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兵装备:FHJ01式62mm单兵火箭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化兵装备:FHJ01式62mm单兵火箭系统作者:杨建辉,等
来源:《轻兵器》 2013年第10期
提起单兵火箭,读者朋友会自然想到其是一种打击装甲目标和坚固火力点的武器,很少将
其与防化兵使用的燃烧、发烟武器联系在一起。

本文为您展示的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专门用于发射燃烧弹和发烟弹的防化兵装备——FHJ01式62mm单兵火箭系统。

1980年代以前,我国防化兵烟火分队装备的单兵烟火武器主要有喷火器、发烟罐、发烟手
榴弹等。

喷火器虽然威力大,但射程近(有效射程为50m);发烟罐、发烟手榴弹等虽然使用
方便,但都是由人工近距离施放。

随着部队机动能力的提高,烟火分队原有的烟火武器装备已
难以满足作战的需要,由此,一种采用火箭发动机原理的近战武器——FHJ01式62mm单兵火箭
系统于1985年诞生了。

细看结构
F H J 0 1式6 2 m m单兵火箭系统于1983年开始研制,1985年批准定型生产,并装备防化兵烟火分队。

该单兵火箭由发射筒、发射后筒(内装火箭弹)、瞄准镜、两脚架等组成,主
要用于在伴随步兵行动中攻击敌火力点,烧毁敌易燃的技术装备和军事设施,迷盲敌人的观察
及射击行动。

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使用方便等特点。

该单兵火箭采用光学瞄准镜进行瞄准,利用电点火发射技术,使火箭发动机向后喷出的火
药燃气产生推力,从而推动火箭弹飞行。

战斗状态时系统全长1.2m,总质量(含2发弹)8kg,
初速123m/s,发射筒使用寿命250发。

发射筒
发射筒为上下设置的双筒结构,由筒身、击发机等组成。

通过转换开关可选择发射其中一
个发射筒的火箭弹。

发射筒上、下筒结构相同,均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用于发射时赋予火箭弹的飞行方向。

筒身后部设有连接体和防护套,连接体上设有卡槽,用以连接发射后筒。

卡槽上装有固筒簧片,防止发射后筒受到振动时脱落。

防护套可防止发射时火箭弹的后喷火焰烧伤射手。

在上筒口部
加装十字标线,其与校靶器配合,可标定筒身轴线,校正瞄准装置,提高射击精度。

上筒中后
部设有上、下两个燕尾槽式瞄准镜座,以安装瞄准镜。

当打击250m以内的目标时,将瞄准镜安装在上部的瞄准镜座上,当打击300~500m处的目标时,将瞄准镜安装在下部的瞄准镜座上。

下筒的中部下方设有击发机座,用以固定击发机。

击发机由机体、转换开关、微动开关、
击发装置、机械保险及电池盒等组成。

转换开关设在击发机座左侧,设有3个位置,可上下扳动,用于接通发射筒的上筒或下筒
电路,从而发射上筒或下筒内的火箭弹,亦或置于保险状态。

将转换开关扳动到“.”位置时接通上筒的电路;将转换开关扳动到“..”位置时接通下筒的电路;将转换开关扳动到“-”位
置时为保险位置,可向筒内装弹。

微动开关设在击发机座内部,在扣动扳机时,扳机后部上抬,顶起击发装置内的电保险簧片,此时,微动开关接通电路。

机械保险为横闩式设计,设在扳机护圈上部后方。

将保险推向左侧时,为解除保险状态,
锁定扳机的保险被解除,此时可扣动扳机;将保险推向右侧时,扳机被锁住,处于保险状态。

两脚架
下筒的前部下方设有脚架固定器,用以安装两脚架。

两脚架由脚架腿、转动箍、定位块及
弹簧片等组成。

转动箍套装在下筒前部,其下部与定位块相连;定位块下部与脚架腿相连;弹
簧片设置在转动箍内,用于缓冲下筒对转动箍的压力。

发射后筒
发射后筒兼作火箭弹的包装筒,以便于携行和装弹。

使用时,将内部装有火箭弹的发射后
筒安装在发射筒的后部即可进行射击。

发射后筒为一次性使用。

该火箭配用两类弹药——火箭
弹与发烟弹,因这两类弹规格不同,故发射后筒也相应地有两种规格。

装填发烟弹的发射后筒
长519mm,装填燃烧弹的发射后筒长586mm。

发射后筒由筒体、连接销、固弹钩及前后密封盖等组成。

筒体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

筒体上设有两片铜箔,当发射后筒安装在发射筒后部时,发射
后筒上的两片铜箔与发射筒上的导电簧片相接触,使电路接通。

筒体后端设有接线柱,与火箭
弹点火具引线相接。

筒体前端外部设有连接销,用于与发射筒连接;筒体后端的固弹钩与火箭弹的固弹片相接,使弹体稳固。

平时,火箭弹装在火箭后筒内,后筒的前盖和后盖起到密封的作用,发射时需将前、后盖
取下。

瞄准镜
瞄准镜由镜身、目镜、物镜及照明具等组成。

瞄准镜放大倍率为2.5倍,质量310g,照明
具质量45g。

镜身用于容纳和固定目镜、物镜、分划板、照明窗、调整螺等光学零部件。

目镜上设有眼
罩以控制眼睛到目镜的距离,并防止发射时撞击眼睛。

物镜平时用保护罩保护,瞄准时将保护
罩取下。

分划板上刻有表示不同距离的瞄准分划。

分划的十字中心用于瞄准100m处的目标,分划纵线两侧标有表示射击距离的数字,其右侧标有“0、5、10、15、20、25”的字样,表示射
击距离为0~250m,每个大格之间的分划值为50m,其中50~150m区间的小分划格值为10m。

分划板纵线左侧标有“30、35、40、45、50”的字样,分别表示射击距离为300~500m,大格
之间的分划值为50m。

照明窗用于夜间使用,设在镜身内分划板上方。

调整螺包括方向调整螺
和高低调整螺,用以调整瞄准镜分划板的十字中心与上筒轴线在100m距离上的交汇点。

方向调整螺设置在镜身左侧,高低调整螺设置在镜身上方。

照明具安装在镜身上方的连接座上,用于夜间瞄准时对镜内分划板照明。

连接座上有燕尾
槽和定位缺口,用以实现照明具与镜身的连接。

配用弹药
FHJ01式62mm单兵火箭系统配用的弹种主要有FYD02式62mm火箭发烟弹以及FRS02式
62mm火箭燃烧弹、84式62mm火箭燃烧弹3个弹种。

FYD02式62mmmm火箭发烟弹简称02式发烟弹。

全弹由引信、战斗部、连接螺、火箭发动
机及尾翼等组成。

全弹质量1.6kg(含发射后筒),全弹长523mm(尾翼展开),每发弹烟幕遮蔽正面宽度大于25m,持续时间大于30s。

引信为DRH10型双环境力保险引信,其安装在发烟弹的前端,由后坐保险机构、涡轮保险
机构、隔离机构、远解机构及传爆序列等组成。

引信的炮口保险距离为15m,解除保险距离为
60m,安全落高12m,无损落高1.5m。

发射时,在后坐力作用下,引信解除后坐保险,从而解除对涡轮旋转的限制。

当火箭发动机停止工作后,涡轮在空气动力作用下旋转,并脱离引信体,
使击针被顶起,从而解除涡轮保险。

此时远解机构的回转体开始转动,0.3s后使针刺雷管对正
击针孔,引信处于待发状态,火箭弹落地时引信触发,弹体爆炸,释放烟幕。

战斗部的外壳为铝制冲压壳体,内装炸药和发烟剂药柱,发烟剂药柱为红磷干扰发烟剂,
对红外观瞄器材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该发烟弹爆炸发烟后,红磷干扰发烟剂被分散成很多碎
块向四周飞散,落到人员身上具有化学烧蚀作用;其形成的烟幕则对人员的粘膜组织有强烈的
刺激作用,可使人员咳嗽、流泪和呼吸困难。

火箭发动机用连接螺相连在战斗部后方,其内部设有钢制燃烧室,燃烧室内装有发射药,
发射药由22根药柱组成。

燃烧室后部连接有喷管,喷管内装点火具。

在喷管外部固定有6个折叠尾翼。

平时,火箭弹装在发射后筒内,火箭弹的尾翼片是向前收拢的。

当火箭弹飞离发射筒时,尾翼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向后张开,以使弹体飞行稳定,提高火箭的射击精度。

发烟弹的弹体前部与发射后筒外表面均设有一条黑色标志色带,用于识别弹的种类。

FRS02式62mmmm火箭燃烧弹简称02式燃烧弹。

该弹除战斗部内装填的燃烧剂与02式发
烟弹内装填的发烟剂不同外,其他结构基本相同。

全弹质量1.6kg(含发射后筒),全长
578mm(尾翼展开)。

该弹威力较大,爆炸火种散布半径可达8m以上。

其采用的稠化三乙基铝燃
烧剂具有自燃特性,在空气中燃烧,遇水爆炸。

燃烧弹弹体炸开后,稠化三乙基铝被分散成可
燃块,可粘附在目标上燃烧。

燃烧弹的弹体前部与发射后筒外表面均设有一条红色标志色带,用于识别弹的种类。

84式62mmmm火箭燃烧弹简称84式燃烧弹。

其内部结构、外形、色带标记与02式燃烧弹
基本相同,只是引信采用“破-4庚”机械触发引信,战斗部内装黄磷燃烧剂。

该弹全弹质量
1.2kg,全弹长578mm,杀伤面积达80m2以上。

燃烧弹爆炸后,黄磷呈小碎块形状向四周飞散,与空气接触氧化燃烧,落到人员身上,会造成皮肤烧伤;落在可燃物上,可起纵火作用。

黄磷
燃烧对皮肤有化学烧蚀作用,使人灼痛难忍。

在伤口外残留的黄磷颗粒还可溶于脂肪中,经血
液循环被人体各器官吸收,造成磷中毒,使肝、肾、心脏等遭受损害。

在野战条件下,如果伤
员得不到及时抢救和治疗,即使烧伤面积不大,亦可造成磷中毒,伤害极大。

84式燃烧弹爆炸后,还会形成浓厚的白色烟幕,其烟幕具有一定毒性,对人员的粘膜组织
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造成人员呼吸困难、咳嗽、流泪等。

烟幕对可见光有很强的遮蔽作用,
战斗中亦可迷盲敌人,掩护己方小分队的战斗行动。

夜间使用84式燃烧弹,还可指示目标,便于己方观察和行动。

84式燃烧弹在雨天和对松软沙质目标使用时效果较差,在水中使用无杀伤效果。

发射原理及工作过程
FHJ01式62mm单兵火箭采用电点火发射原理,其电路部分由电池组、转换开关、微动开关、发射筒电路、发射后筒电路及火箭弹点火具等组成。

发射时,首先向上或向下扳动转换开关,以接通发射筒的上筒电路或下筒电路,然后将机
械保险按钮从右侧向左侧推到位,扣动扳机,扳机后部上抬,顶起击发装置内的电保险簧片,
使微动开关接通电路。

火箭弹点火具内的电阻丝发热,使黑火药燃烧点燃火箭推进剂。

推进剂
燃烧产生的火药燃气达到一定压力时,喷管后部的堵塞被火药燃气向后冲开,火箭发动机后喷
燃气,形成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弹沿筒膛向前运动。

火箭弹飞出筒口时推进剂基本燃烧完毕,火
箭发动机喷管上的6个折叠式尾翼片张开,使弹体稳定飞行。

火箭弹飞离筒口一定距离后弹体
引信解脱保险,呈待发状态。

撞击目标后,引信引爆炸药,使燃烧剂(发烟剂)分散,在空气
中燃烧(发烟)。

射手持火箭的射击姿势
射手在操作FHJ01式62mm单兵火箭系统进行射击时,通常采用卧姿有依托射击、跪姿有依托射击、跪姿无依托射击、立姿无依托射击4种操作方式。

无论采用任何一种操作方式,均由正、副射手合作完成射击。

卧姿有依托射击动作
听到“卧姿—装弹”口令后,正、副射手同时动作。

正射手右手将发射筒提起,左手打开
脚架,向目标方向架设发射筒,将筒面转向右侧,以便于装填火箭弹。

左手托握下筒后部,右
手接副射手递给的瞄准镜,将其安装在镜座上,并向前转动瞄准镜上的锁紧扳手,将瞄准镜固定,然后打开瞄准镜物镜的保护罩。

然后右手接副射手递给的发射后筒(内装火箭弹),将其
装入发射筒,先装下筒,后装上筒。

安装时,要使发射后筒的联接销插入发射筒卡槽内,再转
动定位。

副射手的动作是,两手将背具卸下,横放在左脚前。

两手在左脚两侧撑地,迅速卧倒,使
身体左侧着地,左腿屈于右腿下。

右手从背具镜袋内取出瞄准镜盒并打开,取出瞄准镜,递给
正射手,尔后将镜盒装入背具镜袋内。

两手配合从弹药箱内取出发射后筒(内装火箭弹),取
下前后盖,递给正射手,递送时应使火箭弹头部朝前,然后继续准备弹药。

正射手装好弹后,身体与筒身的夹角不小于30°。

左手掌心向上,托握下筒后部,将筒身
贴于右臂外侧,保持力量平衡。

右手握住握把,打开保险,食指靠在扳机上。

两肘稳固支地,
两臂协力稳住筒身,自然贴腮,目视前方,准备实施射击。

跪姿有依托射击动作
听到“跪姿—装弹”口令后,正、副射手同时动作:两名射手均为右膝跪下,臀部坐于右
脚跟上,左小腿略垂直,面向目标方向,正射手将发射筒置于右肩。

其他要领同卧姿有依托射
击姿势。

当在掩体内跪姿有依托射击时,也可跪双膝,身体前部紧靠掩体前崖。

正射手将发射筒置
于右肩,左手自然握筒,不得有意识拉筒向左或推筒向右,要以筒靠肩,勿以肩迎筒。

跪姿无依托射击动作
跪姿无依托射击时,正射手将筒置于右肩,左肘抵在左膝上,上体稍前倾,左手托握击发机前部,也可握脚架。

右手握握把,右大臂夹紧,右肘向里合,右手稍向下用力。

由于无依托持火箭,因此正射手务要两手协同稳住筒身,自然贴腮。

立姿无依托射击动作
立姿无依托射击时,正射手同样注意两手协同稳住筒身,左手托握击发机或脚架,右手紧握握把,自然贴腮。

编辑/曾振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