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部编八年级语文上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期部编八年级语文上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领会本文深刻的主题、丰富的人文思想以及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人物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情境导入】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唐代诗人王维《观猎》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
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做了形象、逼真的描写。
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周亚夫。
今天我们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注意停顿和节奏,并在听读过程中画出疑难字词。
2.学生自读:学生自由诵读,最后由学生范读。
3.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字词读音和意思。
(1)读准下列加点字。
持兵揖.(yī)彀.(ɡòu)诏.(zhào)
(1)学生相互提问词义、句意。
小组反馈疑难字词句,教师统一点拨。
(2)学生翻译课文,再用故事的形式讲述。
(3)理清文章结构和情节。
二、精读课文——对比手法写人物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明确:周亚夫屯军细柳,汉文帝前来劳军。
2.文中采用了几处对比,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①细柳军与前两军之对比: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
“直驰入”——军规松弛,守备松懈。
②文帝及随从入营之对比:
“不得入”——细柳军军纪严明。
“直驰入”——霸上、棘门军纪松弛。
③三营将领之对比:
“持兵揖”“以军礼见”——周亚夫一丝不苟,严守军纪。
“将以下骑送迎”——将军违纪,无视军规。
④文帝态度之对比:
“此真将军矣!”——敬佩。
“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不满。
3.文帝目睹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时被深深感动,写文帝的言行反应在文中起何作用?
明确:写文帝的言行反应,从侧面有力地衬托出了周亚夫令人敬佩的“真将军”形象,同时在结构上起线索人物的作用。
4.综上所述,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明确:从军士戒备、军纪严明、军令畅达以及周亚夫的所言所行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5.请你概括周亚夫的性格特点。
明确:一丝不苟,威严,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6.说说本文人物描写的特点。
明确: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
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不多,只有“传言开壁门”和“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作者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将霸上、棘门军和细柳军对比,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
文帝的赞美、群臣的反应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的形象。
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使人物虽未出场,却已让人感受到了军纪的严明和周亚夫在治军上的威严。
三、拓展延伸
1.周亚夫“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与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所表现出的性格是否一样?
明确:此句表现了周亚夫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的品质。
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句,要联系当时境况,表现的是李白的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权贵的性格特点。
因此两者是不一样的。
2.谈到周亚夫将军,有人说:“周亚夫这个人太死板,他的那一套在今天根本就行不通,他迟早被皇帝‘下岗’。
”也有人说:“周亚夫这样做,只是为了引起皇帝的注意,以达到自己升迁的目的。
”你怎样看待周亚夫这个人物?他忠于职守的精神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明确: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道“防线”,只有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
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正是由于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心系党和人民的事业,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万事民为先”“百姓无小事”的宗旨,将自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拴在一起,才有了今天国家的繁荣昌盛。
这种敬业精神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境界,是时代所迫切需要的,必须大力提倡。
3.“细柳营”在后世的诗文中经常出现,有何作用?请举你所知道的一首诗。
明确:“细柳营”成为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四、本课小结
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相送。
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
作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
周亚夫这种敬业精神是西
汉朝廷之大幸,是安内攘外、拯救国家的精神支柱,的确值得敬佩。
“细柳营”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