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征服自然阶段
时期:工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发展速度惊人,较高
主要环境问题: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 激化,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
人地关系: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
二、直面环境问题
环境
影响
物质 能量
人类 废弃物 社会
反馈 作用
环境
人类生存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还必须占据一定空间。 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也要排放到环境中去。环境又反馈给人类社会。
强调全球范围内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的公平(代内公平)
可
持 【发展】
续
人类要发展,尤其穷人要发展 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
展 【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社会可持续
改善生活质量,提 高健康水平,维护 平等自由,提高全 社会的教育水平和 文明程度
目的
可持续发 展的
基础
条件
生态可持续
保护环境
经济可持续
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责物代代 任种际内 公公公公 平平平平
公平性原则
可持 续发 持续性原则 展 共同性原则
保证资源可持 续利用
保证资源可持 续利用
人地关系演变的综合分析
下图为“人类社会演化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康的农药任意堆放
典型事例 泰晤士河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 垃圾任意堆放
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
环境 污染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等
建筑工地施工影响附 近居民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水俣湾事件、海上石
油泄漏
【可持续】
三
长远的,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微专题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经历的三个阶段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1.崇拜自然阶段
时期:采猎文明 生产力水平: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改造能力微弱 人地关系:恐惧和依赖,人类适应自然环境
2.改造自然阶段
时期:农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生产力发展、灌溉和耕作技术发展 主要环境问题:依附减弱,对抗增强、环境趋于恶化 人地关系:环二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Population 人口 人口众多 人口素质低
Resources 资源 需求大 利用率低 人均资源量小
Environment 环境 污染加剧 生态破坏
Development 发展 经济落后 发展需求强烈
可持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途径
业 生
产
个人消费 适度消费
生态农业
玉米油 饲料
CO2
回收率60%
酒精 杂醇油
玉米
脱胚
增产20%~30%
农田
消化液
高效有机肥
发酵
蒸馏
沼气发酵
沼气
糟液
饲料
工艺流程
主产品
废弃物综合利用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4.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环境问题分析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 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 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①土壤盐渍化;②土地荒漠化;③水资源短缺加剧;④生态系统多 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竭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 生态 化加剧 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 尘暴,古巴比伦王国 的消失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 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
因
大熊猫、江豚、藏羚 羊等数量日益减少
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实例
环境问题
原因
大气污染、水污染、 工业“三废”和有害健
土壤污染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
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说出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 2.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 了解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含义,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人地关系演变的综合分析
(1)甲图所示的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 范畴?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 哪些? 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3)下列问题属于乙图中箭头①引起的是_B__、_C__、__E_、_F__,属于箭头 ②引起的是_A_、__D__。 A.太湖蓝藻污染 B.海洋渔业产量下降 C.野生华南虎踪迹难觅 D.山西某地儿童铅中毒现象频频发生 E.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枯死 F.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环境 问题
资源短缺 原因:资源索取 大于 资源再生 表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
生态破坏
原因:过度砍伐 、过度放牧 、 过度捕捞 、不合理用水
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臭氧层空洞、酸 雨、全球变暖
环境污染
成因:排放 大于 净化
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 染、海洋污染等
循环经济
产品
传统生产
废弃物
资源
工业 废弃物
产品
途径
循环经济
资 源
减少对环境破坏
降低原料成本
降低污染处理成本
产品A
废弃物再生资源
下游
产品B
产业
途径
循环经济
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 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 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 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 济活动的生态化
如何实现 循环经济
农
清洁生产 工业生产
环境问题分析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2~4题。
2.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3.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乡村: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 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 口的双重压力
环
境
问
题
也
存
在
地
域 城市: 环境污染
差 异
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污染严重 工业转移,污染转嫁;
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实例
环境问题
原因
资源 水资源、土地资源、 短缺 矿产资源、能源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 过度索取
典型事例
华北平原用水紧张 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