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诊治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学
发生率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15—35人/百万人口 女:男:2.3 : 1
COPD并发PH:
20 %
SAS:20~27 %
结缔组织疾病合并PH:10~16 %
肺血栓栓塞性疾病: HIV 0.5 % 3.1~5.0 %
左向右分流的先心:13 %
肝硬化:2.0~5.0 %
病死率:
IPH 出现症状后2年左右才明确诊断,诊断后自然病程平均≯3 年
一组病理生理综合征。
主要病理学改变为血管收缩、血管重构和原位血栓形成,
其特征为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 所引起的阻塞性病变, 导致肺血流减少、右心负荷增加、右心功能不全、右心衰竭 等。
诊断标准(右心导管测定):
静息时平均肺动脉压(mPAP)>25mmHg or 运动时> 30 mmHg
(平均肺动脉压>20 mmHg or 收缩压> 30 mmHg)
无右心导管检查资料:多普勒超声肺动脉收缩压> 40 mmHg可初诊 动脉型PH(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tion,PHA) 还需满足: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 15mmHg 肺血管阻力(PVR) > 3 Wood U 心排血量正常或降低
肺动脉高压(PH)的分类命名
美国 194 例 IPH
平均生存期 2.8 年,
1、3、5 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68 %、 48 %、 34 %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中位数寿命仅为 1 年,
系统性硬化症所致的肺动脉高压的 2 年生存率为 40—55%
苏格兰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1年的病死率 25%,5年的病死率 70% 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3 年病死率达 90%
1998年法国第二次 WHO 肺动脉高压会议: PAH(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tion): PPH+危险因素相关性PH
—直接由肺动脉分支结构和功能改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左心病变、呼吸系病等引起的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异常性PH 废除了继发性PH
低氧
抑制钾离子通道的表达和激活
肺动脉SM细胞内钾积聚 激活钙离子通道,细胞内钙超载 血管收缩、SM增殖 SM细胞增殖迁移/基质积聚 肺血管重塑 基质金属蛋白酶激活
肺动脉高压
Kv调控血管平肌收缩和舒张的程度 急性低氧 抑制Kv功能, 慢性低氧 减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Kv通道的表达,

食欲抑制剂右芬氟拉明通过抑制 Kv2.1 通道活性,导致PAH发生
肺动脉高压诊治进展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 黄茂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tion,PH) 肺血管阻力增加为本质特征的血流动力学概念, 肺血管受累为起点,以右心衰竭为终点 一类诊断复杂、治疗棘手、预后很差的多系统疾病。
1891年Romberg 尸检中观察到首例 “肺动脉硬化”(最早认识) 1945年Cournard 用心导管直接测量肺动脉压,从血流动力学认识 1951年Dresdale 报道1例原因不明的PH 命名: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tion,PPH)
服用3个月,发生PH的危险性增加23倍(N Engl J Med)

HIV感染则通过蛋白激酶C依赖形式直接抑制 Kv1.3
的表达来诱发血管收缩
发病机 制
三、炎症机制
感染(B、V) 自身免疫性抗体攻击 促炎症因子表达升高 激活炎症细胞和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 缺氧性损伤
启动增殖过程和炎性病变
发病机制
四、内皮损伤机制
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 细胞因子分泌失衡 促血管收缩、细胞增殖 因子、血栓形成因子 促血管舒张、抗增殖、 抗血栓因子
PH的防治:国家“十一五”期间科技支撑研究计划
发 病 机 制
一、遗传基因学机制(基因突变)
1. 骨形成蛋白II型受体(BMPR-II)基因突变
表达出未成熟或无功能的BMPR-II受体 下游的信号通路阻断 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血管重塑
肺动脉高压
多数 FPAH 和 26% IPAH BMPR-II基因突变
肺动脉高压(PH)的分类命名
(根据WHO2003、ACCP2004、ESC2004综合修定)
二、左心疾病伴发肺动脉高压(静脉型PH或肺静脉高压) 病变累及肺静脉(动脉化和内膜 左心房/左心室性心脏病 纤维化) 肺细小动脉中层肥厚 左心瓣膜性心脏病 三、肺疾病或低氧血症或两者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低氧性PH) COPD 间质性肺疾病 SAS 缺氧及肺毛细血管床破坏 肺泡低通气病变 慢性高原缺氧暴露 肺发育异常 四、慢性血栓或栓塞性或两者并存性肺动脉高压(栓塞性PH) 肺动脉近端血栓栓塞阻塞 栓塞基础上伴发血栓形成, 肺细小动脉中层肥厚、内 肺动脉远端血栓栓塞阻塞 膜维化、管腔狭窄或闭塞 非血栓性肺栓塞:肿瘤、寄生虫、异物 五、其他原因所致肺动脉高压 Sc、肺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淋巴管肌瘤病、肺血管受 压(淋巴结肿大、肿瘤、纤维素性纵隔炎)
(根据WHO2003、ACCP2004、ESC2004综合修定) 一、肺动脉高压(动脉型,PAH) 肺小动脉及肺细小动脉 特发性(IPAH) 中层肌性肥厚,肺微细 家族性(FPAH) 动脉肌型化,血管内膜 疾病相关性(APAH) 纤维性增生,管腔狭窄、 胶原血管病 闭塞,可伴原位血栓形 先天性体-肺分流 成。部分PAH:肺细小 门脉高压 动脉丛状病变,肺小动 HIV感染 脉外膜出现纤维性增厚 药物/毒素 其他:糖原蓄积症、高雪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 症、 血红蛋白病、骨髓增生异常、脾切除术 显著肺静脉或毛细血管病变相关性 肺静脉闭塞病(PVOD) 肺毛细血管瘤样增生症(PCH)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
其他相关基因突变:
1.5-羟色胺(5-HT)载体启动子区域的多态性
2.苯丙酸诺龙A受体(ALK1)基因突变
3.钾离子通道基因
4.血管生成因子1及其磷酸型的内皮特异性受体TIE2基因
5.Endoglin基因
发病机制 二、缺氧机制
氧分压是肺血管张力的主要调控因子,低氧血症是造成COPD相关
PH的主要原因(人类肺动脉对缺氧的血管收缩反应存在显著个体差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