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幼儿园_小班科学《颜色对对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对对碰》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2.大胆参与配色活动,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实验的过程和结
果。
3.体验玩色的快乐以及两种颜色配色的惊喜。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活动难点:在操作过程中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水粉颜料。
2.小托盘,鱼缸,白色小手板幼儿每人两个。
3.白色KT板一张,桌布两块
4.小刷子每人一个,模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红、黄、蓝三原色,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颜色宝宝,你们看,它们都是谁?(红、黄、蓝)
师:和颜色宝宝打个招呼吧!今天我们要和颜色宝宝玩游戏!
(设计意图:幼儿对红、黄、蓝三种颜色已有了初步认识,活动开始出示这三种颜色的图片,通过教师引导让幼儿对颜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进行接下来的活动。
)
二、采用多种方法感知体验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变化,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1. 小脚踩踏玩色,感知黄、蓝融合后变成绿色。
(1)认识地上的颜色。
并指一指。
(2)师幼随音乐在上面踩一踩,使黄蓝颜色混合。
并提问:绿色在哪里?绿色怎么来的?
(3)教师小结:黄色和蓝色碰一碰,就会有绿色变出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我设计了黄蓝色条相间“彩虹桥”地面,让幼儿随音乐在上面蹦跳玩耍,从而感知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观察预先布置好的黄、蓝颜色,为后面对比颜色的变化做了铺垫,在颜色上面我铺上了一层塑料薄膜,以免弄脏幼儿服装,注意卫生。
蹦跳之后,两种颜色融合变成绿色,幼儿惊喜的发现新的颜色,从而感受两色混合后的神奇现象。
)
2.小手板转转玩色,体验红、黄融合后变成橙色。
(1)师幼谈话,猜测红、黄碰在一起后会是什么颜色?
(2)教师出示小手板,示范玩法。
(3)幼儿人手两个小手板,伴随教师儿歌“转一转,转一转,新颜色转出来”,进行试验。
(4)教师小结:原来红色和黄色混合在一起是橙色。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很多认识都要依赖于行动,本环节,幼儿将两个小手板转一转,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让幼儿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两种颜色抱
在一起后的神奇变化,既让幼儿享受了玩色的乐趣,又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
3.颜色水示范演示,观察红、蓝融合后变成紫色。
(1)如果红色和蓝色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2)教师出示红、蓝颜料水,并示范。
(3)教师小结:原来红、蓝融合后变成紫色了。
(设计意图:作为最后一个出场的两色融合变化,我设计了最直观的一种方式进行演示,用一大桶的红色颜料水和蓝色颜料水进行混合,紫色瞬间出现,既让幼儿感受前后颜色的鲜明对比,又这种体验到神奇现象带来的震撼。
)
三、模具拓印,进一步感知不同的颜色融合后的变化。
(1)用小刷子将两种颜色再充分融合后进行模具或手掌拓印。
(2)欣赏作品,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发生的变化。
(3)了解白色和红色混合后产生的新颜色。
(设计意图:幼儿通过自由的玩色自然而然的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的奇妙变化,而拓印和欣赏环节让孩子不仅体验了玩色的乐趣,而且还进行了创作美、欣赏美。
同时在这一环节我对颜色进行了扩展,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只添加了红色和白色,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又探索出了新的颜色,激发了幼儿对生活中更多色彩的关注。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到自己的班内尝试更多的颜色混合色后会发生更多的变化。
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对对碰》
学情分析:
小班的幼儿处于色彩的敏感期,以现有的认知水平,他们对三原色(红、黄、蓝)已经非常熟悉,并且有丰富的生活感知,属于已有经验。
而两种颜色混合之后的变化、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却是幼儿没有尝试过的,属于幼儿未知的新经验。
而一个有效的教育活动,不仅仅是调动与激发起幼儿的原有经验,更应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建构和提升幼儿的新经验,实现幼儿精彩经验的建构和达成。
因此本次科学活动《颜色对对碰》内容的选定,非常适合小班幼儿。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所以本节活动设计让幼儿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方式进行探究,从而感知两色混合后的变化。
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对对碰》
教材分析:
幼儿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色彩鲜亮的物品总让孩子们惊叹不已,爱不释手。
心理学研究表明,3至4岁是儿童对色彩的敏感
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基于以上理论,为此我设计了小班下学期《颜色对对碰》这一教学活动。
旨在引发小班幼儿认知颜色的兴趣,初步感知颜色中的小秘密,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是活动的重点,而在操作过程中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纲要》指出:“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幼儿的发展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尤其小班的孩子直觉行动思维占优势,注意力的持续性差,因此为了更好的突破活动中的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实施策略:
1.多种操作材料的设计,是教学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
运用色彩亮丽的三原色,在基础活动的第一环节设计以色条间隔的形式进行认知,第二环节运用圆形小手板进行操作探索,既考虑到了美观性、丰富性和趣味性,最大限度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紧扣教育目标,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材料之中,层层递进满足探索的需求。
2.多种体验形式,帮助幼儿感知颜色的变化,促进目标的达成
体验感知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不断尝试、大胆体验,满足小班幼儿对颜色变化的好奇心,进而完成教学目标:“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另外,通过不同的游戏方式进行玩色,则是充分体现小班幼儿“玩中学”的
学习方式,更进一步深化了教学目标。
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对对碰》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是小班的一节科学活动,小班幼儿处于对色彩的敏感期,对生活中的各种科学现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而《颜色对对碰》这节活动正好可以结合幼儿对红、黄、蓝三原色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两色混合的探究,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整个活动,我非常注重幼儿的操作体验,启发幼儿发现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让幼儿自始至终带着浓厚的兴趣操作、探索和发现,让幼儿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完成活动目标。
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让幼儿通过踩踏、小手板转动,观察感受等形式,感知黄蓝、红黄、红蓝两色混合后的变化,同时又在最后一个玩色环节,让幼儿最大限度的体验色彩混合后的变化,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探究。
但是活动中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1.在用“小手板转一转”这一形式感知黄红变橙的环节中,个别幼儿没有按照教师要求多蘸黄色,少蘸红色进行活动,而因红色蘸多了致使混色效果不明显,使得活动不够严谨。
2.在最后的玩色环节,教师没有及时的进行活动演示,以至于幼儿对活动的操作方式不明确,做法不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