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南昌市中考物理电流和电路检测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南昌市中考物理电流和电路检测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在如图的电路中,灯泡L上标有“6V 4W”的字样,当S、S1均闭合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12V;若再断开S1,灯泡的实际功率变为原来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4V
B. 电阻R1的阻值为27Ω
C. 断开S1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 断开S1前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4:1【答案】B
【解析】【解答】解:(1)当S、S1均闭合时,灯泡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6V,功率为4W,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电源的电压U=U L+U2=6V+12V=18V,故A不正确;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根据P=UI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I L= = = 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R L= = =9Ω,R2= = =18Ω;(2)若再断开S1时,灯泡与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灯泡的实际功率变为原来的,
∴根据P=I2R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
I′= = = = A,
断开S1前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I:I′= A: A=2:1,故D不正确;
电路中的总电阻:
R= = =54Ω,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R1=R﹣R L﹣R2=54Ω﹣9Ω﹣18Ω=27Ω,故B正确;
电压表的示数:
U2′=I′R2= A×18Ω=6V<12V,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不正确.
故选B.
【分析】(1)当S、S1均闭合时,灯泡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
根据P=UI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灯泡和R2的电阻;(2)若再断开S1时,灯泡与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灯泡的实际功
率变为原来的和P=I2R求出电路中的电流,进一步得出断开S1前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R1的阻值,再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
B. 灯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
C. 灯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两端的电压
D. 灯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两端的电压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B、可知,闭合开关S后,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因此,电路总体为串联,故AB错误;
CD、灯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表并联在灯L1两端,所以测的是L1两端的电压,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电路元件的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明确了串并联,然后再根据电流表与用电器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来进一步判断其测量对象.
3.轿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后可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当轿车启动,即电键闭合,日间行车灯发光,若电键再闭合,近灯光可同时发光。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A.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两灯泡均不亮,A不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两灯泡都亮,再闭合S2时,L1不亮,B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车前大灯L2亮,再闭合S2时,日间行车灯L1亮,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日间行车灯L1亮,再闭合S2时,车前大灯L2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题知,S1闭合,L1发光,再闭合S2,L2也发光,说明L1与L2可以独立工作即为并联,且S1位于干路,S2位于L2支路.
4.如图所示,图中两灯规格不同,能测出通过灯L1电流的电路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图中电流表与灯L1串联,但其正负接线柱接反了,A不符合题意;
B、图中电流表与灯L2串联,且电流正进负出,能正确测出通过灯L2的电流,B不符合题意;
C、图中电流表接在干路上,且电流正进负出,测量的是干路电流,C不符合题意。

D、图中电路为并联电路,两个电流表分别测出干路和支路电流,相减得出L1电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分析解答.
5.妈妈买了一个便携式榨汁机,小明通过阅读说明书.他了解到为保障安全,该榨汁机设置了电源开关S和安全开关S1,当杯体放在主机上时,S1自动闭合,此时再闭合S,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下列四张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电路中的开关都闭合时,用电器才能工作,此时电路中的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路中多个开关共同控制用电器时,各个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

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已知丙带正电,则()
A. 甲、乙均带正电
B. 甲、乙均带负电
C. 乙带正电,甲可能不带电
D. 乙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
【答案】 C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乙丙相排斥,丙带正电,则乙带正电,甲乙相吸,甲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7.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为避免因温度过高而烧坏线圈,其用来加热的电磁发热体R工作时,起降温作用的风扇也开始工作;电磁发热体停止工作后,风扇还会继续工作一段时
间,才停止工作,下列各图中符合该电路设计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电磁发热体和风扇可以单独独立工作,所以电磁发热体和风扇是并联的,又因为用来加热的电磁发热体R工作时,起降温作用的风扇一定开始工作,所以必须一个开关在干路,一个开关在电磁发热体这一支路,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即可得解.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B. 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
C. 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
D. 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
【答案】 D
【解析】【解答】由电路知道,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所以灯泡L1、L2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测L1两端的电压。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电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由此分析判断
9.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是()
A. 一个中学生骑自行车的功率约 700w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 5m/s
C. 普通家用照明灯的工作电流约 2A
D. 一杯水对桌面的压强大约 1000Pa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人骑自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约15N,匀速行驶时双脚的动力等于摩擦力,也是15N;骑自行车的速度在5m/s左右,所以功率大约为P=Fv=15N×5m/s=75W,接近70W,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 1m/s,故B不符合实际;
C、普通家用照明灯的额定功率为40W,正常工作电流I= = ≈0.18A,故C不符合实际;
D、茶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约是30cm2,茶水和杯子的总重大约是3N.则茶杯对水平桌
面的压强:p= = = =1000Pa,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10.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有电压,电路中就有电流
B. 导体中电流越大,它的电阻越小
C. 电荷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D.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答案】D
【解析】【解答】A. 电压是使电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压且电路是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A不符合题意;
B. 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

B不符合题意;
C.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C不符合题意;
D. 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电流处处相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形成电流的条件是有电压,电路是闭合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11.如图所示电路,灯L1的电阻比L2的小.开关闭合,灯均发光,则()
A. A示数大于A1示数
B. A2示数大于A1示数
C. V示数等于V1示数
D. V1示数大
于V2示数
【答案】C
【解析】【解答】解:(1)根据左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流表A、A1、A2都测量串联电路电流,因此串联电路中处处电流相等,即三个电流表的示数相等,故A错误.(2)根据有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压表V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V1测量L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量L2两端电压;因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因此电压表V、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相等;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1)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2)串联电路中,处处电流相等.
12.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 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 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 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答案】 D
【解析】【解答】AB相互排斥,因此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可能是正电,也可能是负电.BC相互吸引,则C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为轻小物体.CD相互吸引,则D可能带电,也可能为轻小物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特点综合分析,相排斥一定带电,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
1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灯泡均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A. 1.5A 0.3A
B. 1.2A 0.3A
C. 0.3A 0.3A
D. 1.2A 1.2A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置,
所以,干路电流表A1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干路电流I=1.5A,
L2支路电流表A2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通过L2的电流I2=0.3A,故D错误;则灯L1中的电流:
I1=I﹣I2=1.5A﹣0.3A=1.2A,故AC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置确定两表量程,根据分度值读出示数,进一步求出灯L1中的电流.
14.如图甲为新型电饭锅,它采用“聪明火”技术,智能化地控制食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其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R1和R2均为电热丝,S1是自动控制开关。

煮饭时,把电饭锅接人家庭电路中,电路中总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S和S1,都闭合时电饭锅的R1和R2并联
B. S闭合时通过R1的电流为2A
C. S和S1都闭合时电饭锅的电功率是440W
D. 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1:2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S和S1都闭合时电饭锅的R1和R2并联,故A正确;
B、S闭合时通过R1的电流为2A,故B正确;
C、S和S1都闭合时电饭锅的电功率是660W,故C错;
D、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1:2,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1)由乙图知S和S1都闭合时电饭锅的R1和R2并联;(2)由丙图知通过R1的电流为2A;(3)S和S1都闭合时,由丙图知I总=3A,根据P总=U总I总=220V×3A=660W;(4)由丙图知当R1和R2并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2A、I2=1A,。

15.下面是小宁在“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B. 半导体材料可以做发光二极管
C. 超导体材料适合做灯丝
D. 铜丝、铅笔芯、塑料都是导体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A不合题意;
B、半导体材料可以做发光二极管,B符合题意;
C、超导体材料电阻为0,不能产生热量,不适合做灯丝,C不合题意;
D、塑料属于绝缘体,D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半导体材料可以做发光二极管,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C、灯泡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灯丝不能用超导体制作;
D、铜丝、铅笔芯是导体;塑料都是绝缘体 .
16.如图所示,在做“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时,选用质量较小的卡片,目的是忽略小卡片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这种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以下四个实例中所用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 选用质量相同的物体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B. 选用轻绳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C. 选用水流类比电流
D.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答案】B
【解析】【解答】A、用质量相同的物体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是控制变量法.A不合题意;
B、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的实验中,由于绳的重力对该实验有影响,所以可选用轻绳,以便忽略其影响.B符合题意.
C、选用水流类比电流,是类比法,C不合题意;
D、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用等效替代方法确定像的位置,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结合根据对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及等效替代的理解分析解答.
17.标有“6V 3.6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种规格的两只灯泡串联在6V的电源两端,则每只灯泡的实际电阻和实际功率分别为()
A. 10Ω 0.9W
B. 6Ω 0.9W
C. 6Ω 1.5W
D. 10Ω 1.8W
【答案】C
【解析】【解答】解:把这种规格的两只灯泡串联接在6V的电源两端,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为3V,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此时电路电流为0.5A,
所以每只灯泡的实际电阻R= = =6Ω,
每只灯泡的实际功率P=UI=3V×0.5A=1.5W.
故选C.
【分析】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灯泡的电阻相等,通过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再从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电压和电流,根据相应的公式分别算出每只灯泡的实际电阻和实际功率.
18.对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S1、S2闭合,S3断开时,R1与R2并联
B. 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
C. S2、S3闭合,S1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2工作
D. 只闭合S2时,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答案】A
【解析】【解答】解:A、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流经两个电阻,所以R1与R2并联,A符合题意;
B、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中,所以测的是干路的电流,B不符合题意;
C、S2、S3闭合,S1断开时,R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1工作,而不是只有R2工作,C不符合题意;
D、只闭合S2时,电路中只有R1工作,但电压表没有接入电路中,不能测量用电器的电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串联电路是各用电器依次连接在电路中,并联电路是各用电器分别连接在电源两侧,根据图中开关的闭合情况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
19.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你所在的考场室温约为50℃
B.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120m/s
D. 台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00A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夏天教室的室温约30℃,你所在的考场室温不会达到50℃,故A错误;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故B正确;
C、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120km/h,故C错误;
D、台灯的工作电流约为200mA,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20.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将两根阻值不等的电阻丝R1、R2串联后分别放入两个透明容器中,并封闭等量的空气,通电前,A、B两U 形管内的液面相平,接通电源一分钟后,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
A. I1>I2, A管中的液面较高
B. I1<I2, A管中的液面较低
C. I1=I2, A管中的液面较高
D. I1=I2, A管中的液面较低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电阻丝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故AB不正确;
由Q=I2Rt可知,在电路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右侧电阻较大,产生的热量较多,
密闭空气吸收热量后,体积不变,压强变大,右侧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的差值较大,B测玻璃管液面较高,故C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关系,根据Q=I2Rt比较两电阻产生的热量关系,密闭空气吸收热量后,体积不变,压强变大,U
形管内两液面的差值变大,据此进行解答.
21.接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正常通电;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但现在每当接线板的插头插入家庭电路中的插座,闭合接线板上的开关时,总出现“跳闸”(空气开关断开)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接线板上的开关与指示灯串联
B. 接线板上的多个插座与指示灯并联
C. “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上的插头处发生了短路
D. “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短路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开关可以控制指示灯,因此它们应该是串联的,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说明插座与指示灯互不影响,因此它们之间是并联的,故B正确;
CD、“跳闸”的原因是电路中电流过大,电流过大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短路,而不是电路断路,故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明确以下知识,可对选项中的描述做出判断:(1)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插座与指示灯是并联的;(2)当电路中发生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导致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会自动断开,切断电路.
22.塑料梳子梳头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A. 塑料吸盘“粘”在光滑的瓷砖上
B. 黑板擦“粘”在磁性黑板上
C. 化纤布料衣服易“粘”在身上
D. 两个铅块削平后挤压,“粘”在一起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A、挤出吸盘中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就能“粘”在光滑的瓷砖上。

A不符合题意;
B、磁性黑板擦能“粘”在竖直的黑板上,是由于摩擦力与重力平衡。

B不符合题意;
C、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化纤布料的衣服与人体摩擦)。

C符合题意;
D、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这是分子引力作用的结果。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这是摩擦起电现象,据此逐一分析选项即可.
23.接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正常通电;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但现在每当接线板的插头插入家庭电路中的插座,闭合接线板上的开关时,总出现“跳闸”(空气开关断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接线板上的开关与指示灯并联
B. 接线板上的多个插座与指示灯串联
C. “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断路
D. “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短路
【答案】D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开关可以控制指示灯,因此它们应该是串联的,A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可知,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说明插座与指示灯互不影响,因此它们之间是并联的,B不符合题意;
CD、“跳闸”的原因是电路中电流过大,电流过大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短路,而不是电路断路,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用电器可以单独工作是并联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过载和短路.
24.在图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甲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乙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 A
B. 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 A
C. 通过灯L2的电流为0.7 A
D. 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 A
【答案】 B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两个灯泡是并联的,电流表甲测干路的电流为0.5A,电流表乙测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2A,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可知,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0.5A-0.2A=0.3A,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判断电流表所测量的位置,根据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分析各支路电流。

25.小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下列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选项中符合实际的是()
A. 拿起1个鸡蛋需要的力约5N
B. 一部普通手机,正在通话时的电流约2A
C. 滨州市室外环境温度最高可达50℃
D. 一个普通教室大约长9m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其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拿起1个鸡蛋需要的力约0.5N;故A错误;
B、一部普通手机,正在通话时的电流远远小于2A;故B错误;
C、滨州市室外环境温度最高可达40℃多一点,达不到50℃;故C错误;
D、普通教室大约长9m;符合实际;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