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与“对于”辨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与“对于”辨析
“关于”和“对于”是口语和书面语中常见的介词。

本文基于前人相关研究,对“关于”和“对于”进行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的对比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在语义上,两者都可以引进受事,“对于”引进的是对象,“关于”引进的是范围;在语法上,两者的介引成分都可为体词性成分,但两者的介引成分是谓词性成分时用法不同,句法结构与功能以及句法位置也不同;在语用上,两者都具有话语标记和篇章衔接的功能,但“对于”侧重管界,“关于”侧重提示。

标签:对于关于介引成分句法结构
“关于”和“对于”作为一对同义介词,用法相似,容易混淆;前人对两者的研究角度多样、内容丰富,但由于介词意义虚化空灵,用法复杂,学界对它们的辨析至今还未达成共识。

本文拟从语义、句法以及语用三个方面对两者的异同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

一、语义
(一)“对于”和“关于”都可引进受事
“对于”和“关于”都可以引进受事,且句中的谓语动词含有评价义。

例如:
(1)对于上述问题,检查组已责令有关企业限期整改。

(《厦门日报》2005-08-26)
(2)问:对于时下出现的一些“少年作家”现象,您怎么看?(《厦门日报》2004-11-29)
(3)屈原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两千多年来,关于屈原的传说,一直在人民中流传。

(钟德灿《汨罗江畔屈子祠》)
(4)纪要上写得明白:关于这次会议的情况,不得向其他任何人透露。

(张亚光《大洋彼岸的震撼》)
例(1)中,“对于”引进了动作行为“整改”的受事“上述问题”,“整改”一词表现了政府对待企业问题的严肃态度;例(2)中,“看”的对象是“时下出现的一些‘少年作家’现象”;例(3)中,“人民中流传”的是“屈原的传说”,“流传”表现出评价义,即对屈原传说的一种肯定态度;例(4)中,“不得向其他人透漏”的是“这次会议的情况”。

(二)“对于”引进“对象”,“关于”引进“范围”
“对于”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或者理解为“引进对象或者事
物的关系者”。

例如:
(5)对于陈西滢的无耻污蔑,鲁迅在《死地》一文中给予坚决的回击。

(陈永阶《新编中国现代史》)
(6)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对于西征的重要意义看得比较清楚。

(贺卓君《中国农民革命故事》)
(7)对于温玉成将军来说,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新民晚报》1986-12-30)
例(5)中,“对于”表示动作行为针对的对象,“鲁迅”针对“陈西滢的无耻污蔑”“给予坚决的回击”;例(6)中,“对于”表示动作行为对待的对象,“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看待“西征的意义”“比较清楚”;例(7)中,“对于”表示动作行为关联涉及到的对象,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做”关联涉及的对象是“温成玉将军”。

“关于”表示“关联、涉及的对象”或者解释为“引进关涉的对象”。

例如:
(8)纵观儒家学说,主要是关于人生的学说,而对自然的阐述则相对较少。

(方立天《儒家人生哲学简论》)
(9)关于巴杜伊人的历史,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历史学家无法获得有关历史资料。

(蒋宝林《与世界隔绝的巴杜伊人》)
例(8)中,“关于”表示事物关涉的范围,即“儒家学说”中相关“人生的学说”是主要的;例(9)中,“关于”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即“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是“巴杜伊人的历史”。

二、语法
“对于”和“关于”是介词,二者都无法单独充当语法成分,其后必须有介引成分,即其后附着实词、短语或小句,构成“关于/对于+X” (本文中的X表示介引成分)的形式。

根据大量语料,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对于/关于+X”中“X”的异同
“X”可为体词性成分,即名词、代词、同位短语、偏正短语和联合短语。

下面以“关于”为例,例如:
(10)关于蝴蝶泉,只能从传说中找出缘由。

(张长《心花上的蝴蝶》)
(11)关于这点,人们的成败是举不胜举的。

(刘兆林《纸船儿漂》)
(12)关于校长老王,我只能说他把一切都奉献给了这个学校。

(13)关于他的工作,事实和成效具在,也无庸我在这里称道(孙犁《回忆沙可夫同志》)
(14)关于鲁迅与“旧学”,可作多方面的研究,“小学”即其一。

(陈福康《鲁迅与古文字学》)
除此之外,“关于”和“对于”的介引成分“X”也可为体词性短语中的“的”字短语和“所”字结构。

例如:
(15)关于技术上的,归吕厂长管,工会呢,全由你们俩负责。

(草明《原动力》)
(16)这种贸易公司,对于所谓的未开化世界的广大土地,还获得了司法上及政治上的权力。

(东方曦《经济学教程》)
“关于”的介引成分“X”为谓词性成分时,需要被复指,即在其后加上“的+名词”或者“一事”等词指代前文所提到的介引成分。

例如:
(17)关于任意扩大免费供应午餐范围的问题,《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通知精神,坚决予以纠正。

(《河北日报》1985-03-02)
(18)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團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1993年5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解放日报》1992-12-22)
(19)《新约》关于纳税一事是从正面叙述耶稣一行人的遭遇的,耶稣问他的门徒彼得,世上的君王向谁征税,是在向自己的儿子还是向外人征税?(赵海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
例(17)、例(18)中,“关于”后出现谓词性成分,即“任意扩大免费供应午餐范围”和“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谓词性成分后附着有“的+名词”的形式进行复指,例如“问题、决议”。

例(19)中,由“一事”来复指前文提到的“纳税”。

由此可见,当“关于”的介引成分为谓词性成分时,需要有”的+名词”或“一事”等词进行复指,不具有独立性。

而“对于”的介引成分“X”为谓词性成分时,可独立存在。

例如:(20)采取这种市场调节的形式,对于增加生产和满足用户需要,都有积极作用。

(李功豪《按照经济规律搞好社会主义市场》)
(21)然而,尸体的快速分解对于保护环境、改良土壤却有很多益处。

(冯中平《墓地采访手记》)
介引成分“X”涵盖体词性成分和谓词性成分,但根据对语料的调查分析,“关
于”和“对于”的介引成分“X”多以复杂的名词性短语为主。

定中式短语具有很强的限定性,即介引成分“X”大多是有定的,这与“关于”和“对于”的话题标记功能相关(话题必须是有定的)。

例如:
(22)对于中央和地方已经决定关停的企业,银行要停止贷款,督促和协助企业处理财产。

(《解放日报》1981-01-08)
(23)对于群众提出的各种要求,一时不能满足的,这个厂采取的方针是“不回避、细分析、多引导”。

(《解放日报》1981-01-08)
另外,分析语料时还有一种现象:“X”为“一个+NP”的形式,且NP大多指人的名词,位于句首,引出话题。

但是“关于+一个NP”这样的语言现象很少见。

例如:
(24)例如对于一个人,如果只凭一些片段的印象,有时会把坏人当成好人,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

(王若水《哲学常识》)
(25)对于一个老兵,还需要再嘱咐什么吗?(梁国伟《金矿的雪夜》)
(二)句法结构与功能
“关于”和“对于”都可位于句首作状语,也可构成“对于/关于+X+的+名词/动词”的形式作定语。

例如:
(27)关于国内情况,胡耀邦说,中国已经确定到本世纪末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翻的奋斗目标(《河北日报》1983-05-07)
(28)对于这一处理决定,在场记者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天津日报》1987-11-27)
(29)费尔巴哈摘引了培根对于科学的许多精彩言论。

(江霞《思想家的智慧》)
(30)费尔巴哈所阐述的关于幸福的理论,就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这种政治要求的反应。

(葛树先《费尔巴哈幸福观批判》)
例(27)中,“关于国内情况”作句首状语,引出该句的话题。

例(28)中,“对于这一处理决定”位于句首作状语,起到强调作用。

例(29)中,“对于科学的”作”精彩言论”的定语,对其进行修饰限定。

例(30)中,“费尔巴哈所阐述的理论”是“关于幸福”的,强调该理论涉及的内容。

“对于+介引成分”作状语时,与主语的相对位置有两种情况:1.位于主语之前,构成“对于+X+S+VP”形式,作句首状语,前文已有描写,此处不再赘述;
2.位于主语之后,构成“S+对于+X+VP”格式,位于主谓之间,通过引出动作行为
的对象来修饰谓语动词。

例如:
(31)小王对于突如其来的惊喜感到开心。

(32)同学们对于几年前经历过的高考始终记忆犹新。

例(31)中,介词短语作状语,位于主谓之间,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突如其来的惊喜”来修饰谓语动词“感到开心”。

例(32)中,位于主位之间的介词短语引进的是“记忆犹新”的对象,即“几年前经历过的高考”。

“关于”作状语时与主语的位置,学界有争议。

一般认为“关于+X”只能位于主语前,不能在主语后。

例如:
(33)关于这个问题,胡乔木通知曾经为党校拟了一个培训生的教授和学习的纲要,其中涉及到各个学科,要求我们具有渊博的知识。

(《北京日报》1983-09-02)
(34)关于“挢枉过正”颜师古有注云:“挢与矫同”。

(《中国青年报》1985-08-16)
“关于+X+的”作定语时,在该介词短语前加上谓语“是”形成判断句,此时,“是+关于+X+的”作谓语。

但是,“对于+X”无此用法。

例如:
(35)故事之三,是关于以茶会友的。

(秦牧《敝乡茶事甲天下》)
(36)美国公民复决的重要法律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关于政治组织和选举制度的,二是关于财政和税收的,三是关于社会公益事业的。

(谭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论》)
(三)“对于/关于+X”的句法位置
“对于+X”和“关于+X”都可以位于句首,作状语;也都可以位于句末,起强调作用。

例如:
(37)对于成人,我是很早很早便带着一种沉默的淡漠去观察,测验,而感到不可信任了。

(何其芳《街》)
(38)关于标的物的价格,国家有牌价的依牌价,国家没有规定价格的,由当事人自行议定。

(陈春龙《法学通论》)
(39)他的主要研究是在语言学方面,对于语法更是了不得。

(40)我想再跟您好好谈一次,是关于辍学创业的。

“对于+X”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位于句中,即主谓之间;“关于+X”一般不出
现于句中,但是也偶尔出现在句中。

例如:
(41)但是,我们人类对于这个客观存在的体系是无法认识的。

(段景莲《哲学有无体系之我见》)
(42)荀子对于人所以优异于其他事物的性质的论述尤为明确。

(方立天《儒家人生哲學简论》)
(43)教育部二十八日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高考命题若干问题通知。

(《文汇报》1983-12-30)
(44)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郊区农村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北京日报》1985-06-14)
三、语用
(一)“关于”“对于”具有话语标记功能
介词短语位于句首,通过采用将人、事物或动作前置的方法,使受话者明确语句的焦点,起强调作用,其后的叙述为说话者对话题的看法、观点或者评价。

例如:
(45)关于语言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斯大林同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已经指出“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

”(林曦《关于中国文字有没有阶级性和改革》)(46)关于这个水怪,人们想象出许多形象的面具,其中主要一种是有角的类似羚羊或变色龙的半人半鳄鱼的面具。

(梁宇《非洲艺术的瑰宝》)
(47)对于哲学有无体系问题,笔者认为,无论从什么角度讲,哲学自身原本是无体系可言的。

(段景莲《哲学有无体系之我见》)
(48)对于费尔巴哈的这段话,列宁指出“这对于反对不可知论是重要的。

”(林京耀,陈荷清《试评费尔巴哈的认识论》)
例(45)中,“语言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是话题,由“关于”引入,之后的内容是围绕该话题的看法。

例(46)中,“关于”是本句的焦点,即“这个水怪”;例(47)(48)中,“对于”的介引成分为“哲学有无体系”“费尔巴哈的这段话”,分别为语句的话题,之后的内容是人们对话题的观点。

(二)“关于”“对于”具有篇章衔接功能
在复杂语篇组成中,介词起到衔接作用。

分为3種情况:1.回指述题部分,即指标记的话题成分回指上文的述题成分;2.回指话题成分,即指标记话题成分回指上文的话题成分;3.回指整个命题,即指标记的话题回指整个命题。

例如:
(49)小王取得的成就,一是他的日积月累,二是老师对他的帮助。

对于老师对他的帮助,可谓是久旱的树苗遇到了甘霖。

(50)这件事我会尽量帮你,对于它是否能够成功,我不知道。

(51)小王打伤同学,受到处分但却没有被勒令退学。

对于这件事,我没有意见。

例(49)中,“对于”构成的介词短语回指述题部分,是对述题部分的说明。

例(50)中,“对于”构成的介词短语回指话题成分,是对话题的补充。

例(51)中,“对于+X”回指整个命题,表明自己的看法。

(三)“对于”的篇章管界功能
“对于”的篇章管界功能,即对述题陈述的对象进行限制,从而限制述题的理解角度和方向。

例如:
(52)对于误入胜地的外来人,都要给予惩罚,轻者驱逐出境,重者有来无回,就地处以死刑。

(蒋宝林《与世界隔绝的巴杜伊人》)
(53)对于这黑暗的现实,元剧里有着尽情的暴露。

(宋汉濯《元剧的现实主义精神》)
“对于”常常与“来说”、“而言”、“来讲”等构成介词框架,来限制判断关系。

例如:
(54)对于权力机关来说,要依照选举法的程序产生,并接受法定的权力监督。

(徐万珉,卢少华《现代政治论》)
(55)因为,对于一个机器人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第一项法律。

(班胜《机器人卡雷尔的悲剧》)
(四)“关于”侧重提示功能
“关于”具有主题功能,其介引成分引出话题,之后的内容使受话者对话题有进一步的理解。

例如:
(56)关于语言和思维的相互关系问题,一般有两种错误的看法:一种是把语言与思维割裂开来;另一种是把语言与思维等同起来。

(高年华,植符兰《语言学概论》)
除此之外,“关于”也可作文章的标题。

例如:
《关于郑成功和施琅的评价》
《关于中国文字有没有阶级性和改革问题》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关于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思考》
《关于资源经济学的构想》
《关于社会主义积累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马杜娟,郑通涛.现代汉语常用介词与块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出版,2017.
[4]宋静静.“关于式”话题句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王蕊.“对于、关于、至于”的话题标记功能和篇章衔接功能[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3).
[6]李秉震.从隐现和替换看“关于”、“对于”的语义功能[J].中国语文,2012,(2).
[7]程明军.“对于”和“关于”的用法辨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1).
(邓亦佳河南新乡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453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