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史上最深情的大提琴协奏曲(CelloConcerto)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音樂史上最深情的大提琴协奏曲(CelloConcerto)
如诗如画:摄影的审美实践
在摄影作品中,那震撼人们心灵的东西究竟是什么?那就是摄影者在摄影实践活动中,审美实践所把握的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像。

应当说,那就是摄影与审美实践密切相关的东西。

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它就是摄影审美实践的结晶。

因此,研究摄影审美实践活动,就必须研究审美要素的基本构成。

既:主体、客体、主客体关系。

具体地说,就是研究摄影者本身的审美营造能力及对摄影形式表现的美学原则。

摄影美学研究的对象应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体:摄影审美主体,指摄影者本人;二是客体:客体包含两个方面:摄影所面对的拍摄对象,也是画面所要表现的主题;受众对象。

三是主客体关系:摄影作者与画面主体对象和受众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交流的,相互影响的。

(图文:网络)
古典音樂史上最深情的大提琴协奏曲(Cello Concerto)
制作人:雪父
大提琴"拥有类似男声深沉浑厚的音色原来是如此宽广温暖,如此富有表现力,如此富于抒情和歌唱性。

从音乐响起的那一刻,对大提琴的爱溢如倾巢。

"——《Epoch Theory》
"无论是不是音乐爱好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耳熟能详的曲目,根据现代人注意力只能持续5分钟的统计,剪辑名曲中的精华且每首都压缩在5分钟左右,并采用了大量著名指挥家和演奏家的录音;所以畅销现象在古典音乐唱片史上是罕见的。

"——《Clobal Music》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

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

适合扮演各种角色: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

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

大提琴十七世紀開始出現在樂壇,它取代了古大提琴成為數字低音的伴奏樂器,它的音色一開始並不受到青睞,幸好韋瓦第為大提琴寫作了一系列協奏曲,讓它逐漸受到喜愛和重視,這些協奏曲傳到後世的總數有27首,這些作品中,韋瓦第相當仔細地跟隨了當時大提琴演奏技巧的演變,將最新進的大提琴技巧放進曲中,片中就收錄了其中最受到喜愛的兩曲。

大提琴演奏技巧與時俱進,在卡爾.艾曼紐.巴哈等人的探索下,獲得了新的演奏美感,蒙恩是十八世紀中葉維也納的作曲家,他的大提琴協奏曲在二十世紀中葉一度甚受歡迎。

古典樂派發展最盛之際,鮑凱利尼和海頓兩人為大提琴寫了雋永的經典協奏曲。

鮑凱利尼是當時最出色的大提琴家,他為大提琴寫了十多首協奏曲和奏鳴曲;海頓則寫了三首,但其中一首遺失了。

其中C大調在1960年代初期被人在布拉格的圖書館中找到,是1760年代中葉的作品。

至於另一首D大調協奏曲則是1780年代的作品,此曲一度也被人誤稱為是安東.克拉夫特這位受贈者的作品。

到了十九世紀,大提琴作為協奏曲獨奏樂器的地位又下降回原點,浪漫派的作曲家們並不青睞大提琴,貝多芬為克拉夫特寫了三重協奏曲,讓他和鋼琴、小提琴合奏。

浪漫時代真正的大提琴協奏曲名曲,
第一首當屬舒曼的協奏曲,此曲完成於1850年,是舒曼生涯後期精神崩潰前的創作,舒曼可以說是第一位讓大提琴充份歌唱的作曲家,這是因為他有大提琴家布克.穆爾的協助。

在舒曼之後,法國作曲家馬斯奈和拉羅也為大提琴寫了著名的協奏曲,但卻是聖桑的兩首協奏曲最受到喜愛;布魯赫則以知名的希伯萊旋律寫成「晚禱」,這段旋律也曾被拜倫填過歌詞。

到了1890年代中葉,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從美國歸返舊大陸途中,醞釀史上最偉大的一首大提琴協奏曲,此曲的終樂章裡,德弗札克特別選了一首他的歌曲旋律放在其中,以紀念他剛病逝的弟妹。

這之後浪漫派最為人知的大提琴協奏曲則是英國作曲家艾爾加的作品,他這首協奏曲完成於1919年,似乎在哀悼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而消逝的維多利亞時代英國,是一首後浪漫派的悲歌。

大提琴,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

精选集曲目
01:布鲁赫:《科尔.尼德莱》 02:华金·罗德里格《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二乐章-柔板
03: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04: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05: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06: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07: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08:博凯里尼《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09:圣桑: 《A小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 10:爱德华·拉罗《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11: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12:莫恩《G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13:拉罗《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14:维瓦尔第《G大调大提琴协奏曲》RV413
15:维瓦尔第《G小调大提琴协奏曲》RV417 16:维瓦尔第《C小调大提琴协奏曲》RV401
17:戴留斯《大提琴协奏曲》 18:普罗科菲耶夫《e小调大提琴交响协奏曲》
01:布鲁赫:《科尔.尼德莱》
马克斯·布鲁赫(Max Bruch),德国作曲家,1838年1月6日生于科隆,1920年10月2日逝于柏林附近的费利德瑙(Friedunau)。

布鲁赫的母亲是知名的声乐家与音乐教师,布鲁赫承袭了母亲的音乐天赋,并在她的督导下受到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

布鲁赫师从希勒(Hiller)与莱涅克(Reinecke),十五岁前已写了七十首左右的曲子,最后都毁弃未予发表。

他以编号第一号出版的作品是二十岁时以歌德的诗文谱写的喜歌剧。

布鲁赫的大提琴与乐队作品《科尔·尼德莱》作于1880年,主题旋律取材于希伯莱祷歌,异常优美感人。

今天这部作品的小提琴编曲
形式也很常见。

犹太人在赎罪节(9月末或10月初)开始之日,群集于一堂,彻夜祷告,以赎一年之罪。

“科尔·尼德莱”是祷词的第一句,意为“我辈都起誓”
布鲁赫对现代音乐的发展并不感兴趣,他写出的旋律同民歌有很密切的联系,德国的合唱曲、希伯莱的传统曲调、苏格兰和威尔士的歌调都使他迷恋,他选取这些民间旋律的部分素材,从其中简单的核心发展成完整的乐曲。

布鲁赫的三首交响曲、一些室内乐作品、钢琴作品、歌曲和声乐作品现在已很少能听到。

当今能经常听到的,有他的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乐队作品《苏格兰幻想曲》和大提琴与乐队作品《科尔·尼德莱》。

02:华金·罗德里格《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马德里东南30英里有一座小城名叫阿兰胡埃斯,这里原是波旁王朝的夏宫,西班牙作曲家华金·罗德里格(Joaquin Rodrigo)60年前创作的一首吉他曲让它名杨天下。

1939年,根据吉他演奏家玛泽的建议,罗德里格开始谱写《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作品大部分在巴黎完成,1940年由巴塞罗那爱乐乐团首演,玛泽但任独奏。

亲历了首演盛况的作曲家萨尔维杰在回忆录中写道:“那天晚上,人们强烈感受到这部协奏曲的独创性和清新洒脱的格调。


有人曾把《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比喻成“一棵繁茂的大树“,后来的作品总是难以摆脱它的影响。

小号演奏家戴维斯、钢琴家科利、以及男高音多明哥、卡雷拉斯都曾改编过这部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时所带去的地球乐曲当中,就包括这首《阿兰胡埃斯》。

罗德里格已经离我们而去,他已被公认为西班牙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无论在表演还是创作方面,他都毫无愧色。

风格:抒情、和谐以及斑斓的色彩——也许这种音乐色彩感正是用来弥补视觉的色彩感的,罗德里戈的内心世界从不黑暗。

他在巴黎
还结识了许多后来对他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例如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普朗克、法拉等。

而直到罗德里戈带着他新婚的妻子前来度蜜月之前,那个西班牙小镇阿兰胡埃斯依然保持着自我的寂静安宁,没有在罗德里戈的艺术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迹。

“音乐表现着罗德里戈复杂的心情。

有时候音乐变得相当柔美,充满着爱,仿佛是对妻子,孩子的关心,思念。

然后又变得充满了愤怒,责怪上帝为何夺走孩子的生命。

同时却又很畏惧,似乎在请求上帝,不要带做自己的妻子。

旋律随着吉他起伏变化,而后是吉他独奏,随着节奏逐渐减弱,音乐仿佛变成了一种无声的哭泣,罗德里戈内心在沉思。

柔弱的音乐又像在寻求上帝的帮助……音乐逐渐变强。

在全体合奏时,所有感情完全表达。

不仅是罗德里戈在向上帝倾诉,似乎上帝也对他讲话。

在感情的爆发之后,是一种坦然的宁静。

罗德里戈接受了上帝的安排,音乐充满了乡愁,很平静。

弦乐器继续演奏,当吉他奏出上升和弦音节时,仿佛看到婴儿的灵魂升天……”
至此,我们应该知道,阿兰胡埃斯是一首献给爱情、痛苦和命运的协奏曲。

题名“阿兰胡埃斯”,毋宁说是一种矛盾:是作者在最痛苦的时候,对最幸福时光的追索和反思。

然而,个人的痛苦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

1940年,这首协奏曲在巴塞罗那首演,立刻引起观众们的轰动。

热情的西班牙人把盲人罗德里戈当作是民族英雄,人群抬着大师走过街道,第二天的媒体就已经做出了至今仍然有效的评价: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音乐作品之一。

现在想来,除了它吸取了西班牙民间音乐的元素,为西班牙的代表乐器谱曲,并且旋律通俗优美外,它的成功更在于:这种在悲痛中追忆幸福时光、于艰难命运里赞美上帝的情怀,正符合了西班牙——这个国家以及它的人民面对内战、乃至历史伤痛的心情。

在“阿兰胡埃斯”里,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重合于一起的,罗德里戈的泪水与微笑就正代表了多数西班牙人的泪水与微笑。

03:杰奎琳·杜普雷版《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
这部协奏曲其实与埃尔加两首交响曲一样,均属后期浪漫时代的雄伟巨作,堪称埃尔加晚年最佳的作品,曲中可以听见一名作曲家晚年的人生孤寂与感叹。

这部协奏曲实际上足可与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并列为同类作品中最伟大的作品。

现在它已经在大提琴曲目中占据了牢不可破的地位,成为埃尔加具有代表性的标志。

杰奎琳·杜普雷版《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堪称埃尔加最完美演绎版本。

天才大提琴家杜普雷逝世三个月后,在专场纪念音乐会上,祖宾·梅塔指挥到一半就泪如雨下,无法继续。

为纪念杜普蕾,祖宾·梅塔宣布他以后不再指挥埃尔加:“不堪回首的第一主题又在我耳边响起,那是杜普蕾拉给自己的宿命之歌。

这支曲子据说是埃尔加献给去世的妻子的,也是作曲家毕一生之力创作的最后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可以说是爱尔加献给妻子的安魂曲和自己的“天鹅之歌”。

整支曲子情感起伏很大,真挚,同时又充满哲思,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很难掌握,因此演来难度颇大。

杜普蕾用尽了一生的才华,演绎了这首“千古绝唱”。

这支曲子的很多版本,卡萨尔斯在EMI的版本,琴声质朴,文化底蕴深厚,但却有些暮气,罗斯特洛波维奇在EMI的录音, 压抑又充满激情,但却极富夸张,马友友在CBS的版本,抒情,优美,但却有些贵族气,不是特别投入(尽管他目前使用的是杜普蕾的那把琴)~~~,只有杜普蕾是全身心投入,甚至有些奋不顾身,既充满朝气,又不是女性的细腻表情,但并不是没有节制的放纵自己情感,显得颇有大度。

实际上听她的演奏,那些所有的技巧、音色,音准等在其巨大感染力面前,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提琴质感非常好,音色超卓,泛音很美,再加上巴比罗利的坚强有力,富有激情的烘托,使整个音场宽广宏大。

在慢板乐章中与杜普蕾一唱一和,互诉衷肠,极具感染力。

另外这张唱片中还有英国著名歌唱家贝克(BAKER)演唱的“海景”(sea picture),同样是精彩万分的演绎。

杜普蕾的介绍很多,也大都非常全面。

除了文字的传记以外,还有两部关于她的电影。

人们关注这个独特生命的故事,或许远远超过了关注她的音乐。

杜普蕾是为琴而生的。

自从五岁时大提琴进入她的生活,它便成了她的全部。

她的音乐天赋令人不可思议,她用大提琴将旋律诠释得美伦美奂。

然而,仿佛正是音乐,霸道而残酷地夺走了她生活中的其他事物。


被父母疏远,被手足憎恨。

她失去了与钢琴家的爱情。

她患上不治之症,年轻时便告别了演奏的舞台。

“我不演奏大提琴的时候,我是谁?”她甚至无法在音乐之外拥有自我!
04: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德沃夏克创作这首大提琴协奏曲时,正值他旅居美国的最后一年,一如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新世界”、“美国”一样,此曲融合了波西米亚民俗音乐与美国印地安、黑人灵歌的素材。

当年布拉姆斯听到这首作品便羡慕地说:“早知道大提琴协奏曲能写得这么优美动听,我早就提笔写一首。

”可是您知道吗?这位在布拉姆斯口中形容:“他字纸篓中拣出来的旋律,都足以让我写一首交响曲。

”的旋律天才,当年在创作这杰作时也犹豫延宕多时。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不仅是乐思上浑然成,作曲家在结构的设计配套上也相当杰出,德沃夏克天生对弦律性的敏锐加上他师法古典乐派的乐曲造型,更提升本曲的经典性。

在大提琴主奏与乐团的搭配上,他采取对立抗衡的手法而不是琴瑟和鸣的方式,管弦乐的厚度相
当够份量,在他的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中都只用古典两管编制,而在此地他加入低音号、长号,更加重和弦低音,虽然不脱古典的典雅但在气势上更为浑厚,因此大提琴演奏必须具备很强的能量才能杀出乐团重围。

05: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海顿的这首《C大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在贵族文库与图书馆中埋没了将近二百年之久,直到一九六一年,捷克音乐学者蒲尔克特才在布拉格国立图书馆发现了海顿时期的手抄分谱,之后由科隆的海顿研究所学术主任费达透过谱纸的水印判断,认定此谱为可信度极高的手抄谱,同时进一步确认此曲谱就是海顿所作的大提琴协奏曲。

本曲不仅具有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共有的典雅乐风,而且还在演奏技巧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堪称为那一时期大提琴协奏曲中的代表作品。

本曲也是海顿对大提琴艺术的巨大贡献。

全曲风格明朗,旋律优美,充分展现了大提琴醇美音色的魅力。

06: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这首协奏曲与舒曼的a小调协奏曲及德沃夏克的b小调协奏曲被统称为“大提琴三大协奏曲”。

该作品创作于1783年,其创作经历非常曲折,这是为当时埃斯特哈齐宫廷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安东、克拉夫特创作的,据说除了华彩段落的其他某些部分还得意于克拉夫特的建议。

然而,长期以来因为该协奏曲的音乐风格与海顿先前的作品风格迥异,人们纷纷揣测这首协奏曲并非出于海顿之手。

直到1953年,随着海顿的原始手稿的发现,这部协奏曲的“身份”才被人们认可并开始广为流传。

至今,这首协奏曲俨然已经成为众多演奏家的保留曲目之一。

07: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舒曼的这部大提琴协奏曲反映了他性格中最为动人的一面。

从头到尾都是发自内心的典雅。

一位作曲家当他的情感出自内心深处,其
敏锐的想象力得到最大发挥时,其作品越感人。

就在创作这部大提琴协奏曲的一个月前,舒曼和妻子克拉拉从德累斯顿移居到杜塞尔多夫。

他们两人对新的环境满心欢喜。

这样欢欣的成果便是其《莱茵》交响曲和这部大提琴协奏曲。

该作品创作于1850年,是舒曼晚年的作品。

除了在技巧上为演奏者提供多方面的用武之地外,更为重要的是,作曲家仿佛要通过它表现一个更为深奥而宽广的艺术境界。

乐曲包含了深切、纯真的由衷叙述,坚定、豪爽的热忱气息,如梦似景的浪漫情趣,诙谐、幽默的戏剧情节:实际上这是一首交响协奏曲。

它把大提琴和乐队完全糅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因而对独奏者的艺术修养提出了高的要求,因此人们一直认为能否演奏好这首协奏曲是衡量一个大提琴家在艺术上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首作品既是舒曼的典型作品,从广义上讲也是浪漫主义作品的典型之作。

协奏曲的三个乐章形成一个连续不间断的整体。

在终曲乐章对第一乐章主要主题的详述也是整合大型循环曲式的浪漫派手法。

08:路易吉.波契里尼《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这首协奏曲在风格上近似海顿,曲调极为明朗,装饰音的点缀和旋律之美为其最大特色。

由于他本人就是大提琴家,因此在发挥乐器的性能所长并易于演奏上做得非常出色。

09:圣桑: 《a小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
a小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作品完成于1872年,是圣-桑最著名的大提琴协奏曲。

这首乐曲共分三部分,是采用整体合并成一个乐章,让各部分不间断地继续的形式。

象这种单乐章形式的大提琴协奏曲,舒曼曾经也同样用a小调写过。

本曲小巧玲珑,充满了轻快明朗的法国风味,尤其是闪耀着机智的第二乐章显得格外优美。

由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所奏出的丰富的和弦,可以说是圣-桑的特长之一,这在乐曲中也有十分鲜明的表现。

这些使得这首乐曲历久不衰,至今仍被世人喜爱,并经常出现在各种演奏会的曲目中。

杜普蕾的这款录音绝对有自己独特的风韵。

她将完美的技巧、对作品深入细腻的挖掘,以及为大提琴艺术所付出的全部的爱,都融入这款录音之中。

这张现场录音唱片可能考虑到乐队在奏强音时会“淹没”独奏大提琴,因此整张唱片的录音,独奏大提琴靠话筒较近,音量也较大。

这样虽然会使音乐作品的整体声音协调性方面产生失衡,但独奏大提琴毕竟是主角,能始终听清楚杜普蕾的琴声,现在看来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文献。

1971年是杜普蕾在音乐舞台上的最后的时光了,估计杜普蕾自己也深知这一点了。

而这个1971年1月23日录音的现场音乐会也是她最后的几次演奏活动之一了。

现在回过头来听这个录音,总让人感到杜普蕾像是有意无意地将那种生死绝唱般的气氛带进了音乐,而将这种悲壮的情感感染给了我们这些后来的听者,说来不得不让人感到一种少有的悲情。

10:爱德华·拉罗《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1877年首演,他引用了同时期所作歌剧《Y之王》的部分素材,独奏部分极为精彩,因而赢得法兰西学院的夏提耶大奖。

11:肖斯塔科维奇的悲歌——《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1959年夏天,肖斯塔科维奇完成了这部大提琴史诗。

这部作品是
献给罗斯特洛波维奇的。

同年10月4日在莫斯科首演。

从曲式和内容上看,这部作品的旋律格外优美而且通俗易懂。

大提琴从低音到高音,挥洒自如,因此倍受大提琴家欢迎。

演奏这部乐曲,管弦乐只采用规模较小的双管编制,但加添了钢片琴。

这部作品原来是三乐章的,因为某种原因后来改成了4乐章。

好象原因是原来的第二乐章华彩写得太长。

就把华彩单独写成一个乐章了。

首乐章非常压抑,旋律坚定而有力。

氛围悲哀,沉重。

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曲悲歌,富于抒情和歌唱性。

第三乐章是华丽的华彩,情感真挚而感人。

第四乐章有一首乡村舞曲,但悲哀和恐怖气氛仍然存在。

12:莫恩(Georg Matthias Monn )《G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蒙恩(Georg Matthias Monn,1717-1750)是十八世纪的奥地利管风琴家与作曲家,他的协奏曲是维也纳作曲家里第一位出现古典风格的人,特别是这首《g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可说是蒙恩最出色作品,低音音域的创作手法令人印象深刻。

杜普蕾演奏的《G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与维瓦尔第的《四季》产生于同一时期,相信爱乐的朋友们很容易就能从中感受到那种鲜明的巴罗克时期的风格。

13:拉罗《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拉罗的这部大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76年,提献给大提琴家费歇尔,这部作品取材了西班牙本土音乐元素,也体现出了法国那种优美、细腻、精致的音乐风格。

个性鲜明的主题、节奏弹性而独特、伟大的民族气息贯穿于全曲,表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作者对大提琴的精心安排和巧妙处理使得大提琴在交响乐队中不失本色而又十分融合,段落连接巧妙与音乐表达十分贴切,音乐效果完美,成为大提琴经典文献中重要的一曲。

最初听到这首作品时的感觉很特别,觉得不像其他的协奏曲那样较容易的想到音乐的走向,预测音乐的发展趋势,当我演奏它时发现
这首作品在创作风格上相对古典主义有了很大的突破创新,强烈的旋律性,每一段旋律都有很深的抒情性和叙事性,给人印象很深;强烈的节奏特点,经常使用8/12、9/8、6/8等节拍给人一种强大的动力性;在整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作曲家很少使用对位的手法,而用和声的多种不同色彩和积极向上的的节奏律动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给人印象很深;作品中强调音乐进行中的动力感,始终积极热情,只要一开始就好像有强大的动力推动,气势动人;在乐队的写法上注重色彩的对比,乐队与独奏的交相呼应,经常时乐队形成背景气氛,衬托独奏深沉陈述,在乐队全奏是的配器非常鲜明更具色彩性,从而突出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层次更加清晰。

尤其要指出的是:作曲家在活泼的舞曲乐章、谐谑曲等音乐中保留着与喧嚣的乡村农民舞蹈的联系,这方面的创作他堪称大师。

而在这首作品中特殊节奏节拍的使用,如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二乐章的舞蹈性主题等,运用6/8、12/8、9/8的节拍,这些节奏节拍的使用形成了浓郁的民族性特点,使作品具有了浓厚的西班牙民间音乐的风格,再加上他摆脱了常规束缚的节奏的重音的变换和性格重音的使用,更丰满了这种风格。

这点在第二乐章的舞蹈性段落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演奏时,我们要把握住西班牙民间音乐的风格,抓住节奏节拍上的律动特点,把普面上的的各种标记做充分,把握各个不同音乐形象色彩的演奏技巧,更好地表现音乐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