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及习作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一声声震天动地的礼炮声,一朵 朵礼花在空中绽放: 有的像绚丽多彩的降 落伞,有的像五颜六色的蘑菇,有的像金 色的绣球,有的像银色的星星,有的像天 女散花,有的像音乐喷泉……美丽的礼花 在空中盛开。
这真是灯的海洋, 千万条金黄色闪 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 如瀑布 一般。瞧, 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 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 的“五角星”, 昂首挺胸的“小公鸡”, 活泼可爱的“小猴子”……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 是我国最盛大的、最热闹的 一个节日,你们喜欢过春节 吗?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呢?
春节俗称“过年”, 那一天人们按照传统 习惯穿新衣、拜年、贴春联、吃团圆饭、放鞭 炮、守岁, 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 节日 里都有不同的习俗。让我们了解 这些节日, 并记录下来。
通过动作、语言的描写, 表现出小作者 对猜灯谜的喜欢, 猜中后的喜悦之情。
素材宝库
灯火通明 欢天喜地 举国欢腾 年年有余 岁岁如意 龙马精神
张灯结彩 吉祥如意 喜气洋洋 步步高升 恭喜发财 双龙戏珠
花团锦簇 喜气洋洋 八喜临门 万事大吉 财源滚滚 五福临门
阖家欢乐 欢天喜地 举国欢腾 心想事成 三羊开泰 福星高照
预设三: 端午组同学交流展示
(1)赛龙舟 看! 龙舟队员们争
分夺秒、奋勇拼搏、不 畏艰险、勇往直前。飞 溅的浪花,飞舞的龙舟, 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呐 喊声,与岸上欢乐的人 群,相映成趣。构成一 幅龙舟竞渡风俗画。
再看! 这一对,他们虽然落后了一些, 却并没有放弃,依然勇往直前。近了,更近 了。后面这一队终于赶上前一队了。
今晚的饺子中会包上银光闪闪的钢镚 儿, 但是只有六个。这样, 谁吃到包有钢 镚的饺子, 寓意着新的一年会福气满满。 因此, 人们称它为“福饺”。
与题目相照应, 说明“福饺”的来历。
这顿饭人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大家都想成 为那个有福气的人。每次夹饺子, 都会先用筷 子试探一下, 再慢慢地放进嘴里, 小心翼翼地 咀嚼着, 同时心里会默默祈祷自己成为那个幸 福的人吃到“福饺”。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是春光, 胜似 春光。秋的美丽、秋的深沉、秋的寂寥, 秋日的重阳, 秋日的我们站在高处, 眺 望远方, 遍地是金。原来希望就在脚下, 高歌一曲《秋声赋》吧, 年年岁岁重阳 日, 岁岁年年人未老!
我和爸爸、妈妈出门去玩。我们一出 门, 就看到街上非常热闹, 空气里弥漫着 炮竹的硝烟味, 人们都穿上节日的新装, 个个喜气洋洋。对于我们孩子来说, 新年 就更高兴了。我手上拿着红艳艳、黄澄澄、 绿莹莹的气球, 笑个不停。
(二)辨别一般节日和传统节日
1.老师搜集了一些节日,大家判定哪些是传统 节日,哪些不是传统节日? 为什么?
中秋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 节、重阳节、教师节、腊八节……
2.说说各个节日的时间,引导比较, 从各个节日的时间上你发现了什么?
日历上有两种日期: 公历和农历。我国采 用的是农历纪年法, 用公历还是农历是区 分传统节日的一个好 方法。
这些比赛的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 要的是展示龙舟队员们团结一致的精神。共 同拼搏的乐趣以及他们划龙舟的高超技巧和 对端午节的重视。
(2)包粽子 看!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
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 放进一颗红红的枣。除了枣粽,还 有红豆粽和鱼肉粽。粽子熟了,一 掀开锅,我们仿佛闻到了一股清香。
下课啦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人 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家家贴 红对联、燃放鞭炮。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 祈求来年的幸福平安。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
桃符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雄伟的 文字描述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是我 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这里有几幅对联,谁来为我们读一下?
我们了解的节日习 俗、趣事还真不少呢! 让我们试着写一写吧!
写的时候要注意: 1.选择一个自己深入研究的节日。 2.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 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最深刻 的故事。
佳文欣赏
直接以春节习俗中的吃饺子为
福饺
题, 整个文章也紧紧围绕吃饺 子这一习俗来写。
除夕夜, 在星光闪烁的陪衬下, 在礼
预设一: 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
1.谈话过渡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
个传统节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过春节, 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那么,接 下来,让我们跟着春节组的同学一起了解 一下春节习俗!
(1)展示故事
关于春节,有一种传说是: 中国古时候有 一种叫“年”的兽,每到除夕就出来伤害人命。 一年除夕,来了个老人,他在门上贴上大红纸, 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大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 响声,“年”浑身战栗,逃走了。
谜”, 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 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 发展而来的, 起源于春 秋战国时期。
猜对的同学可获得一个小礼物哦! ①内里有一人(打一字)谜底: ( 肉 ) ②伞兵(打一成语) 谜底: (从天而降 ) ③农产品(打一成语) 谜底: ( 土生土长) ④初一(打一成语) 谜底: (日新月异 )
我来讲讲怎 么包粽子。
预设四: 中秋节组的同学交流展示
(1)中秋节夜人们吃月饼, 代表团圆。月饼又叫宫饼、 月团、丰收饼、团圆饼。
传说, 月饼是为了纪念 古代奔月的嫦娥仙子。现在 人们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 融为一体, 中秋之夜遥望玉 盘似的明月思念着远方的亲 人。
看, 这就是月饼的图片。
活动成果展示
我们来写 几幅春联!
(3)年画
春节贴挂年画在城乡很普遍, 浓墨重彩的年 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4)古诗诵读 春节是古代的传统节日,有许多诗人都
用他们的笔来描绘春节的热闹景象。下面请 欣赏《元日》:
元日 王安石
[宋]
预设二: 元宵节小组成果展示
(1)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
(2)元宵节的食品 在元宵节我们都会吃一
种传统的美食, 南方称之为 汤圆, 而北方则称之为元宵。
汤圆是手工做成的, 馅料是软的。而元宵 馅料是预先制好, 晾干并切成小四方块, 然后 置于机器中滚上面粉即成。
农历正月十五日, 是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古时 候, 人们有放花灯的习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元宵节 的活动越来越多, 不少地 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 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 打太平鼓等活动。
小组合作你:呢?你想向大家 1.自由选展择示自什己么感呢兴?趣的节日小组。 2.相互交流,你知道的习俗、在节日 中发生的趣事,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3.派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成果。
活动成果展示:
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提示: 在介绍自己知道的节日时,要从节日 的来历、形式、特色以及自己参加过哪些节 日或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场面、情景几方 面来说。说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你着重了解了我 国哪些传统节日?
我了解的是中秋节。我不仅了解中 秋节的来历,还学会了制作月饼。
我感兴趣的是重阳节。我了解了重阳节 的风俗,去年我还跟家人一起去登高了。
我研究的是春节。我积累了与春节相 关的诗,知道了古代过春节除了放爆 竹,还要喝屠苏酒、换桃符。我还跟 爷爷学写了春联呢!
会场真是人山人海。会场的每一个角落都 挂有一个带谜语的灯笼。看到这些灯笼我别提 有多高兴了。
小作者介绍了元宵节两个活动, 略写 吃汤圆, 详写逛灯谜会。
这时,我看见一个金鱼灯笼,嚷着让爸爸帮我把 上面的字条拿下来。我打开字条,大声地念起了上面 的灯谜: “三九严寒何所惧(打一植物)。”
“哈哈,我知道是腊梅。”我开心地喊出答案, 爸爸立刻拿着我们的答案去找工作人员,核对答案后 还拿到了奖励……
你能选一个了解的节日,介绍一下 自己家是怎么过节的,或者谈一谈自己 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吗?
我在过端午节的时候, 印象 最深的是学会了包粽子。
我们家过重阳节的时候, 一 家人一定要爬一次山。说是重阳 节有登高这个习俗。
我最喜欢过春节。春节给我印象最 深的就是放鞭炮、领压岁钱了。
我家过中秋节的时候, 奶奶总是认 真地准备一大桌好菜, 然后进行祭月, 接着就是赏月、吃月饼。我印象最深的 就是我和姐姐在赏月的时候对诗。
学习探究, 辨别节日
(一)探讨方法 你打算如何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及习俗? 又如何记录呢?
(1)可以在书上、网上查询, 询问家 长、老师等。
(2)也可以列个表格记录下来。
节日 春节 端午节 ……
过节 时间
农历正 月初一
农历五 月初五
节日习俗
穿新衣、拜年、贴春联、 守岁、吃团圆饭、放鞭炮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请大家品尝我 家做的月饼。
(2)中秋节的月亮自古以来寄托了人 们望月思乡的美好情感。关于中秋夜的 月亮,文人墨客们也用他们的动人的笔 墨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意。中秋望月思 乡的古诗你们又有多少了解呢?
水
调
歌
头
·
我们小组朗诵
丙
和中秋节有关
辰
的诗歌!
中
秋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香。
评一评:
哪一组的活动开展得好?
刚才我们把自己的研究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分享。 同学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国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美丽 的传说,太神奇了!
了解一个传统节日, 还能读 到很多著名的诗词。
师小结: 是的,我们中国的传统节 日不仅有各种各样有趣的来历,还有许 多独特的风俗,我们深入了解它们,就 能更好地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家人吃饺子时的动作、神态、心理 描写让这项习俗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写法指导
(1)写过节的过程,要写热 闹、欢乐的场面; (2)写故事,要能写清楚故 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要详略得当。
元宵节逛灯谜会
元宵节到了, 一大早我就被奶奶煮好的汤 圆的香气馋得直流口水。等到吃完汤圆, 换上 新衣, 我们一家人准备出门逛灯谜会了。
花纷飞的照耀下, 我温馨的小家里, 一家
三口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
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抓住包饺子习俗重点来写。
大家可能要问了,吃饺子平平常常, 你们这么认真、这么高兴干嘛?
嘻嘻,不知道吧,今天是个特别的日 子。它是对旧年的一个告别,对新年的一 个迎接。
一问一答的形式, 吸引读者 兴趣, 引出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