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六中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汉六中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慷慨(kǎi)淋漓家喻户晓深恶痛绝浩浩荡荡
B.鲜(xiǎn)为人知心不在焉气冲斗牛激情澎湃
C.鞠躬尽瘁(cuì)目不窥园沥尽心血至死不懈
D.锲(qì)而不舍锋芒毕露色彩斑斓不以为然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的义务。
③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决不。
A.暴发抚养失言 B.暴发赡养食言
C.爆发赡养失言 D.爆发抚养食言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焦裕禄、王进喜、雷锋这些英雄人物,对于现在许多年轻人来说,是很陌生的。
B.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大会上,令人尊敬的老校长提出“师生齐努力,共创文明校”。
C.马航MH370飞机失联后,中国政府动用大批飞机和舰船协同多国政府组织的搜救队,在失事海域进行搜救。
D.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武汉市教育局对今年中考科目作了适当调整。
4.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舅舅给我讲了关公的许多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
B.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C.到底什么是体育强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要做那些事?似乎没有多少人能够说得清楚。
D.或许,你正踏着滔滔江水,穿越千年尘世的风霜,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远远地注视着我们这群现代人。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貌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气冰”或“固体瓦斯”。
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的大陆架和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已探明的储量是传统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两倍。
“气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专家认为,形成“气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
首先是温度,海底温度在2℃至4℃时,适合“气冰”的形成,高于20℃则分解。
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气冰”。
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
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
海越深,压力越大,“气冰”就越稳定。
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
在此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气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
在常温常压下,“气冰”则分解为甲烷和水。
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气冰”,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
有专家认为,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
因为“气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
甲烷是绝大多数“气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
“气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
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l:b-'-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
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10—20倍。
如果开采时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
而“气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的大量释放。
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会使地球升温更快。
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
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翻船。
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
“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
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气冰”,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
严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5.下列对“气冰”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介质混合产生的晶体物质。
B.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
C.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
D.是天然气被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在地壳深处的空隙中与介质生成的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
6.下列对“气冰”“是一种危险的能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气冰”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可能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
B.“气冰”有利有弊,本身就像一柄“双刃剑”,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冰”的危害远大于功用。
C.如果开发“气冰”资源发生井喷事故,无论对海洋生态还是对海上航行,都会构成极大的威胁。
D.“气冰”在常温常压下会分解为甲烷和水,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可能诱发海底地质灾害。
7.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气冰”的气源有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甲烷,还有在地球深处产生并进入地壳的天然气。
B.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气冰”所起的作用决不比二氧化碳小。
C.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气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增加温室效应。
D.开发已探明的“气冰”资源比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困难,这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
三、(共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8~12题。
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望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下面句中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当涂掌事当涂:当权 B.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看
C.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D.见往事耳见:看见
9.下面句中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但当涉猎但:但是 B.及鲁肃过寻阳及:等到
C.蒙辞以军中多务以:用 D.蒙乃始就学乃:于是
⑵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也,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
”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10.下面句中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以天下莫能当莫:没有谁 B.奢不能难难:驳倒
C.尽以予军吏士大夫予:给 D.王终遣之遣:送
11.下面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A.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B.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C.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D.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12.下面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赵括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兵法,得到父亲的赏识。
B.赵括的父亲不让他担任将军,怕他在战争中死去。
C.赵括的母亲劝说赵王不要让赵括为将,没有成功。
D.赵括的母亲不想受到儿子的连累,说明她很自私。
四、(12分)
13.翻译文言文⑴中的句子。
(2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4.翻译文言文⑵中的句子。
(4分)
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15.古诗文填空。
(6分)
⑴此夜曲中闻折柳,。
⑵,凭君传语报平安。
⑶草树知春不久归,。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粽子里的乡愁
①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②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
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③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
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
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为“子孙粽”,吃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
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灰汤粽。
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
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④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
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灰褐色,内含大量的碱。
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
那股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
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
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
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
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
几十年以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
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⑤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
真个是门庭若市。
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
乞丐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味多给点)。
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
⑥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呢?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
福是要靠自己修的。
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
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
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
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⑦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因而每回看到乞丐们背在背上的婴儿,小脑袋晃来晃去,在太阳里晒着,雨里淋着,我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过。
当我把粽子递给小乞丐时,他们伸出黑漆漆的双手接过去,嘴里说着:“谢谢你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我一身的新衣服。
他们有许多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差不多高矮。
我就会想,他们为什么当乞丐,我为什么住这样的大房子,有好东西吃,有书读?想想妈妈说的,谁能
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心里就害怕起来。
⑧有一回,一个小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
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
”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
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有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
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
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
”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样说的。
”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
⑨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
”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分。
”
⑩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⑪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
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
⑫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在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世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
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
⑬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
母亲细致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6.仔细阅读文章第④段,思考灰汤粽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4分)
17.依据上下文,解释下面句中中划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
(6分)
⑴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⑵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分。
”
18.文本记叙了两件“我”和母亲给乞丐施舍粽子的事情。
请说说在这两件事中,母亲分别告诉了“我”怎样的人生道理。
(6分)
19.文本题目“粽子里的乡愁”的含义有哪些?(6分)
六、作文。
(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有人陶醉于春日的和风细雨,有人惊心于夏日的狂风暴雨,有人伤感于秋冬的凄风苦雨……风雨是大自然的抒情诗。
其实,人生之旅并非一路阳光,也会有风雨相伴,所以才有了“风雨同舟”“风雨兼程”、“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劝勉和激励等句子。
你在人生道路中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你有怎样的感受?你又是如何面对的?请以“面对风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得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武汉六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3月月考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C 6.B 7.D
8.D 9.C 10.D 11.D 12.C
13.人分别了一些时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这么晚才了解到呢!
14.大王最终要派遣他率军出战,倘若有什么不和您意的(指兵败),妾能不因他而受诛连吗?
15.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百般红紫斗芳菲
16.颜色:浅咖啡色;味道:有碱味;气味:特别清香;功效:有助消化。
(共4分,每点1分)
17.⑴“敲”具有动感,形象地刻画出妈妈的话对我思想认识上的重要的敲打作用。
母亲的话改变了“我”对乞丐的看法。
⑵我不能过和你一样幸福的生活(或:我不可能像你说的那样,和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学习。
)(2分)
18.⑴做人要善良,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⑵有时候,我们对别人的帮助也是有限的。
(2分)
19.对家乡过端午节包粽子(灰汤粽)、送粽子习俗的怀念;(2分)对善良的母亲的怀念;(2分)现在身处异乡,无从体味家乡情味的失落(惆怅)。
(2分)
参考译文: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
(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
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
”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军。
”等到赵括(被拜为大将)即将出兵的时候,他的母亲上书告诉赵王说:“赵括(这个人)不可以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为什么?”(赵括的母亲)回答说:“当初我开始侍奉他的父亲时,(他)当时做大将,亲自捧着饭把食物送给(别人)的有几十次,所交的朋友有几百个;大王和宗室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把它送给军中将士和士大夫,从(他)接受任命的那一天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
现在赵括刚当上大将,就面朝东方接受朝拜,军中将士没有敢抬起头来看他的,大王所赏赐的金银财宝,(他)都拿回来藏在家里,而且每天看到有便宜的田地住宅可以买下来的就买下来。
大王认为(赵括)跟他的父亲相比如何呢?他们父子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出兵。
”赵王说:“老太太你的意见还是先放在一边吧,我已经打定主意了。
”赵括的母亲于是说:“大王最终决定要派他出兵,那么如果有不顺利的情况发生,我能够不受到连累吗?”赵王答应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