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关——精选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泉关
这是矗⽴在希腊德摩⽐勤隘⼝(俗称温泉关),纪念公元前480年温泉关战役的⼀尊狮⼦状纪念碑上镌刻的铭⽂。
温泉关之战是马拉松战役之后第10年,波斯和希腊的⼜⼀次交锋。
温泉关战役
波斯王⼤流⼠⼀世死了以后,他的⼉⼦薛西斯登上王位。
薛西斯为实现⽗亲的遗愿,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
为此,他精⼼准备了4年,动员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军⼒。
参加远征的⼠兵来⾃⾂服波斯的46个国家,100多个民族。
有穿着五光⼗⾊的长褂和鳞状护⾝甲、携带短剑长⽭的波斯⼈、⽶底亚⼈;有头戴铜盔、⼿持亚⿇盾牌和⽊棍的亚述⼈;有⽤⼸箭和斧头作为主要武器的帕提亚⼈和花刺⼦模⼈;有穿长袍的印度⼈;有穿紧腰⽃篷,右肩挂着长⼸的阿拉伯⼈;有穿豹⽪或狮⼦⽪、⽤红⽩颜⾊⾝的埃塞俄⽐亚⼈,他们的武器是棕榈树制的⼸、燧⽯做的箭头和镶羚⽺狐狸⽪;⾝穿鲜艳的红⽃篷,⼿拿标枪和盾的⾊雷斯⼈;还有帽盔上装饰⽜⽿、⼿执⽪盾和短⽭的⾼加索各族⼠兵。
波斯军队的⼈员这样庞杂,武器装备⼜是这样五花⼋门,使得这⽀⼤军很像⼀次各族军队和军备的⼤展览。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全军齐集⼩亚撒尔迪斯,号称500万,实则30—50万⼈左右,分海、陆两路,向希腊进发。
波斯⼤军⾛到赫勒斯邦海峡(现在叫达达尼尔海峡),薛西斯下令架桥。
⼤桥很快架设起来,是两座索桥,埃及⼈和腓及尼⼈各造⼀座。
桥刚修好,忽然狂风⼤作,把桥吹断。
薛西斯⼤为恼怒,不但杀掉了造桥的⼯匠,还命令把铁索扔进海⾥,说是要把⼤海锁住。
还命⼈⽤鞭⼦痛击海⽔300下,惩戒⼤海阻⽌他前进的罪过。
他的⾃命不凡和⽬空⼀切,由此可见⼀斑。
当然,桥最后还是造好了。
不过由索桥变成了浮桥。
⼯匠们把360艘战船整齐排列,⽤粗⼤的绳索相连。
船上⽤⽊板铺出两条路,⼀条⾛⼈,⼀条⾛骡马。
浮桥的两边⼜装上栏杆,以免⼈马坠⼊海中。
也许你不信,这⽀波斯⼤军⽤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过海峡。
有个亲眼看到了这⼀切的当地⼈,惊恐地说:“宙斯啊,为什么你变为⼀个波斯⼈的样⼦,并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领着全⼈类来灭亡希腊呢?”
⾯对来势汹汹的敌⼈,⼀向喜欢内部争⽃的希腊各城邦组织了从未有过的联合⾏动。
30多个城邦组成了反波斯同盟,同盟军总统帅由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担任。
渡过赫勒斯邦海峡后,波斯⼤军迅速席卷了北希腊,七⼋⽉间来到了德摩⽐勒隘⼝。
该隘⼝是中希腊的“门户”,依⼭傍海,关前有两个硫磺温泉,所以⼜叫“温泉关”。
关⼝极狭窄,仅能通过⼀辆战车,是从希腊北部南下的唯⼀通道。
这时希腊⼈正在举⾏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奥林匹克⾼于⼀切,运动会期间是禁⽌打仗的。
因此,希腊⼈在关上布置的兵⼒只有⼏千⼈。
当波斯⼈临近的时候,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仅带了300⼈来增援。
波斯⼤军在温泉关不远的平原扎下⼤营以后,薛西斯⾸先展开了⼼理攻势。
他派⼈捎信给希腊守军,说波斯兵多得数不清,光是射击的箭⽮就能把太阳遮住。
勇敢的斯巴达⼈那能被吓着,他们嘲笑说:“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在荫凉⾥杀个痛快”。
过了两天,薛西斯⼜派⼈去打探希腊⼈的动静,回报说希腊⼈把武器堆在⼀边,有的梳头、有的做操,丝毫没有打仗的样⼦。
薛西斯⼤为奇怪,问询知情者后⽅知,战前梳头是斯巴达⼈的习惯,意味着将要玩命⾎战。
薛西斯⼜耐⼼地等了四天,见守关的希腊⼈没有丝毫投降的样⼦,便下了命令,⽤武⼒活捉这些不知好⽍的希腊⼈。
根据温泉关地势险要、⼭道狭窄,部队不能展开⾏动,骑兵和车派不上⽤场的特点,薛西斯采取了派重装步兵轮番冲击的强攻战法,企图利⽤⼈数的优势打垮斯巴达⼈。
⽽斯巴达⼈却利⽤温泉关“⼀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居⾼临下,⽤锋利的长⽭凶狠地刺向⼿持波斯⼑的敌⼈。
波斯⼈倒下了⼀批⼜⼀批,攻打了⼀天⼜⼀天,却没能前进⼀步。
薛西斯⽆奈,只好拿出最精锐的⼀万名御林军投⼊战⽃,但除了抛下⼤⽚⼫体外,还是攻不上去。
见此情景,薛西斯急得三次从他督战的宝座上站起来,皱着眉头,抖动着胡⼦,狂躁地吼叫不已。
正当薛西斯⽆计可施的时候,⼀个名叫埃彼阿提斯的当地农民来报告说,有条⼩路可以通到关⼝的背后。
薛西斯⼀听,⼤喜过望,⽴即命令这个希腊叛徒带领御林军沿着荆棘丛⽣的⼩道直插后⼭。
他们穿峡⾕,渡溪流,攀⼭崖。
黎明的时候,越过⼀⽚橡树林,接近了⼭顶。
本来,列奥尼达在⼩路旁的⼭岭上早已布置下1000余名来⾃佛西斯城邦的守兵。
因数⽇⽆战事,他们便放松了警惕,直到寂静的⿊暗中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时,他们才慌忙披挂上阵。
波斯⼈已到跟前,⽻箭像⾬点般射来,佛西斯⼈败⾛了。
波斯⼈也不追赶,直向温泉关背后插了下去。
斯巴达王列奥尼达得知波斯军迂回到背后时,知道⼤势已去。
为保存实⼒,他把已⽆⽃志的其他城邦的军队调到后⽅去,只留下他带来的300⼠兵迎战。
因为按照斯巴达传统,⼠兵永远不能放弃⾃⼰的阵地。
700名塞斯⽐亚城邦的战⼠⾃愿留下同斯巴达⼈并肩作战。
前后夹攻的波斯⼈潮⽔般扑向关⼝,腹背受敌的斯巴达⼈奋勇迎战。
他们⽤长⽭猛刺,长⽭折断了,⼜拔出佩剑劈砍,佩剑断了,波斯⼈拥了上来。
斯巴达的勇⼠们杀退了敌⼈的四次进攻,拼死保护⾃⼰的统帅。
他们的⼈数越来越少,逐渐被压缩到⼀个⼩⼭丘上。
杀红了眼的波斯⼈,将残余的斯巴达⼈死死围住,在⼝令声中将⾬点般的标枪投向他们,直到最后⼀个⼈倒下。
⾄此,温泉关才最终被攻占了。
付出两万波斯⼠兵⽣命的温泉关⾎战,对于薛西斯来说,就象是⼀场恶梦。
⼀想到⾎战到底,宁死不屈的斯巴达勇⼠,他就⼼惊⾁跳地问:“斯巴达⼈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据说,波斯⼈在打扫战场时只找到了298具斯巴达⼈的⼫体。
原来,有两个斯巴达⼈没有参加战⽃。
⼀个是因为害眼病,⼀个是因为奉命外出。
战后,他俩回到斯巴达时,家乡的⼈都⾮常鄙视他们,谁也不理他们。
其中⼀个⼈受不了这种屈辱,⾃杀了。
另⼀个在后来的战⽃中牺牲,但斯巴达⼈还是拒绝把他安葬在光荣战死者的墓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