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重点高鸿业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收入核算中为什么会有名义量和实际量的差别?二者的一般关系?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的局限性?
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国民需求来影响经济的。
局限性:1、财政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
2、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起作用,经济萧条时财政政策作用更大,经济过热时货币政策作用更大。
3、有政策时滞。
4、货币政策会受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LM曲线的三个区域及其政策含义。
水平状态的区域“凯恩斯区域”,也称为“萧条区域”,在此区域时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
LM曲线呈垂直状的区域被称为“古典区域”。
当利率很高时,货币投机需求量都是零,此时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
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中间的这段LM曲线是中间区域。
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影响因素:1、支出乘数的大小。
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财政政策效果与IS和LM曲线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如果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如果LM越陡峭或IS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原因:LM曲线较平坦时,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敏感,若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幅度小,对投资影响小,“挤出效应”小,从而国民收入增加较多,财政政策效越大。
当IS曲线较陡峭时,投资的利率系数(d)小,即投资对利率的变
化不敏感,若一项扩张的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投资下降会很少,即“挤出效应”小,从而国民收入增加较多,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反之,如果LM越陡峭或IS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货币政策效果与IS和LM曲线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如果LM越陡峭或IS越平坦,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如果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原因:LM越陡峭,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较小,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敏感,若货币供给量增加,则利率下降较多,故投资和国民收入就有较多增加,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IS越平坦,投资的利率系数(d)较大,即投资对利率变化敏感,若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则投资增加则较多,国民收入增加较多,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反之,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
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保持不变,为达到该目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当如何搭配?
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LM曲线同时向右下方移动,则出现收入增加而利率保持不变,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时使用。
(当LM曲线不变而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则不仅收入提高利率也上升;同理,当LM曲线不变而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时,收入和利率都会下降。
当IS曲线不变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时,收入提高,利率下降;相反,当IS曲线不变而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时,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
经济政策目标有哪些?
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自动稳定器如何发生作用?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平衡预算财政政策思想和功能财政政策思想有何区别?
平衡预算财政政策思想是指政府收支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
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
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
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
如果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更大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政策。
反之,当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政府有责任减少支出,增加税收。
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和哪些变量有关?
货币创造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变动的比率。
K=1/Rd+Re+Rc 货币创造乘数和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现金-存款比率有关。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具有一段水平的形状?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在刚性货币工资的假设条件下,当时的事实也表明,当产量增加时,价格和货币工资均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具有一段水平的形状。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具有垂直形状?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原因:古典学派假设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迅速或立即自行调节,使得实际工资(W/P)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从而使产量或国民收入也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不受价格的影响。
政策含义:增加需求的政策并不能改变产量,而只能造成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
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哪三种类型?
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
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
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4、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
哪些失业是可以消除的?哪些失业是不可以消除的?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有哪些?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有哪些?
1、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收入增加。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会使收入或产量减少,从而引致失业。
3、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替换关系,即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
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或者用失业率的增加来换取通货膨胀率的减少。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