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动系电子教案_new资料.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教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 汽车整形技术
课程: 汽车传动系的故障诊断与检修
**: ***
教材分析
1.教材基本信息
教材名称:汽车传动系统的诊断与检修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主编:窦志民
出版时间:2010年8月第1版
2.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单元一:汽车挂挡困难故障诊断与检修(12学时)
基本知识
学习任务一: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故障诊断与检修
学习任务二:手动变速器操纵机构卡滞故障诊断与检测
学习任务三: 手动变速器传动机构及同步器故障诊断与检测单元二: 自动变速器加速无力故障诊断与检修(28学时)
基本知识
任务一: 液力变矩器故障诊断与检测
任务二: 学习任务二行星齿轮换挡机构工作原理
任务三: 换挡执行元件故障诊断与检修
任务四: 自动变速器油压过低故障诊断与检修
任务五: 电控部分的故障检修
单元三:自动变速器无档故障诊断与检修(10学时)
任务一:油面和油压检查检修
任务二:机械连接部分故障检修
任务三:换挡电磁阀故障诊断与检修
任务四:离合器、制动器烧片故障诊断与检修
单元四: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故障诊断与检修(8学时)
基本知识
任务一: 自动变速器油变质故障检修
任务二: 自动变速器油压过高的故障检修
任务三: 缺中间某一档造成的换挡冲击故障检修
任务四: 自动变速器解码仪的使用
单元五:汽车传动系统漏油故障诊断与检修(8学时)
基本知识
任务一: 手动变速器漏油的故障诊断分析
任务二:自动变速器漏油的故障诊断分析
任务三: 驱动桥漏油的故障诊断分析
单元六:传动系统异响故障诊断与检修(4课时)
基本知识
任务一: 手动变速器异响故障检修
任务二:传动轴异响故障检修
任务三:驱动桥异响故障检修
3.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教学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实物演示法和动手实训相结合等
4.实训教学环节(12课时)
实训一: 汽车传动系整体认知(2课时)
实训二: 离合器拆装与结构认识(2课时)
实训三: 手动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结构认识(2课时)
实训四: 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结构认识(4课时)
实训五: 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2课时)
5.教材优缺点分析
优点:本书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情境化教学,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同时得到提高,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熟悉国家机动车运用与维修的政策和法规,具备较强的从事本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基本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胜任汽车维护、检修、性能检测、故障诊断与修复、汽车运用管理等相关工作。
缺点:自动变速器占得比重过大,其它部件内容过简,需要补充一些基础知识。
6.参考教材
李春明主编,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吴文琳主编,新型汽车电控系统,江西科技出版社
尹万建主编,轿车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与检修,人民交通出版社
王遂双主编,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测(底盘和车身部分),机工
第1讲单元一:汽车挂挡困难故障诊断与检修
课前分析:
1.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汽车总体构造课程内容回顾1学时
汽车的基本参数1学时
2.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汽车总体构造;掌握汽车分类的方式;掌握汽车的基本参数。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汽车的总体构造认知、汽车的基本参数的确定
4.教学方法
本教学环节采用理论、实践同步进行的方法。通过面对实物讲授,学生可以更直观的学习。
5.板书布置
详见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0.导入
通过回顾以往学习的汽车机械系统检修和汽车维修基础这两门课的相关知识导入本节课程。
1.汽车的总体构造
汽车发动机;汽车离合器;汽车变速器;汽车万向传动装置
汽车驱动桥;汽车转向系统;汽车制动系统;汽车行驶系统
2. 汽车的分类方式
1)按汽车统计分类新标准分类
(1)乘用车
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
(2)商用车
商用车(commercial vehicle) 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且可以牵引挂车。
2)按用途分类
(1)货车(载货汽车)一一是主要用于运送货物,有的也可以牵引全挂车的汽车。
(2)越野汽车一一是主要用于坏路或无路地区的全轮驱动的,具有高通过性的汽车,也可以牵引挂车。
(3)自卸汽车一一是以运送货物为主且具有可倾卸货厢的汽车。
(4)牵引汽车一一是专门或主要用于牵引挂车的汽车。
(5)专用汽车一一是装置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的汽车。
(6)客车一一是具有长方箱形车厢,主要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行李物品的汽车。有单层也有双层的,有饺接的,也有牵引挂车结构的。
3) 按发动机位置和驱动方式进行分类。
(1) 前置前驱动(FF)汽车一一是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汽车。
(2) 前置后驱动(FR)汽车一一是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汽车。
(3) 后置后驱动(RR)汽车一一是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汽车。
(4) 中置后驱动(MR)汽车一一是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汽车。
3. 汽车的基本参数
1)尺寸参数
(1)车长;(2)车宽;(3)车高;(4)其他尺寸规定; (5)轴距;(6)轮距;(7)前悬;(8)后悬;(9)最小离地间隙;(10)接近角、离去角
2)质量参数
(1)轴荷
轴荷是指汽车满载时各车轴对地面的垂直载荷。
(2)汽车总质量
汽车总质量是指装备齐全时的汽车自身质量与按规定装满客(包括驾驶员)、货时的载质量之和,也称满载质量。
(3)载质量
汽车载质量是指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3)性能指标
(1)汽车的动力性;(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3)汽车的制动性
(4)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5)汽车行驶时,对路面不平度的隔振特性,称为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6)汽车的排放污染物;(7)汽车的噪声
4.作业布置
P34页1-3题
第2讲单元一:汽车挂挡困难故障诊断与检修
课前分析:
1.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传动系统的类型和功用1学时
传动系统的组成1学时
2.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传动系统的类型;掌握传动系统的功用; 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传动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4.教学方法
本教学环节采用理论教学和图例讲解的方法。学生可以更直观的学习。
5.板书布置
详见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0.导入
复习上节课汽车构造基本知识导入这节课
1.汽车传动系统的类型
有级变速的传动系统;无极变速的传动系统;在一定范围内无极变速的传动系统
2.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
1)汽车离合器
离合器壳体、离合器压盘、离合器从动盘、离合器压紧机构、离合器操
纵机构
2)汽车变速器
变速器壳体;变速器输入轴;变速器输出轴;变速器操纵机构
3)汽车万向传动装置
万向节、传动轴、中间支承
4)汽车驱动桥
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
3.汽车传动系统的功用
(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发动机的转矩便可由小变大地传给传动系,当牵引力足以克服汽车的行驶阻力时,汽车使出静止状态开始缓慢地加速,实现平稳起步。
(2)实现换挡
(3)利用倒档实现行驶方向的改变
(4)防止传动系过载
当车速急剧变化时,与传动系统前后相连的发动机曲轴和车轮从协调转动到相互扭转,因而其各运动件将产生很大的惯性力矩,这一力矩可能会造成传动系统过载而使其机件损坏。
4.作业布置
P35页4-6题
第3讲单元一:汽车挂挡困难故障诊断与检修
课前分析:
1.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离合器的功用和类型1学时
离合器的设计要求1学时
2.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离合器的功用;了解离合器的类型;掌握离合器的组成。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离合器的作用与组成
4.教学方法
本教学环节采用理论教学和图例讲解的方法。学生可以更直观的学习。
5.板书布置
详见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0.导入
复习上节课汽车传动系的概述导入这节课
1.离合器的作用
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当牵引力足以克服汽车的行驶阻力时,汽车便从静止状态开始缓慢地加速,实现平稳起步。
2)便于换挡
保证换挡操作过程的顺利进行,并减轻或消除换挡时的冲击。
3)防止传动系过载
当超过其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时,离合器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之间将产生相对运动(打滑),从而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2.离合器的类型
(1)按从动盘的数目分类
按从动盘的数目多少分单盘离合器和双盘离合器两种。
(2)按压紧弹簧的结构形式分类
按压紧弹簧的结构形式分螺旋弹簧离合器和膜片弹簧离合器两种。
3.离合器的要求
(1)离合器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2)保证能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最大转矩,并且还有一定的传递转矩能力。
(3)能做到分离时,迅速彻底;接合时,平顺柔和,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4)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应尽量小一些。这样,在换挡分离离合器时,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部分的转速就比较容易变化,从而减轻齿轮间的冲击。
(5)具有缓和冲击,衰减振动的能力,且噪声小。
(6)压盘压力和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变化小,工作稳定。
(7)操纵省力,维修方便。
4.作业布置
P35页7-9题
第4讲单元一:汽车挂挡困难故障诊断与检修
课前分析:
1.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膜片弹簧离合器构造和特点1学时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过程1学时
2.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特点;掌握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构造;掌握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过程。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构造
4.教学方法
本教学环节采用理论、案例对比讲解,以及多媒体动画演示教学方法同步进行的方法。通过面对实物讲授,学生可以更直观的学习。
5.板书布置
详见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0.导入
通过回顾上节课离合器的功用和要求来导入本节课程。
1.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构造
1)主动部分
离合器主动部分由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等组成。压盘和飞轮的工作面要平整光洁。工作过程中压盘承受很大的机械负荷,为防止变形,常用强度和刚度都较大且耐热性都比较好的高强度铸铁制成。
2)压紧装置与分离机构
压紧装置与分离机构由膜片弹簧、压力板、金属带及收缩弹簧等组成。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主要特点是用一个膜片弹簧代替传统的螺旋弹簧和分离杠杆。开有径向槽的蝶形膜片弹簧,既起压紧机构的作用,又起分离杠杆的作用。
3)从动部分
离合器从动部分的主要部件是从动盘。从动盘分为不带扭转减振器和带扭转减振器两种类型。
不带扭转减振器的从动盘由两片摩擦衬片、从动盘钢片、弹簧钢片、从动盘毂等组成。
带扭转减振器的从动盘采用刚度不等(圈数不同)的弹簧,并将装弹簧的窗孔长度作成不同尺寸,从而使弹簧起作用的时间先后不一而获得变刚度的特性,可避免传动系的共振和降低传动系的噪声。另外,也可采用橡胶弹性元件。
2.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特点
自动调节压紧力;操纵轻便;结构简单紧凑;高速时平衡性好,压紧力稳定;寿命长。
3.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多媒体动画演示讲解
4.作业布置
P39页5-7题
第5讲单元一:汽车挂挡困难故障诊断与检修
课前分析:
1.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变速器的功用、组成、原理1学时
变速器的分类。1学时
2.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掌握变速器的功用、组成、原理;掌握变速器的分类。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变速器的功用、组成、原理
4.教学方法
本教学环节采用理论、案例对比讲解,以及多媒体动画演示教学方法同步进行的方法。通过面对实物讲授,学生可以更直观的学习。
5.板书布置
详见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0.导入
通过回顾上节课离合器检修的知识,引用案例导入本节课程。
1.变速器的功用与组成
它的功用:
1)改变传动比,以扩大发动机的输出转速和转矩的变化范围,满足汽车汽车各种使用条件,是发动机在较为经济的工况下工作。
2)设置倒挡,在发动机转向不变的条件下,使汽车倒向行驶。
3)利用空挡中断动力的传递,以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挡或进行动力的输出。
2.变速器的性能要求
1)具有合理的挡数和传动比;
2)具有倒挡和空挡,便于汽车行驶和中断动力输出;
3)传动效率高,操纵轻便,工作可靠,噪声小;
4)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
3.变速器的分类
(1)按传动比方式可分为:有级式、无级式和综合式三种。
①有级式变速器应用最为广泛。采用齿轮传动,具有有限几个定值的传动比的变速器。按所用轮系形式的不同,有轴线固定式(普通齿轮变速器)和轴线旋转式(行星齿轮变速器)两种。
②无级式变速器是传动比在一定的范围内可按连续的无级变化。常见的有电力式和液力式两种,电力式的传动部件为直流串磁电动机,液力式的传动部件为液力变矩器。
③综合式变速器是有液力变矩器和齿轮式有级变速器组成的液力机械变速器,传动比可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几个间断的范围内做无级的变化,目前应用较多。
(2)按操纵方式不同可分为手动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和半自动式三种。
①手动操纵式靠驾驶员直接操纵变速杆来改变齿轮副的啮合,以获得不同的传动比,为大多数汽车所采用。
②自动变速器是根据发动机的负荷和车速的信号系统来改变换挡系统中各控制阀不同的工作状态将控制变速齿轮机构中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和制动器的制
动与释放,并改变变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路线,实现变速器挡位的变换。
③半自动操纵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常用的几个挡位自动操纵,其余挡位有驾驶员操纵;另一种是预选式,驾驶员预先用按钮选定挡位,在踩下离合器踏板会松开加速踏板时,自动接通电磁装置或液压装置换挡。
4.手动变速器原理概述
观看多媒体视频结合可见讲解
5.作业布置
完成工单
第6讲单元一:汽车挂挡困难故障诊断与检修
课前分析:
1.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分类、结构和作用和检修方法1学时
握两轴式变速器的结构和动力传递路线1学时
2.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分类;掌握变速器操纵机构的结构和作用以及检修方法;掌握两轴式变速器的结构和动力传递路线。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变速器操纵机构的结构和作用;两轴式变速器的结构和动力传递路线难点:两轴式变速器的结构和动力传递路线
4.教学方法
本教学环节采用理论、案例对比讲解,以及多媒体动画演示教学方法同步进行的方法。通过面对实物讲授,学生可以更直观的学习。
5.板书布置
详见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0.导入
通过回顾上节课变速器概述的知识,引用案例导入本节课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变速器操纵机构功用和要求
变速器操纵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操纵变速器齿轮换挡,保证准确可靠地挂上或摘
下所需要的挡位,以保证汽车安全行驶。
要使操纵机构可靠地工作,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防止变速器自动换挡和自动脱挡;
②保证变速器不会同时换入两个挡位;
③防止误挂倒挡。
2. 变速器操纵机构类型
齿轮式变速器的操纵机构一般采用机械式操纵机构。按距离驾驶员座位的远近,可以分为直接操纵机构和远距离操纵机构。
3. 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定位锁止装置
变速器操纵机构为了保证变速器在任何工作情况下都能准确、安全、可靠的工作,加装了定位锁止装置。定位锁止装置包括自锁装置、互锁装置、倒挡锁装置三个装置。
4.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检修
1)检查变速器操纵机构各零件的连接情况,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
2)检查变速器换挡拨叉的弯曲和扭曲。如果产生变形可用敲击或冷压方法进行校正。
3)检查变速杆、拨叉轴、拨叉等变形情况,如有变形应校正。拨叉轴弯曲变形可用百分表进行检查。
4)检查拨叉与接合套、拨叉与拨叉轴、选挡轴等处的磨损,如磨损,应予以更换。
5)检查复位弹簧、锁止弹簧的弹性,如失效应予以更换。
5. 桑塔纳2000型轿车采用的五挡手动机械式变速器结构和原理
桑塔纳2000型轿车采用的五挡手动机械式变速器,它将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均安装在一个三组件的壳体之内,该变速器设有5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由壳体、相互平行的一轴、二轴、倒挡轴及各挡齿轮、同步器等组成。
动力传递路线
空挡、一挡、二挡、三挡、四挡、五挡和倒档结合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讲解,并通过分组分档位提问的办法讲解。
注意:当需要倒挡时,只能在汽车静止时才能挂入倒挡。
该变速器除倒挡外,所有前进挡均采用斜齿常啮合齿轮传动,故传动效率高。由于采用了同步器换挡,使换挡迅速、操纵轻便平顺,同时减少了接合时齿轮的冲击和噪声。
6.作业布置
完成工单
第7讲单元一:汽车挂挡困难故障诊断与检修
课前分析:
1.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三轴式变速器的结构1学时
三轴式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1学时
2.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掌握三轴式变速器的结构;掌握三轴式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轴式变速器的结构
教学难点三轴式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
4.教学方法
本教学环节采用理论、案例对比讲解,以及多媒体动画演示教学方法同步进行的方法。通过面对实物讲授,学生可以更直观的学习。
5.板书布置
详见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0.导入
通过回顾上节课两轴变速器的相关知识,引用案例导入本节课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结构分析
三轴式变速器由一轴、二轴、中间轴、倒挡轴等组成。一轴和二轴在同一条直线上,和中间轴平行。
壳体:它是变速器的安装基础,由变速器壳体和变速器盖两部分组成,变速器壳体上有润滑油加注口及磁性放油螺塞;盖上装有通气螺塞12.
一轴:为离合器的从动轴,与常啮合齿轮2-接合齿圈3制成一体。一轴的前端通过向心球轴承支承在发动机曲轴的后端孔中,曲轴旋转时一轴并不旋转;后端通过向心球轴承支承在变速器壳体前轴承座孔中,后端轴承内座圈以弹性挡圈限位,外座圈安装有弹性挡圈,并用轴承盖压紧,防止一轴轴向窜动。
二轴:二轴15前端通过滚针轴承支承在一轴1的常啮合齿轮2的后端承孔中,后端通过向心球轴承支承于壳体后壁轴承座孔中,外座圈用弹性挡圈限位,防止该轴轴向移动。二挡从动齿轮11-三挡从动齿轮7-四挡从动齿轮6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二轴15上;二-三挡同步器齿轮毂27及四-五同步器齿轮毂28与该轴花键配合,并用挡圈限位,二轴旋转齿轮毂做同步旋转;一-倒挡从动齿轮13通过滑动花键与二轴配合,可以在该轴上自由滑动。同时该轴上还装有两套锁销式惯性同步器分别为二三挡同步器和四五挡同步器。
中间轴:中间轴18前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前轴承座孔中,后端以向心球轴承支承在壳体的后轴承孔中;后端外圈上装有弹性挡圈,并由轴承盖压紧定位,内圈用锁片和螺母锁紧,以限制中间轴的轴向移动。一-倒挡主动齿轮与中间轴做成一体,二挡主动齿轮23-三挡主动齿轮24-四挡主动齿轮25-中间轴常啮合齿轮26全部为以半圆键与中间轴配合,与该轴将同步旋转。二-三挡主动齿轮23-24之间装有隔套,四挡主动齿轮25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26之间有弹性挡圈限位。
倒挡轴: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在变速器壳体的一侧,并用锁片锁紧定位,防止转动时引起的轴向窜动;倒挡中间齿轮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倒挡轴上。
该变速器除一倒挡采用直齿轮外,其它主从动齿轮副都是采用斜齿圆柱齿轮,处于常啮合状态。
2. 各挡的传递路线
空挡:如图1-57所示为该变速器在空挡的位置,同步器接合套处在中间位置,没有和各挡的齿轮的齿圈接合。当一轴旋转时,主动常啮合齿轮2带动从动常啮合齿轮是中间轴及中间轴上的各挡主动齿轮一同旋转,倒挡轴上的中间齿轮17-19在中间轴倒挡齿轮18的作用下也随之旋转。二轴上的除一-倒挡齿轮12外的各挡齿轮处于空转状态,一倒挡齿轮12没有接合,二轴没有被驱动,汽车处于空挡位置。
一挡:接合套在空挡位置的基础上,通过拨叉向左移动一倒挡从动齿轮12与中间轴15上的一倒挡主动齿轮18接合。动力从离合器从一轴1和常啮合齿轮2-23到中间轴15,经中间轴一挡齿轮18-12到变速器的二轴输出动力。
一挡的传动比为:
i1=Z23/Z2﹡Z12/Z18=42/19﹡43/13=7.31
二挡:接合套在空挡位置的基础上,通过拨叉向左移动二-三挡同步器接合套9,使之与三挡从动齿轮11的接合齿圈10接合,即二挡齿轮与变速器的二轴连接起来。二挡从动齿轮11在二-三挡同步器的作用下带动二轴同步旋转。二挡的传动比: i2=Z23/Z2﹡Z11/Z20=42/19﹡39/20=4.31
三挡:接合套在空挡位置的基础上,通过拨叉向右移动二-三挡同步器接合套9,使之与二挡从动齿轮7的接合齿圈8接合,即三挡齿轮与变速器的二轴连接起来。三挡从动齿轮7在二-三挡同步器的作用下带动二轴同步旋转。三挡的传动比:
i3=Z23/Z2﹡Z7/Z21=42/19﹡31/28=2.45
四挡:接合套在空挡位置的基础上,通过拨叉向右移动四-五挡同步器接合套4,使之与四挡从动齿轮6的接合齿圈5接合,即四挡齿轮与变速器的二轴连接起来。四挡从动齿轮6在四-五挡同步器的作用下带动二轴同步旋转。动力从离合器传来的发动机的扭矩经一轴上的主动常啮合齿轮2传给中间轴15上的从动常啮合齿轮23,带动中间轴旋转,再经中间轴上的四挡主动齿轮22传给二挡从动齿轮6经四挡接合齿圈5,同步器4-25而将动力输出。
四挡的传动比:
i4=Z23/Z2﹡Z6/Z22=42/19﹡31/28=1.54
五挡:接合套在空挡位置的基础上,通过拨叉向左移动四-五挡同步器接合套4,使之与一轴上的主动常啮合齿轮2的接合齿圈3接合,即一轴与二轴之间通过四-五挡同步器连接起来,一轴-二轴同步旋转。中间没有经过中间轴齿轮传动,故为直接挡。该挡传动效率最高。
五挡的传动比:
i5=1
倒挡:接合套在空挡位置的基础上,通过拨叉向右移动二轴上的一-倒挡从动齿轮12,与倒挡轴上的倒挡中间齿轮17接合。动力从离合器传来的发动机的扭矩经一轴上的主动常啮合齿轮2传给中间轴15上的从动常啮合齿轮23,带动中间轴旋转,再经中间轴上的倒挡主动齿轮18传给倒挡中间动齿轮17经一-倒挡从动齿轮12传到变速器的二轴而将动力输出。
倒挡的传动比:
iR=Z23/Z2﹡Z19/Z18﹡Z12/Z17=42/19﹡22/13﹡43/21=7.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