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园区总体规划(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园区总体规划(调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将乐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二○一五年十一月
目录
1项目由来 (1)
2园区发展回顾评价 (2)
2.1工业园区原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概述 (2)
2.2产业发展现状 (3)
2.3现状企业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 (6)
2.4园区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 (1)
2.5污染防治措施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1)
2.6开发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4)
3规划(调整)概述与规划分析 (5)
3.1规划范围与年限 (5)
3.2规划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5)
3.3空间结构和布局 (6)
3.4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 (8)
3.5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0)
3.6规划调整后与原规划的主要变化情况分析 (11)
3.7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
4 规划实施的主要主要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2)
4.1环境敏感目标 (2)
4.2主要环境影响 (3)
4.3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4)
4.4产业规划的环评推荐意见 (5)
4.5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 (6)
4.6规划所含近期建设项目环评简化建议 (11)
4.7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2)
5 总结论 (14)
1项目由来
福建将乐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4580亩(9.72平方公里),2009年通过了规划环评,开发区包括北郊、积善二个相对独立的工业园区。
北郊工业园于2001年由福建省乡镇企业局规划审批设立,园区面积1200亩,该园位于将乐县城北郊。
北郊工业园是将乐县支柱产业的重要集聚平台。
园区目前形成的主要产业有电子、林产、建材、矿产、机械等,现有企业50多家。
2014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从业人员5819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9.3亿元。
该园已全面完成开发,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齐全,设有11万伏肖公洞变电站一座,日供2万吨自来水厂一座,消防站一座,加油站两座,职业中专学校一所,园区污水并入城区污水处理管网。
由于北郊工业园目前已经全部开发完成且产业体系已经形成,因此本次将乐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调整范围不包含北郊工业园。
积善工业园位于将乐县古镛镇积善村,是将乐经济开发区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将乐县重点规划发展的园区。
积善园规划面积8.92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面积5.25平方公里,园区水、电、路、通讯、污水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备。
现有企业33家,2014年实现工业产值43.7亿元,工业增加值11.9亿元。
为了更好地招商引资和发展个私经济,要求有更多的工业用地为多种工业项目的实施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平台,以引导工业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企业的集约化程度,达到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统一的综合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为此对《福建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园)总体规划》(2007版)进行调整,本次规划主要对原规划的发展规模、用地布局、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进行了部分调整。
调整后的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园规划总用地面积为892.22公顷。
2园区发展回顾评价
2.1 工业园区原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概述
将乐经济开发区由北郊工业园和积善工业园组成。
北郊园始建于2003年,2006年8月该园区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确认,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福建将乐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为机械电子、建材和林产加工工业。
北郊工业园位于将乐县城北侧,用地面积为152hm2,主要产业布局有林产、矿产、建材、机械、电子等,现有企业50多家,园内工业用地基本饱和。
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福建省将乐经济开发区在北郊工业园基础上进行扩园,在其东部新建积善工业园。
积善工业园始建于2007年,位于将乐县城东北侧,区域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距县城4公里,福银高速公路互通口4公里,向莆铁路将乐火车站6公里,省道204线贯穿园区。
在产业布局上,以国家核准的、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优势的机械制造、轻工电子、精细化工等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产业。
2009年9月29日,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将乐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闽环保监[2009]90号)中提出,在规划优化调整和实施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环保工作(具体见表3.1-1)。
表2.1-1 原规划环评审查意见
2.2 产业发展现状
(1)现状入区的产业
积善工业园经多年的开发建设,入驻企业产业混杂,林产加工、机械制造、铸造、纺织、建材、化工、医药等在规划区内均有建设,没有形成主导效应的产业。
企业布局混杂。
积善工业园区从2007年开始建设,现入已建企业20家,拟建企业7家具体详见下表2.2-1
(2)现状产业布局合理性分析
根据开发区企业目前的分布情况和现场调查,发现目前开发区产业布局存在以下问题:
①由于规划滞后于企业发展,园区在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上缺乏统筹规划安排和管理,区内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混杂分布,缺乏足够的缓冲距离。
②区内多家落户企业与规划产业定位不一致,应考虑对现有企业进行限制规模和清洁生产,远期考虑逐步调整搬迁。
已经落户的万科医药、远大医药等两家企业属于医药中间体行业,与原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求的“不得发展以医药中间体和农药行业为重点的精细化工产业”存在冲突,同时由于医药中间体等化工产业生产存在水环境风险较大等环境风险,因此该类企业布局不合理,建议控制生产规模,不得进行改扩建,远期调整搬迁。
③开发区目前入驻企业各自为政,在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方面等存在诸多问题,给区域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压力。
部分企业存在“三同时”未到位和日常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等问题。
表2.2-1 现有入驻企业情况一览表(已建)
表2.2-2 现有入驻企业情况一览表(在建或拟建)
2.3 现状企业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
(1)园区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积善园区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详见表2.3-1及2.3-2。
目前区内企业生产和生活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表2.3-2 积善园区在建(拟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根据环评统计)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2)园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表2.3-3 已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 园区固体废物排放情况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表2.3-6 在建(拟建)企业固体废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2.4 园区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
①大气环境影响回顾
福建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园存在大气污染物排放点多、种类杂的特点,但各企业废气均经过相应处理后达标排放。
根据本次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目前园区及周边的的SO2、NO2、TSP、PM10本底监测结果均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
各特征污染物监测表明,特征因子浓度均符合TJ36-79一次最高浓度限值和参照标准。
综上,福建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可供开发区进一步建设。
②水环境影响回顾
根据本次监测结果分析,目前福建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园涉及的金溪、安福口溪均可以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标准。
与上一轮环评的监测数据相比,水环境变化不大。
③声环境影响回顾
规划区中对环境噪声贡献突出的为交通噪声,其次为工业噪声和生活噪声,区域环境噪声超标率为0。
规划区及其周边的声环境达到相应的标准,交通噪声影响较大,随着开发区企业入驻,人流和车流量的增加,区域声环境质量将呈下降趋势。
④固体废物影响回顾
开发区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别处理。
一般工业固废为锅炉的炉渣和除尘灰以及石渣等,炉渣和除尘灰外运可作为水泥混合材料或制砖原料。
开发区产生的危废主要包括工业源产生危险废物为废切削液、废机油、废包装袋、废包装桶等。
区内企业对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有委托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与处置。
福建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园目前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
2.5 污染防治措施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2.5.1水污染防治措施
(1)工业园排水体制及污水管网
工业园区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园区现有已建部分道路(迎宾大道、积善三路、新厝路、滨溪路及各已建好的支路)均已敷设雨水管网和排水管网。
雨水管网就近外排入溪,污水管道尚未形成完善的系统。
根据规划的污水工程规划,主干管敷设于迎宾大道,最终进入积善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2)主要水污染物排放企业污染防治措施
园区规划建设的积善园区污水处理厂目前已经投入运行,各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目前经过企业的处理达三级排放标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后,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
目前园区工业生产废水排放量较大的的万科医药和远大医药,万科医药采用水解酸化-UASB-A/O-沉淀法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远大医药采用微电解+化学沉淀+UASB+接触氧化处理达三级排放标准后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鸿燕化工采用采用调节→中和→厌氧→缺氧→好氧→二沉混凝沉淀的处理工艺达到三级排放标准后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2.5.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一般大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
目前在园区的中北部建有一座天然气供应站,但由于天然气管道建设不完全,园区内部还是以分散供热为主。
区内共有3家企业使用燃煤锅炉,分别为恒强管桩有限公司、福建宏和鞋业有限公司及福建通海镍业科技有限公司。
另外有2家企业使用生物质锅炉分别为金升达木业有限公司、榕华食品有限公司,剩下企业供热采用天然气和电。
燃煤锅炉及生物质锅炉均配备有水膜除尘,但脱硫效率较低。
另外福建宏和鞋业有限公司配套使用的锅炉为5台4t/h的锅炉,不符合标准。
(2)大气特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
工业园区内特征污染排放主要为有机废气,主要为瑞奥麦特有限公司、万科医药、远大医院及拟建的鸿燕化工。
①瑞奥麦特喷漆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采用活性炭吸附后通过排气筒排放。
②万科医药有机废气采用活性炭处理后通过排气筒排放,HCl废气采用碱液吸收设施进行处理,含氨废气采用水吸收。
③远大医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氯气、二甲苯采用三级石墨改性聚丙烯降
膜吸收后通过排气筒排放;氯化氢、NOx采用三级石墨改性聚丙烯降膜吸收+氨催化还原通过排气筒排放;燃烧烟气中的烟尘、SO2、NOx 采用直接通过烟囱排放。
④拟建鸿燕化工有组织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及乙酸,车间均建设尾气收集系统,末端均配套建设尾气水洗/碱洗装置与尾气水封冷凝装置各一组,处理后的废气经15m排气筒排放;罐区储罐均安装呼吸阀,建设喷淋装置,末端设置尾气水洗/碱洗装置与尾气水封冷凝装置一组,处理后的废气经15m排气筒排放。
2.5.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工业噪声源:目前开发强度不高,且现有入驻企业由于占地较大,工业噪声源主要为车间设备噪声,受车间隔声和距离衰减,至各厂界均能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
交通噪声:目前区内干道尚未完全形成网络,车流量较小,各干道的交通噪声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
区域声环境质量:片区内及周边现有村庄目前环境噪声良好,可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区标准。
2.5.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区内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主要是炉渣、边角料、不合格产品、除尘灰及其他废物等,大部分的一般工业固废均可回收利用进行减量化措施。
产生量最大的企业是恒强管桩有限公司,该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量为53916t/a,主要为不合格产品、锅炉灰渣及金属边角料均有厂内回收综合利用。
(2)区内企业使用锅炉产生的炉渣大部分能够回收制砖或铺路。
(3)工业源产生危险废物为废切削液、废机油、废包装袋、废包装桶等。
区内企业对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有委托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与处置。
(4)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清运率100%。
清运后送至将乐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理。
2.6 开发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2.6.1 开发区现状存在的问题
(1)开发区目前尚未形成以机械、电子行业为主导的产业,现状落户企业较分散,产业类型复杂,包括林产加工、机械制造、铸造、纺织、建材、化工、医药等行业,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未按照不同的产业分区布置。
(2)落户企业没有按规划进行布局,部分企业与原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推荐的产业存在冲突。
现状已入户投产的万科医药、远大医药两家企业属于医药中间体行业,与原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规定的“不得发展以医药中间体和农药行业为重点的精细化工产业”存在冲突。
(3)现状园区已配套建设有天然气供应站,但由于管道建设不完善,区内还是以分散供热为主,导致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较大。
园区应加强对天然气管道建设,减小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排放较大的企业进行技改使用清洁能源进行供热。
(4)园区内20家企业已投产运行多年,但仅有6家企业办理了环保竣工验收手续,其余企业未办理环保竣工验收手续。
(5)配套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集中污水处理厂虽已建成,但区内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回用管网尚不完善,污水接管率仅为50%,存在现状村庄和企业废水直排路边水体的现象。
(6)目前园区天然气站与配套管网已经建设,同时近期又规划一个集中供汽项目,根据将乐县气象局提供的资料可知将乐县静风频率达50%,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且积善园区及周边居民点较多,不宜建设大气污染型的建设项目,因此近期建设集中供气项目规划不合理。
2.6.2 整改建议
存在开发区现状存在的问题,本规划环评提出以下整改建议,详见表2.6-1。
3规划(调整)概述与规划分析
3.1 规划范围与年限
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园位于将乐县城东北侧,距县城约4km,东侧和南侧临金溪,西侧为福银高速公路,北侧临山体,规划区用地呈长条形,东西长约5km,南北宽约2.0km。
总用地面积为892.22公顷(10383.3亩)。
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
3.2 规划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1)功能定位
集生产、办公、科研为一体,建成将乐的现代工业新城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2)发展规模
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约892.22hm2。
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853.04hm2,,其中工业用地558.46hm2,占规划用地62.6%。
人口规模:园区规划总人口数为38534人,由于园区用地紧邻将乐县城,将有约50%的人居住在县城,居住在园区的人口为20000人。
3.3 空间结构和布局
规划形成“一轴、一心、二片区、多组团”的结构。
一轴:在园区内设置东西向迎宾大道景观发展轴线,贯穿园区,将园区划分为若干组团。
一心:在园区的南部设置综合服务中心。
二片区:沿福银高速公路北侧为产业片区,南侧为生活片区。
多组团:规划为九个工业用地组团、三个居住组团。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892.22hm2,由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水域等构成。
规划用地平衡如下:
规划工业用地558.46hm2,占规划总面积的62.6%,工业用地分为四块,大部分位于金溪北侧,居住用地以北,有三小块分别位于金溪东侧、南侧和西侧。
规划居住用地59.1hm2,占总用地6.6%,大部分位于园区工业用地南部、金溪北侧,为原积善村村部所在地,另有一小块将溪村安置地位于金溪东侧。
规划物流仓储用地7.63hm2,占总用地0.9%,位于金溪东侧。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3.62hm2,占总用地1.5%,除工业用地内环岛溪北侧一块商业用地外,其余均位于规划居住用地内部的道路两侧。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2.97hm2,占总用地的1.5%。
全部位于规划居住用地内部。
规划道路用地91.33hm2,占总用地的10.2%。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2.96hm2,占总用地的0.3%。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17.25hm2,占总用地的1.9%。
包括水厂、泵站、污水厂、燃气站、垃圾转运站、消防站、变电站等基础设施。
绿地与广场用地总面积92.67hm2,占总用地的10.4%。
主要为道路、河流两侧绿地及社区公园、居住区广场等。
此外,区内还有部分河流及水池。
3.4 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
(1)产业定位
构建以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金属加工、电子电气为主导,物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①机械制造产业
以福建三华轴瓦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将乐庆航机床制品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为重点,加强与三明市机床厂、重机公司、硫化机公司、齿轮公司等大型知名企业的技术和业务联系,大力发展机械及配套产业。
通过专业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带动配套零部件发展。
以将乐县瑞奥麦特轻金属有限公司为核心,重点引进瑞典金属半固态快速成型项目,形成区域高新技术示范和带动效应。
②精细化工产业
重点发展林产化工产品、食用菌提取物等重点项目,同时努力培育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
林产化工产品:依托将乐县及周边极其丰富的林竹资源,发挥园区兴丰林产化工、鸿燕纤维素酯、腾荣达制桨、新华活性碳等林产化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林产化工产品,特别是林产化工精细产品。
依托全县及周边油茶树种植面积大、茶籽供应充足的优势,发展山茶油及附属产品产业,附属产品有茶皂素、抛光粉等;依托全县及周边丰富的马尾松资源优势,发展松香和松节油产业,如松香、松节油再加工产品改性松香、松香衍生物(松脂酸盐、松香基树脂、松香腈)、松节油醇、萜烯树脂等。
发展松针提取物,如松针膏、松针浓缩维生素原、松针叶绿素铜纳等;依托丰富的杉木资源,发展杉木根精油提取及深加工产业(杉木精油、柏木烯、柏木醇、木醋液、木炭、可燃气体和木焦油等产品);依托丰富的木材、毛竹、林产品下脚料(如木屑、碎木<竹>块)、农作物茎杆等资源,适度发展活性炭产业。
食用菌提取物项目:发挥全县及周边食用菌资源丰富的优势,如香菇、茯苓、灵芝等,依托三明市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制药厂等专业机构技术力量支持,培育发展食用菌提取物生产龙头企业。
重点发展香菇提取物、灵芝提取物、茯苓多糖等项目。
③金属加工产业
主要围绕镍、镁及其它有色金属制品,依托世界领先的瑞典半固态轻合金加工技术,重点发展汽车、电脑、通讯及民用产品的外壳和零部件等产品。
以发展轴瓦、数字机床、发动机、汽摩配件等金属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相关机械标准件、金属制品业,如:高强度金属合金、标准紧固件、高强度紧固件、液压件、密封件产品以及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建筑及安全用金属制品、结构性金属制品等。
④电子电气产业
以大正厨具、泰达光电等龙头企业为核心,重点发展家电、微电子深加工组装等产品,开发生产新产品,向自动化、智能化的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增强承接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部分零部件加工功能。
(2)产业布局
精细化工产业位于园区西北部,迎宾大道以北地块;其余工业地块为机械制造、金属制品和电子电气产业用地,其中规划区西部迎宾大道以南为相对有大气污染的机械制造及金属加工产业用地,其余临近金溪的工业地块为污染小的机械制造、电子电气产业用地。
图3.4-1 将乐开发区积善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图
3.5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5.1给水规划
目前在积善大道的北侧建有一座6万t/d工业用水水厂,水源取自金溪,供现有企业工业用水。
县城下村水厂有一根DN400管引至园区,供现有企业生活用水。
园区最高日用水量根据园区内各类用地规模和用水指标进行预测,根据预测,园区远期最高日用水量约为3.0万m³/d,其中,综合生活用水量约为0.5万m³/d,占总用水量16.7%;工业用水量约为2.5万m³/d,占总用水量83.3%。
园区现有的供水设施可以满足其远期用水需求。
3.5.2排水规划
规划区采取雨污分流制。
(1)污水量预测
生活污水定额按生活给水定额的90%计,生活日变化系数取1.3;生产污水定额按生产给水定额的80%计,工业日变化系数取1.0。
根据以上测算园区远期平均日污水量约为2.3万m³/d,其中工业污水约2.0万m³/d,生活污水约0.3万m³/d。
(2)污水处理厂
目前在园区的东北侧建有一座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0万m³/d,现处理规模为0.5万m³/d,占地2.2公顷。
远期需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
(3)污水管网
目前在积善大道敷设了DN600-DN1500的雨水干管及DN800的污水干管。
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污水管网一般布置在道路西南侧。
(4)雨水规划
各雨水管段雨水流量按照雨水流量通用公式计算,暴雨强度采用三明市降雨强度公式计算。
雨水按就近排放原则,排入现有保留的安福溪或金溪。
沿安福溪和金溪设有18个雨水排放口,使雨水就近分散排入安福溪和金溪。
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管径为
DN400-DN1500。
为防止山坡径流到处漫流,拟在园区的北侧沿山体等高线处设置截洪沟,通过截洪沟把山洪就近排入水体。
3.5.3 固体废物收集规划
建筑和工业垃圾处理:可结合需要,有计划地用于土方平整。
可选择建设一处建筑垃圾消纳处理场,作为建设填方的土方调剂中心。
工业垃圾应做到废物回收和利用,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有毒工业垃圾,应委托有资质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理,达到无害化后才准许进行填埋。
规划区内设置3座垃圾转运站,两座位于工业区,一座位于居民区。
生活垃圾收集后转运至将乐县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3.5.4 燃气规划
(1)供气现状
目前在园区的中北部建有一座天然气供应站,占地1.3公顷,供气能力12000m3/h,沿积善大道敷设了DN150的天然气管道。
积善村的村民生活用能以液化石油气和电能为主。
(2)燃气需求预测
居民生活用气量按热值标准2700兆焦/人年计,天然气低热值按36兆焦/标立方计,园区人口规模约2万人,规划园区远期全部使用天然气,则居民天然气用量约为150万标m3/a。
园区内的公建、工业用气量按居民生活用气量的25%计,用气量为37.5万标m3/a。
(3)气源及管道规划
规划园区气源为管道天然气,由现有燃气站供应。
天然气管道为DN50~DN150。
供气方式为中压管网直接至建筑前,再经调压箱调压后用DN50-DN20进户,灶口压力控制在2kpa左右。
3.6规划调整后与原规划的主要变化情况分析
本次规划主要对原规划的发展规模、用地布局、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进行了部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