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实验教学体系的若干方面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实验教学体系的若干方面思考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药学实验在药学教学和科研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药学实验教学不仅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予学生、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树立科学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独特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训练科学方法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后的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在办学质量与办学规模上均有重大发展。

截至2007年底,全国设置有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药学类专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513所,其中本科院校197所[1]。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已是21世纪药学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的精神,推进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技术、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使我校药学类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理论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实践。

使基础常规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开放性、创新性实验及学位论文制作能够得到很好的完成,有必要对原有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

为了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精神,适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药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根据药学类专业特点,对我校药学类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同时也强化了与之配套的实验室硬件建设。

1 制定与培养目标相协调的专业培养方案
通过四川省药学特色专业建设,强化我校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努力构建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课程体系。

我们加强了与行业、企事业及用人单位的联系,共同来研究、制定药学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家共同研究制定领域中和专业中所需要的课程体系。

为此2008年我们重新制订了药学、药物制剂两个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及实践教学大纲,特别在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

新的培养方案以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药学实验课程独立设置,实行学分制管理。

构建了“药学专业综合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并认真进行了实践探索。

我校新的药学类专业培养方案按照药学本科生培养目标,把药学类专业本科学生4年实验教学内容按学科内容和联系分成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药学基础实验,主要是本专业经典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本阶段的实验练习,让学生反复操作,达到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保持相对稳定,覆盖学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经典实验,占专业实验内容40%。

第二部分为药学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该部分实验内容是以新药研究思路设计而成,打破了过去各学科独立设置实验课传统贯例,将分散的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课程中的实验内容进行有机组合,汇集成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争取做到实验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其目的是使学生经过实验课程的学习、训练后具有分析和解决综合性较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加系统掌握药学类专业的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形成良性互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部分内容应时常更新,占实验内容60%。

在实验课程内容和知识点上实现立体交叉、逐步递进原则。

即先安排一些知识点比较单一的学科经典性基础性实验内容,使学生对本专业学科相关实验知识和方法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向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实验技术涉及面较广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递进。

综合性实验中既有正常药物提取分离测定,又有不同合成路线的合成方法变化观察;既有经典及现代的药物分析方法,又有药物干预机理的探讨;既包括典型的机能学知识,又增加了部分形态与生化代谢方面的实验内容,使同学们对实验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立体的概念;最后再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递进到科研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探索性实验。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解决的关键问题,一要科学的构建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二要优化整合科研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利用;三要形成合理的实验教学量化考核标准。

为此我们在此项教研教改工作中努力完善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以教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建立完善科学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2)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拓展开放性实验教学。

(3)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主导,开展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实验教材建设。

(4)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实验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

2 建设与培养目标相协调的实验室内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相互渗透,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设备已向仪器化、自动化、快速和微量、检测成分多指标的方向发展。

因此采用先进的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各类仪器已成为当今趋势。

在仪器设备上,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都难以适应当今形势要求。

为满足实验教学需要,我们应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对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仪器设备进行了大规模更新。

在药物分析检测方向,与美国安捷伦公司共建了液-质联用示范实验室,引进了Agilent6410三重四级杆液一质联用仪和Agilent6310离子阱液一质联用仪等仪器设备。

在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方向,与瑞士步琪公司共建了天然产物提取分离示范实验室,引进了瑞士buchi天然产物纯化系统、美国GE公司AKT PRIME高速逆流色谱仪、法国SEPAREX公司SFE超临界萃取仪和瑞士buchiR-220旋转蒸发仪等仪器设备。

在药物制剂方向,引进了瑞士SOTAX自动溶出仪、瑞士步琪B-290喷雾干燥仪、岛津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

中药鉴定方向,与麦克奥迪公司共建了显微数码互动示范实验室,引进了MOTIC BA200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和徕卡DM1000显微数码照相系统等仪器设备。

药理学方向,引进了澳大利亚Power Lab公司16道生理数据采集系统等仪器设备。

药物合成方向,引进了美国CEM微波合成仪和瑞士buchi平行合成仪等仪器设备。

在学生常规实验方面,全新设置规划了实验场地并大量补充更新了常规仪器,使实验仪器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提高,提高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水平。

在省级药学特色专业建设中,我们努力强化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

首先是改革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课程体系。

加强与行业、与企事业、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大家共同来研究、制定药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家共同研究制定此专业当中所需要的课程体系。

二是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材的建设,及时更新学生所用的教材,改变过去教材陈旧和单一的现状,新版实验教材应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到了教学内容之中。

三是改
革实验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首先推进教授上实验课讲台制度,再者是加强实验教学团队的建设,使实验教学团队能够起到“传、帮、带”的效果。

四是积极探索双师型,保证学校内的专任教师有机会到生产一线去参加实践,增长实践技能,把企事业单位中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聘用到学校内兼职授课,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学生的生产实习,包括社会实践等等。

五是加强见习、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做到投入保障,并有机制保障。

最终希望通过改革和建设,使我校省级药学特色专业建设好,同时也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成绩。

参考文献
[1]姜远英,黄宝康,柴逸峰,等.中国百年药学教育的历史回顾[J].药学教育,2009,25(5):58~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