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上《做框架》新
做框架-熊莹

(1)请同学们拿出1号信封的小棒(7根短小棒、1根长小棒)和2号信封的橡皮筋,我们来扎两个框架。(教师指导橡皮筋缠绕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并检验框架是否牢固
同学们轻轻拉一拉,推一推,看框架在力的作用下是否有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三角形框架不易变形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3、教师提醒
(1)制作材料是3号信封的小棒(5根短小棒、7根长小棒),如果觉得材料不够,可以把刚才已经用的材料也用上。
(2)同学们汇报展示时,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设计的,作品的名称和作用。
4、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交流
四、本课小结:
我们的时间有点短,老师准备的材料有点少,有许多同学的创意还没有实践,希望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做完自己的创意作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一定会出现象埃菲尔那样伟大的建造家!
二、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1、(再看课件)这幅图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看到它011ca3009158.html
2、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在铁塔动工时,巴黎的居民却不这样认为,工地附近的居民吓坏了,有人还跑到法院去起诉建造家埃菲尔。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框架的有关知识和加固框架的技能,并且体验到了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值得注意的是:还应加强爱惜物品的教育,因为在做立体框架
1、刚才我们做的是平面图形框架,你们会做立体框架?今天大家先来尝试一把,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一回小建造家,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建造一个立体框架,要求:有创意、美观、牢固。
2、PPT011ca3009158.html
STEM理念下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科学实践研究——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为

课程篇STEM 理念下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科学实践研究———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为例文|张艺士一、STEM 理念下小学科学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分析(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形状与结构”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课):探究形状与结构所蕴含的科学道理。
其中,第1~6课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第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与结构,呈现了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的过程,最后进行综合应用。
但实际上很多学校一周只有一两次科学课,学生学习到的是碎片化的知识,到第8课输出时———“用纸造一座桥”,便很难把碎片化的知识联系起来,导致出现了纸桥制作的完成率低、制作效果不佳等问题。
这样的教学不但不利于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也导致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有所降低。
(二)STEM 理念下对该单元进行大单元教学的分析STEM 是科学(Science )、技术(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 )和数学(Mathematics )四门学科的统称,强调多学科的整合。
[1]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本质,在于将技术与科学、工程和数学等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这在某种程度上是STEM 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2]《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强调知识点的讲解要从理解到应用,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即摒弃以单个知识点讲解为主的碎片化教学方式,从知识的整体出发,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及其应用。
[3]漷崔允在《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围绕大观念或大问题进行的单元教学。
国内外学者和一线教师对于大单元教学的内涵、意义以及实践的研究表明,大单元教学的单元整合形式使知识内容更加系统、课堂内容不再重复,教学环节也更加紧凑,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由此,基于STEM 理念将大单元教学引入小学科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教案

第五课《做框架》【整体设计】《做框架》一课是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五课。
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
本课的教学思路如下:1、初步认识框架。
通过三角形板与三角形框架的比较及四边形框架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框架。
2、制作简单框架。
通过制作三角形、四边形框架及加固四边形框架,认识到三角形框架是一种稳定的框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3、制作正方体框架。
先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个简单框架可以组合成复杂的框架。
正方体框架就是由许多个四边形框架组成的。
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框架。
4、加固正方体框架。
学生动手加固正方体框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
5、进一步认识框架。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品及建筑物的认识,知道这些物品或建筑物都是框架结构的。
同时认识到框架结构的其他特点。
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出如下特点:1、注重学生的动手制作。
本课是做框架,制作简单框架,加固四边形框架,制作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制作技能,业能让学生在动手做中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课不仅强调学生动手做,但更强调思维发展,思考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让学习活动有别于一般的制作课,进一步体现出科学课的特点。
3、体现概念建构的特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简单框架到复杂框架的认知过程,经历从框架模型回归到生活实际的过程,概念逐步的建构形成。
4、体现“设计与技术”的特点。
本课是“设计与技术”课的典型,既有设计的要求,又有制作的任务。
因此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设计方案的初定、预期目标的估计、工具手段的选择、方案之间的比较、最终方案的确定、操作制造的实践、评价总结的交流等过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教科版科学《做框架》上课课件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加固正方体框架设计图
最初设计
第一次 改进后的设计
第二次 改进后的设计
设、计图
优缺点 分析
加( )根斜杆
活动一:研究简单平面框架(2人一组)
1. 制作: 做一个三角形框架; 做一个四边形框架。
2.感受这两个简单平面框架受力时的情况。 提示:可以在顶点施加压力;也可以在边上施加压力。
活动一:研究简单平面框架(2人一组)
1. 制作: 做一个三角形框架; 做一个四边形框架。
2.感受这两个简单平面框架受力时的情况。 提示:可以在顶点施加压力;也可以在边上施加压力。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2-5
《做框架》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加( )根斜杆
加( )根斜杆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陈梅娟:六上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桐乡市崇德小学班级学号姓名《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很多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3.横梁立着放(即:侧着放)比平着放好,因为这样能增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抗弯曲能力。
3.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很强,主要原因是: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并改变其中一层或几层纸的形状。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古代城门大多建成拱形,是为了增强抗弯曲能力。
2.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3.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第四课:找拱形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3.生物体中的拱形有:人的头骨、肋骨和足弓;龟壳;贝壳等。
(其中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第五课:做框架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结构叫做框架结构。
2.三角形框架比长方形框架不容易变形。
3.用加斜杆的方法给长方形框架加固,斜杆能在框架受压时起到“推”或“拉”的作用。
第六课:建高塔1.建造高大的铁塔,不但要结实不变形,还要保持直立。
2.铁塔不易倒的主要原因: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三角形框架、塔基深陷于地下。
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2.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桥的承重要求、材料的特性、材料的数量、桥的形状和结构等。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5《做框架》

做简单的框架
你能用这些小棒做出什么样的框架图?
三角形
四边形
观察一下这两个图形受到外力时会有什么变化?哪一个容易变形?
注意: 1、用适当大小的力,2、两次用的力要差不多大。
我们发现:三角形的框架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容易变形
稳 定 不稳定
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力
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力
压 力
压 力 推力
斜杆越多,能够承受的重量越大 在做好的框架上 放书,它能承载 多少本书?
观察哪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 使用这些框架结构有什么好处?
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 撑出很大的空间 。还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牢固
课堂总结
•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 构。 • 2、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 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 。 • 3、增加的斜杆起“拉”“推”的作用, 使框架不变形。 • 4、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 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它的优点 是 既省材料又坚固 。 2、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 和 四边形 。 3、四边形中增加的斜杆起的作用是 拉和推的作用 。
• 二、选择题 1、加固正方体至少需要几根斜杆( A )A 4根 B 6根 C 8根 2、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B)A横杆 B斜杆 C竖杆 3、 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C )。A 正方体 B 长方体C 三角形 4、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 )。 A、支撑力大 B、实心的 C、抗风能力弱 5、三角框架最大的特点是( A )。A稳定 B面积小 C省材料 6、下列( B )框架不易变形。 A、 B、 C、 7、下列形状中最为坚固的形状是( C ) A正方体 B 长方体 C球形 8、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 )。 A、支撑力大 B、实心的 C、抗风能力弱 9、三角框架最大的特点是( A )。 A稳定 B面积小 C省材料 10、做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C )斜杆。 A8 B12 C6 11、框架结构中的“小格子”大多数是( C )形状的。 A、梯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六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2、杠杆的科学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4、轮轴的秘密5、定滑轮和动滑轮6、滑轮组7、斜面的作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形状与结构1、抵抗弯曲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3、拱形的力量4、找拱形5、做框架6、建高塔7、桥的形状和结构8、用纸造一座“桥”能量1、电和磁2、电磁铁3、电磁铁的磁力(一)4、电磁铁的磁力(二)5、神奇的小电动机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8、能量与太阳生物的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2、校园生物分布图3、多种多样的植物4、种类繁多的动物5、相貌各异的我们6、原来是相关联的7、谁选择了它们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学设计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六上第二单元实验操作

活动和注意点
4.测试纸拱的承载能力
课题和页码:2.3《拱形的力量》P31-32 实验器材: 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 实验步骤: •(1)做一个纸拱,测出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 •(2)两边各用一本书抵住拱足,测出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 •(3)用更多书抵住拱足,测出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 •(4)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1.实验整合,不要将这个完整实验变成三个实验。
桥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用多少材料,怎么牢固地连接在一 起…… • (3)介绍评价总结。 注意事项: 1.要求造一座跨度大的现代化大桥;2.活动前先让学生了解评 分标准
拓展性活动
2.2瓦楞纸板设计 2.3瓜皮拱的体验和延伸 2.4不同饮料瓶的科学性 2.6萝卜高塔 2.7钢索桥钢缆拉力体验
活动和注意点 1.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 关系的实验
课题和页码: 2.1《性质与抗弯曲能力》P27-28 实验器材: 长度20cm、厚度相同(1张厚)、宽度不同(6cm、12cm、 18cm)的纸条,垫圈;长度20cm、宽度6cm相同、厚度不同(1 张、2张、3张)的纸条(相同的A4纸粘贴而成)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演示好“马鞍形绑扎法”;2.长竹棒怎么增加起到效果最佳。
活动和注意点
7.建高塔
课题和页码:2.6《建高塔》P39 实验器材: 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等。 实验步骤: • (1)学生能够用到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
水等材料制作高塔。 • (2)要学生用扇风的方法检验建造的“高塔”的抗风能力,是
活动和注意点 2.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实验
课题和页码: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P27-28 实验器材: A4纸若干张、铁垫圈、双面胶或透明胶 。 实验步骤: •(1)用同样大小A4纸折成 “一”“ㄩ”“W”“口”“O” •(2)将“一”字形纸梁垫在桥墩上,放垫圈,测出承受垫圈 数量。重复三次。 •(3)用相同方法测出其他形状纸梁承受垫圈数量。 •(4)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小学六年级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活动手册答案【篇一:六年级《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ss=txt>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 一个2.1b 2.2d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1.2c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 轻重小大1.2 重稳定性1.3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 b,d 1.2a,b,c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 a,b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 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 、与电流方向有关。
第六课:电能与能量1.电灯-----电能---光能电饭煲----电能---热能水利发电---机械能---电能洗衣机---电能---机械能音响---电能----声能2.1c a 2.2b3、略第七课:电从哪里来1.1机械能电能1.2小电动机发出的电台微弱,没有办法点亮小灯泡。
2.1c 2.2 a b c d3 清洁可以循环利用第八课:能量与太阳1.1错1.2对 1.3错2.1线圈铁芯2.2磁性南北极3.1b3.2a b c3.3bd4略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二课:校园生物分布图1藏羚羊---青藏高原企鹅----南极大熊猫---四川红狐----美洲南部白鳍豚---安微珙桐----云贵地区扬子鳄---长江北极狐---北极2龙岩–华南虎第三课:、多样的生物1.1b 1.2 a2.上杭步云的红豆杉龙岩地区的银杏树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1.1c1.2b 1.3c2骨骼,牙齿都是化石定物种的重要标准第五课:相貌各异的我们1.1对 1.2错 1.3对2略第六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1.1对 1.2 对2.1ac 2.2b第七课:谁选择了它们1.1错1.2错 1.3对大白鹭c翠鸟c大冠鹫b 鸽子a【篇二: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2| 分类:教学研讨|举报|字号订阅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曹溪中心小学蓝金燕)第一课《放大镜》2.1.c 2.c a3.略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鳞片扁平 2、汁液草铃虫2.1.c 2.b3.观察点:新教学楼2左侧花圃名称:蜗牛观察到的现象: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头上有触角。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分层探究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六上分层探究活动手册参考答案工具和机械单元1.使用工具活动一:参考工具:螺丝刀、剪刀、美工刀、羊角锤、镊子、扳手等。
活动二:1.略3.略日积月累:第1个核桃夹,第2个剥线钳,第3个老虎钳,第4个理发剪。
2.杠杆的科学活动一:1.略 2.两者都属于杠杆。
3.略活动二:1.撬棍撬起物体不一定都省力。
2.实验记录表略3. 省力的情况: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的情况: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日积月累:第一个老虎钳,第二个水井压水装置,两者都省力。
画图略。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活动一:1.略。
2.铁片撬起盖子属于省力。
开瓶器打开瓶盖属于省力,镊子夹取物体属于费力。
3.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这样的杠杆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这样的杠杆费力。
2.费力杠杆虽然费力,却省了距离。
拓展提升:略日积月累:画图略。
晾衣服的夹子属于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开瓶器属于省力杠杆。
4.轮轴的秘密活动一:数据略,我们的发现:使用轮轴提升物体,在轮上用力能省力。
活动二:数据略,我们的发现:使用轮轴提升物体,轮子越大越省力。
日积月累:填空题:1.轮和轴 2.省力画图题:两者都属于轮轴,画图略。
5.定滑轮和动滑轮活动一:1.在顶端是固定不动的。
2.物体往上运动,说明定滑轮有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
3.表格数据略。
我们的发现: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活动二:1.动滑轮会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表格数据略。
我们的发现: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可以省力。
日积月累:填空题:1.能,不可以;不能可以2.定动6.滑轮组活动一:表格数据略。
我们的发现: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活动二:表格数据略。
我们的发现:动滑轮的数量越多越省力(也可以说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日积月累:填空题:1.滑轮组 2.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选择题:1.B 2.A7.斜面的作用活动一:表格数据略1.直接提升物体的力要大于沿着不同斜面提升物体所用的力。
2024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做框架》课教案设计(1)

2024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做框架》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做框架》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与优势,探究不同材料制作框架的方法,学习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动手实践,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稳定性的框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了解其应用场景。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不同材料制作框架。
3. 使学生理解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框架结构的特点与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直尺、三角板、圆规等。
2. 学具:彩泥、牙签、塑料棒、吸管、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如桥梁、房屋、家具等,引导学生发现框架结构的特点与优势。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如稳定性、轻便性、可扩展性等。
通过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制作框架的方法。
3.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使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稳定性的框架。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指出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
六、板书设计1. 框架结构的特点与优势2. 不同材料制作框架的方法3. 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稳定性的框架,并说明其应用场景。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框架设计图,并简要说明其应用场景。
2. 作业题目:分析生活中一个框架结构,说明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分析报告,内容包括框架结构名称、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其他类型的结构,如网状结构、拱形结构等,了解其特点与应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6年级:做 框 架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做框架》【教材分析】《做框架》是六年级《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形状与结构》的第5课,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
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过程】一、认识框架结构1、导入听说大家的课外知识都很丰富,我想考考大家,(展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谁认识它?关于它你知道些什么呢?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正如同学们所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
那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就是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建筑。
2、认识框架结构师:那什么是框架结构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
(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它们都是框架结构的建筑,那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吗?(框架式结构一般中间是空心的,旁边都是钢铁铸成的。
框架式结构不像其他建筑物是实心的,它是用一根一根棍子或铁棍之类的把它组成的,好象一个骨架一样。
)师:同学们形容得非常好,象埃菲尔铁塔,高架电塔等等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叫做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真的有这么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当个小建筑家,做框架。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做框架》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做框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框架》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5课内容。
在前面几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习框架结构给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形状结构的窗口。
本课主要安排了两个教学内容:第一,做简单框架。
通过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两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认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框架不稳定,进一步研究用加斜杆的方式加固。
第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引导学生在制作和加固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的技巧。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3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探究方法,但却缺乏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启发。
对于本课教学的内容,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铁塔等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却很少有同学进行过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他们在游戏中时常会进行橡皮筋扎小棒的操作,但缺乏方法、效率低下;他们在五年级的数学课上就已经学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但当面对“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问题没有一个孩子能清晰地表述……因此完成本课的探究任务对学生来说非常感兴趣,也具有一定的挑战。
【整体设计思路】这是一节小学科学课中的“设计制作”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动手动脑学科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历探究,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首先以图片导入本课,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框架结构,并切入对做框架的研究,具体围绕2大板块展开:一、研究简单的平面框架。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感受简单框架受力时的情况,在感受和交流的基础上借助教具巧妙地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引导学生来研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加固,发现斜杆发挥的“推”和“拉”的作用。
二、研究立方体框架。
在研究简单平面框架的基础上引申到立体图形的研究活动,以“讨论思考、设计方案——动手制作——承重测试——分析优缺点”为主线,不断改进方案,在设计和制作中凸显思维的培养,更显科学味。
教科版科学六上《做框架》课堂实录

教科版科学六上《做框架》课堂实录学生和内容分析:《做框架》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5课的内容。
这节课要紧是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发觉三角形结构是比较稳固的,从而引导学生来研究如何样把不稳固的四边形框架进行加固,发觉斜杆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加固一个立体框架。
六年级学生通过了三年多的科学学习,差不多拥有了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体会,但缺乏完整性,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关心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把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固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能够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欢乐。
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固性。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固性,设计制作一个能够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预备:教师:课件,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等。
学生: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橡皮筋、筷子。
教学过程:一、认识框架结构1、情形导入(出示图片2——埃菲尔铁塔)教师提出问题:今天我给大伙儿带来了一幅图,你们看看明白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同时说出自己明白的关于埃菲尔铁塔的知识生:明白。
埃菲尔铁塔。
师:认识它吗?谁能给大伙儿介绍一下。
生:它是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生:巴黎埃菲尔铁塔是法国最闻名的建筑,它有三百多米高,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同时保持了世界记录40多年。
生:它是由闻名建筑大师埃菲尔主持建筑的,因此这座塔叫埃菲尔铁塔。
生:老师,我听说铁塔开始动工时,曾遭到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
铁塔工地邻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难道还跑到法院起诉埃菲尔呢。
师:是吗?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正如同学们所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闻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
【教科版】小学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活动记录: 自行车部件 把手 刹车 踏脚 铃
7、斜面的作用
(2)A (3)B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类型 轮轴 杠杆 轮轴 杠杆和轮轴
所起到的作用 省力,容易把握方向 产生强大的摩擦空:(1)齿轮、链条 (2)快,慢 (3)2
2. 自行车车把
第 5 课 做框架 活动记录: 1、第 3 个下面打钩是最正确的。 2、根据学生的设计填写
第 6 课 建高塔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A (3)A 2、铁塔稳固的原因有:下面比较大,上面比较小;下面重,上面轻;采用了大 量的三角形框架结构。
第 7 课 桥的形状和结构 略
第 8 课 用纸造一座“桥” 略
第 1 课 抵抗弯曲
第 2 课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活动记录: 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测,并记录实验数据。 2、参考:
瓦楞纸的特点:利用形状改变承受力增大的原理,瓦楞纸的承受力大大增加,还 节省了材料。
第 3 课 拱形的力量 活动记录:略 1、表格中的数据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填写。 我们的发现: 第二行的数字比第一行相应位置上的数字大。 我们的解释:拱形的横梁比平展的横梁能承受更多的重量。 2、表格中的数据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填写。 我们的发现:抵住拱足后,拱承受的垫圈个数比没有抵住拱足时的要多,
杠杆
脚蹬
轮轴
刹车
滑轮
螺丝钉
斜面
3. (1)杠杆、轮轴、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等
(2)省力,改变力的方向,改变运动速度,(省距离)……
小学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单元练习
1、选择题。(1)A (2)A (3)A (4)A ,B、CD、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皮筋
剪刀
筷子
试一试,哪种形状稳定好?
这是为什么?
注意:
1、用适当大小的力, 2、两次用的力要差不多大。
不稳定
稳 定
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力
压 力
拉力
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力
压 力
压 力
推力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
四边形框架不稳定
怎样给四边形框架加固呢?
它是稳定的吗?
为什么?
为什么三角形框架是稳定框架?
制作方法 1、先做好上下两个面。
2、用4根筷子连接起来。
3、每条边尽量相等。
正方体框架
正方体框架
●
怎样加固正方体框架?
如果正方体框架承载向 下的压力,哪些地方可以 加斜杆?哪些地方可以不 加斜杆?
●
用4根斜杆加固正方体 框架,它的承重能力又 是多少?
●
在做好的框架上放书,它能承载多少本书?
研究“正方体框架承载能力”实验记录单
• 2、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 建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 。 • 3、增加的斜杆起“拉”“推”的作用, 使框架不变形。 • 4、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 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 ) • 2、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 架的稳定性最好。( ×) • 3、三角形的结构比较容易倒。( ×) • 4、三角形框架与正方形框架相比,具有省材料、 √ 更坚固的优点。( ) • 5、四边形框架要想坚固,斜杠可有可无。 ( ×)
斜杆起到了什么作用?
支 撑
斜杆的作用:“推”还 是“拉”?
拉
重物
重物
斜杆的作用:是“推”还是 “拉”?
推
增加的斜杠起什么作用?
上图中小人(相当于 斜杆)的推力,阻止 了四边形框架变形。
右图中小人(相当于斜 杆)的拉力,阻止了 四边形框架变形。
大型框架结 构中的“小 格子”是什 么形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做框架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陈耀华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陈耀华
一、认识框架结构
建筑中的 钢铁框架
小木屋房 高 顶的框架 结构 楼
框 架 结 构
北京鸟 巢
框架结 构
厂房屋顶的钢架结构
像这种骨架式的构造 叫做框架结构。
横梁的作用,用的材料少。
特点:支撑物体,起到柱子和
二、做简单框架
• • • • • • • • • •
1、加固正方体至少需要几根斜杆( A ) A 4根 B 6根 C 8根 2、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 B ) A、横杆 B、斜杆 C、竖杆 3、 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C )。 A 正方体 B 长方体 C 三角形 4、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 )。 A、支撑力大 B、实心的 C、抗风能力弱 5、三角框架最大的特点是( A )。 A、稳定 B、面积小 C、省材料
组 别 斜杆 个数 承载 能力 第 1 组 第 2 组 第 3 组 第 4 组 第 5 组 第 6 组 第 7 组 第 8 组 第 9 组
斜杆越多,能够这些 框架结构有什么好处?
使用框架结构可以更加牢固。
我的收获
•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