摸清了,及早告一段落,归纳一份报告回R企业去也行了可是又一转念:好容易熬到这一步,再坚持一段,说不定还能取得更大成果。
三郎选择了后一条路。
功德圆满的一天终于来到了,他熬到了能知悉K企业一切机密的地位——当上了社长。
同业中,都称他是凭实干崭露头角的年轻经理。
当然,他不仅能够知悉一切秘密,而且可以随心所欲地经营管理。
“K企业的兴衰,都在我的操纵下,就如此巧妙地让他倒闭,我的使命便顺利结束了。
”
他心中嘀咕行动的方向:
“……可我干吗非要毁灭它呢?这是我多年含辛茹苦取得的成果,换取一星半点的报酬实在不值,就算回去当董事又怎么样,哪怕被指定做候补经理也得不偿失。
”
在他的心目里,冷酷无情的生存法则已经根深蒂固。
另一面,R企业是在欢欣鼓舞地静观待变,然而时光荏苒,仍见不到任何反映,私下去联络,答复只是冰冷的沉默。
R企业恼羞成怒,到处散布说,K企业的经理是我们的奸细。
这本来不是虚构而是事实,收效却事与愿违。
K企业的职员听到后,反而激发了敌忾之心,在新经理治理下奋发图强,激烈竞争的结果,终于导致了R企业
的倒闻。
(1)结合情节发展,请用五个关键词概括三郎在故事中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
(2)小说采取第几人称的写法?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3)赏析文中划横线的段落。
(4)结合全文分析结尾的艺术效果,谈谈你对结尾部分三郎做出这样选择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5. (11分) (2017高三下·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梅花楼记
【明】陈继儒
王元美①尝谓余:“市居之迹于喧也,山居之迹于寂也,惟园居在季孟间耳。
”然王氏之弁山,枕城中,朝暾映门,游屐麏集②,即主人亦往往支门谢客,欲放而之于旷间无人之乡而不可得。
余然后知园之与众也,宁独;与其谋于市也,宁谋于野。
吾友范象先,有园在横涝野塘之南,去城十里而近,喧寂半之。
四面榆柳,阴翳小池。
池上梅花两树,婆娑相对,苍枝老骨,纵横屈曲,挑檐而上。
其干可抱,其叶可荫一亩余,其子可得五石。
范子谓:“吾见梅多,未有如此君之老而奇者。
”乃结高楼以临之。
独与一二野衲,摊虎皮,爇③猊鼎,倚楼而歌。
歌曰:“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已复笑曰:“如李迪诗,不过得花之幽韵闲淡而已。
吾家老梅,正如碧眼胡僧,修眉露额,又若毒龙怒虬,纷孥构斗于广莫之野,攫爪迸鳞,鬼怪万状,度他梅讵足与此君争席?庶几钟贾山之嘉树,四贤祠之紫藤,差鼎足矣。
”范子楼既成,于是广莳霞桃、芙蓉、来禽之属,以映带之,池加辟,竹加徙,楼之为观,日闲以敞。
而陈子适来,陈子曰:“吾尝闻往年探梅者,过寿安寺中,寺僧为游客所困,至折而为薪。
而其次惟光福玄墓④之傍,薄雪轻云,漠漠数里,一快生平。
然村人率以种梅为业,不复有品题护持,与梅花两相韵者。
古今梅花之知己,仅得林逋⑤君。
后迄二百年,而有范子于此中块焉野处,白板赤栏,朱帘碧幄,依微独立于暗香疏影之外,何异处士孤山?所少者童子开笼放鹤耳。
他日抱鹤上扁舟,送之花下,烟沙星渚,短笛悠悠,有巍然破轻浪而出者,则陈先生至也。
子其报梅花吐一枝以候我。
”
【注】①王元美:王世贞,字元美,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②麏集:jǔn,聚集。
③爇:ruò,烧。
④玄墓:在苏州市吴县,为赏梅胜地。
⑤林逋,字君复,号和靖。
人称“孤山处士”,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枕城中,朝暾映门枕:靠近
B . 乃结高楼以临之结:修建
C . 于是广莳霞桃莳:栽种
D . 池加辟,竹加徙辟:僻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①爇猊鼎,倚楼而歌②弃甲曳兵而走
B . ①楼之为观,日闲以敞②故为之文以志
C . ①与梅花两相韵者②古之学者必有师
D . ①依微独立于暗香疏影之外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范象先的一段话和陈子的一段话,而王元美的话语则相当于“引子”,使话题自然开启而不显突兀。
B . 范象先重在说梅,他欣赏的是梅树闲淡的美和动态的美,以想象与联想,使得静态的梅树动态化了,表现出了梅树的姿态和神韵。
C . 作者自己的一番话,重点是说人,分别描写了折梅的人、种梅的人和赏梅的人,他认为创造美和懂得欣赏美都是非常重要的。
D . 文章前后两部分内容以梅为线索而一脉贯通,而且后半部分有所拓展和深化,全文形成了既有横向发散又有纵向深入的结构。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然后知园之与众也,宁独;与其谋于市也,宁谋于野。
②庶几钟贾山之嘉树,四贤祠之紫藤,差鼎足矣。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颜氏家训•文章》)
6. (7分)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
(1)词的上片第一、二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2)作者在词的下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是:“________,________。
”
(2)身临野鸭高飞、秋霞绚丽、天阔水远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4)《陈情表》中李密用“ ________,________,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5)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
(6) 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8. (2分) (2020高三下·珠海模拟)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对联。
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明月千里碧波竞舟清风一缕青艾驱瘴拂丹桂十里欢寄相思千家乐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20高一下·临沂期中) 小说写到一些内容的同时,会留下许多空白;或者只写到了表面,留下深层的潜台词,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力去合理展开,把没有色彩的冰冷文字,用想象力去充实它、点燃它。
《红楼梦》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有这样一段:
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周瑞家的听了黛玉的话后,“一声儿不言语”,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结合你所阅读的《红楼梦》内容,说说此时周瑞家的心里在想什么?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9高一上·金华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中的段子、朋友圈中的评论、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公众号上的推送……每天我们都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大量的信息。
有人说,丰富的信息充实了我们的生活;有人说,信息太多,导致人们时间不够用;也有人说:信息过载不过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们面对陌生的事物都可能产生这种心理,因此不必纠结;还有人说……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标题自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1、
1-2、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4-4、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5-1、
5-2、
5-3、
5-4、
5-5、
6-1、
6-2、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1、
7-2、
7-3、
7-4、
7-5、
7-6、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8-1、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9-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