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1-2022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 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
高一期中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浪漫主义作品更多了”错误,原文中“六朝可以说是中国诗的浪漫时期”是在强调六朝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特殊地位和重要性。

2.A【解析】B项“比西方人进步、高明”,夸大了中国自然诗出现更早的意义。

C项因果关系不当。

D 项作者认为陶渊明、李白的自然诗同西方歌德的自然诗“口吻相似得令人惊讶”,主要侧重中西比较。

3.B【解析】A项侧重谈中国诗的篇幅短小。

C项侧重谈中国诗的意蕴悠远。

D项侧重谈中国诗富有韵律美。

4.同:两则材料都通过中西诗歌的比较,认为中国诗歌更具柔性美,西方诗歌更具刚性美。

(2分)异:材料一侧重从自然诗的起源和审美情趣角度比较中西诗歌的差异性。

材料二侧重从诗歌内容和作风角度论述中西诗歌的相似性。

(2分)
5.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国诗相较于西洋诗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它的本质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

②中国诗和西洋诗从审美情趣上来看,最初都偏重人事,诗人对于自然的爱都比较晚起。

③中国诗和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别,比如都有田园诗,有时口吻情景也极相似。

④中国诗和西洋诗作风也往往暗合,如魏尔兰,爱伦·坡诗歌作风与中国诗有共鸣之处。

(一点2分,第①点必答,其他三点任意答两点。

意思对即可。


6.C【解析】“对青年的死无动于衷”表述有误,房东太太当时并不知晓青年自杀。

7.D【解析】“苦苦寻找女孩的全部过程”错误。

8.①“带家具出租的房间”是珀迪太太招揽租客的幌子,以隐瞒房间有人自杀过的事实。

②房间里“家具齐全”,但破败不堪、环境恶劣,毫无舒适可言,讽刺了房东太太以及当时社会的虚假冷漠、唯利是图。

(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尾通过房东太太的对话揭示出女孩死亡的真相,这个真相出人意料;同时也回答了前文男孩能嗅到木犀草香却为何苦苦寻找女孩未果,让结局又在情理之中。

②与前文回答青年的询问形成对比:先对苦苦找寻心爱女孩的青年隐瞒女孩自杀的事实,在结尾喝酒聊天时道出真相,两相对比中凸显房东太太的虚伪自私。

③制造巧合强化小说的悲剧色彩:结尾交代了女孩和苦苦寻找她的男孩在同一房间用同一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巧合增添小说的悲剧色彩,寄予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同情。

④凸显人物形象:结尾女孩的死没有唤起她们丝毫的同情,依旧喝酒闲谈,并且刻薄评价女孩的容貌,揭示了房东太太们的刻薄冷血、唯利是图。

(一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0.A【解析】秦始皇建造宫室,百姓怨声载道、图谋反叛,这是秦始皇损害百姓的利益来使自己获利的缘故。

精美华丽的奇珍异宝,本就是人们想得到的,假如放纵自己不停止,那么危险灭亡会立刻来临。

我想要建造一座宫殿,材料已经备齐,把秦的灭亡当作教训,便停止了这项工程。

11.B【解析】侍郎是副长官。

12.D【解析】没有责备王珪,另外“为了顾及一些人的颜面,避开私人恩怨,明知犯下错误也不加驳正的做法”也并非王珪的做法。

13.(1)如果君主不听劝谏还认为自己贤能,他的臣子迎合奉承,那么君主失去国家后,臣子怎能独自保全!(“苟”:如果,“自贤”,自认为贤能,“全”,保全。

三点各1分,句意通畅1分。


(2)等到天下大乱,家庭与国家都灭亡了,即使这中间有极少能够幸免的人,也要被当时的舆论贬斥。

(“虽”:即使,“得”:能够、得以,“为...所...”表被动。

三点各1分,句意通畅1分。


14.①善听谏言,善待忠直大臣;②任人唯贤,不拘泥于出身;③克制私欲,维护百姓利益。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太宗的神情、风采英武刚毅,大臣们入朝觐见他时,都(因畏惧而)举措失常;太宗知道后,每次见人上奏,都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希望听到规谏的言论。

他曾对公卿们说:“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貌,一定要借助明亮的镜子;君主想要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善待忠直的大臣。

如果君主不听劝谏还认为自己贤能,他的臣子迎合奉承,那么君主失去国家之后,臣子怎能独自保全!像虞世基等人谄媚侍奉隋炀帝来保全富贵,炀帝被杀后,虞世基等人也被杀。

你们应把这当作教训,政事有得有失,不要吝惜,尽情发言!”有人上书称秦王府的旧兵应全部任命为武官,担任皇宫守卫。

太宗对他说:“我把天下当作一家,只选用贤才,难道旧兵之外都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吗?你这个想法,不是让我的恩德广布天下的办法。

”太宗对公卿们说:“从前大禹开凿大山,治理水患,百姓没有诽谤怨恨的言论,这是与百姓利益相同的缘故。

秦始皇建造宫室,百姓怨声载道、图谋反叛,这是秦始皇损害百姓(的利益)来使自己获利的缘故。

精美华丽的奇珍异宝,本就是人们想得到的,假如放纵自己不停止,那么危险灭亡会立刻来临。

我想要建造一座宫殿,材料已经备齐,把秦的灭亡当作教训,便停止了(这项工程)。

亲王公卿以下,应当体会我的这个(举动的)意图。

”从此以后二十年来,风尚习俗质朴淳厚,衣服没有织锦刺绣,官府与百姓都很富足。

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朝中本来设置中书省、门下省来相互监督检查,中书省起草诏书有时会出现差错,那么门下省应当纠正。

人的见解各有不同,如果往来辩驳争论,一定要追求极其恰当(的方式),放弃自己的意见听从他人,又有什么损害呢?近来有人维护自己的缺点,造成仇怨隔阂,有人为了避开私人恩怨,明知有错误也不加纠正,顾及一个人的脸面情谊,成为万民的灾祸,这是灭亡国家的政治。

隋炀帝在位时,朝中内外的官吏追求相互服从,在那时,他们都认为自己有智慧,祸患不会殃及自身。

等到天下大乱,家庭与国家都灭亡了,即使这中间有极少能够幸免的人,也要被当时的舆论贬斥,(这样的评价)永远不会磨灭。

你们每个人都应顺从国家的利益,忘却个人利益,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太宗对身边的近臣说:“我听说西域的胡商得到美丽的珠宝,会割开身体来藏它,有这
样的事吗?”身边的近臣答道:“有这回事。

”太宗说:“人们都知道他们爱珠宝而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官吏接受贿赂而伏法,和帝王谋求奢靡的欲望而使国家灭亡,这与那些可笑的胡商有什么区别呢?”15.B【解析】“怀才不遇的落魄”错。

结合诗境,整首诗主要是描写少年的豪纵气派。

16(1)系马高楼垂柳边:诗人选取高楼纵饮这一典型场景来写游侠少年之意气风发,不正面实写宴饮场面,宕开笔墨侧面虚写,以骏马、高楼衬托少年之英武豪迈,以垂柳衬托少年之雅致飘逸,蕴藉风流。

(3分)
(2)月照高楼一曲歌:诗人最后寓情于景,把分别时的壮志豪情寓于“月照高楼”的景物描写和慷慨高歌的场景描写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3分)(结合句意赏析,意思对即可)
17.(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2)千里澄江似练叹门外楼头(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每句1分,共6分。


18.D 【解析】第一空,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此处语境是指创作形式、样式上的模仿,故选用“照猫画虎”。

第二空,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的引用材料。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前者强调论证引用材料的广博性,后者强调引用的权威性。

从后文来看,此处强调的是“权威性”,故选用“引经据典”。

第三空,大吹大擂:比喻大肆宣扬或吹嘘。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此处用来修饰“江湖气”,故选用“哗众取宠”。

第四空,举一隅而三隅反:即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狗由此及彼。

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是否言行一致。

此处的语境并不在于强调其行动,结合前文可知,应选用“举一隅而三隅反。


19.C 【解析】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中途易辙,画线句子的前半句主语为“他”,因为“讲课声音……”为状语,后半句的主语为“学生们”。

第二处是搭配不当,“讲课声音”和“很重”不搭配。

20.(1)排比。

使用结构相似的排比句式,增强语势,强调了教创作一味靠方法和理论的讲解是不成的这一观点。

(2)比喻。

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创作中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行文结构,而单纯提倡这些会误人子弟。

(答出修辞手法一点1分,共2分;分析效果3分。

意思对即可。


21.C【解析】根据前文“好比喝茶”,可知后文需要衔接喝茶的方式,从连贯角度排除D项;根据后文“能处处领略风味的人...”可排除A、B项。

C项承上启下,衔接更顺畅。

22.而他的感受力也比一般人强烈
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没有源头活水来(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3.【审题立意参考】本题是一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设置了多种任务情境。

以孩子的身份给参与斗殴的家长写信,可从以下角度思考:家长抱着孩子打架,一是给孩子做了恶劣的示范,二是给孩子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危险。

家长教育孩子应当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传。

以动物的口吻给斗殴的人类写信,可从以下角度思考:人类自诩文明,却在动物园里如此野蛮斗殴,甚至引发动物“效仿”,本是人参观动物,却变成动物围观人。

笼子内外,文明与野蛮的颠倒错位,引发我们对道德文明的思考。

作为网友,给北京野生动物园写信,可从以下角度思考:动物园的声明角度新颖,语言幽默,具有讽刺意味,不仅能让当事者意识到自己行为产生的消极影响,而且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

作为游客,给打架的当事人写信,也应从对道德文明的反思的角度出发。

【参考利益】①身教胜于言传。

②作为人类,应有自身道德文明的底线。

③生动幽默的表达,立竿见影的效果。

④尊重自然,文明游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