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探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和恰当的运用,以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选 梳理文章结构法、梳理人物关系法、畅谈读后感
择切合学生的练笔内容,解决阅读教学中“随文 受法。只要认真研读教材,抓住文本特点,就能
练笔写什么”“为什么写”的问题。我们从语文 找到适宜的方法。
教学的工具性出发,根据小练笔的不同目的,从
2. 品读感悟,指向表达。“品读感悟”是最
会得到提升。
字产生画面感,对学生来说就不是难题了。
3. 每课设计“随文读背”强化内化积累。学
三、构建随文练笔的训练序列——有“序” 完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和学生一道,根据课文内
1. 依据学生实际构建年段目标序列。根据不 容和中心编出一组“读读背背”。
同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标中不同层次的习作
如《师恩难忘》一课 :
鉴、模仿、运用相关词句和段落,用想象性练笔 尽可能地搭建起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
可让学生填补空白,描绘课文中隐含的画面和形 在动口、动手、动脑中感受语言,积累运用语言。
象,而延展性练笔则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扩展
3. 巧设铺垫,练习说写。随文练笔不是老师
阅读。
在课堂上口述练笔内容后,学生埋头作文的简单
单 元 课题 文本特点 训练项目 练笔方式 习作
剪纸所表
假如你是作
达的不仅 展 开 想 者, 该 怎 么
《 姥 姥 的 是“ 形 ”,象, 生 动 给 姥 姥 回 信
剪纸》 观赏
还有浓浓 描绘。 的“情”。
呢? 试 着 写 写。
剪纸
人 物 神 请你想象一
作 品,《 牛 郎 织 人物形象 态、动作、下, 如 果 牛
1. 初 读 感 知, 疏通文意
丰富教学语言
世
2. 品 读 感 悟,
界
彰的老师仍占少数。因此,深入系统地探寻阅读 构建“随文 练笔”教学
指向表达
创设语言情境
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改进策略,对切实有效地提高 模式
3. 巧 设 铺 垫,
教
小学生表达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练习说写
4. 交 流 反 馈,
搭建实践平台
师
要求,将“随文练笔”分为三个层次 :低年级重
音容笑貌 举手投足
在句子的训练、词语的运用、标点的使用 ;中年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级以句段训练为主,重在使学生乐于表达,尝试 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 词句 ;高年段则从文章整体的表达顺序和方法上 进行迁移、训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素材, 进行个性化的表达。这样循序渐进,才能使随文 练笔落到实处。
2019 年第 4 期 53
写作教学
操作过程。读得不够,匆忙仿写不行 ;寻章摘句, 感知不足不行 ;随意结合,目标游移不行。在课 堂上,老师要随着品读感悟的过程,为学生“练点” 做好充分的铺垫,对训练点的引导点拨要形成师 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态势,由读到说到写连贯自如, 水到渠成。
4. 交流反馈,点评欣赏。教师细腻而及时的 反馈点评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对于学生的练 笔,教师应争取当堂交流、讲评,欣赏学生的优点, 修改其不足,并逐步从教师的评价和反馈上升转 变到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帮助他们养成自我检查、 自我修改的好习惯。我们还要根据学段要求进行 相应的指导,用激励性符号、文字给予学生肯定、 建议、鼓励……我们还可将优秀的“小练笔”挑
下列几个角度来确定小练笔的训练内容 :用理解 为重要的一环。以下几个做法能实现指向表达的
性练笔表述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用表达性练笔 “品读”。①注意自己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和具
展示自己的思维和情感,用转述性练笔体会不同 体生动性。②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好自己的教学语
叙述方式的不同表现力,用迁移性练笔让学生借 言,创设好易于激发学生表达欲的语言情境。③
写法写一段
话吧!
习作课上,学生带着《姥姥的剪纸》一课中
选出来,及时地给予表扬,并在班级展示、交流。 所体会到的“形”与“情”,观察想象就有了自己
让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相互学习,共同 独特的视角,有了自己富于个性的体验。怎样通
提高。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 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和周围环境的描写让文
任 选 女》 一幅 展开
鲜明。
心 理、 语 郎织女相会,
言 的 描 会是怎样的
写。
一种情景。
想象
学 了 课 文,
完成
排比句式
你会联想到
一篇
写出了壮 排比句式 身边哪些能
习作。《 安 塞 腰 观 的 场 的运用。 体 现 生 命 力
鼓》
面, 文 字 镜头感十
量之美的壮 观 场 面, 模 仿课文中的
足。
写作教学
小学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探索
刘小剑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基本格局是以阅读课文 为主,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
二、构建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有“法” 指导学生随文练笔的过程,可以采用以下操
语
学生练笔次数少,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 作程序。
文
相脱节的情况。很多老师会自觉地利用随文练笔 弥补这种不足,但能妥善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 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
一、确定随文练笔的训练内容——有“点”
点评欣赏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不是单纯的写作训练,
1. 初读感知,疏通文意。阅读教学首先要做
之
而是为了实现读写结合、读写互动。所以,每项 的是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对文本所描述的事物获得
小练笔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或指向理解感悟,或 初步的感受。学生感知到文章写什么、写得怎样
窗
指向积累运用,或指向迁移内化,或指向想象延 之后,才有兴趣有能力进一步探究作者是“怎样
伸……且每次小练笔都应该体现学生在原有表达 写的”。这就为下一步的品读文本语言、有效积累
水平上的提高,而不是现有表达水平的简单复现。 运用做好了准备。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感知的
基于以上两点,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 几种教学方法:问题答案连缀法、词语连缀成段法、
2. 大小作文结合形成单元训练序列。每一组 课文之后安排一次习作,我们称之为“大作文”, 学习课文时同步进行的练笔称之为“小作文”。在 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将大小作文结合起来, 尽量使随文练笔训练与单元教材的习作要求相一 致,使两种训练互相关联,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启迪心智 诲人不倦 这一组词串就是一篇韵文,文章的立意、选 材、组材也包含其中。学生熟读成诵后,“随文携 带”,今后碰到类似题材的作文,自然会迁移、模 仿和运用。 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策略的运用,会促使教 师更加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更加重视引导学生 探求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而不是“越俎代庖”, 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 生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自主积累语言, 积极运用语言,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