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鲷育苗技术-畜牧渔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鲷育苗技术-畜牧渔业论文
黑鲷育苗技术
栾凯
(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天津 300457)
摘要:研究了黑鲷苗种培育的适宜环境、饵料选择、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一套繁育流程。
在300 m3育苗水体中,最终培育出3 cm黑鲪鱼苗53.9万尾,成活率30.7%。
关键词:黑鲷;苗种培育;饵料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 Basilewsky),俗称黑加吉,属鲈形目、鲷科、鲷属。
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及我国沿海。
黑鲷为暖温性浅海底层鱼类。
是一种名贵的海产经济鱼类。
黑鲷喜栖息在沙泥底或多岩礁的海区,主要栖息水深约50 m的沿岸春、夏栖息岸边,秋冬水温降低则移栖较深水处,一般不作远距离洄游。
黑鲷生长温度最低为4 ℃,最高为35.5 ℃,适温范围为12~28 ℃,黑鲷是一种对盐度变化适应能力很强的鱼类。
将蓄养在海水中的黑鲷逐渐淡化移至淡水中或向淡水中逐步添加海水,直至恢复为海水,均可继续生活。
黑鲷食谱十分广泛,以软体动物蛤类、小鱼虾类为主食,也大量吞食沙蚕、小蟹等底栖动物,在养殖条件下则大量吞食兰蛤和小型虾虎鱼类,同时也侵吞个体较小或正在蜕壳的对虾。
人工投饵一般为杂鱼虾、贝类及部分商品饵料。
正是由于黑鲷所具有的广盐、广温、杂食性、生长快等特点,一直被作为良好的海水养殖对象。
我市正处于海水养殖转型阶段,黑鲷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的开发,将为我市海水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提供很好的技术储备。
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养护和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力度的加大,海洋牧场建设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由于黑鲷具有较强的趋礁性,成为良好的生态修复增殖品种,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黑鲷的放流回捕率达到8%,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市在资源增殖的过程中,在增殖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资源的同时,对海洋牧场建设区域,也应加大黑鲷等处于生态顶层鱼类的放流力度,更好地丰富生物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
因此,需要加强黑鲷苗种繁育的技术研究开发,适应现代资源养护工作形势的需要。
同时为配合我市人工鱼礁的建设,需要放流趋礁性鱼类,对礁区的资源进行补充。
黑鲷作为新增品种,为了满足放流工作的需要,需要对其繁育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1条件与方法
1.1育苗设备
6 m×5 m×1 m育苗池10个,卤虫孵化桶4个,罗茨鼓风机,沙滤罐,配水池。
1.2饵料
鱼苗培育阶段,主要使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卤虫、鱼苗用配合饵料。
1.3受精卵孵化
将受精卵放入20 m3(6 m×5 m×0.7 m)的育苗池孵化,布卵密度约3万枚/m3,微充气,水温18~20 ℃,2 d 后开始破膜,孵化率超过80%。
黑鲷的受精卵是浮性卵,呈无色透明的圆球形,卵径0.9~1.2 mm,具有1个油球。
在18 ℃的水温下,受精卵经过1.5 h进入双细胞期;2 h进入4细胞
期;3 h细进入8胞期;4 h形成高囊胚;7 h形成低囊胚;12 h后处于原肠期,原肠下包至卵黄1/2处,此后胚环、胚盾出现。
20 h后发育成肌节胚,此时胚体成型轮廓清晰,围绕卵黄约1/2,出现10对肌节,并逐渐增多。
胚体中部可观察到神经管,头部明显分化,视泡、耳囊相继出现并不断发育。
40 h后出现心跳,发育进入心跳期。
此时胚体头部的结构更加复杂,晶体开始出现,耳石渐渐清晰,围心腔形成,胚体围绕卵黄约4/5,出现轻微的颤动。
48 h后仔鱼开始孵化相继破膜,初孵仔鱼全长约1.8~2 mm(见表1)。
1.4鱼苗培育
1.4.1仔鱼开口开口阶段成活情况见表2,初孵仔鱼破膜2~3 d 后开口,此时卵黄已基本消失,仅剩一油球。
开口阶段是幼鱼培育的死亡高峰期,这一阶段仔鱼从吸收卵黄营养逐渐转变为主动摄食饵料,在生理和营养摄取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
同时,刚刚开口的仔鱼身体各运动器官发育还不完全,活动能力较差,如果不能提供充足适口的饵料,将引起大批死亡。
由于刚开口的黑鲷仔鱼的口裂较小,捕食能力弱,结合本地轮虫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我们使用成熟的挂卵轮虫和个体较小的轮虫作为开口饵料。
仔鱼破膜后一天,投放挂卵轮虫,密度10个/mL,并同时投入小球藻(30万/mL)。
仔鱼开口后,继续投喂小轮虫,密度5个/mL,使轮虫总密度超过15个/mL,并继续补充藻液,每天一次。
开口后除投喂轮虫外,使用少量脱脂蛋黄作为补充。
开口3~5 d 后,度过开口阶段,此时仔鱼上下颌基本发育完善,不再对轮虫个体有特殊要求。
1.4.2日常管理育苗用水需经过沙滤,pH值72~8.0,盐度25‰~30‰,溶氧大于5 mg/L,水温18~26 ℃。
初孵仔鱼开口以前(3 d 内),保持微充气,不换水或少量加水。
水温保持在19~20 ℃。
开口摄食后,每天换水20%。
破膜7、8天后(全长约4 mm)吸污一次,清除开口阶段的死鱼和过剩的残饵,此后开始流水培育,流水量30%~50%,并逐渐加大,每2~3 d 吸污一次。
吸污前减小充气量或停气30 min,待残饵和粪便下沉后操作。
3周后流水量达到100%,每天吸污1次。
4周后流水量100%~200%(见表3),破膜后三周提供24 h光照,此后提供12 h光照,五周后自然光照周期。
1.4.3饵料投喂初孵仔鱼依靠卵黄提供营养。
水温19~20 ℃条件下,初产仔鱼2~3 d 后开口,此时全长约3 mm。
仔鱼开口后投喂轮虫,水体中轮虫密度保持在10~15个。
2周后,仔鱼全长达到7 mm。
开始适量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密度0.5~1个/mL,并尝试少量投喂配合饵料(每日2次)。
3周后,仔
鱼全长达到10 mm,即将进入稚鱼阶段,开始被鳞。
饵料以轮虫(10个/mL)、卤虫无节幼体(2~3个/mL)为主,并投喂配合饵料(每日2次)。
此时应加大流水量,并注意吸污。
4周后,鱼苗全长超过15 mm,此时鱼苗发育进入稚鱼后期,大部分鱼苗体色变深,主要在水体下层活动。
开始投喂鲜活卤虫,减少或停止投喂卤虫无节幼体。
此后饵料以卤虫和配合饵料为主(见表4)。
在水温20~26 ℃的条件下,初孵仔鱼生长到30 mm大约需要50 d 。
1.4.4分池与筛选在饵料充足、水质适宜的条件下,因鱼苗密度过大和个体规格差异而引起自相残杀是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原因。
分池与筛选是减少自残,促进生长,保证鱼苗成活率的有效手段。
鱼苗全长超过10 mm后,自残现象开始明显。
由于自残时大鱼无法完全吞食小鱼而同归于尽,造成自残死亡率有时超过40%。
当仔鱼培育3周后,全长超过10 mm时,进行分池,使密度降低到7 000尾/m3以下。
仔鱼培育5周后,部分鱼苗被鳞基本完全,再分池一次,使密度降低到3 000尾/m3以下。
经过35天的培育,鱼苗大小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分池同时进行一次筛选,把不同规格的鱼苗分开后培育,各池第一次分苗情况见表5。
1.4.5疾病防治疾病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管理,做到定期镜检,及时发现。
育苗期间,应保证水质清洁,创造良好的水环境,定期化验,及时处理。
日常操作中,定时、定量换水,注意吸污,及时清除水中的残饵、粪便及死苗等污物。
保证饵料充足,适时分池,降低鱼苗密度,提高鱼苗体质,增强抗病力。
定期泼洒抗生素和药浴,特别是布池和分池后,预防疾病发生。
2结果与讨论
各日龄生长情况见表6,经过44 d 苗种培育,在300 m3水体中,孵化仔鱼约175.7万尾,最终培育全长3 cm以上的黑鲪幼鱼53.9万尾,单位水体出苗1 797尾,成活率30.7%。
(收稿日期:201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