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强化训练一 质量守恒定律(可自主编辑wor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强化训练一质量守恒定律(可自主编辑word)
专项强化训练一质量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36 g H
2
O
C.水直接变成汽油
D.冰直接转化成干冰
2.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
2和O
2
生成SO
3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 g CH
4完全燃烧生成8 g CO
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
2和H
2
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
元素
3.某有机物6.0 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 g二氧化碳和10.8 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
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4.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5.“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 300 ℃,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
2 8CO
2
+10H
2
O。
燃料X的化学式为( )
A.C
3H
8
B.C
4
H
10
C.CH
3OH D.C
2
H
5
OH
6.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由于未给出物质的具体质量,以上说法均错误
12.铁元素具有不同的化合价,将14.4 g草酸亚铁(FeC
2O
4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加热分解,最终可得到7.2 g铁的氧化物,则该铁的氧化物是( )
A.Fe
3O
4
B.Fe
2
O
3
C.FeO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3.已知17 g氨气与120 g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96 g金属铜、14 g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和一种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该化学方程中氨气和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4.(2019开封一模,19)现有2.3 g某可燃物和O
2
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2.2 g
CO
2、1.4 g CO和2.7 g H
2
O,则该可燃物的分子中所含C、H、O三种原子的最简
个数比为,该反应中O
2与CO
2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5.(2019北京中考,36,3分)如下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1)实验1:通入CO
2
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
(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填“上升”或“下沉”)。
(3)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发生反应。
答案精解精析
1.A A项,石墨、金刚石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碳单质,因此石墨制成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故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项,氧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2H
2+O
2
2H
2
O,参加反应的氢气和生成水的质量比是1∶9,所以2 g H
2
完
全燃烧时应生成18 g H
2
O,故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项,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含碳元素;而汽油中含有碳元素,水不可能直接变成汽油,故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项,冰是水的固体,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而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因此冰不可能直接变成干冰,故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A 煤中主要含碳元素,另外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硫、氧等元素,煤燃烧后生
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因此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A项符合质量守恒定
律;2SO
2+O
2
2SO
3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故B错误;甲烷完全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2O
2
CO
2
+2H
2
O,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44=4∶
11,因此8 g CH
4完全燃烧生成22 g CO
2
,故C错误;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
成CO
2和H
2
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D错误。
3.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质量不变。
生成的CO
2
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7.6
g×12
44×100%=4.8 g,生成的H
2
O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8 g×2
18
×100%=1.2 g,4.8
g+1.2 g=6.0 g,即C、H元素质量之和恰好等于有机物的质量,因此该有机物只含C、H两种元素,B正确。
4.C 四个反应均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A项,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逸散到空气中,反应后被称量物质的总质量减小,天平不能平衡,因此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项,红磷燃烧时,空气中的氧气可能参加反应,锥形瓶内的白烟也可能逸出瓶外,造成天平不平衡,因此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项,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生成物不会逸出烧杯,同时也没有外界物质参加反应,因此天平平衡,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项,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烧杯,使剩余物质质量减小,天平不能平衡,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5.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以推出X的化
学式为C
4H
10
,故选B。
6.B 首先将反应前后没有参加反应的2个“○○”分子划掉,可见该反应中有两种反应物,一种生成物,故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物是化合物;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该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B错误。
7.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
2
的质量为30 g-20 g=10 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 + B
2
2C
16×2 2x
10 g 30 g
16×22x
=10 g 30 g x=48
8.D 从题图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乙物质的质量增大,甲、丁物质的质量减小,而丙物质的质量不变,故乙为生成物,甲、丁为反应物,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A 、B 选项正确;从题图中数据可知,甲质量减小了16 g-8 g=8 g,乙质量增大了32 g-4 g=28 g,丁质量减小了24 g-4 g=20 g,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是7∶5,故C 选项正确;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是2∶7,故D 选项错误。
9.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求出x=6.4,选项B 错误。
反应一段时间后,a 质量增加了3.6 g,c 质量增加了3.2 g,则a 、c 均是生成物;b 质量减少了6.8 g,b 是反应物;d 质量不变,d 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选项D 错误。
该反应可表示为:b→a+c,属于分解反应,选项C 正确。
10.C 白色、黑色条形分别代表反应前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反应后的质量为2 g;反应后,丙的质量不变,说明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不参与反应的杂质;反应后乙的质量减小,甲和丁的质量增加,说明该反应是乙
甲+丁,则乙中元素种类等于甲和丁中元素种类之和,故A 、B 均正确;
反应前后甲、乙变化的质量比为4∶6=2∶3,但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为2∶3,故C 错误;反应前后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4∶2=2∶1,故D 正确。
11.B 由题图可以看出,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后的质量分数均减小,故为反应物;丙在反应后质量分数增大,故为生成物,丁在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不变,则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正确。
丁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分数没有改变,则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加反应的杂质,故A 错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28%)和乙(6%)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34%)的质量,故C 错误。
虽未给出物质的具体质量,但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分数的增、减可推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由此可判断反应类型等,故D 错误。
12.C 14.4 g 草酸亚铁(FeC 2O 4)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14.4 g×56
56+12×2+16×4×100%=5.6 g 。
将14.4 g 草酸亚铁(FeC 2O 4)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分解,最终可得到7.2 g 铁的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铁元素质量不变,则7.2 g 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5.6 g,则该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7.2 g-5.6 g=1.
6 g;则该氧化物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6 g 56
∶
1.6 g 16
=1∶1,即该铁的氧化
物的化学式为FeO 。
13.答案 H 2O 2∶3
解析 17 g NH 3中氮元素的质量为14 g,氢元素的质量为3 g,120 g CuO 中铜元素的质量为96 g,氧元素的质量为24 g,则X 中不含氮元素、铜元素,含有氢元素、氧元素,其质量分别为3 g 、24 g,则X 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 g 1
∶
24 g 16
=2∶1,故X 的化学式为H 2O;设氨气与X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m∶n,则17m∶1
8n=17∶27,m∶n=2∶3。
14.答案 2∶6∶1 5∶2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算出,消耗氧气的质量为(2.2 g+1.4 g+2.7 g)-2. 3 g=4.0 g,则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4.0 g 32
∶
2.2 g 44
∶
1.4 g 28
∶
2.7 g 18
=5∶2∶2∶6;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5O 2 2CO 2
+2CO+6H 2O,由此可知,X 中C 、H 、O 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4∶12∶2=2∶6∶1;该反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
15.答案 (1)活性炭因吸附CO 2质量增大 (2)下沉 (3)氧气和水
解析 (1)活性炭有吸附性,吸附二氧化碳气体后,质量增加。
(2)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质量增加。
(3)铁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会生锈,质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