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车间均衡生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车间均衡生产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车间在面对生产量大幅度浮动情况下,如何
有效管控,确保人员、场地、节奏、开工量对车间影响小,通过整体
梳理生产流程,实施有效管理措施,与同期对比实现产量稳定递增,
提高与外部工序生产节拍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均衡生产为目标实现
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生产产量;生产节拍;均衡生产
一现状分析
均衡化生产是生产管理的最终目标,要使生产过程始终处在一个
均衡的状态,确保产能利用率达到最佳效果。

目前在生产过程中,车
间内部存在工序等待、生产速度时快时慢的现象;相对上下工序,存
在转向架配台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

经过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
了如下总结:
(一)车间内部生产管理。

转向架分解属于第一道工序,工作8
小时情况下,产能为50辆。

上下工序存在配件流转不及时、异常问
题处理慢、工序间产品开工数不定量的问题,导致生产效率提升一直
是个难题。

车间今年制定了“无异常情况下,上午落成要达到27辆,低于25辆就要考核相关调度和班组”的要求,仍存在员工配合度低
问题。

该问题造成下工序上午时段垫车的需求不足。

(二)转向架分解顺序问题。

转向架分解顺序是根据上工序的分
解顺序完成,当上工序车型搭配变化为先敞车后平车分解后,下工序
上午排产计划相应受影响,本工序则须等分解完敞车后才能进行平车配件的分解检修,导致车间生产周转量不足,无法满足下工序垫车需求。

(三)各工序信息沟通滞后。

上下工序排产变化大,人员协调滞后,致使车间在没有下工序排产计划下生产。

导致下工序进行流水作业时需要垫车的转向架车型无法及时供给。

(四)日开工计划搭配不合理。

当开工计划中有特种车型转向架(K4、K5),并需在上午垫车时,由于车间特种车型转向架的检修作业方式存在人工组装落成,效率偏低,同时配件需倒运至外部车间完成检修,物流倒运、检修周期增长,车间不能在半天的周期内落成特种车型转向架;当开工平车数量大于25辆时,由于平车的骨架检修周期短,转向架的检修周期为固定模式,会产生节拍不一致,影响配台不及时。

二改进措施
均衡生产须从管理入手,解决瓶颈,提升效率。

从转向架分解到落成,中间有十多个工位,工位间都需合理搭配才能释放最大产能,提升生产效率。

合理制定工序间周转量,保证开工的同时,减少工序等待和加班。

人员及时解决生产异常。

同时根据下工序需求及时调整摇枕侧架及轮对保有量的品种和数量,对照下工序需求与本工序保有量数量,确保配台工作更精准。

如下表1所示。

表1 摇枕侧架保有量
转向架分解:当某一车型配件(摇枕、侧架)保有量储备不足以满足落成需求而需要另外补充时,对于暂时非需求车型遵循“分解不抛丸,装框存放或排走”策略,做到迅速补进需求车型配件。

转向架检修:转向架检修需遵循“优先检修,日清日结”策略。

转向架检修在每日的检修计划前提下,需适时的根据转向架落成的需求进行某一车型的优先检修。

对于当日非需求车型配件需靠后检修,
或作为保有量使用,且转向架检修需按照生产人员下发的检修计划完
成当日产量,料框内仅留适量配件作为第二日开工产量,其余产量做
到日清日结。

油漆线上下料:在转向架分解及转向架检修均遵循以上调整策略时,油漆线第一批次上下料需按照下工序转向架的需求产量优先完成,前一天收工后,按照预报计划车型优先在传送线和循环线上上料。


余产量需按照生产调度下发的计划为准。

另外,根据入厂车型的变化,准备成台的成品摇枕、侧架保有量33%,当下工序某一车型需求数量
大时,可直接选配使用,避免等待。

轴承压装:从转向架分解出轮对至轮对交验,每台车的检修周期
为3天。

轮对检修需以3天为一个周期,对入厂车型、开工计划做出
提前预判,准备一定的保有量作为整体流动量,保有量储备主要以四
级修轮对为主。

由于轮对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同温处理,车
间需考虑轮对的产能能否满足轴承压装生产。

轴承压装每日生产计划
需以落成计划为准,且压装数量需大于落成计划数量10%。

转向架落成:在其它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落成工序需根据车体车
间流水作业需求的转向架进行优先落成,优先交检交验。

另外,落成
工序可根据近期开工车型的变化和实际需求,提前落成10%的成品转
向架作为周转量。

2.生产管理部门积极发挥协调作用,组织内外工序的协调性。


工序指定专人负责配台工作对接,加强工序之间的沟通协调。

下工序
生产管理人员提前一天对第二天的需求计划进行预告,对上午需求计
划中的各种车型进行出车时间预判,本工序生产人员及时沟通对应转
向架的落成情况,了解能否及时匹配,当转向架有特殊原因未能交检
交验时,双方可做出适当的调整,避免出现待台欠台的现象。

三实施效果
加强均衡管理后,各工序配合紧密有序,消除等待浪费,白天最
佳情况下就转向架分解工序产能提升16%。

在生产管理部门的统一协
调下,下工序开展了白班垫车的相关工作。

下工序提前一个工作日对次日白天垫车计划预先通知本工序,上
午9点前可进行修正。

每天上下工序生产管理人员自13:00开始对工序间匹配情况进行
了实物配台统计。

3通过2022年垫车统计分析,正常情况下,白班垫车计划匹配情
况基本实现100%。

四后续建议
1.合理搭配开工车品种,如果出现品种波动较大时,提前两天通知工序间做好保有量调整。

2.建议增加轴承压装保温工位容量。

目前,轴承压装工位保温的有效容量不足60辆份,当日开工车超过60辆时,就
会造成第二天轮对供应紧张。

3.完善智慧货修系统数据提报功能,可及时提供验收合格的信息,减少因数据不对称造成的等待,提高白天垫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树华、鲁建厦、王家尧.精益生产[M].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