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组视觉技术报告
视觉传达专业实习报告5篇
视觉传达专业实习报告5篇视觉传达专业实习报告【篇1】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视觉传达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感受,并且已经从传统的美术、装饰发展到新闻、电子等新兴领域。
广告媒介的发展也非常之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规划”期间,仅北京市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就有3000多家。
时代呼唤高质量的广告和高质量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一、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状况分析视觉传达设计是指设计者利用平面视觉符号——文字、插图和标志,来传递给接受者各种信息的设计。
创意产业在发达国家是一个兴旺的产业,利润极高,我国设计比欧美发达国家要落后30-50年,所以在设计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平面设计行业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近日来,社会上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
虽然国内各主要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艺术系的有关专业都不断地在扩大招生人数,但培养出的设计专业人才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
由于商品市场的刺激和需求,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一直是社会热门行业。
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应用已无处不在,各类展览展示发布机构、超市、银行、大中型商场橱窗、企事业单位宣传机构等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视觉传达行业的介入。
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装潢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大量涌现,急需经过系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就业市场分析设计的世界是一个竞争性强,瞬息万变的世界,要求广告从业人员对社会有准确的领悟,既对时尚潮流了如指掌,又对民族的,精典的,传统的设计元素领会透彻;既要关心商家想要做到什么,又要关心老百姓在想些什么;反应敏捷,思维活跃,有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
这一切没有长期的积累和训练是办不到的。
很多很好的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正是从这样一点一滴小处着眼,从基础理论,基本思维,基本技巧,基本训练等方面为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视觉传达设计师而做准备。
现在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各媒体,包括电视、报纸、杂志、车体、车内、展位、户外、DM刊登都是很好的发展趋势,也被各商家所看好,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如果在这一行业做久了,对自身也是一个相当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个人发展,对以后的从事行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视觉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
视觉简单反应时实验报告摘要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的单一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反应,这是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
为了研究在视觉简单反应时试验中不同性别被试间是否存在个体差异?以及优势手与非优势手之间的差异,心理学1001班35名同学参加了实验。
结果表明:试验中被试的性别间的差异不显著;优势手与非优势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简单反应时优势手非优势手1、引言反应时间的问题最先被发现于天文学中。
19世纪60--70年代,在天文学上关于人差方程的种种发现对于心理学提出了研究反应时间的问题。
1850年,Helmolts成功测定了蛙的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后来他又测定了人的神经传导速度。
1868年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 认为时间上的差异就是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奥地利生理学家Exner1873年指出了预备性定时对反应时间的重要性,同时也是Exner1正式使用了“反应时间”这一术语。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当时他便认为Donders指出了实验心理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即心理活动的时间测定工作。
冯特的学生对简单和复杂反应时间进行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工作。
他们所得结果本身有其重要性,但是在注意、知觉、联想和选择等过程上却未测出确切的反应时间。
反应时(response latencies),是指个体从刺激发出到开始反应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首先由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注意,经由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经过加工,再从大脑传递给效应器,效应器做出反应。
其中由三部分时间组成:感觉神经传递时间、大脑加工时间、效应器反应时间,其中大脑加工所需时间最长。
唐德斯后来设计了两类反应时任务——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的单一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反应,这是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
而根据刺激呈现的通道不同,简单反应时又可以分为视觉简单反应时和听觉简单反应时。
本实验主要讨论了在视觉简单反应时试验中不同性别被试间是否存在个体差异?以及优势手与非优势手之间的差异。
视力测定实验报告结果
视力测定实验报告结果一、引言视力测定是一种用于评估人类视觉能力的常见方法。
通过此实验,我们旨在了解参与者的视觉状态以及不同条件下的视力表现。
本报告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评估参与者的视力状态,并了解不同条件下视力的差异。
通过测量视力,我们可以提供参与者的基本健康状况信息,并且可以帮助参与者了解自己的视觉能力。
三、方法1. 实验参与者我们招募了100名志愿者作为实验参与者,其中50名男性和50名女性,他们的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并且没有任何与视觉相关的疾病。
2. 实验设备我们使用了标准的视力检查板以及相关设备,包括近视表、远视表、光度计和眼镜。
3. 实验过程参与者分为两组,每组50人。
第一组进行远视力测量,第二组进行近视力测量。
在测量远视力时,参与者被要求坐在离测量板5米远的位置上,然后逐一读出给出的不同大小的字母。
在测量近视力时,参与者被要求将一个近视表放在眼前30厘米的位置上,然后逐一读出给出的不同大小的字母。
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下了每位参与者的每个测量结果。
我们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
四、结果1. 远视力测量结果参与者远视力的平均值为0.8,标准差为0.1。
其中,75%的参与者的远视力在0.7至0.9之间,表明大部分参与者远视力较好。
2. 近视力测量结果参与者近视力的平均值为1.2,标准差为0.2。
其中,85%的参与者的近视力在1.0至1.4之间,表明大部分参与者近视力较好。
3. 性别差异比较我们将男性和女性的视力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男性的远视力(平均值为0.81)相比女性(平均值为0.79)略高;而女性的近视力(平均值为1.21)略高于男性(平均值为1.19)。
但是这些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五、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参与者的视力相对健康,远视力和近视力的水平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然而,我们注意到个别参与者的视力有一定程度的偏差。
实验五 视觉反应时测试
实验五视觉反应时测试一、实验仪器简介BD-II-511型视觉反应时测试仪,本仪器适用于心理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
可进行五大类十七组的反应时实验,包括经典反应时、简单反应时实验,也包括认识心理学的反应时实验。
用于自动测量视觉的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简单反应时,以及检测被试者的判别速度和准确性。
(一)组成1、本仪器由单片机及关控制电路、主试面板、被试面板等部分组成。
2、主试面板设有操作键,八个数码显示管(1位标志、4位反应时、3位次数)。
3、被试面板由7*15点阵三色光点阵显示屏组成。
显示屏翻转折叠。
4、被试左、右回答手键。
5、微型打印机(选配件)接口。
(二)主要技术指标1、实验内容:五大类十七组实验。
通过按键及指示灯选择任一组实验。
1)刺激概率对视觉反应时的影响;2)数奇偶不同排列的刺激特征对反应时的影响;3)数差大小排列的刺激特征对反应时的影响;4)信息量对反应时的影响;5)“刺激对”异同及时间间隔对反应时的影响;2、刺激呈现:7*15红、黄、绿三色光点阵。
3、实验次数:10~255次。
通过按键设定。
4、实时显示每次实验的反应时间,最大反应时9.999秒,最小反应时0.001秒。
5、自动显示每组的平均反应时。
6、自动显示错误次数。
7、配有串行打印机接口,可选购微型打印机,打印输出实验数据。
二、实验内容1、刺激概率对反应时的影响这个实验是用红、黄、绿三种色光分别作为刺激,每次实验选用一种色光刺激,进行简单反应时测定。
实验次数可按实验需要选定。
实验次书设定后,仪器根据设定的组别,自动确定该组实验中“红”、“黄”、“绿”三种色光应出现的次数。
按“红”、“绿”、“绿”三种色光出现次数的不同比例(概率)共分四组实验,即“概率1(组别为1)”、“概率2(组别为2)”、“概率3(组别为3”)、“概率4(组别为4)”。
2、数奇偶不同排列特征对反应时的影响根据数排列特征不同分成三组实验:“横奇偶”:数横向整齐排列---组别1;“竖差大小”:数竖向整齐排列---组别2;“随机大小”:数随机排列---级别3;按主试面板的“数奇偶”键,选择相应组别。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报告一、引言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STM)是指人脑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的能力,通常可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
视觉编码是指将外界的视觉信息(如图像、文字等)转化为脑内的记忆表示的过程。
本实验旨在探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过程。
二、实验目的探究不同刺激材料对短时记忆视觉编码的影响,分析记忆表现的差异。
三、实验设计1.受试者本实验邀请了20名年龄介于18至30岁、没有视力问题、没有任何神经系统疾病的被试参与。
被试划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10名。
2.实验材料实验使用的刺激材料包括20个具有明显区分特征的图像。
每个图像呈现时间为2秒。
3.实验过程(1)测量基础视力状况:使用标准的视力测试图表,测量每位受试者的视力。
(2)任务练习:为了让受试者熟悉任务流程,他们将进行一轮任务练习。
练习中使用的图像与实验中的图像不同。
(3)实验任务:实验总共进行10轮,每轮包括两个阶段。
a.第一阶段-学习:受试者观看屏幕上呈现的5个图像序列,每个图像呈现时间为2秒,之后屏幕清空。
然后,受试者需要尽量回忆并准确地在答题卡上记录所看到的图像序列。
b.第二阶段-测试:受试者需要在一个呈现时间为2秒的图像序列中,找到先前学习阶段中呈现的5个图像,并将其选择并标记出来。
四、数据分析1.记忆正确率将受试者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回忆和识别表现作为正确率的指标。
统计每个组的平均正确率,并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分析。
2.反应时间测量受试者在第二阶段中从呈现图像序列到选择并标记出先前学习阶段图像的反应时间。
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分析。
五、预期结果我们预计在第一阶段中,两组的平均正确率会有差异,A组的平均正确率会高于B组。
这是因为A组的刺激材料与B组相比更具有明显的区分特征,更容易在短时记忆中进行编码和回忆。
同时,我们预计A组的反应时间会更短,因为更容易进行图像的识别和标记。
六、结论通过对20名被试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过程中,刺激材料的特征和辨识度对记忆表现有显著影响。
视觉闪光融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闪光融合是指当刺激不是连续作用而是断续作用的时候,随着断续频率的增加,感觉到的不再是断续的刺激,而是连续的刺激的一种景象。
闪光融合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如日光灯、电影放映等。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探讨闪光融合现象的临界频率(CFF)以及影响闪光融合频率的因素。
二、实验目的1. 探究闪光融合现象的临界频率(CFF)。
2. 分析影响闪光融合频率的因素,如光亮度、刺激时间等。
3. 掌握最小变化法在闪光融合实验中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闪光灯、频率计、计时器、暗箱等。
2. 实验材料:不同频率的闪光灯、不同亮度的光源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2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步骤:(1)将被试者分为两组,每组10人,分别编号为A组和B组。
(2)A组被试者在暗箱内,B组被试者在正常光照环境下。
(3)将闪光灯调整至不同频率,从低频开始,逐渐增加频率,观察被试者对闪光的感知变化。
(4)记录被试者感知到连续光时的最小频率,即为闪光融合频率(CFF)。
(5)改变光源亮度,重复实验步骤,观察CFF值的变化。
(6)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闪光融合频率的因素。
五、实验结果1. A组和B组的CFF值分别为55Hz和60Hz,说明在暗箱环境下,闪光融合频率较低。
2. 随着光源亮度的增加,CFF值逐渐降低,说明光亮度对闪光融合频率有显著影响。
3. 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闪光融合频率的因素主要有光亮度、刺激时间等。
六、讨论1. 闪光融合现象是视觉系统的一种重要功能,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 本实验结果表明,光亮度对闪光融合频率有显著影响,光源亮度越高,闪光融合频率越低。
3. 实验中,暗箱环境下闪光融合频率较低,说明暗适应状态下视觉系统对光的敏感度降低。
4. 最小变化法在闪光融合实验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应用于其他阈限实验。
七、结论1. 本实验成功探究了闪光融合现象的临界频率(CFF)。
人机工程学实验报告
人机工程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动作判断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BD-Ⅱ-507型动作判断仪的使用方法;(2)通过动作判断仪测定操作者在操作期间对自身视觉注意力的分配和维持。
二、实验内容:转动手轮避开障碍点测定操作者视觉注意力的分配和维持三、实验经过:(1)明确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调整仪器,设定参数(实验次数和时间);(2)开始实验,转动手轮以避开仪器面板上的障碍点;(3)实验结束后,记录实验仪器最终显示数据,作为个人的实验数据;(4)关闭实验仪器,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数据:表1 动作判断测试实验数据五、实验分析:(1)实验数据处理见表1,计算可得操作者自身的失败概率是1.7次/min;(2)与其他组员的测试的结果(其中有0次/min,1次/min,3次/min,4次/min)进行比较,发现操作者在操作期间对自身视觉注意力的分配和维持处于中等的水平;(3)影响本次实验的因素包括操作者注意力集中程度、手指灵活程度、以及外界环境干扰等,所以操作者不同,其对自身视觉注意力进行分配和维持的能力就不同。
实验二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BD-Ⅱ-118型数字亮点闪烁仪(闪光融合频率仪)的使用方法;(2)通过该仪器可以测量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确定操作者辨别闪光能力的水平,还可以检验闪光的色调、强度、亮黑比以及背景光的强度发生变化时对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测定操作者辨别闪光能力的水平三、实验经过:(1)明确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调整仪器,设定光强、黑亮比以及颜色等;(2)开始实验,在特定的光色下旋转旋钮,调整闪光频率,到合适的时刻停止旋转,记录下此时的闪光阈和融合阈;(3)更换光强、黑亮比和光色,重复以上操作,记录相关实验数据;(4)实验结束后,关闭实验仪器,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数据:表2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实验数据绿1/21:11/4黄40.942.341.6 1/23:11红32.834.233.5五、实验分析:(1)实验数据处理见表2,绿光、黄光和红光这三种情况下CFF值分别为44.6,41.6以及33.5;(2)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操作者对绿光、黄光和红光的敏感频率分别为44.6,41.6以及33.5,分别是不同环境因素下的测试结果;(3)结果表明,当改变光强、黑亮比、背景光、或者颜色时,操作者对闪光融合阈临界频率都有影响,即表明在不同的环境因素下,操作者对光的敏感度会受到影响。
视觉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视觉反应时的实验报告XX摘要三个实验分别用于测量视觉简单、选择、辨别的反应时。
三个实验均通过计算机呈现视觉材料,要求被试根据给与的刺激按键,以测定视觉反应时。
被试为华东师大11级特殊教育系大二学生八名,男女比例为1:1。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性别差异对视觉反应时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视觉简单反应时视觉选择反应时视觉辨别反应时性别差异个体差异1.引言反应时(reaction time简称RT)的问题最先被发现于天文学中。
人差方程的提出反映了天文观察者之间的个体差异。
此后1850年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进行了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
1868年荷兰生理学家唐纳德认为时间上的差异就是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在我国也有很多学者研究过反应时的问题,叶文博、陈智杰、唐平、宋新荣、戴素梅等人研究了视觉反应时的性别差异。
反应时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刺激使感受器引起神经冲动传递到感觉神经元的时间;第二阶段,神经冲动从感觉神经元传递至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又从中枢经运动神经到达效应器官的时间;第三阶段,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引起运动的时间。
反应时为三个阶段时间的总和。
唐纳德在1868年开始研究应用时首次将反应分为三类:简单反应时,又称A反应时,是指呈现单一刺激,要求被试立即做出固定的反应时间;选择反应时,又称B反应时。
指的是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对每一个随机呈现的刺激要求被试做出相应的反应;辨别反应时,又称C反应时,指的是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为两个或多个,要求被试只对其中一个刺激做出反应,而对其他刺激则不作反应。
本实验主要讨论了在三种不同的视觉反应时试验中不同性别被试间是否存在个体差异2.方法2.1被试本实验被试为华东师大学11级本科生,年龄在19-21之间,无色盲,对颜色概念正常。
2.2实验材料和仪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直径为100像素4种颜色(红、黄、绿、蓝)圆。
2.3实验程序2.3.1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第一次登陆需注册账户。
视觉形成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视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人类获取信息、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
视觉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眼、大脑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协同作用。
为了深入理解视觉形成的机制,本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视觉刺激对人类视觉感知的影响,探讨视觉形成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视觉形成的基本过程;2. 掌握视觉刺激对视觉感知的影响;3. 分析视觉系统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反应特点。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电脑、投影仪、彩色图片、白色屏幕、视觉刺激软件、测试对象(10名志愿者,年龄在18-25岁之间,视力正常)。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1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人。
(2)实验流程:①第一组:观看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彩色图片,观察视觉感知的变化;②第二组:观看不同亮度、对比度、纹理的黑白图片,观察视觉感知的变化;③两组均进行实验前后的视觉感知测试,包括颜色识别、形状识别、大小识别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第一组实验结果:在观看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彩色图片时,志愿者普遍能够识别出图片中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但在不同颜色刺激下,视觉感知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红色刺激下,视觉感知较其他颜色更为敏感。
2. 第二组实验结果:在观看不同亮度、对比度、纹理的黑白图片时,志愿者普遍能够识别出图片中的形状和大小,但对亮度和对比度的感知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对比度高的条件下,视觉感知更为清晰。
3. 实验前后视觉感知测试结果:实验前后,志愿者的视觉感知能力基本保持稳定,说明视觉系统在不同刺激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五、实验结论1. 视觉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眼、大脑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协同作用。
2. 视觉刺激对视觉感知具有显著影响,不同颜色、形状、大小、亮度、对比度、纹理等因素均能影响视觉感知。
3. 视觉系统在不同刺激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有效应对各种视觉刺激。
六、实验不足与展望1. 实验对象数量有限,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变化视盲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变化视盲(Change Blindness)是一种视觉现象,指的是人们在注视某一静态图像时,对其中的微小变化视而不见。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例如在快速移动的车辆中,人们往往无法察觉前后车辆的细微变化。
为了探究变化视盲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本实验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旨在探讨视觉注意力、背景复杂度、变化幅度等因素对变化视盲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变化视盲的成因和影响因素;2. 探究视觉注意力、背景复杂度、变化幅度等因素对变化视盲的影响;3. 为预防和减少变化视盲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软件:变化视盲实验软件(Change Blindness Experiment Software);2. 实验设备:电脑、显示器、鼠标;3. 实验参与者:20名大学生,男女各半。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20名参与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4人;2. 实验步骤:(1)实验前,向参与者说明实验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2)每组参与者依次进行以下实验:a. 观察实验图像:参与者观察实验图像,记录观察时间;b. 变化检测:在实验图像中嵌入微小变化,要求参与者发现并指出变化所在位置;c. 数据收集:记录参与者发现变化的准确率和观察时间;(3)实验结束后,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视觉注意力、背景复杂度等影响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参与者观察实验图像的平均时间为15秒;2. 变化检测实验中,参与者发现变化的准确率为60%;3.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视觉注意力、背景复杂度、变化幅度等因素对变化视盲的影响如下:a. 视觉注意力:视觉注意力高的参与者发现变化的准确率较高;b. 背景复杂度:背景复杂度高的实验图像中,参与者发现变化的准确率较低;c. 变化幅度:变化幅度小的实验图像中,参与者发现变化的准确率较低。
六、结论1. 变化视盲是一种常见的视觉现象,其成因与视觉注意力、背景复杂度、变化幅度等因素有关;2. 通过提高视觉注意力、降低背景复杂度和增加变化幅度等方法,可以预防和减少变化视盲现象;3. 本实验为变化视盲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视觉现象的认识。
视觉 调研报告
视觉调研报告
《视觉调研报告》
一、背景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通过视觉,人们能够感知世界、交流信息、认知事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视觉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对视觉进行调研,了解人们对于视觉的需求和感知,对于科技、设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目的
1. 了解人们对于视觉的认知和感知;
2. 探讨人们对于不同视觉信息的接受和喜好程度;
3. 分析人们对于视觉产品和环境的需求和期望。
三、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人们的日常视觉习惯、对不同视觉信息的接受程度、对不同视觉产品和环境的需求等。
四、调研结果
1. 人们对于高清、清晰的视觉信息有较高的接受度;
2.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对于视觉产品和环境的需求和喜
好存在差异;
3. 大多数人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更美观、舒适的视觉体验;
4. 对于不同领域的视觉产品,如电子设备、汽车、家居等,人们对于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
五、结论和建议
1. 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偏好,应当在视觉产品和环境设计中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在科技产品的设计中,应注重美学和舒适度,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3. 不断创新、提升视觉产品和环境的设计水平,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视觉需求。
六、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视觉产品和环境的设计将会变得愈发重要。
希望未来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视觉的需求,创造更美观、舒适的视觉体验。
视觉偏好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视觉偏好法是一种研究婴儿知觉的方法技术,由著名心理学家范茨创立。
该方法通过观察婴儿对视觉刺激的注视时间,来判断婴儿是否具有视觉分辨能力,以及他们对不同刺激的偏好程度。
本研究旨在探究婴儿对几何图形的视觉偏好,以及不同年龄段婴儿视觉偏好的差异。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婴儿对几何图形的视觉偏好;2. 分析不同年龄段婴儿视觉偏好的差异;3. 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有关婴儿视觉发展的参考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大的婴儿各30名,共计90名婴儿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材料:准备四种几何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每种图形均制作成相同大小和颜色的卡片,共计40张。
3. 实验步骤:(1)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名婴儿,分别对应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大的年龄段;(2)将每组婴儿平躺在实验室内的小床上,保持安静状态;(3)将四种几何图形卡片依次呈现给婴儿,每次呈现一张,每张卡片呈现时间为5秒;(4)观察并记录婴儿对每种几何图形的注视时间,以秒为单位;(5)对每组婴儿的注视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婴儿对几何图形的视觉偏好差异。
四、实验结果1. 6个月大的婴儿对圆形的注视时间最长,对三角形的注视时间最短;2. 9个月大的婴儿对长方形的注视时间最长,对三角形的注视时间最短;3. 12个月大的婴儿对方形的注视时间最长,对三角形的注视时间最短;4. 不同年龄段婴儿对几何图形的注视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五、讨论1. 视觉偏好法是一种有效的评估婴儿视觉发展水平的方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婴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注视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婴儿在视觉发展过程中,对不同几何图形的偏好程度存在差异。
2. 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视觉偏好逐渐发生变化。
这可能是因为婴儿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识别和区分能力增强。
3. 本研究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了有关婴儿视觉发展的参考依据。
动觉方位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动觉,又称为本体感觉,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各部位的位置、运动状态及肌肉紧张程度的感知。
它是人体感知外界环境、完成各种动作的基础。
动觉方位测量实验旨在通过特定的实验方法,测定个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动觉方位辨别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动觉方位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探讨不同因素对动觉方位辨别能力的影响。
3. 分析个体在动觉方位辨别方面的差异。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在18-25岁之间,性别不限。
2. 实验仪器动觉方位测量仪、计时器、记录表。
3. 实验步骤(1)被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第一组进行视觉辅助实验,第二组进行盲视实验。
(3)实验过程中,被试者需按照实验指导语进行动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记录被试者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动作完成时间、动作幅度、动作准确性等。
4. 实验数据统计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四、实验结果1. 实验一:视觉辅助实验(1)第一组被试者在视觉辅助下,动觉方位辨别能力较好,动作完成时间、动作幅度、动作准确性均较高。
(2)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被试者的动觉方位辨别能力逐渐提高。
2. 实验二:盲视实验(1)第二组被试者在盲视条件下,动觉方位辨别能力较差,动作完成时间、动作幅度、动作准确性均较低。
(2)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被试者的动觉方位辨别能力逐渐提高,但提高幅度低于视觉辅助实验组。
3. 实验结果分析(1)视觉辅助实验结果表明,视觉信息在动觉方位辨别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盲视实验结果表明,在缺乏视觉信息的情况下,个体的动觉方位辨别能力仍能提高,但提高幅度较低。
(3)两组实验结果均表明,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个体的动觉方位辨别能力逐渐提高。
五、实验讨论1. 视觉信息在动觉方位辨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缺乏视觉信息的情况下,个体的动觉方位辨别能力仍能提高。
2. 个体在动觉方位辨别方面的差异可能与年龄、性别、训练水平等因素有关。
视觉断崖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视觉断崖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错觉现象,指的是在视觉上,当人们看到两个相邻的物体时,由于距离、角度等因素的影响,会感觉到其中一个物体似乎比另一个物体更低或更远。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如从高处向下看时,会感觉地面在迅速远离,从而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断崖效应。
为了研究视觉断崖现象的成因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一项视觉断崖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探究视觉断崖现象的成因。
2. 分析视觉断崖现象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3. 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20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
2. 实验设备:实验场地选择在宽敞的室内,设置两个高度不同的平台,分别代表视觉断崖现象中的两个物体。
实验仪器包括测量步数、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设备。
3. 实验步骤:(1)将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实验前,对两组志愿者进行生理指标的测量,作为实验前的基线数据。
(3)将一组志愿者安排在高度较高的平台上,另一组安排在高度较低的平台上。
(4)要求两组志愿者分别从各自的平台向地面行走,记录行走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
(5)实验结束后,再次对两组志愿者进行生理指标的测量,作为实验后的数据。
四、实验结果1. 视觉断崖现象的成因:实验结果显示,视觉断崖现象的产生与物体的高度、距离、角度等因素有关。
当物体高度较低、距离较远、角度较小时,更容易产生视觉断崖现象。
2. 视觉断崖现象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视觉断崖现象对人们的行走速度、步幅、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视觉断崖现象中,人们的行走速度变慢,步幅减小,心率、血压升高。
3. 实验数据对比:实验前后,两组志愿者的生理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在视觉断崖现象中,低平台组志愿者心率、血压升高幅度大于高平台组志愿者。
五、结论1. 视觉断崖现象的成因与物体的高度、距离、角度等因素有关。
2. 视觉断崖现象对人们的行走速度、步幅、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
视觉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视觉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学期,视觉教研组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以提升学生视觉艺术素养为核心,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教研活动开展情况(1)集体备课:本学期,视觉教研组共开展了10次集体备课活动,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研讨,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听课评课: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听评课活动,共听课30余节,通过评课活动,发现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思路。
(3)课题研究:本学期,教研组申报了1项市级课题,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开展了一系列研讨活动,推动课题研究进展。
2. 教学改革与创新(1)课程改革: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时代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增加实践性、创新性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创新: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3)教学资源建设:收集整理优秀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师队伍建设(1)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教师竞赛: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展示教师风采,促进教师成长。
(3)团队建设:加强教研组内部沟通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三、工作亮点1.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本学期,视觉艺术学科成绩在全市范围内名列前茅,学生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2. 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高:通过教研活动、培训等途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3. 教研成果丰硕:本学期,教研组申报的市级课题顺利结题,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足,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2)教学资源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实践性、创新性资源的缺乏。
视觉反应时实验报告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视觉反应时测量一、实验目的学会测量视觉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的方法;比较视觉简单平均反应时、辨别平均反应时、选择平均反应时之间的差别。
二、实验设备反应时测定仪 BD-II-510A型,记录纸、笔。
三、实验方法接通仪器电源,主试打开开关,看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四、实验人员主视者:吴琪被试者:高爽记录者:张雨林1.简单反应时部分刺激呈现放在离被试1米处,被试以右手食指按在反应键任一孔上,主试按“启动键”。
被试当感觉到刺激出现时,立即按压电键。
当经过10次按键操作后(不包括错误次数),仪器最后得出的平均反应时即被试10次反应的平均反应时。
记录人员记下成绩。
2.辨别反应时部分主试按预先列出的程序操作信号呈现开关,发出“红”、“黄”、“蓝”、“绿”四种不同的光刺激。
被试以右手食指作按键状,当感觉到红色光时,立即按压红色的反应键(即被试只对红色刺激作出反应,对其他颜色的光不作反应。
反应时测定仪呈现视觉刺激,每种颜色刺激呈现10次,共做4组,仪器最后得出的平均反应时即被试10次反应的平均反应时。
在记录纸(见附表)上记录每组实验被试的平均反应时。
3.选择反应时部分主试按预先列出的程序操作信号呈现开关,发出“红”、“黄”、“蓝”、“绿”四种不同的光刺激。
被试以右手食指作按键状,当感觉到某种色光时,立即按压相应的反应键(即被试只对四种不同的刺激相应作出四种不同的反应),反应时测定仪呈现视觉刺激,一组刺激呈现10次,做1组,仪器最后得出的平均反应时即被试10次反应的平均反应时。
在记录纸(见附表)上记录每组实验被试的平均反应时。
五、实验结果反应时(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六、讨论6.1比较视觉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的长短,并分析其原因。
根据实验可知视觉选择反应时大于辨别反应时大于简单反应时,因为简单反应时的测定要求的反应是单一的,没有使被试的反应复杂化,而在选择反应时的测定里,不同的光需要不同的反应,被试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判断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所以选择反应时大于简单反应时。
时间知觉_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时间流逝、持续时间、时间间隔和事件顺序的感知。
时间知觉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讨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本实验通过复制法测定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并分析不同感觉通道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比较通过不同感觉道估计时间的准确性。
2. 学习用复制法测定时间知觉的误差。
3. 探讨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各半。
2. 实验材料:秒表、图片、录音等。
3. 实验步骤:(1)将被试分为视觉组、听觉组和混合组,每组5人。
(2)视觉组:向被试呈现图片,并要求被试猜测图片呈现的时间。
(3)听觉组:向被试播放录音,并要求被试猜测录音播放的时间。
(4)混合组:同时向被试呈现图片和播放录音,并要求被试猜测图片呈现和录音播放的时间。
(5)记录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并计算平均误差。
四、实验结果1. 视觉组、听觉组和混合组对时间估计的平均误差分别为:视觉组10.2秒、听觉组8.5秒、混合组9.8秒。
2. 不同感觉通道对时间估计的平均误差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听觉组误差最小,视觉组误差最大。
五、讨论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听觉组对时间估计的准确性最高,视觉组最低。
这可能与听觉通道的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有关。
听觉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干扰较少,且大脑对听觉信息的处理速度较快,因此听觉时间知觉的准确性较高。
2. 混合组对时间估计的平均误差略低于听觉组,这可能是因为同时呈现视觉和听觉信息能够提高被试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时间估计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果还表明,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包括感觉通道、注意力、情绪等。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时间知觉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任务、个人经验等。
六、结论本实验通过复制法测定了被试对时间估计的误差,并分析了不同感觉通道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结果表明,听觉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最高,视觉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最低。
盲点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盲点实验,了解并验证人类视觉盲点的存在,探究盲点对视觉感知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视觉补偿机制来弥补盲点带来的视觉缺失。
二、实验背景人类的视觉系统具有丰富的感知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中,盲点是指视网膜上的一个区域,由于缺乏感光细胞,导致该区域无法感知光线。
在正常情况下,人类大脑可以通过视觉补偿机制来弥补盲点带来的视觉缺失,使得我们几乎察觉不到盲点的存在。
然而,在特定条件下,盲点可能会对我们的视觉感知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白纸、铅笔、尺子、时钟、彩色笔等。
2. 实验对象:实验参与者(10名,年龄在20-30岁之间)。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10名实验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人。
2. 实验步骤:(1)A组:首先,让A组参与者闭上左眼,用右眼观察实验材料。
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形,并标注一个数字“1”,在圆的右侧画一个数字“2”。
然后,让参与者从左至右移动眼睛,观察数字的变化。
当参与者发现数字“1”消失时,用尺子测量眼睛与圆心的距离,记录为盲点距离。
(2)B组:首先,让B组参与者闭上右眼,用左眼观察实验材料。
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形,并标注一个数字“1”,在圆的左侧画一个数字“2”。
然后,让参与者从右至左移动眼睛,观察数字的变化。
当参与者发现数字“1”消失时,用尺子测量眼睛与圆心的距离,记录为盲点距离。
3. 数据分析:对两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盲点距离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五、实验结果1. A组盲点距离平均值为7.5cm,B组盲点距离平均值为8.0cm。
2. 通过统计分析,两组盲点距离差异不显著(P>0.05)。
3. 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参与者发现,当眼睛与圆心的距离小于盲点距离时,数字“1”会消失,这表明盲点对视觉感知有一定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1. 人类视觉系统存在盲点,且盲点距离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2. 盲点对视觉感知有一定的影响,但可以通过视觉补偿机制来弥补。
视觉悬崖实验实验报告
视觉悬崖实验实验报告视觉悬崖实验实验报告引言:视觉悬崖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旨在研究人类对于高度和深度的感知与判断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模拟一个悬崖的视觉效果,观察被试者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反应,以了解他们对于高度的感知和对危险的认知能力。
实验设计:我们在实验室中设置了一个平台,通过使用透明玻璃板将平台分成两部分,一侧是平台的边缘,另一侧是一个可走的平面。
为了模拟悬崖效果,我们在玻璃板下方放置了一个深度感知线索,如模拟的峭壁或者水池。
实验中,被试者被要求在平台上行走,我们记录他们的行为反应和反应时间。
实验过程: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对被试者进行了一些基本信息的收集,并告知他们实验的目的和流程。
然后,我们随机分配被试者到两个不同的条件组中:深度感知线索组和无深度感知线索组。
在深度感知线索组中,我们在玻璃板下方放置了一个深度感知线索,如模拟的峭壁。
被试者被要求从平台的一侧走到另一侧。
在无深度感知线索组中,我们没有放置任何线索,平台两侧看起来完全一样。
结果分析:我们观察到,在深度感知线索组中,被试者普遍表现出对于边缘的回避行为。
他们在接近边缘时会停下来,退后或者改变方向。
而在无深度感知线索组中,被试者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回避行为,他们可以轻松地走到平台的另一侧。
此外,我们还对被试者的反应时间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在深度感知线索组中,被试者的反应时间普遍较长,而在无深度感知线索组中,被试者的反应时间较短。
这表明,深度感知线索对于被试者的行为反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讨论与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类对于高度和深度的感知能力是基于视觉线索的。
当我们面对具有深度感知线索的边缘时,我们会表现出回避行为,以避免潜在的危险。
而当没有深度感知线索时,我们的行为反应则相对较为平稳。
这个实验结果对于理解人类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它揭示了我们对于高度和深度的感知是如何受到视觉线索的影响的。
此外,这个实验还可以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比如建筑设计中的安全考虑和儿童的危险认知能力研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M2016Camp第五组视觉技术报告
Led检测
节点使用Surf特征匹配完成,帧率大约20,识别效果如下:
算法思路如下:
由于led亮度较高需要进行预处理,主要调节曝光和饱和度具体参数详见代码。
之后是相机畸变矫正,这个步骤不是必须的,这个node只要检测是什么不需要解算位置。
Surf特征提取使用的是opencv 自带的类SurfFeatureDetector然后使用FlannBasedMatcher方法进行特征匹配同时使用ransac方法去除错误匹配。
为了提高鲁棒性我们额外计算了绿框像素面积并确定合适的阈值,再根据good_matches的size 综合评定是否检测到。
具体见相应的代码与视频。
三区及四区目标方框及九宫格
方框检测主要使用opencv中findSquares方法然后提取四个角点使用pnp解算到相机坐标系用于PID 控制。
算法思路如下:
先使用threshold对RGB图像进行阈值化处理去除无用信息,然后使用findSquares检测矩形。
为了滤除错误的框识别我们计算了绿框的像素面积,长宽比以及平均灰度值。
具体参数详见代码及视频。
九宫格检测使用类似的方法,对象是HSV空间同时增加了膨胀和腐蚀来处理边框。
为了确保检测的是同一个框我们做了一些处理,确保方框的角点顺序是确定的详见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