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渔业资源现状分析与保护利用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渔业资源现状分析与保护利用对策作者:暂无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5年第16期
周骑珺
本文就湖北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作一些初步探讨。

1.湖北省水域与渔业资源概况
1.1水域资源
湖北省境内江河纵横交错,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水域资源十分丰富。

长江从巴东县入境,浩荡东流,横贯全省,至黄梅县出境长达1061km。

汉江自郧县入境,由西北向东南斜贯省内,
于汉口汇人长江,省境长878km。

还有清江等众多支流。

据统计,湖北省现有湖泊320个,湖
泊面积300多万亩。

面积5万亩以上的湖泊13个,1-5万亩湖泊54个。

有水库6337座,总水
面335.93万亩,可养水面255万亩;其中,大型水库51座、面积184万亩,中型水库222座、面积76万亩,小型水库6064座、面积98万亩。

现有池塘总面积500万亩。

全省可养殖水面达到1360多万亩。

1.2渔业资源
江汉平原地区历史上,湖泊与长江干流相通,形成江湖复合生态系统,江湖之间的物质能
量的频繁交换,加上静水、流水的互补作用,孕育十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是长江流域的重
要水产资源库。

据《湖北鱼类志》记载,有鱼类12目27科105属175种,占全国淡水鱼类种
类四分之一。

省内有国家重点保护一级水生野生动物5种(白鳍豚、中华鲟、白鲟、达氏鲟、鼋),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水生野生动物8种,省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30种。

还有龟、鳖、虾类、河蟹、贝类等多种经济水生动物。

水生植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分布有水生维管束植物173种,隶属于43科91属。

其中不乏
重要的经济水生植物,如莲、藕、芡实、菱、荸荠等。

2.渔业资源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2.1江湖隔绝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的江河、湖泊之间兴建了大批涵闸和堤坝,使众多的湖泊与长江干、支流隔绝,切断了长江水系四大家鱼的洄游通道,致使这些
鱼类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和破坏。

江湖连通度降低,长江中下游的四大家鱼等幼鱼不能进入湖
泊摄食育肥而滞留在长江里,因流速大、水温低、饵料生物稀少,幼鱼的成活率较低。

而留在
湖泊里的鱼类又因缺乏必需的生态条件不能繁衍后代。

此外,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萎缩,大型
湖泊数量减少,使长江水系四大家鱼摄食场萎缩,生存空间变得狭小,也是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

2.2水利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据报道,葛洲坝工程截流前,宜昌江段是长江规模最大的产卵场,其产卵量约占全江产卵
量的7%左右。

建坝以后,坝前库区水面升高,局部江段流速减慢,致使南津关至大坝间原有的
产卵场已很少有产卵活动。

荆江江段因河道整治截湾取直以来,原有一些四大家鱼产卵场已成
为静水的牛轭湖而不具备产卵条件。

三峡大坝建成后淹没大坝上游600km区间的8个规模较大
的产卵场,同时也严重影响大坝下游宜昌至城陵矶约400k m江段内的11个产卵场。

四大家鱼
产卵场的破坏,造成四大家鱼补充群体数量减少,尤其是中下游通江湖泊鱼苗的来源。

近年来,因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修建,长江中华鲟的资源量在不断下降。

2010年,中华鲟就已被世界自
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国际极危物种。

2014年出现中华鲟“零产卵”警报。

2.3环境污染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致使渔业水域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加剧,严重影响鱼类生长、繁育,导致天然鱼类资源量减少。

长江流域是我国人口稠密、工农业
较发达的地带,对长江水系的污染威胁很大。

目前,长江沿线布局化工园区62个,正在建设或规划的化工园区就有20多个。

沿岸化工企业约2100家,沿线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46%,沿江
有3.8万个人江排污口。

据环保部《2013年环境统计年报》,2013年,我国重点流域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63.7亿吨,其中长江中下游为126.6亿吨,占总排量的27.3%,废水排放中,工业
废水为39.4亿吨,城镇生活污水为87.0亿吨。

长江水系的环境污染影响包括四大家鱼在内的
鱼类的繁殖和生长。

使鱼类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环境污染还导致某些鱼类基因突变,影
响鱼类的种质,严重污染带会造成鱼虾绝迹。

2.4酷渔滥捕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据统计,有15—20万渔民在长江捕鱼为生。

随着渔船渔具的增多,水产品价格的上涨,捕捞强度也日益增大,致使捕捞量已远远超过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直接造成长江渔业资源的
大幅度下降。

此外,有害渔具渔法的非法使用对渔业资源破坏更是毁灭性的。

极大地破坏了水
生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许多主要的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有的甚至濒
于灭绝或者已经灭绝。

捕捞压力也使湖泊鱼类群落结构出现小型化和低龄化问题,即个体较大
的鱼类物种消失,而且小型鱼类种群中的个体以低龄鱼为主,性成熟个体亦趋于变小。

湖北洪
湖在50年代渔获物中大型鱼类占50010以上,而到80年代掠夺开发只占百分之几,现在渔获
物中90%以上是小型鱼类,并且它们的性成熟初龄个体的体长比60年代的个体小20mm。

3.渔业资源保护利用对策
3.1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现代渔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
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
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些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
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是我省发展现代渔业的根本方针。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
设的战略部署,发展现代渔业,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由水产大省向水产强省的跨越。

3.2优化水域开发利用格局,发展生态高效养殖模式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水域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珍惜利用好每一
寸水域。

水域资源开发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
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
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针对湖泊、河流、水库、池塘等不同类型水域,采取与之相适应的
开发利用模式。

3.3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资源节约型渔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三节”(即节地、节水、节粮),实现“三增“(即增产、增收、增效),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我省已确立“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湖泊拆围、水库限养。

”的渔业发展新理念,坚持从“以拼资源求发展、以扩面积求增产量”的传统模式向“靠内涵挖潜结构调优增质效、靠科技创新做强品牌增后劲”的新型模式转变。

3.4加强各类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扩大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在于加大水体生态系统保护力度,重视保护区的建设。

重点建设和保护好湿地类型保护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使渔业资源及濒危珍稀水生动物得到有效的保护,为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物质基础。

(通联:435002,湖北师范学院·黄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