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 商业的发展同步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商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中国先秦时期商业的发展情况叙述有误的是( )
A.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商品交换
B.甲骨卜辞记载了中国西周的商业状况
C.商代后期,流通的货币有骨贝和铜贝
D.商业发展促使城市不断涌现
2.据史料记载,元月十五日,京城中几个主要佛寺竞相举办法会,吸引人群;大街上百姓提灯游行,争奇斗艳,四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

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3.“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下列有关古代洛阳商业发展的叙述,比较符合史实的是()A.二里头(今洛阳境内)发现商代的“贝”,表明
其在商代开始出现商业活动
B.隋朝时期的洛阳商贸经济十分发达,商业活
动不再受官府统一监管
C.唐朝洛阳“商贩贸易,车马填塞”,说明其商业
活动完全突破市的界限
D.北宋时期的洛阳商店、酒楼随处可见,商业区已
同居民区紧密结合
4.元稹在《估客乐》中写道:“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是( )
A.商人经商不计利润
B.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C.商人重利轻别离
D.长安城的繁华
5.1820年,龚自珍在《西域置行省议》中建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毋庸议。

”“山西号称海内最富”主要是因为()
A.晋商财力雄厚
B.小农经济发达
C.手工业发达
D.自然资源丰富
6.《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

有人说,该画折射出了“时代的风采”。

“时代的风采”是指()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7.临淄的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

汉武帝时主父偃称“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

这反映了当时的临淄()
A.农业发达
B.商业发达
C.牧业发达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8.《都城纪胜》记载:“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

”《梦粱录》记载“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

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以上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A.秦汉
B.隋唐
C.宋代
D.明清
9.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

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

由此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洲大陆都具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
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B.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
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城市,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

北宋都城的万千气象从不同侧面折射了北宋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

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材料三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两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居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

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

……酒
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材料四宋代的都市化也反映货币经济的发展。

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10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

在缺铜的情形下,宋真宗年间出现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

——孙隆基《鸟瞰中国千年史》
材料五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

北宋都城东京,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五,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

(15分)(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

(10分)
(3)请以北宋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15分)
答案与解析
1.B 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甲骨文记载的是商代的历史,不会涉及西周的商业状况。

所以B项符合题意。

2.B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偶尔出现夜市,不是经常性的,所以最可能是在唐朝。

宋代的城市已彻底打破坊市界限,既有日市,也有早市和夜市。

3.D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城市洛阳发展沿革历史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二里头文化是夏朝文化遗址,而贝作为实物货币在夏朝就已经出现,故应排除A项;隋唐时期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限制,不会“完全突破市的界限”,故应排除B项和C项;北宋商品经济活跃,打破了坊市制度,居住区和商业区已无明显界限,故D项符合题干要求。

4.B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从“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可以看出是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商人经商不计利润是错误的,材料也没有反映“商人重利轻别离”与“长安城的繁华”。

5.A 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

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可知是清代,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山西商人被称为晋商,他们善于经商,财力雄厚。

1820年属于清朝时期,这一时期,晋商等地方商帮势力强大,形成“山西号称海内最富”的局面,故选A项。

6.B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7.B 据材料信息“市租千金”分析,“市”是买卖场所,我们可以看出临淄的商业发达。

8.C 《都城纪胜》是一部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

“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
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

”大意是酒楼歌馆一直到凌晨四更天才歇业,而五更天官员都准备上朝,有商家就趁这个时间很早开业。

《梦粱录》是宋人吴自牧著的一本描写南宋都城临安市情风貌的书。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

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大意是自大街到各小巷,大大小小的店铺到处都是,没有空闲的房屋。

这些材料反映的商业状况最早应该出现在两宋,北宋的“市”开始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9.A 中国古代城市既是军事堡垒、政治中心,也是商品交换中心。

城市建筑一般也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本题中④说法错误,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对商人和商业活动进行限制,故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一说不能成立。

10.A 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商业领域的重大革命。

B项是在明清时期;C项在宋代之前已经存在;宋代坊市界限已不复存在,形成了街市,故D项错。

11.(1)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

(2)城市规模大,人口多;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发展,出现纸币。

(3)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性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解析:本题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和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