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中凹陷西次洼陡坡带精细油源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渤中凹陷西次洼陡坡带精细油源对比
齐玉民;郝鹏;王渝;佟朝晖;李志勇;王岩岩
【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
【年(卷),期】2018(025)002
【摘要】文中系统分析和总结了渤中凹陷西次洼沙河街组(沙一段、沙三段)和东营组(东三段、东二下亚段)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明确了主力烃源岩和各套烃源岩在沉积环境和母源输入方面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应用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多种方法相结合,对渤中凹陷西次洼陷陡坡带原油进行了详细地油油和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沙河街组生烃潜力高于东营组,东三段陆源有机质输入高,沙一段形成于强还原环境,富含伽马蜡烷,沙三段低等水生生物十分发育.依据C24/C26(S+R)、C29 S/(R+S)、4MSI及γ蜡烷指数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可以区分各套烃源岩.研究区原油东营组烃源岩的贡献不明显,主要具有3种成因类型,分别为来源于沙三段、沙一段烃源岩的“沙三型原油”、“沙一型原油”和来源于2套烃源岩的“混合型原油”.其中,“混合型原油”为主要类型,在东、西部古近系和新近系储层均有分布,“沙三型原油”和“沙一型原油”分布于陡坡带东部的古近系储层.陡坡带西部深、浅层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一致,由同一套沙河街组烃源岩供烃,陡坡带东部原油垂向上差异性大,具有多源多次充注的成藏特征.【总页数】6页(P151-156)
【作者】齐玉民;郝鹏;王渝;佟朝晖;李志勇;王岩岩
【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工程技术分公司中海油实验中心,天津300452;中海油能源发展工程技术分公司中海油实验中心,天津300452;中海油能源发展工程技
术分公司中海油实验中心,天津300452;中海油能源发展工程技术分公司中海油实验中心,天津300452;中海油能源发展工程技术分公司中海油实验中心,天津300452;中海油能源发展工程技术分公司中海油实验中心,天津3004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15
【相关文献】
1.渤中凹陷西次洼断裂演化特征及控藏作用 [J], 张震;徐春强;张志强;杨传超;赵家琳;李虹
2.渤中凹陷西次洼陡坡带427地区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与岩性圈闭识别研究 [J], 杨波;徐长贵;王丽君;吴昊明;王改卫
3.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次洼中生界古潜山油气成藏过程 [J], 谢玉洪;罗小平;王德英;徐春强;徐云龙;侯明才;陈安清
4.渤中凹陷西次洼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J], 郝鹏; 臧春艳; 王波; 罗程飞; 李阔; 曹洁
5.渤中凹陷西次洼断层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 [J], 赵家琳; 李瑾; 张震; 杨传超; 张笑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