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我心归去》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故乡长满“金麦穗”和“赶车谣”
——《我心归去》
学习目标:
1.通过揣摩作者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2.理解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
方法:点评法和诵读法
一.导语
在文学、艺术家那里,道不尽,说不完的是故乡.其实故乡可大可小.到了县城,家乡是一个村庄,是村头的千年银杏;到了省城,家乡是让人无法忘怀的溧阳天目湖的砂锅鱼头,是让人垂涎欲滴的湟里牛肉,礁溪扣肉,卜弋桥的鸡爪,是淹城的一处千年古迹;到了国外,家乡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言。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韩少功笔下的家乡,一起去体会他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过程
1.本文题目叫《我心归去》,作者的心去了哪里?(故乡)作者写此文时身处何地?(法国),即作者身处法国,心归故乡。

文章标题可以是文眼,可以是全文的线索,能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那么从此就可以看出,文章的重点在哪里?(5--9)心归故乡,(1--4)身处他乡的情形。

2.想起法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普罗旺斯的熏衣草,可以说在我们眼里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家.可是在浪漫的法国,作者仅待了一个月就心归故乡了,难道法国生活不好吗?学生快速浏览1--4节,圈划关键字词,概括作者身处法国时的居住环境和自己的心境。

(雅静、难耐的冷清)
3.难耐的冷清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似乎很抽象。

请同学看第40页的点评(1)(2)。

请同学仔细阅读2—4节,画出关键语句(学生朗读个别语句),看看作者还用哪些语句来渲染这种侵入骨髓的冷清的。

总结归纳:(1)修辞手法:夸张、反复、比喻问句(将抽象无形的情感具体形象化)
4.投影学生之前的问题:如果作者是精通法语的,他还会如此想家,着急着回国吗?(学生齐读第5段,注意揣摩作者的情感,读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重点研读“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结合学生初三的学习经历(留下了脚印,挥洒了汗水,但也放飞了理想,收获了希望。

承上启下,引出中对第六段对美丽过往的描写)
5.学生配乐朗读第六段,学生谈谈对月夜下的故乡这一幅画面的感受。

(温馨的生活场景,所以让我亲切和激动)
6.结合第41页的点评引入到7—9的赏析。

故乡到底什么?值得作者爱得如此深沉吗?
学生齐读7—9段(要求:读出作者的深刻感悟)最后,自己选择重点语句背诵。

课前老师已经给大家指点了点评的一些方法,大家也根据自己阅读文章的初步体验在对话栏里写上了你对这些哲理性句子的解读.下面我们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对哲理性句子的感悟。

(大家交流点评)
这“金麦穗”和“赶车谣”又该象征着什么?麦穗是农作物,请再想想,这“金麦穗”该象征什么呢?“赶车谣”是农民赶马
车时唱的歌谣。

农人们心情愉悦,他们赶车时才会高兴地唱“赶车谣”。

请同学们再想想,这“赶车谣”可能会象征着什么呢?7.今天我们研读了一个游子对故乡的理解,那么同学你眼中的故乡是怎么样的呢?请你模仿文章中的富有文采和哲理的句子,用几句话表达自己对“故乡”这个话题的认识和情感。

8.结束语:《获得教养的途径》中作者这样说道:“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新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也许我们对本文的某些句子,某些情感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那也没有关系。

过了多年后,你也许会跟本文的作者一样,听到某支独唱曲时会泪流满面,心有所属。

让故乡长满“金麦穗”和“赶车谣”
——《我心归去》
学习目标:
1.揣摩作者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理解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
方法:点评法和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文学、艺术家那里,道不尽,说不完的是故乡.其实故乡可大可小.到了县城,家乡是一个村庄,是村头的千年银杏;到了省城,家乡是让人无法忘怀的溧阳天目湖的砂锅鱼头,是让人垂涎欲滴的湟里牛肉,是淹城的一处千年古迹;到了国外,家乡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言。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韩少功笔下的家乡,一起去体会他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二.文本研读
1.解题
本文题目《我心归去》,作者的心去了哪里?作者写此文时身处何地?文章标题可以是文眼,可以是全文的线索,能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那么从此就可以看出,文章的重点在哪里?(5--9)心归故乡,(1--4)身处他乡。

2.投影学生之前的问题:作者为何在1—4段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自己的寂寞、孤独与空虚呢?
3.难耐的冷清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请学生看第40页的点评(1)(2),仔细阅读2—4节,画出关键语句,看看作者还用哪些语句来渲染这种侵入骨髓的冷清的。

4.投影学生之前的问题:如果作者是精通法语的,他还会如此想家,着急着回国吗?学生齐读第5段(重点研读“人们无论走到哪里,
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
5.学生配乐朗读第六段,谈谈对月夜下的故乡这一幅画面的感受。

(温馨的生活场景,所以让我亲切和激动)
6.学生齐读7—9段,结合第41页的点评引入到7—9的赏析,大家交流自己对哲理性句子的感悟,理解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

7.投影苏轼词“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毛泽东少年时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照应文题。

8.写作拓展
今天我们研读了一个游子对故乡的理解,那么同学你眼中的故乡是怎么样的呢?请你模仿文章中的富有文采和哲理的句子,用几句话表达自己对“故乡”这个话题的认识和情感。

(老师示范)
三.结束语
《获得教养的途径》中作者这样说道:“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新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也许我们对本文的某些句子,某些情感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那也没有关系。

过了多年后,你也许会跟本文的作者一样,听到某支独唱曲时会泪流满面,心有所属。

四.课后作业
推荐阅读篇目: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韩少功《世界》
教学反思
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该专题内涵为“感受理解人的家园之思、乡土情结”。

教学重点为“诵读和评点”。

我们就以“评点”能力的养成为纲来规划专题的综合教学。

以《我心归去》为核心文本,结合“对话栏”中编者的“评点”示例,可以让学生看看到底应该如何对课文内容和写法作简明扼要的评析,如何对课文的疑难关键处作画龙点睛式的点注。

然后以学生自己的评点实践和交流为主。

另外,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体悟家园之思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那么怎样能尽可能的让学生理解,我主要通过多读,比如默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男女生读,其实还有最后对自己喜爱的句子的朗读,另外呢,就是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历,来帮助理解,最后就是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音乐,因为音乐是可以阐释思想的。

世界韩少功
1 很多年前,我在湖南的汨罗江边插队,常听当地一些农民聊天。

在我那个村子的附近,山头还有抗日战争时留下的战壕,偶尔还能在草丛或荒土里找到一颗锈垢缠裹的颗粒,磨一磨就亮出铜泽─是子弹。

子弹证实了史料上的记载,那里曾发生中国军队截断长岳公路日军的阻击战。

农民把兵称为粮子。

农民说日本粮子好可怕,说那时候一个受伤的日本粮子进了村,可以吓得全村的男女老少跑个精光。

对付这个兵,还是个掉队的伤兵,上百号男子没有人想到还有另外一种方式。

2 多少年后,刚刚进入90年代,我听说过法国巴黎曾经有一个酒会。

主人是来自台湾的一位文化高官,主宾则是大陆一些有名气的文化人,还有少数几个法国朋友应邀作陪。

主人明明可以说一口漂亮的国语,也明明知道他的主宾们听不懂英语,但更愿意用英语致词。

译员当然是有的,但只把英语翻成法语,把面面相觑的
一大堆中国人晾在一边。

一个中国留学生觉得不对劲,准备提请主人注意到这一点。

居然有一位作家拉住了他的衣袖。

“不要非礼,这可能是人家的习惯。

”一种奇怪的形势就这样持续下去。

主人对主宾们致词,压根不在乎对方能否听懂。

这种决非疏忽的轻慢,竟然有受辱者毕恭毕敬的容忍,而且不准别人代为反抗。

沉默的一群仍然听不懂,但没有人退场,也没有一个人站起来,用这种双方都听得懂的语言说一句:“先生,请你说中文。


3 听说以上情景的那一刻,我猜想一个民族的衰亡,首先是从文化开始的,从语言开始的。

侵略者从来明白,攻城莫若攻心,而一个人的心里只有语言,精神唯语言可以建筑和守护。

美国长篇小说《根》里面有一段情节:主人公一次次逃亡,宁愿被抓回来皮开肉绽地遭受毒打,不惜冒着被吊死的危险,决不接受白人奴隶主给他的英文名字,而坚持用非洲母语称呼自己:昆塔。

可惜,只剩下这样一个血淋淋的名字,一代代秘密流传下去,也只具有象征意义。

作为托比的第七代后裔,作者只能用英文深情地回望和寻找非洲。

4 在1994年春,我一次次听说中国人应该让出西藏——说这话的西方人,从来没有想到他们应该把美国还给印第安人,把南非还给黑人,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给原先的土著。

也没打算要求英国放弃北爱尔兰。

在半个多月的域外旅程中,也许我的结交范围有限,我发觉同行的中国人一碰到这个话题就吞吞吐吐,就左右旁顾,就盯着烟头作深思状作叹息状作理解状。

也许出于生计等方面的隐秘原因,他们必须出言谨慎,必须顾及当地西方主人的脸色。

只见到一个中国人敢于对此正色。

这个人平时不大言语,以致我一直对他没有什么印象,常常不觉得他在场。

但他突然冒出来,突然用不大流畅的奥式中文说:“不要上西方政客的当。

”他说:“西藏是一回事,分裂中国的阴谋是另一回事。

如果今天是西藏,那么明天就是新疆,是东北,是台湾和香港。

”他又不大说话了,直到离开餐厅,无声地没入夜色。

我后来才知道,这位先生还算不上地道的中国人。

他只是祖籍广东,自己为越南籍,然后是澳籍。

他也并不拥护共产党,在他逃离到澳洲之前,红色政权杀了他的父亲和好几位亲人,没收了他家几十公斤黄金。

他乘一条渔船在公海和印尼荒岛上飘泊数月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我还知道,他是个与巴黎的演讲厅和话筒无缘的穷人,眼下领着失业救济。

这个世界很难听到他的声音。

5 海南有一句戏谑,说一个椰子砸下来,足以打中三个总经理。

这说明了一种社会现状,一种市场经济的奇观。

似乎一夜之间,公司如林,连少女和儿童的节日祝词也是“恭喜发财”。

大浪淘沙,几起几落,然后我看到有一批人,正在社会的底片上逐渐明晰地显影。

他们大多年轻,手握巨资却不张扬,暗藏野心却有职业性的老成和审慎,他们是名楼名车名服名表的买主,却已经及时地风雅和朴素,比方对走路和家常小菜更有兴趣。

他们勤奋如牛马,目光正越出国界,一旦进入商品经济更抽象或更宽广的领域,比方染指金融或期货,就往往比外交官更为谙熟伦敦或芝加哥的时间,更为清楚英文或法文的各种名称缩写。

他们巨大的购买力,买出了境外的中文热,至少在香港等地的销售行业是如此。

售货员们争相学习普通话,把操国语的外来人当作可能的大主顾。

“会国语者优先”的招聘广告,也一一出现在报端和大街小巷。

稍微敏感一点的人,都知道事情正在起变化。

亨廷顿--哈佛的终身教授,也感到了这种热烘烘中文的压力。

他终于在1993年《外交》季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强调不同文明之间因差异而引起的冲突,是最为暴烈的冲突,因此儒教文明,还有伊斯兰文明,将是美国在冷战之后最大的威胁。

在同年12月的哈佛大学一次讲座中,他更把话说白了,提出政治学必言霸权,美国应该联日,拉越,压俄,共同来“围困中国”。

倒是一些实业家,能够一眼看穿亨廷顿,不过是从经济战车上飞来的一颗哲学炸弹,手里不是冲锋枪而是计算器,身上不是迷彩服而是上班装,桌上不是军事地图而是销售帐表,前面不是铁丝网而是“进口限额”、“关税法案”之类所保护着的市场纵深。

一场民族之间的经济大战迟早要接火,或者说已经接火。

6 终于找回了民族这个词。

但这个词使用得最多的今天,也是它的词义实际上日渐空虚的时候。

美国就很难说是一个民族。

它包括唐人街,韩国城,小东京,犹太区,意大利街,墨西哥街,操西班牙语的果农,操挪威语的麦农,祖籍在波兰的矿工,哈莱姆区的黑人老太,还有印第安保留区载歌载舞的男女……这全都是美国,也几乎是世界。

在1990年的调查中,美国人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异族混血的产物,牵连到至少两种以上的血统以及文化根源。

民族似乎仅仅成了这样一种东西:可以放装入录音带,带上它,任何人都无须害怕离乡背井,也永远不会离乡背井。

近年来的左派文化运动,重要的战线也在语言学展开。

少数民族以母语捍卫文化平等权和文化多元的愿望,反抗中心,挑战主流,哪怕面对美国总统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索尔.贝娄等等大人物的联名讨伐,也决不骨软。

个别极端者,甚至坚决不读莎士比亚,发誓回归印第安民歌或阿拉伯神话。

宁愿狭隘,也决不卑屈。

宁愿孤立,也决不背弃。

这个运动在美国的英文简称叫 PC,与个人电脑的代号同名。

但我想到它的时候,耳边总是响起另外两个更为响亮的音节:“昆塔。

”血色昆塔。

我们回到了前面说过的那一个画面,昆塔宁可被抓回来皮开肉绽地遭受毒打,不惜冒着被吊死的危险,也不接受白人奴隶主给他的英文名字。

他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诘问:这样做值不值?用英文是否就不能保护自己的尊严?就不能活下去也不能得到幸福?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他的血是否完全白流?是否只是一种愚蠢一种狭隘一种可悲者自作自受的臭污水?他因此而承受的所有鞭刑,只配受到后来人在吃饱喝足之后哈哈嘲笑?
7 地球并不算太大,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一个人走出县,走出省,当然也就可以走出国,可以爱其它的国家。

正像我们不可想象黑人都留在非洲,白人都守住欧洲。

我在国外的一些朋友,常常并不比国内的朋友离我更远─无论是地理的距离还是心理的距离,那么也就无须大惊小怪。

但一个人真正热爱远方土地,会首先热爱脚下的土地。

我不得不一次次回望身后的一切,从陌生中寻找熟悉,让遥远的山脊在我的目光中放大成无限往事。

人可以另外选择居地,但没法重新选择生命之源,即便这里有许多你无法忍受的东西,即便这块土地曾经被太多的人口和灾难压榨得疲惫不堪气喘吁吁,你没法重新选择父辈,他们的脸上隐藏着你的容貌,身上散发出你熟悉的气息,也许更重要的是,这里到处隐伏和流动着你的中文,你的心灵之血,如果你曾经用这种语言说过最动情的心事,最欢乐和最辛酸的体验,最聪明和最幼稚的见解,你就再也不可能与它分离。

评点是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方式
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变革,基于优化语文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一种人与文本的对话方式——评点法。

评点法是中国传统的阅读鉴赏法。

古人云:“读文无批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已也。

”如脂砚斋批注《红梦楼》,金圣叹批注《水浒传》,毛宗岗批注《三国演义》等,其中很多批注评点切中肯綮,见解独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但古人的评点属于层次较高的文艺批评范畴,我们所谓的“评点”,则人人皆可为之,人人皆应为之。

“评”是指对课文内容和写法作简明扼要的评议赏析;“点”
是指圈点勾画;“评点”就是指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中的关键语句、精彩片断、语言特点、艺术手法、思想内容、层次结构等有独特的体验之处、佳妙之处进行圈点勾画,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点解。

其做法一般是在字、词、句间作点,在层次段落间作评,边读边点,逐段加评,品评文章思想内容或词句、篇章、写作方法的优缺点,点评、解释名物典故,简明扼要地指出文章思想和表达形式的要点和特色。

合理、有效地使用评点法,要注意五个问题。

1.评点要以文本的整体把握、理解为基础。

这里的整体把握,既包括对选文的把握,也包括对本专题的整体性感知。

评点要有一个笼罩全文甚至全专题的统领性思想,才能保证评点时不至于在某些枝节问题上旁逸斜出,偏离文旨。

2.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评点,主要在一个“点”上,即宏观考虑,细处下手。

评点常在细微处感受和发现,评点的对象常在于语句,甚至个别词语。

有时,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实际上关系到作品的内涵,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

3.评点的重点多在内容上,但表现内容的形式(技法,手法,修辞等语言的表现形式)也不应忽视。

文章的美、文学的魅力与其表现内容的形式是密切相关的。

恰当的表现内容的形式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从而使文章表情达意更为深刻,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评点这些表现内容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些艺术表现形式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4.如从修辞手法入手。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反语、双关等,这些修辞的使用为文章添色不少,因而可以通过作者所选用的修辞手法来理解文句用意。

如:对吊灯作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

(韩少功《我心归去》)——评点:细节描写“见微知著”。

运用夸张更形象表明作者在异乡的孤独无聊。

无聊至极的举动,写出了作者无所事事的要发疯的感觉。

5.如从文章结构入手。

有的文章开门见山,有的文章却曲径通幽;有的文章开头和结尾各具特色,有的文章结构严密、完整匀称,有的文章烘托铺垫、前后照应,有的文章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

例如: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

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

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上公园。

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韩
少功《我心归去》)——评点:描写物质环境的优裕,为下文做铺垫。

6.4.评点要能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

不容否认,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调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感性经验和知识去感知、理解文本,经过思维加工,产生认识飞跃,最后组织成完整的文本理解的过程。

这个过程,强调了学生感性经验的参与。

但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些文本涉及的文旨或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学生的感性经验,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

5.评点应倡导反面质疑。

北宋哲学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质疑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途径。

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知识的生动表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思维的第一步。

学生在积极思维、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就已突破了思维的惰性,发展了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为提高创造力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