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真好(黄柳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红领巾”真好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
全诗分三节,结构基本相同,每节都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叙述。
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教育了小朋友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小动物,与小动物交朋友,在地球的这个大家庭里和平共处,树立好少先队员的形象。
教案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发展朗读能力,促进语言积累。
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案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背诵课文,懂得保护鸟类,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案准备:
1、生字词卡片,课件或放大的文意图。
2、搜集各种鸟的图片,鸟鸣声的录音。
3、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去观察各种鸟的特征,丰富学生对于鸟的了解。
教案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读题质疑: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思考:“红领巾”为什么带上引号?“红领巾”代表了什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是谁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这篇课文。
(疑问是学习的动力。
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特
征,同时也渗透了文章的线索和教案活动展开的思路,让学生了解了红领巾的意义。
)
2、放音观察:播放鸟鸣叫的录音,启发学生谈谈对鸟类的了解。
出示课件(文意图)或鸟类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想像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利用多种媒体,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挖掘学生认知经验。
营造优美学习环境,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文热情。
)
二、对话平台
自悟
1、启发思考:是谁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找出文中的相关段落读一读。
边读边画,引导学生找找红领巾为小鸟做了哪些好事?圈出有关的词语。
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2、.交流自读情况。
"红领巾"为小鸟做了哪些好事吗?(放鸟巢、写木牌)读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相机随文认读生字新词:鸟巢、崭新、木牌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教师相机指导:如红领巾爱鸟、护鸟态度很坚决,这"不许打鸟"要重读,一字一字读清楚,读肯定些。
(范读、跟读、个别读、齐读)
4、试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鸟为什么要夸"红领巾"真好?(这一设计打破传统阅读学文的正常顺序,与由题生疑的导入相衔接。
充分挖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能读书,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坚持以读为本的思想,多形式的读书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和感悟。
用“因为……所以……”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进而明晰文章思路,明确认识,激发学生对红领巾的敬佩之情,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自豪感。
)
回读
1、教师启发思考:少先队员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找到答案。
2、学生分组合作,读课文第一、二小节,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3、每小组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互相评议。
(小鸟活泼、可爱;小鸟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根据自悟环节,追根溯源,增强读书活动的目的性、实效性。
引导学生回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启发学生交流讨论,体会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
朗读
教师根据各组汇报情况,组织学生观察插图,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应采用范读、领读、个别读、评读、赛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如:第一节表现小鸟的活泼、快乐。
读相关的语句,相机随文认读生字新词;利用录音或课件演示小鸟的鸣叫声,抓住“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体会;把小鸟的欢快、可爱读出来,读出对小鸟的喜爱。
第二节描写小鸟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引导学生读读相关的语句。
随文认读生字新词,抓住“机灵、扑棱棱”体会小鸟忙碌捉害虫的情景。
(读书是语文阅读教案的一个根本,多形式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让学生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
)统读
1、分组练习,朗读全文。
2、合作朗读。
分别邀请三个组来当最快乐的小鸟、当最机灵的小鸟、爱鸟的红领巾。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读文热情。
)
三、扩展: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鸟的知识,哪些益鸟能给森林、人类带来帮助,向大家做介绍。
(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积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爱鸟护鸟意识。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等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如:“蓬、棱”都是后鼻音,“喳、巢、崭”是翘舌音,“棱”在“扑棱棱”一词中变读为一声。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字经
验,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记住这些汉字的。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组织学生评议。
(低年级以识字为重难点。
教案中应抓实抓好识字记字的环节,多形式识字记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强调重点字音,组织交流识字记字方法,为学生打好阅读写作基础。
)
二、学习课文并背诵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
(师:清晨,林中谁最快乐——(学生齐背第一节)。
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学生齐背第二节)。
师: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
同座同学互相背诵。
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组织学生评议。
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边背诵边表演或配乐读。
(多形式背诵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表演读或配乐读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情境活动中感受到小鸟的快乐,让学生爱鸟情感在朗诵中得到升华。
)
三、记字、写字
1.观察: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理、捉、领、蹦”的字形。
重点强调,跃: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领”字的左右两部分是“头不齐脚步不齐”,“令”的捺变点。
2.指导书写,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优秀作品,组织学生评议。
(突出写字重点,加强评议指导,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
练习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鸟”的可爱。
注意用词情况和语言组织。
2、学习课文后,想一想除了爱护小鸟,我们应还应该保护哪些小动物呢?(这一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关爱小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
四、实践
1.在课外阅读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介绍。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3、教师可以组织有余力的同学写一封简短倡议书,号召大家行动起来,爱鸟护鸟。
(努力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形成健康和谐的个性品质热爱生活,关爱自然和生命的积极态度。
)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崭新:极新;簇新。
本课指少先队员制作的木牌是新的。
机灵:聪明伶俐;有机智。
活跃:行动活泼而积极。
蓬松:形容草、叶子、头发、绒毛等松散。
本课指小鸟的羽毛松散。
相关链接:
1、世界爱鸟日:4月底--5月初的第一个星期日
2、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林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报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区都要认真予以贯彻执行,并确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内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各省、市、自治区选定的爱鸟周时间也不尽相同。
到1983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选定了“爱鸟周”的日期。
作业设计:
1、我会填:
的小鸟蓬松的翠绿的
崭新的的红领巾的鸟巢2、我会仿写:
叽叽喳喳扑棱棱飞来飞去
3、我会做:
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有益的小动物需要我们的保护,想一想,写出一两句话。
教案反思:
在本课中,红领巾、小鸟对于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
课文图文并茂,学生们乐于接受。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中应在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多形式读文,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小卫士”的快乐自豪,从中受到美与家的启发熏陶,激发积极投身爱鸟护鸟公益活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