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两种思维,让论述闪耀思辨之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锤炼两种思维,让论述闪耀思辨之光
发布时间:2021-09-07T15:34:16.297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作者:陈周连陈天鸿
[导读] 作文的本质是表达思想,作文的魅力是思辨的魅力,近几年虽然高考作文文体不限,审题立意有较大的思考空间,但高考作文对考查考生思辨能力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

广东省遂溪县大成中学陈周连陈天鸿广东湛江
摘要:作文的本质是表达思想,作文的魅力是思辨的魅力,近几年虽然高考作文文体不限,审题立意有较大的思考空间,但高考作文对考查考生思辨能力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

可见,作文教学培养学生思辨意识当为首要任务,更为当今社会、新课标所倡导,我们应当重视。

针对高中生作文写作思辨意识缺失的现状,笔者尝试从因果分析和辩证思维两种思维的培养入手对学生思维进行锤炼,以提高学生作文的思辨水平。

关键词:因果分析辩证思维思辨之光
作文的本质是表达思想,作文的魅力是思辨的魅力,近几年虽然高考作文文体不限,审题立意有较大的思考空间,但高考作文对考查考生思辨能力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

可见,作文教学培养学生思辨意识当为首要任务,更为当今社会、新课标所倡导,我们应当重视。

一、高中生作文写作主要现状:思辨意识缺失。

何谓思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1)思考辨析;(2)哲学上指运用逻辑推理而进行纯理性、纯概念的思考。

作文论述如果缺乏逻辑的介入,缺乏质疑探究,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论述问题不求辩证,只讲问题的一面,那么作文就平庸苍白,观点就缺乏启示作用。

例如学生习作: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
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奉献当中去,这样才能体现我们青春的价值。

自古以来,我国从不缺少在有限的青春里奉献无限力量的人。

一丸济世德的顾方舟是他们中的一员。

1957年,顾方舟……
不仅如此,还有那些四川里森林扑火的勇士,他们在海拔3700余米……
前辈们用行动表明了唯有奉献才能创造出青春的价值。

有些人可为创造价值而燃尽青春,乃至是生命也会在所不辞,而你又有什么理由虚度青春,碌碌无为地苟且活着而不去奉献?
努力去创造青春的价值吧,年轻人!别甘愿活成一具“死尸”。

开头段提出论点“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表达很明确,可惜后文基本是例子的堆砌,全文的逻辑概括如下:A顾方舟研究脊髓灰质炎疫苗,使天下儿童免于残疾;B四川木里森林扑火英雄献出青春;C所以我们也应该奉献青春。

如此推理,连自己都无法说服,怎么能说服读者?这类作文非常普遍。

中学生论证说理的逻辑能力的不足和论证说理的方法路径的缺乏,平时的习作和考试作文皆可见一斑。

二、高中生思辨能力缺失的原因——作文教学缺乏思辨意识的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9页对高中作文教学明确要求:“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注意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结合学生阅读和表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逻辑知识;相关知识的教学要简明、实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避免进行不必要的、机械的训练。

”可惜农村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很不乐观。

曾经多次跟语文同事交流议论文教学的做法,多数答案如此:写作文前,介绍章法结构和技巧知识,评讲作文阶段往往朗读范文,品读精彩语句。

稍有责任心的老师会一字一句地修改。

到目前为止,把学习思维方法,培养运用思维方法意识,提高思考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放在作文教学当中,这样的老师少之又少。

这就是很多学生不乐于写作文,害怕写作文,对学习写作文信心不足的根本原因。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方法的不足应当从深层寻找原因——思辨能力的培养当为高中作文教学之首要任务。

三、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作文教学重点锤炼两种思维
写作议论文,说到底就是揭示生活中的因和果,而用辩证思维阐明事物的因果关系,则是一剂医治论证肤浅、看问题片面、结构混乱、写说理文却不说理等通病的良药。

【1】因此,笔者尝试重点从因果和辩证这两种思维入手,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不断锤炼,以提高他们的思辨性。

(一)因果分析思维
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

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揭示原因来推论结果,或者根据结果推论原因,就是因果推理。

【2】《考试大纲》中说明作文发展等级的“深刻”指出:一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能揭示事物的内在因果联系。

由此可见,锤炼因果分析思维,有助于提高作文的思辨意识水平。

笔者根据平时学生作文缺乏深刻性的表现,尝试如此运用因果分析提升作文的思辨性:
1、原因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体现出“现象”和“本质”这对概念的关系。

【3】比如作文题:2020年堪称国货崛起之年。

5月10日是中国品牌日,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人的购物车里装着的八成都是国货;新国货起名字不再避讳自己的本土身份;“90后”消费也不再专挑洋品牌。

原因何在呢?让学生分析,各抒己见,汇总大概有以下几点:(1)中美贸易战争,激起国民爱国新热潮,越来越多国民自觉支持国货;
(2)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抗疫不力,抹黑打压中国,不断暴露其遏制中国崛起、盘踞霸权地位的本质面目,进一步促进国人认识思考,激发爱国意识、民族精神不断高涨;
(3)越来越多的国民反思多方面体现的崇洋媚外文化心理;
(4)“中国制造”战略实施,国货质量不断提升,品类开发创新,价格更合理实惠,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
以上四点是国货崛起的本质,也是主因。

抓住了主要原因,事物的本质也就不会偏离轨道。

2.思考问题要横向联系,多角度看问题,内外因挖掘。

横向联系,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同样一个问题。

一般横向分析问题的角度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

内因(主观原因)包括主观认知、性格品质、志趣追求、人生经历等。

外因(客观原因)包括他人、家庭、学校、社会风气、时代背景、国家制度、历史、文化、人性特点、民族特性、哲学思考等。

先让学生学习理解横向分析事物的上述角度,再让学生实战演练。

例如 “食品安全问题”,横向追因:
一是生产、经营者利欲熏心让有问题食品层出不穷。

一些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己经济私利,不注重食品质量,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

二是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够让很多商家存在侥幸心理。

每次都是发生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才引起我们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格外”重视,才“兴师动众”加大打击力度,才会追究某些人的责任
三是执法部门处罚过轻让违法成本过低。

正如一位政协委员所言,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之所以有人敢铤而走险,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了。

据笔者所知,一般出了食品安全问题,以罚代法的现象较普遍。

?
四是百姓认识上的误区给有安全隐患的食品一直提供市场。

一般来说,大多数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贪便宜的心理居于上风,认为只要好吃、花钱少,那才是最划算的。

很少去关注成本价值,没去想过越是便宜的食品背后可能隐藏着大的安全隐患。

好多“三无”食品,其价格虽便宜,但一直是食品安全事故重灾区。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由生产经营者本身,到政府部门、执法部门,再到百姓,从内到外,多角度挖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就能掌握得更全面,更客观,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找到精准的方案策略提供有力的基础。

3.思考问题,多问“为什么”,纵深追因。

纵深追因,就是后面一个问题是针对前一个问题提问的,问题之间环环相扣。

例如分析学生很少或无法与父母交流的原因,横向追因有以下原因:观念不同;沟通较少;自古有之,无法改变孩子叛逆期,父母更年期;父母的控制欲,孩子叛逆心;代沟;缺乏理解……
针对内外因再次追问“为什么”,纵向追因如下:(1)为什么子女不与父母交流?
因为不能理解对方。

(2)为什么不能理解对方?因为没有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3)为什么无法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观念的对立、身份的对立、认知水平的差异……
4.多角度预测影响,剖析利害。

多角度预测影响,剖析利害,其实就是因果分析中的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就是对某种自然或社会事物、事件存在的现象将会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后果、作用、影响、意义所进行的推断、预见、前瞻。

【4】例如:
秒读会让我们失去思维的深度。

60秒甚至是更短的时间,不够人真正进入阅读的状态,不够人接受可能密集无比的信息,思考的流程自然也不会被启动。

而失去了思考的所谓阅读,不过是浮光掠影,毫无实际意义,因为失去思考的知识无法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这样浮于表面的阅读短时间内看似无害,但久而久之就会使人形成思维的惰性,满足于知识的堆砌和无稽之谈,我们的思维深度,就因此被慢慢腐蚀。

一个被秒读剥夺思考力的人,必将虚浮中空,成为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木偶;一个被秒读带走思考力的民族,必将迎来精神荒芜、文明萎谢。

在对原因和功能的分析基础上,自然会产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等,也就是措施分析。

措施分析的根据来源于前文的原因分析和功能分析。

学生如果掌握了上述因果分析思维的方法,在分析问题方面就能做到见解深刻,思辨意识就能得到很好的展现。

学生掌握因果分析思维后,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把以上习作修改如下:
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论点)——为什么“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用因果思维做功能分析:①奉献可以促进个人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现②奉献可以使个人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与使命感③奉献于祖国与民族的伟大事业,能使个人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反驳社会上少数人并不赞同“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的观点。

比如:当今社会不乏佛系青年,他们认为“青春的价值在于享受”,反驳①持此观点者乃享受主义、精致利己主义作祟,不值得提倡。

②国家、民族的强盛是无数人共同奋斗的结果,反过来,每个人的命运都跟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奉献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义务。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①思想方面培养家国情怀,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一份子。

②行动方面,对于自己,学习上认真努力,工作上恪尽职守,精益求精;对于他人,尊重乐于奉献者。

——结尾: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壮则国壮,民族复兴、国家繁荣富强,是每个人的梦想和责任,我们应当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于追求生活的美好、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昌盛事业上,也唯有如此,我们的青春才能色彩靓丽耀眼!如此,作文才有了对于“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的多角度的纵向横向思考,体现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很好地进行了思辨。

(二)辩证思维
许多看法,都是局部的真理,许多观点,并不是非黑即白,必须避免不是真理就是谬误的幼稚思维,要学会审辩式思维,进行理性思考,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使作文显出思辨色彩。

【5】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要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理性思维。

笔者从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两方面锤炼学生的辩证思维,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1.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联系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之一,分析问题过程如果能用联系发展观的思维路径来思考问题,作文的思路就更开阔,思辨性也能得到体现。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往往是互相联系的。

分析或者看待某事物时可以展开横向思考或者纵向思考。

(1)联系地看问题。

联系地看问题就是横向思考。

例如《鲍叔不朽清流长——班级读书会上的发言稿》(湖南考生)一文,考生在阐述鲍叔是慧眼通透的伯乐,鲍叔之智又不仅知伯乐之慧眼,他更有一颗慧心之后,这样横向联系现实:
同学们,鲍叔的慧眼、慧心让我们敬慕,但也应引发我们的反思。

现在不乏有谬掌权柄者,任人唯亲,目无贤明。

动辄大言炎炎,抑或推诿搪塞。

更有甚嫉妒在心,褫夺人才,嚣扰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时代激荡,惊心动魄。

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弄潮,虽有狂飙巨澜,却更
见英雄本色。

乱象虽不乏市场而正义的平台总有空间。

大家将来或如齐桓治国理政,或如管仲才学满腹,而社会不可缺失的鲍叔,也应是大家在夜宿晓行中永远凝固在脑中的神圣塑像。

鲍叔不朽,人才无绝。

(2)发展地看问题。

发展地看问题就是纵向思考。

事物总是不停地发展变化的,分析或者看待事物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

如优秀作文《前进的脚步,生存的阵痛》之片段:
早在1984年,好莱坞电影《终结者》就让人们感觉到了机器人的威胁。

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2025年全球四分之一的工作,将被智能软件系统或机器人代替。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称,未来20年,英国35%现有工作将自动化,而高达47%的美国就业岗位将被机器人占有。

(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现实。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虽有太多生存的阵痛,但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时代前进的脚步,与其拼命抵挡,不如张开双臂拥抱这全新的生活。

(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人工智能。


2.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1)一分为二,两面兼顾,避免片面、孤立地看问题。

世界是对立统一的,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肯定的、主要的、正的一面,也要看到否定的、次要的、反的一面,这样才能正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否则就会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

例如《投我木瓜,报之琼瑶》片段:
①女大学生小赵因拒绝与八旬老人让座甚至合座而遭到老人女儿嘲讽,这看似是一次极其寻常的争吵,实际上是人情与规则之间冲突的体现,凸显出现代人对于自身利益的高度重视。

在我看来,老人女儿和女大学生小赵在处理这件事中都有不妥之处。

②李姥姥女儿对小赵的嘲讽有点不地道。

诚然,她为了年迈母亲而提出与小赵合座的要求也并不过分,她为了母亲的身体健康而重视自身利益的行为也无可厚非。

毕竟母亲已八十高龄,行动不便,在拥挤的动车上长久站立也不现实(让步说理,先肯定李姥姥女儿维护自身利益的可以理解之处)。

但是她不应将他人的馈赠看成一种责任;因为自身利益而要求已买票的小赵让座,为了母亲的舒适而损害他人的利益,破坏了规则;为了合情的需要,而做出不适宜的嘲讽行为,本身就是错误。

规则完全屈服于人情,社会就会乱套!孔子曾说,家中父母犯法,做儿女的出于孝而不允许向官府检举;如果真如孔子所说,那岂不是在向我们昭示,为了一切看似正当的请求就可以肆意妄为?如果人人都以“人情”至上,那人人都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损害他人的事情来。

因此,李姥姥的女儿应在重视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重视规则的重要性。

(从规则角度分析李姥姥女儿对小赵的嘲讽有点不地道的。

这是重点部分。


对李姥姥女儿嘲讽小赵这一行为既有肯定的一面,又有否定的一面,但重点强调后者。

在指出李姥姥女儿行为错误之前,先指出对其行为的可理解之处,这样对她行为的批评否定,更容易令对方接受。

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既是一种理性,又是一种智慧。

再如优秀作文《竞争一一山羊的丛林法则》片段:
也许有人会问,合作不是比竞争更巧妙的做法吗?在我看来,这样的问题是将竟争孤立地与合作进行比较,诚然合作可以共赢,但如果是在竟技体育的赛场上,则显得不合时宜。

首先,在栽判员的眼中,虽然两人没有违背规则但却背离了竟技体育勇敢争胜、突破极限的精神。

其次,观众没有从运动员的搏击中获得精神的鼓舞和审美的愉悦,看久了只会认为这是两个怯懦的小丑。

最终,运动员们会被这种不公平的手段伤害,失去拼搏的斗志,最后使“山羊过独木桥”这项运动失去存在的意义。

此段对“合作”的分析符合一分为二原理。

此段绝妙之处还有:从竞争的对立面树立一个靶:合作,然后进行反驳,强调此项运动竞争精神非常重要,体现思辨意识。

(2)对立统一,有深度地分析问题。

任何事物从整体大处看都是对立统一的整体。

论述一个对象A时,要考虑到与它表面对立而实质统一、相辅相成才能促成整体事物完美和谐的另一个对象B。

①对立统一原理:
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相互对立的双方),而对立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又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的情况。

二元对立的两个事物,如果一方能够转化到另一方去,它必须含有对方的因子,如果没有这个因子,是不可能实现转化的。

比如“塞翁失马”的故事: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塞翁失马,他认为这可能是件好事,因为他深知“失马”(祸)这件事包含了“得马”(福)的因子。

“得马”的因子:①近塞上,塞外多骏马;②马的习性,老马识途,合群,还有可能是一匹“母马”,故事没提马的性别,不排除这个可能性。

“失马”可以转化为“得马”,因为“失马”含有“得马”的因子;祸可以转换为福,因为祸包含了福的因子。

塞翁得马(福),他认为这可能是件坏事(祸),因为他深知“得马”这件事包含了“祸”的因子,因为一“家富有良马”,二“其子好骑”。

后来他儿子因为骑马“堕而折其髀”,验证了他的预感。

“得马”可以转换为坏事,因为“得马”包含了其子摔断腿的因子;福可以转换为祸,即福包含了祸的因子。

这就是祸福对立双方能互相转换的条件。

②利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问题:
人们常认为“走投无路”是人生大不幸,也认为“踏上通途”之人是幸运者,对于“有路”与“无路”的思考,可以让我们领悟许多人生道理。

请用对立统一原理加以分析。

例1:人的青年时代总会有段时期陷入迷茫,似乎无路可走。

然而有路就一定好吗?“我爸是李刚”,因为这层关系,某些年轻人可以说是有路的,于是无法无天,为所欲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这就是自仗“有路”所付出的代价。

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有路”可以转换为“无路。


例2:相比官二代、富二代,我们草根一族可谓是无路的,然而无路就不好吗?正是因为无路才去探路,有一个人去探路,开辟出一条路来,有许多人去走,就可以踏出光明大道。

《宽容》序言中那个先驱者就是这样的探路人,中国革命的先驱们是这样的探路人,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第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人,是这样的探路人。

今天的草根子弟们,在无路中探路的不乏一人。

“无
路”,可以去探路,去摸索,“无路”可以转换为“有路”。

例3:靠父辈或别人铺设好的路,自己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终究会害人害己,自毁前程。

本来在一些人看来郭美美是前程似锦的,但她的炫富,她的聚众赌博,不仅伤了红十字会,也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由有路变成了无路。

其实,可能正由于她走的“路”太顺利、太平坦,才导致她如此骄横不守规矩,于是使得自己人生之路越走越窄,直至最后“走投无路”。

“有路”者,好逸恶劳,不劳而获,骄横不守规矩,也可以转换为“无路”。

例4:二十岁的史铁生双腿残疾,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那是无路的,但史铁生在母亲的鼓舞下,发奋读书、写作,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在三十岁那年小说获奖,证明自己可以通过写作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无路中踏出人生的光明大道。

“无路”的史铁生发奋读书、写作,经过不断努力,“无路”转换为“有路”。

例5: “无路”可走,当然是困境;但正因为“无路”,可能逼得人们去寻路,去开路,于是,反而可以出现许多路。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关键是开拓,要有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第三个……成百上千个,这样就开辟出广陌通衢。

同理,有时候我们似乎有许多条路可走,但大路条条却未必保证把我们带向“罗马”,有了路,还需要看怎么走这条路。

如果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那就是封自己的路,使自己无路可走,或者走上绝路。

“无路”可以开路,“有路”,如果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也可以转换为“无路”。

以上五例可以放在一起,凑成一篇作文,妙不可言。

例6:《竞争一一山羊的丛林法则》片段——
当然,我并不认为竟争与合作只有对立,相反在竟技体育和现实生活中,二者往往彼此依存。

如果合作关系中缺少了竞争则极易因为实力失衡而破裂,而竟争中强弱方为加强自身的力量自然会形成合作。

中美、中日关系中从来都不缺少合作交流,但如果因此就否认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存在的竞争,则把世界关系等同于童话世界。

其实,人类自古以来就是在竟争中求合作、求生存、求发展,但资源是有限的,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所以竟争是永恒的旋律,而合作只不过是暂时的表象。

在《物种起源》的开篇,达尔文就写下这样的句子“P reservation o favoured races in the le struggle for life”,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物竞”的残酷现实中,竞争把强者挑选出来。

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所谓的创新,而是为生存、为利益而竞争才是人类不断突破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所以,竞争要求我们成为勇者,也只有勇于面对独木桥的山羊,才最有可能通过生存的窄道。

上一段分析了合作与竞争的对立面,此段补充合作与竞争的统一面,辩证意识非常强。

分析双方的统一面,最后还是强调竞争是永恒的旋律,合作只不过是暂时的表象,面对独木桥的山羊,只有勇敢竞争,才能通过生存的窄道。

以上是锤炼思辨思维的两大途径和方法,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因果分析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辨认。

读写结合,双重锤炼,日积月累,学生写出富有思辨思维的作文并非难事。

参考文献:
【1】李建生《高中作文哲学思辨与议论文写作二十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绪论
【2】欧阳林《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81页
【3】李建生《高中作文哲学思辨与议论文写作二十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08页
【4】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7页
【5】雷其坤《作文思维第一》上海教育出版社 87页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学生写作思维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为2020YQJK352)的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