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十七))成语+病句+文言虚词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 )成语+病句+文言虚词
分值: 27 分建议用时:15分钟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 1.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 .罗姆尼在美国媒体评出的20 个最愚笨人榜单中名列第二,原因是他反复无常,几乎
在每个竞选议题上都没有一家之言。
....
.指引社会力量办教育是一般百姓难以袖手旁观的事,它不单关系到教育资源多元化的
B....
配置,也利于办妥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C.借《江南 style》走红的韩国明星“鸟叔”为往日反美致歉的行为,获取了美公公众
的一定,但也招来其余网民的流言蜚语。
....
D.净天映月潭如碧,真山真水真感情——在这大地冰雪融化、春风化雨的时候,净月潭
....
国家丛林公园热切期望您的到来!
分析: A.一家之言:指有独到看法、自成系统的学术阐述,也泛指一个学派或个人的理
论、说法。
不合语境。
B.袖手旁观:人家开战,自己站在营垒上观看,比喻坐山观虎斗,不给
予帮助。
C.流言蜚语:指没有依据的话,歹意中伤的话;也指私下里谈论或暗中分布某种传
闻。
不合语境。
D.春风化雨:适合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优秀的教育。
望文生义。
答案: B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 .刘量程的《一个人的乡村》、梭罗的《瓦尔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拥有踊跃的
思想偏向,因此文笔清爽自然,又充满思辩色彩,耐人咀嚼。
B.在科学技术是第一世产力的观点人心所向的今日,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
音?正由于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乘虚而入,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C.凡·高在逝世好多年此后,谈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同样仰望他、赞美他,而
这全部和孤独难过的凡·高已绝不相关了。
D.淘宝网要做的就是打造电子商务的家产链势在必行,让这条家产链的各个环节共同发展,在创建社会价值的同时,分享电子商务带来的繁华。
分析: A.不合逻辑,强加因果,“拥有踊跃的思想偏向”与“文笔清爽自然,又充满思辩色彩,耐人咀嚼”之间没有必定的因果联系,应删去“因此”。
C.半途易辙,应改为“在凡·高逝世好多年此后”。
D.构造杂乱,应删去“势在必行”。
答案: B
3.与“不出,火且.尽”中的“且”字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D.且焉置土石
.
分析: A 项,连词,表示退步,尚且; B 项,与“不出,火且尽”中的“且”都是副词,将要; C 项,副词,姑且; D 项,表示递进,何况。
答案: B
4.与“天下事有难易乎.”中的“乎”字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3 分 )
A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
B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
C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D .别有用心不在酒,在意.山川之间也
分析:A 项,语气词,表反问语气,译为 “ 呢”;B 项,语气词,表疑问语气,译为 “吗” ,
与例句同; C 项,助词,用在形容词词尾, 译为 “ 的样子 ”;D 项,介词,相当于 “于” 。
答案: B
5.与“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3 分 )
A .谨食之,时而献焉.
B .且焉 置土石
.
C .然力足以致焉 .
D .盘盘焉 ,囷囷焉,蜂房水涡
.
分析: “犹且从师而问焉 ”中的 “焉”与 A 项中的 “焉”均为代词,相当于 “之”。
B
项,疑问代词,哪里。
C 项,代词,那边。
D 项,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答案: A 6.与“寡人之于 国也”中的“于”字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3 分) . A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皆以美于 徐公
. C .春水碧于 天 . D .是何异于 刺人而杀之
.
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 ” 中的 “ 于”与 A 项中的 “于 ”都是介词,关于。
B 项,介词,
表比较。
C 项,介词,表比较。
D 项,介词,相当于 “与” 。
答案: A
7.与“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望者”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3 分) A .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
.
B .人非生而 知之者,孰能无惑 .
C .剑阁峥嵘而 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D .死而 有知,其几何离
.
分析: “蟹六跪而二螯 ” 中的 “而 ”与 C 项中的 “而” 都是连词,表并列,并且。
A 项,
连词,表递进,并且。
B 项,连词,表顺承,就。
D 项,连词,表假定。
答案: C 8.与“何 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中的“何”字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 A .大王来何 操 .
B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C .徐公何 能及君也 .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
分析: A.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B. 动词,可译为“训斥”;C.疑问代词,可译
为“怎么”;D.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何”,与例句同。
答案: D
9.与“欲速则不达”中的“则”字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
项 ( )(3 分)
.
A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分析: A 项,连词,表承接,那么; B 项,副词,用于增强判断,相当于“乃”“ 即” ;
C 项,与“欲速则不达”中的“则”都为连词,表转折,却;
D 项,连词,表承接,就。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