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公开课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恰当的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2.品读重点句段,发挥想象,读懂课文描述的画面、场景,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乡思亲等的情感。
3.联系全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诗歌。
4.理解作家以“乐”写“思”的表达精妙。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读懂“桂花雨”
1.板书课题。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课题)。
桂花雨?多么特别的“雨”呀!它是怎么一回事?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引导学生直奔文本中心句段,指名朗读并出示: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画面。
3.师:现在你能说说这“雨”是怎么回事了吗?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纷纷”“满头满身”等处品读体会摇下的桂花就像下雨一样。
4.指导朗读,读出桂花雨的特别之处。
【设计意图:“桂花雨”是作者对桂花纷纷扬扬下落样子的形象表达,也是课文中的核心句段之一。
教学伊始,通过课题引出这一片段,直奔文本核心内容,减少枝蔓,对于课文整体学习也将起到提纲挚领的作用。
】
二、质疑,理解“摇桂花”
1.教师质疑:这雨是怎么“下”起来的呢?你知道吗?
引导学生理解桂花是“摇”落下来的,补充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2.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桂花为什么要“摇”下来呢?
3.过渡:是的,通常花儿在开花时节格外需要人们去呵护,为什么桂花却要把它摇落下来呢?——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探究其中原因。
4.组织交流,引导学生从“摇下来的桂花完整、新鲜”和“自然谢落或被风雨吹打下来的香味差”两方面回答,并要求学生把两方面原因说完整。
【设计意图: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只强调个性化阅读,忽视理解的准确性,以致于到了做练习或考试的时候不得不再跟学生反复强调“标准答案”,形成课堂、考试两张皮。
其实,课堂阅读指导中,教师也应该有意识的强调理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于“为什么要摇桂花”,文中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教师也应该要求学生表达完整、准确。
平
时这样扎扎实实的“阅读训练”,比起考试前一味强调标准答案要有效得多。
】
师:谁来用朗读告诉我们其中的原因?指名朗读相关内容,用书声音解决疑问。
三、品读,感受“摇花乐”
1.过渡:看来,成熟了的桂花就应当“摇”,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摇一摇吧!
集体朗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师: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帮着……帮着……”“抱”“使劲”“喊”等字词体会“我”在摇桂花时的兴奋、快乐。
指导朗读,读出“我”的兴奋、快乐之情。
3.教师质疑:为什么“摇桂花”能给作者的童年岁月带来这样无比的快乐呢?再读第三、四自然段,潜心思考,品味文字。
组织交流,结合学生回答,重点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理解:
l这是“我”期待已久的“乐事”
(1)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看来“摇桂花”是我期盼已久的事了。
你注意到了哪些字眼?引导学生抓住“缠”字。
(2)教师启发:想象一下,“我”缠着母亲的时候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组织学生练习表演,教师抓住“老是”“缠”等字眼以及“我”和母亲的话进行互动表演。
(3)通过刚才的表演,你体会到“我”在摇桂花前是什么样的心情?
指导学生朗读,表达“我”期待之久和喜出望外之情。
l这是全家人的“乐事”
(1)师:这份快乐不只是我一个人的,还是全家人的快乐呢!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摇桂花给带全家人带来的“乐”?
引导学生体会母亲对于桂花的虔诚、父亲的诗兴。
(2)教师引导:其实,桂花给全家人带来的快乐全藏在父亲的这首诗中了!(出示小诗)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讲讲自己的对诗句的理解。
组织交流:讲讲自己读懂的诗句意思,主要体会诗中表达的丰收之乐、全家欢聚之乐。
(3)小结:是的,桂花的芳香、丰收的喜悦、全家团聚时的天伦之乐全都融化在这首诗中了!该怎么读好这首诗呢?
指导朗读小诗,感受丰收的喜悦、这是收获的快乐。
l这是全村人全年的“乐事”
师:不止于此,桂花还在全年里给全村人带来了快乐!你读出来了吗?
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了解全村人收桂花的忙碌,以及桂花在一年中带给人们的芳香和喜悦。
在些基础上练习朗读表达快乐之情。
4.摇桂花给“我”、全家人和全村人带来这么多快乐,让我们使出全身的力去摇一摇桂花吧!
出示并集体朗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设计意图:“乐”课文的主旋律。
围绕课文“摇花乐”这一核心句段,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从“我的期待之乐”到“全家之乐”,再到“全村人全年之乐”,字里行间把“摇花之乐”演绎得淋漓尽致,再来读这“摇花乐”自然水到渠成。
】
四、转折,体会“思乡情”
1.教师引读:然而,世事无常,这如梦境般美好的生活却一去不返。
多年以后,作者与家长人举家搬迁,离开了故乡。
而每到桂子飘香的季节,我从外地回家时——出示第五自然段,学生齐读课文。
2.质疑:真的是家乡的桂花比外地的香吗?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呢?
同桌间说说自己的理解,再组织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母亲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无限的爱,因而在母亲眼里家乡的东西总是比外地好。
师:那么母亲还会怎么说呢?
出示:外地的_________________,还是比不得________________。
组织说话练习,预设:外地的空气再好,还是比不得家乡的空气新鲜;外地的房子再大,还是比不得老家的旧宅住得舒服;外地的自
来水再干净,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那口井里水甜……
3.教师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是母亲对故乡满怀无限的思念和爱,让她觉得什么东西总是故乡的好呀!所以母亲才说(生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
【设计意图:母亲的这句朴实,却真挚动人。
教学中,通过体会母亲对家乡桂花的感情,进而体会母亲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感情,来读懂母亲浓浓的故乡情。
母女同心,这也是理解作者故乡情的一把钥匙。
】4.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朗读:每到这时,我也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作者想起的只是桂花吗?你觉得还有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童年的留念,对美好往事的追忆……
5.出示作家琦君资料,教师补充:正如作者琦君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如同花草树木,谁能没有根呢?而我们的根就是自己的故乡。
如果选择一幅画面定格作家对故乡深厚的感情,你觉得应该用什么画面?
学生自由发言,最后出示课文中“摇桂花”的插图和文字: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再读这段话,你一定有不一样的感受与理解。
指名用自己的方式配乐朗读,读完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作家在
“摇花乐”的背后蕴藏着的丰富、复杂的感情,感受作家语言无穷的魅力。
【设计意图:不一样的理解就应该有不一样的朗读,“摇花乐”这一句段在教学中多次出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经典语言的多元解读,是不同感受的朗读练习。
“乐”课文的主旋律,而“思念”却是总基调,在这“乐”的背后是作家对故乡、对亲人、对童年、对美好生活无限的热爱与思念。
在读懂“我”和母亲这些复杂的情感之上,再出示这段话,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与理解。
这样进行的朗读表达才能是自然的、准确的。
】
五、对比,领悟“表达妙”
1.教师介绍: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余光中,他和作者琦君有着相似经历。
余光中写过一首诗著名的诗歌——《乡愁》,让我们一起聆听。
课件播放《乡愁》,欣赏诗歌。
2.对比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与这篇课文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引导学生读懂诗与文都是写思乡情。
师:诗歌与课文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对比体会,诗歌是以“愁”写“思”,而课文则是以“乐”写“思”。
3.教师小结:通常,思念故乡是愁苦的,所以很多人都是写“思乡之愁”;而作者琦君却与众不同,写童年生活中的幸福和快乐,同样能表达“思乡之情”。
所以,好文章就是用独特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设计意图:对于作家“以乐写思”有表达方式,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
正所谓“货比三家”,没有对比,学生的感受、体会往往就不鲜明。
通过把表达方式更加鲜明、强烈的《乡愁》与课文对比,作家用“乐”来表达思乡情的独特方式就突显出来。
】4.回归文本:整整55年之后,作者琦君奶奶从海外归来,故地重游,亲人不在,童年远去,桂花依旧,往事历历在目,此时她是怎么想的?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伴随着动人音乐,把自己的理解、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朗读全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公开课教案第【2】篇〗
设计理念
《桂花雨》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记事抒情散文。
课文记叙了“摇桂花”等童年趣事,抒发了作者对快乐的童年和家乡的深切怀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凭借文本,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
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课堂教学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进行。
看起来平平常常,却拨动人的心弦,蓄积着浓厚的感情力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语言训练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验摇花乐和思乡情。
3、揣摩文本语言,并学会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揭示中心,孕育情感
1、(配乐:故乡情)师:同学们,在这优美的旋律中,让我们随着作者琦君一同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一同踏进梦牵魂绕的旧宅院,去沐浴一场缤纷的桂花雨,去真真切切地感受童年的快乐。
齐读课题:桂花雨。
课文一开头,她就说: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
喜欢桂花的什么呢?(香)
2、出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学生读。
)
二、品读桂花——香气迷人。
1、师: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句子: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
(1)学生读
(2)师生讨论:应该把哪些词语读好,就能读出桂花很香呢?
生:香飘十里
师:香飘十里呀,想想看,哪里都有桂花香了?
生1:小路旁,田野里,小河边、卧室、厨房到处都弥漫着桂花香,浸在香海里了。
生2:教室里、操场上弥漫着桂花香。
生3:作者和她邻居家的卧室、厨房间也飘着桂花香。
师:是啊,简直都浸在香海里了。
你还从哪里品味出桂花很香?
生:浸。
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很好。
一般是说东西浸在水里面。
这里把桂花的香气比作了水。
说明到处都弥漫着桂花香。
师:你理解得真好。
谁能读出桂花的香?
过渡:花香令人陶醉,每到桂花盛开的季节,有一件事是作者盼望已久的,那就是摇桂花。
三、品悟摇花——其乐融融。
1、师:用心读第三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想象,你就是童年时代的琦君,正盼着摇桂花呢!
2、学生自由交流。
3、出示句子:“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1)师范读句子。
师:听到琦君怎么缠妈妈了吗?现在你们都是童年时代的琦君,我来做琦君的妈妈,你们来缠缠我。
4、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
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生读出摇桂花的情景。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出示填空:
桂花纷纷扬扬落下,
轻轻地落在我的头发上,我()
轻轻地落在我的脖子里,我()
轻轻地落在(),我()
生:桂花轻轻地落在我的头发上,我好像戴了一个桂花蝴蝶结。
生:桂花轻轻地落在我的脖子里,我好像戴上了桂花做的领带。
生:桂花轻轻地落在我的脖子里,轻轻的,柔柔的,好舒服呵。
生:桂花纷纷地落在我的身上,我好像洗了个桂花澡。
师:你的想象真是太神奇了,语言太美了!
生:桂花轻轻地落在我的衣服上,我好像穿上一件桂花衣服,我满身都是香气,我好像变成了桂花仙子,要飘起来了。
师:你的想象把我们大家都带到了一种美好的仙境里了。
老师谢谢你!
师:是呀,桂花飘落就就像下起了阵阵香雨,你全身都沐浴在花香之中了。
生:桂花轻轻地落在我鞋子上,我好像穿上了绣花鞋,还带着香味呢!
师:出示课件动画展示(桂花纷纷飘落的情景),配上音乐。
看,
这就是桂花雨。
谁来读一读这段中的第二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小结:桂花雨多迷人呀,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像一首香甜的小诗,像一支动听的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读出你心底里的快乐。
5、出示父亲的诗,自由地读一读,你想说什么?
填空。
摇桂花是多么快乐呀,给我带来了一个甜美的梦。
!白天,花雨缤纷,晚上,小琦君梦见(),真快乐呀!父母梦见(),多喜悦呀!学生自由交流。
师:摇桂花,小孩高兴,父母也高兴。
一家人其乐融融。
再读这首诗。
四、品味生活——香浓至醇。
1、师:桂花时那迷人的香伴着快乐进入了我甜甜的梦中,桂花摇落以后,那香也始终陪伴着我的生活。
读一读第四节。
2、师:同学们,整个村庄,全年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了。
为什么这样讲,你能联系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吗?
3、指导朗读。
师:是呀!这香味真是迷人呀!一直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挥之不去。
后来,作者离开故乡,到了外地。
五、品析金桂———思乡心切。
1、师配乐读第五自然段。
(配乐:梦花园)
(出示)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
”
2、听了母亲的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什么理解?
师:是啊,这句话哪里仅仅是在说桂花香呢?更是在表白自己对故乡一颗永不改变的心啊!
3、指导读出深深的眷恋,读出对故乡的无比热爱。
4、引读第六自然段: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作者后来离开故乡,来到了台湾。
身在异乡的她,又梦见(),梦见(),梦见()。
六、感受乡愁————魂牵故乡。
1、师,同学们,琦君曾经在《烟愁》中的后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教师配乐朗读!
(出示: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分情,像花草树木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2、现在琦君住在美国,已经80多岁了,为了寻根,去年她又回到祖国,来到故乡浙江。
喝一杯故乡的桂花茶,尝一口故乡的桂花糕,听一听那熟悉的乡音,看看美丽的山山水水,不禁热泪盈眶:故乡啊,我终于又回到你的身旁了。
虽然离开了几十年,虽然远隔重洋,但是,我从来不会真正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因为,她就在我的心里。
3、再读: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读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读
出淡淡的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公开课教案第【3】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能力目标:能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思想教育: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
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老师也会回忆他们的童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
的无比怀念。
课题是《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出示幻灯片)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
1、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议一议,读了这一段对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3、学习三至六自然段
想一想,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一说,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4、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自由发言,说说如何理解母亲说的话?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吗?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师:这篇课文通过写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看出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桂花有深厚的感情。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