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时练(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时练
编辑教师:J 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清前期,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兴盛起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地区的市镇发展迅速。
这表明当时
()
A.航海业发达
B.农业发展
C.手工业兴起
D.商业繁荣
2.明朝时期,“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毕聚于燕”。
这说明明朝的()
A.农业很发达
B.手工业很发达
C.商品经济很活跃
D.交通很发达
3.徽商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等行业的经营活动,部分徽商还把经营活动拓展到海外,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
由此可知,徽商()
A.主营海外贸易
B.垄断北方市场
C.推动经济改革
D.经营业务广泛
4.清朝前期,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织工超
过50000人。
下列各项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
A.当时的人喜欢集中生产
B.当时己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C.清朝前期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D.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盛
5.清朝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
其中乾隆时期晋商在全国各地开设了()
A.银行
B.瓦子
C.钱庄
D.票号
6.中国古代经济在持续发展中,又表现出显明的阶段特征。
其中,明朝经济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的主要
表现是()
A.稻米、粟米广泛种植,越窑、邢窑瓷器全国闻名
B.经济重心南移,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
C.驿站制度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D.从南美引入玉米、甘薯、花生,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商帮
7.明时,佛山冶铁业分“炒铸七行:即铸锅行、铁灶行、炒铁行、铁线行、铁锁行、农具行,铁钉行"这体现了佛山冶铁业()
A.历史悠久
B.远销海外
C.分工细化D,产品精美
8.我国的国外引种历史悠久,目前栽培的600种农作物中约有•半是国外引进的。
下列农作物哪些是明
朝时从国外引进的( )
①玉米②甘薯③葡荷④核桃⑤向日葵
9. 有人估算,十七、十八世纪,约占世界总产量一半的白银输入中国,大多成为流通货币。
这反映当时中 国( )
A.君主专制强化
B.商品经济发达
C.科技领先世界
D.人口迅速增长
10. 清朝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有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也同样存在,即(
) B.大量的人口流动与迁移 D.贫困、资源、环境问题 11.
文物承载着历史,清朝开荒执照(下图)是清政府将无主荒地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由官
府给以印 信执照,它说明清朝(
) A.鼓励农村集市
D.商业市镇兴盛
二、填空题
12. 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 ________ 矛盾逐渐突出。
庞大的人 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13. 清朝前期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 _______ 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14. ____ 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明 朝时 ____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其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A.①②©@@
C.②④⑤
D.①②⑤
A.交通拥堵问题
C.就业就医问题
B.边境贸易繁荣 C,重视农业生产
15.避水之战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①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轻敌;前秦军队内部有________ ,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②从东晋方面看:东晋_____ ,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16.“徽风皖韵''彰显安徽元素。
(1)它修建于春秋时期,是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为后来都江堰的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是
(2)它成R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贾而好儒,崇尚诚信,成为我国最大最有影响的商帮,它是
(3)它糅合了曲艺、戏曲和民间歌舞之精华,曲调节奏宣明,舞姿轻盈优美,被赞誉为“东方芭蕾",它是
三、综合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在农业方面,农业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
材料二两宋叶期,农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
材料三明朝时,经济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引进了很多的农作物。
到了清代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1)材料一中讲唐朝在农业技术上有发明和推广农业生产工具,请举出两个。
(2)根据材料二的描述,你认为宋代居粮食作物首位的是什么?宋代的经济作物有哪些?(举出一个即可)(3)明朝时引进,在清代得到推广的高产作物是什么?
(4)从三则材料表述中,你分析一下主要是在讲述哪一方面的历史发展。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明朝中后期,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农民的生存能力得到增强。
以生产粮食为主、
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
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大力发展甘莲、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的经济特征。
列举唐朝时发明并推广的农业生产工具两例。
(2)材料二认为:“农民的生存能力得到增强”的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朝中后期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所学知识,请对当前农业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南方地区的种植人员通过引水造田的方法,来降低土壤含碱量,部分沿海地区,通过提高海堤,预防海水上涨淹没种植地。
江南一带,许多种植人员已开始利用农药和废料提高产量,许多荒废的陂塘得以重新修建,用来养鱼……
——摘编自刘高峰《唐朝经济重心南移原因与表现》(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南方地区土地改造的方法。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时间。
材料二
清代开荒次照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推行的农业生产政策是什么?该政策过度实施会对生态环境造
成怎样的影响?
(3)结合以上材料,指出我们应如何开发土地资源。
参考答案
1. D
2. C
3. D
4. B
5. D
6. D
7. C
8. D
9. B
10.D
11.C
12.人地
13.3
14.宋朝景德镇
15.民族矛盾团结一致
16.安丰塘或芍陂徽商凤阳花鼓戏
17.(1)曲辕犁、筒车
(2)水稻、棉花(茶树)
(3)玉米、甘薯
(4)农业(经济、农业技术和作物)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农业技术上有发明和推广农业生产工具包括曲辕犁、筒车。
(2)根据材料“两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可知为水稻;根据材料“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可知当时南方经济作物为棉花或茶树。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引进,在清代得到推广的高产作物是玉米、甘薯。
(4)综合以上问题和材料,可知表述为农业或农业技术和作物均可。
18.(1)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曲辕犁筒车
(2)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
逐渐突破。
经济作物的种植得到进一步推广。
(3)示例:积极稳妥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创意农业和智慧农业;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土地流转和整理等等。
【详解】
(1)特征:根据“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得出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根据“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得出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发明曲辕犁、筒车。
(2)原因:根据“明朝中后期,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农民的生存能力得到增强”得出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
变化:根据“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得出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根据“福建、广东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概括得出经济作物的种植得到进•步推广。
(3)可从积极稳妥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及休闲观光农业;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土地流转和整理等等分析回答,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19.(1)方法:引水造田,降低土壤含碱量;提高海堤,预防海水上涨淹没种植地;利用农药和废料提高肥力;重新修建荒废陂塘。
(答出三点即可)
时间:南宋。
(2)政策:垦荒政策影响: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等。
(3)合理规划利用土地,科学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等。
【详解】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通过引水造田的方法,来降低土壤含碱量"可知,引水造田,降低土壤含碱量;根据材料一“通过提高海堤,预防海水上涨淹没种植地"可知,提高海堤,预防海水上涨淹没种植地;根据材料一“许多种植人员已开始利用农药和废料提高产量"可知,利用农药和废料提高肥力;根据材料一''许多荒废的陂塘得以重新修建,用来养鱼"可知,重新修建荒废陂塘。
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清代开荒执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因此,清朝前期推行的农业生产政策是垦荒政策。
第二问,根据题干“过度实施会对生态环境"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过度的开垦会引起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风沙肆虐,从而导致一定区域内物种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平衡等。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结合上述材料可知,土地-直是我国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注重对
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在开发土地资源的同时,我们要厘清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开发的同时要兼顾环境保护。
如合理规划利用土地,科学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