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靠不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总统是靠不住的》
本学期的法理学推荐书目中,《晚清七十年》是令我耳目一新的一本书,作者用简单而不乏深刻的口语对历史和现在侃侃而谈,非马克思史观的一些历史观点和新鲜的资料引证使我印象深刻;《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对于我来说理解难度大了一些,但是也使我对“正义”有了些许思考;算上以前看过的《菊与刀》和《乌合之众》以及后面的《总统是靠不住的》,只有区区五本,实在感觉我作为文科学生人文基础太单薄。

原本写了一半的《乌合之众》的书评,考前一周多在隔壁看到一本林达夫妇的《总统是靠不住的》,读起来很有意思,索性把前者放在一边了,边读边记下读后者的一些随笔。

本书开篇从中、英文里“政府”的概念讲起,指出中文里的“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的”这样的译法实际上混淆了概念,因为此处的英文原文并非government,而是XXX administration,即执行机关、行政机构的意思,并不能代表美国由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合称的美国政府。

从“美国总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细节,介绍美国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统中,通过“平衡和制约”去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最终达到保证了人民的民主与自由的目的。

结合本学期法理学课程,阅读本书让我联想到法治国家的条件和标准,明显如通过法律保障人权、限制公共权力的滥用,又如通过宪法确立分权与权力制约。

书中把美国政府的运作比作“收银机”,承认:“人是有弱点的,人是不可靠的”。

从美国的立国者起草宪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非常认真地考虑如何保证集中的中央政权不演变成为一个专制的暴君,他们担心在他们之前一百年英国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重演,他们不愿寄希望于对未来总统的个人品质的信赖,在他们眼里“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因此设置了分权与制衡的各种制度,使三权的任何一个分支都不能掌握绝对的权力。

而读宪法文本本身,没有立国原则的大道理,也没有华丽漂亮的说辞,就是一份政府设置的规章,细致而具体,又补充确定了人民自由权利的十条宪法修正案,对政府权力又进行了民间制约。

宪法对于美国人来讲是一个契约,既是美国人向政府的“授权”,也是对美国政府的“限权”,由此作者开始论证我们或许原以为至高的美国总统受到其他权力分支的限制(归根结底收到宪法和人民的限制),也所谓是“靠不住的”。

本书让我体会到了美国人的“宪法文化”的深入人心,由于意识形态的冲突对立,我们的教育总在强调美国宪法的局限性,美式民主的虚伪性,但是在美国人看来宪法不是简单的一份文件,而是实实在在的他们得以在那块土地上自由生存的保障。

人们引用宪法里的
we the people,从律师到议员再到官员都常常提到宪法。

美国宪法两百年来持续有效地阻遏了有可能发生的专制暴政,其理念与执行效果都值得他国研究,我虽然不认为任何政治体制具有所谓的“普世性”,但是相信只有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互相了解、学习、取长补短才能真正造福各自人民。

看这本书难免会拿美国与中国比。

例如从《独立宣言》到美国宪法,都以“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为理念,本书则提到美国政府的权力“实际上是从个人手中切割出去的”,美国人实实在在地承认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之间的矛盾,认真研究利益的冲突并最终选择保障民众的权利,我国总是强调政府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回避、掩饰矛盾的真实存在。

本书使我对美国的司法制度有了初步的轮廓性的认识,体会到司法独立这一法治要求的重要意义。

书中近乎一半篇幅都在讲尼克松的例子。

尼克松落马的水门事件调查的司法过程中,尼克松给下属的司法部施加压力,从而迫使司法部长辞职,而司法部早前任命的独立检察官也在压力之下由继任的司法部长免职。

在总统成为了调查对象的时,司法独立受到了挑战,所以后来制定的法律把独立检察官的任命权交给了最高法院。

法律作用与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司法的独立性,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称之为相对独立性,司法结构作为一种终极性的权力,是社会冲突和纠纷的最后裁判所,我国司法的独立性时常受到质疑,这就不能使法律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实现。

本书向读者强调,美国总统——世界头号强国的国家元首,“仅仅”“不过”是三权分立下行政权力分支的主管,是“行政班子的办公室主任”。

作者理念先行,找了很多论据证明三权分立下权力制衡的巧妙,人民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但是却回避了一些美国存在的问题。

比如三权分立是否是牺牲过多效率去保证民主和自由?又如国家领导人权力受到限制施政效果会不会打折扣,就像奥巴马的医疗改革?金钱对选举的影响算不算已经破坏了民主?等等。

这些问题作者回避了,我也不能一下找出合理的解释,但是读此书引发的疑问也成为了新的阅读兴趣。

书中有一段,介绍美国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除了要求人民遵守法律,然后一切都是个人自由,对“意识形态也不加干预”,我不相信作者这样说时想不到“麦卡锡主义”和冷战时期的对立,想不到在“忠诚调查”期间,总共有2000多万美国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审查,这怎能说美国人民的意识形态不受干预?我更相信江泽民所说“指导思想的问题上,西方国家也是抓的很紧的……总是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其官员、学生、群众、军队灌输资本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和政治信条。


我想起了与本书内容相联系的两本书,一本是华莱士的《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这本
书与《总统是靠不住的》相似,作者都是理念先行,然后搜罗能证明自己结论的事实,讲述了总统应对内忧外患的16个故事,包括华盛顿决心用联邦军队镇压宾州西部的动乱,以及克利夫兰违背宪法采取行动对付普尔曼罢工等。

总统在这里不是“可怜的家伙”,他们显示出自己权力的强悍性,与本书形成对比。

虽然两本书的落脚点并不相同,但在对美国民主宪政制度的颂扬这一点上颇为一致。

另一本是宋鸿兵的《货币战争》,记述“国际银行家与美国总统的百年战争”,金融巨头对美国总统从选举的“操控”到对美国政府政策的影响的,这一点上也令人觉得受制于人的总统真是“靠不住”。

国会和政府的最明显的对立最终也悄悄统一与幕后的资本霸权。

若说读《总统是靠不住的》对我而言最大感想是什么,就是我对美国了解的太少,仅有的认识也是片面的。

其次就是对美国司法制度的新鲜感,如辛普森案民事刑事审判结果相反,判例制度和陪审制度等。

我没底气去多说什么中国该如何借鉴,但我明白自己应该对美国的国情尤和司法制度作更深的了解,应该对中国自身的历史与当今现实有更多自己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