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窃读记》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课《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课《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7cf9e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d.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课《窃读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作者林海音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人物描写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生词和难点的掌握。
(2)理解作者通过人物描写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介作者林海音及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词和难点的理解。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对窃读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勇于面对困难。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林海音的《窃读记》,了解了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以及通过人物描写表达的情感。
课后请同学们做好预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篇关于“窃读”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课后练习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课后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出调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课《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课《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e5b25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f.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时《窃读记》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的学习。
【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2. 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引发对课文的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课文大意,分享学习心得。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2. 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作者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2. 学生复述课文大意,展示学习成果。
【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时《窃读记》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的学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1课《窃读记》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1课《窃读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ea843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6.png)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养成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4.提升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个性化表达。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作者的情感态度和窃读行为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讨论,帮助大家理解窃读行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窃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合法地获取知识?”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窃读记》中林海音的窃读经历和情感体验,探讨了窃读行为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窃读行为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反思自己的阅读行为。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窃读记》这篇文章。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窃读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也愿意分享自己的看法。这让我意识到,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写作技巧:文中“我如饥似渴地翻阅着每一本书”,探讨如何通过“如饥似渴”这样的细节描写,形象地表达作者对知识的渴望。
-语言运用:学习“贪婪”、“津津有味”等词语的用法,并能举例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
2.教学难点
-难点突破:理解窃读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意义,以及这一行为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阅读深度: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如窃ຫໍສະໝຸດ 行为象征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窃读记教案(最新7篇)
![窃读记教案(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f4d75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3.png)
窃读记教案(最新7篇)窃读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PPT,朗读视频,生字卡。
2、学生准备:搜集读书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记得第七册时,我们学了一个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我国的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生:喜欢)同学们在假期都读过哪些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给大家讲一讲。
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
(齐读课题)仔细观察这个字,“窃”有什么方法记住它?(生举手回答)看到“窃”字,我们马上想到“偷窃”。
课题《窃读记》的“窃”字是什么意思?老师在课前查了字典,“窃”的含义有三种: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
�1、(看课文朗读视频)请同学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划记自己不理解或有深刻体会的地方,注意生字新词。
3、学生按要求自学。
4、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①出示生字新词卡片②认清字形:归类记忆、重点记忆③理解词语:组词练习,积累词语。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从“窃”中品味爱书之情)1、浏览课文,看看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窃读”的滋味?请用“”划出来。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948a1b8bd63186bdebbc35.png)
四川省安岳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安岳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安岳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窃读记林海音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能够正确读写重要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前准备⒈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预设问题⒉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及字典工具书。
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交流读书感受,引入课题。
2。
浏览‚导语‛,理解目标。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窃‛字。
2.查字典,说出‚窃‛字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释。
3。
自由读课文。
如何理解‚窃读‛一词?在课题旁做批注。
4.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回答。
)5。
小结:原来课文主要记叙了‚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经历。
三、再读课题,大胆质疑1.再读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的内容或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2。
学生质疑,教师将学生提出问题的大致意思进行板书。
(问题预设:‚我‛为什么要窃读?我是怎样窃读的?‚我‛窃读的感受是如何的?)3.过渡: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请带着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去反复读通课文,划出相关语句,并做上批注。
四、品词析句,积累内化1.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2.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教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a561c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d.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设计
一、课题:《窃读记》
二、教材分析
1.《窃读记》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
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学生窃读的故事,作者把学生窃读的行为和自然界的现象相比,让学生从中思考,深入理解窃读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本文涉及到的语言知识点主要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重读
轻读、句式结构、虚词、比喻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文中的语言知识点,如文言文的表达方式、重读轻读、句式结构、虚词、比喻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
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让学生认识到窃读的危害,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中的语言知识点,如文言文的表达方式、重读轻读、句式结构、虚词、比喻等。
五、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掌握文章的句式结构,运用比喻的方式来表达。
六、教学方法
1.讲授法:老师以讲授法讲解本文的语言知识点,如文言文的表达方式、重读轻读、句式结构、虚词、比喻等。
2.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让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
窃读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窃读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ce0bc891ed9ad51f11df2c3.png)
窃读记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积累本课生字词,能够对“夹”、“涨”、“创”等多音字进行区分与把握。
2.整体感知文意,学习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体会用词的精确性。
3.能够体会到“窃读”的简单味道,感悟对书的喜爱、对求知的渴望。
二、教学重点体会“窃读”的简单味道,感悟对读书的喜爱、对求知的渴望。
三、教学难点学习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体会用词的精确性。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林海音的《窃读记》。
(板书课题)首先,让我们来认一认、读一读需要把握的字词。
(二)基础积累(5分钟)1.老师在课件上展现简介,同学齐读两遍,明确同学旁批补充信息。
林海音(1918-202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作家。
曾任记者、编辑、后从事文艺创作。
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等。
补充:①台湾女作家①叙事散文2.课件展现字词,同学齐读两遍,强调重点字词。
字词一:汗涔涔(cén)踮脚(diǎn)挨蹭(cèng)尴尬(gāngà)贪欲(lán)皱眉(zhòu)狼狈(bèi)创伤(chuāng)妥当(tuǒdàng)鼓舞(lì)涨红(zhàng)重点讲夹、创、涨的多音字字词二:四平八稳威严凛凛(lǐn)众目睽睽(kuí)煞有介事(shà)全神贯注废寝忘食(qǐn)饥肠辘辘(lù)踉踉跄跄(liàngqiàng)若无其事倾盆大雨(qīng)让同学在书上注凛、倾等字的读音。
3.板书课题。
提问:①窃是什么意思?(选择题)①记又是什么意思呢?(3分钟)课件板书明确:①偷/比方用不正值的手段猎取、占据/偷偷地/书谦辞,用于称自己的行为,表示私自、私下。
人教版窃读记优秀教案
![人教版窃读记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ca27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1.png)
人教版窃读记优秀教案教案标题:《人教版窃读记》优秀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窃读记》的主题和情节;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介绍小说《窃读记》的背景和作者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对窃读的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窃读行为的原因和后果。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窃读记》第一章,并回答一些基础的理解问题,例如: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关系如何?故事发生在哪个时期?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他们对第一章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并分享给全班。
第三步:文学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情节,例如:窃读行为对主人公的成长和人生观有何影响?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小说中的一些关键事件和人物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分析能力。
第四步:创作与表达(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窃读行为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有何启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创作一份小组作品,可以是一篇短文、一幅画、一段对话等,表达他们的观点和见解。
第五步: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小组作品,并进行展示评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一些深入思考的问题,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教案评价标准:1. 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窃读记》的主题和情节;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事件和人物;3. 学生能够创作并表达自己对窃读行为的见解;4.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展示,并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 在阅读与理解环节,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和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在文学分析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概念,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2021年《窃读记》教案5篇
![2021年《窃读记》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170ee4a300a6c30d229f72.png)
2021年《窃读记》教案5篇《窃读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支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准备】1、观察生活中书店人们的活动情况。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讲述,引发兴趣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给以激励与点评。
)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
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
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
二、板书课题,师生质疑1、板书课题──窃读记。
2、齐读课题,读后,你有什么疑问?3、学生质疑:(在什么地方窃读?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4、师质疑:(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窃读的滋味写清楚、具体的?)三、初读课文,落实字词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放声朗读课文。
2、读完课文后解决质疑中较简单的问题。
3、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
4、学生交流识记生字词的方法。
5、利用生字卡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生字词,达到熟记的目的。
6、体会有关词语的含义:适宜:适合,相宜。
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
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窃读记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窃读记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6409b7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f.png)
窃读记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二自然段,主要围绕“窃读”这一主题,通过作者的真实经历,让学生了解窃读的危害,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正确阅读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窃读的概念,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窃读的危害,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窃读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2.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窃读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窃读的关注,进而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了解窃读的危害。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窃读的危害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窃读记窃读的危害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窃读的看法,以及如何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性和层次性。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在设定知识目标时,要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能力目标要关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情感目标要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热爱阅读的情感。
窃读记精品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窃读记精品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172633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1.png)
窃读记精品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窃读记》。
本文通过讲述作者在学生时代的一次窃读经历,展示了其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脉络、语言特色以及相关语文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窃读的心情,培养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2. 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窃读的意义,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窃读相关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预习检查: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检查预习情况。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相关语文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窃读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结构图3. 重点词汇和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窃读经历”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要求:内容真实,结构清晰,运用所学写作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与窃读相关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窃读现象,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设定1.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概括出作者窃读的经历及心理变化。
2. 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3.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如:描写心理活动的词汇、精彩的比喻句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c8558c8bd63186bcebbc52.png)
窃读记教学目标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受到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导入新课冰心曾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
教学过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资料助读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广东蕉岭,生于日本大阪,作家。
提出了“纯文学”的概念,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
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
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
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 - 1995 )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林海音一生为台湾文坛牺牲奉献,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 ,1999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
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酷爱读书学习。
由于当时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再加上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
她的《窃读记》一文,非常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儿时的读书嗜好。
儿时的林海音因为喜欢读书而又无钱买书,在书店中那尴尬而又惊险的滋味,读来让人感佩而又心酸。
整体感知林海音童年是怎么读书的,紧扣题目理解“窃读”。
林海音与其他的读者不一样,只读不买,窃书读。
窃读记初中教案
![窃读记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c0e54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7.png)
窃读记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窃读记》,使学生了解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背景,理解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联想、对比等方法,感受作者对窃读的情感态度,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尊重知识产权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窃读记》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窃读的情感态度。
2. 学习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感悟作者通过对窃读的描写,表达出的对知识和阅读的热爱。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联想、对比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窃读记》的复印件或投影仪。
2. 相关背景资料:林海音的生平和作品介绍。
3. 参考读物:与课文相关的其他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 提问:你们对“窃读”有什么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窃读记》,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魅力。
2.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窃读的情感态度。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想象、联想、对比等方法,感受作者对窃读的情感态度。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热爱阅读、尊重知识产权。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自身阅读习惯的目标。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学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写一篇关于“窃读”的短文。
2. 阅读林海音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文学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021年《窃读记》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021年《窃读记》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d80a32ef90f76c660371a37.png)
《窃读记》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范红杰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 ___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 ___通过细致人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 ___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 1课时二、教学过程(一)、从“窃”中明了文意1、导入七八年的学习生活,同学们都读过哪些书?把自己 ___最深的给大家讲一讲。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读书有关的文章,看到这个课题你怎样理解?老师在课前查了字典,知道“窃”的含义有三种: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
___课文内容,你认为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第②种)2、预习交流同学们已经完成了预习稿,你在预习中遇到了有什么问题,想与同学们交流吗?请大家把自己的预习情况在组内交流一下,然后请一个小组展示。
预设:1》字词朗读展示 2》其他疑问 3、预习稿中感知栏第1小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从“窃”中品味爱书之情预习了课文后,请大家对照感知栏第2小题看看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 ___“窃读”的滋味,勾画下来。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窃读”伴随着一种复杂的 ___,你能从文中读出 ___窃读的酸、甜、苦、辣吗?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选择你自己的方式再来读书,大声读、轻声读、默读都可以,一会儿与大家交流。
(生读书、交流)预设:如果说酸甜苦辣还只是感性的、表象的,读懂 ___心灵深处的一个“爱”字,则是深入其骨髓。
①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②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③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④“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预设:(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2021年人教版《窃读记》教教学设计
![2021年人教版《窃读记》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4d6f8677232f60ddcca1f9.png)
人教版《窃读记》教教学设计人教版《窃读记》教教学设计教学是一种价值导引,蕴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教学也是一种自我建构,是受教育者精神世界自主地、能动地生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不只是授受,而是信息 ___的过程、发现探索的过程和人格形成的过程。
下面是的人教版《窃读记》教教学设计,一起看看吧!1.认识生字。
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 ___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 ___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 ___用词的准确生动。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 ___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2、加倍珍惜、充分利用并积极创造优越的读书条件。
教学难点:品味其中富有感染力、表现力的语言,从而充分 ___书对于 ___巨大的吸引力。
⒈教师准备:窃读记(节选)印发给学生⒉学生准备:搜集读书故事。
一、扣题眼,顺势导入我国着名的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苏联的大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新学期又开始了,一本本新书又在等着我们去读了。
我们每个人至少都有四年的读书经历了,在几年的读书生活中你们有哪些读书___啊?(生谈 ___)看来,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就让我们走进一篇描写读书滋味的课文—— ___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
(板书课题)仔细观察这个字,“窃”有什么方法记住它?老师在课前查了字典,知道“窃”的含义有三种,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
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去读读课文吧二、初感知,整体把握1、自由读课文。
读课文后,“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你会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你结合课文内容上说说(“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窃读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窃读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b03e3f69dc5022aaea00dc.png)
窃读记教学目标:1、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读书的艰辛,理解并且学习主人公不怕困难、勤于读书的精神。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写人记事。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作者在两次“窃读”过程中的不同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比较两次“窃读”不同的经历,体会“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刘彝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没钱去买书读怎么办呢?二、解题出示课题“窃读记”,并齐读课题。
提问:“窃”的原意是什么?“窃读”是什么意思?“窃”的意思:①偷,②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③谦辞,古人用来谦虚地指自己的建议。
文中应该是②。
三、出示学习目标四、课前抽测1、看意思写词语2、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什么事?五、自主学习1、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林海音童年时代有过不止一次偷偷去书店读书的经历。
作者是不是每次“窃读”后都能全身而退呢?原来百密还有一疏,作者小时候的“窃读”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文中就记录了她在“窃读”过程中遭遇的一次尴尬。
请大家找一下林海音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中相关段落。
找出这些与众不同的“窃读”方法。
①假装问价钱(第9段)②贴在大人身边(第11段)③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第12段)④饥肠辘辘的时候以花生来充饥(第14段)⑤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第10段)⑥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第11段)总结:作者童年时代真是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地去阅读那些名著。
2、在你们的眼睛里、在你们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呢?“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却因为生活的贫穷而买不起书,只能无可奈何地到书店里“窃读”。
六、合作探究(一)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有味”,请你设身处地地体会文中的“我”“窃读”的“味”-----滋味(感觉、心情)。
1、说说这些滋味可以从文本中的哪些语言看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窃读记》教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窃读记》教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0e9e50d1f34693dbef3edf.png)
11.窃读记知识目标体味窃读的滋味。
能力目标学习运用心理活动、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理解并学习“我〞孜孜以求、勤于读书的精神。
学习目标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及感受呢?〔学生自由讨论〕刚刚,同学们谈得非常好,教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
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
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
这终究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窃读〞这个特殊的【教学备注】‖教学提示‖经历?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喜欢读书又没钱买书就经常跑到书店偷偷读书这样一件事情。
按时间顺序(或“窃读〞事情开展顺序〕记叙:去书店——在书店——出书店。
2.“我〞“窃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1〕找不到书;〔2〕受到驱逐;〔3〕隐藏伪装;〔4〕渴望下雨读书;〔5〕饥肠辘辘。
3.请大家找一找林海音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试着用简洁的语句分别概括出来〔1〕假装问价钱〔第10段〕〔2〕藏在书店一角防止引人注意〔第10段〕〔3〕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第12段〕〔4〕贴在大人身边〔第13段〕〔5〕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第14段〕〔6〕饥肠辘辘的时候以花生来充饥〔第16段〕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及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 窃读记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 窃读记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2bf93be0581b6bd97f19eaf8.png)
(2016年秋季版)湖北省荆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湖北省荆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湖北省荆门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窃读记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窃读记教学目标:1。
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脉络;2。
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3. 激励学生珍爱读书,奋发向上.难点、重点:1。
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2。
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过程:一、解题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1. “窃"字的含义:(1)通过查字典,找出“窃”字的多个义项。
(2)结合课文内容,朗读“窃"字在本文中的含义。
明确:在本文中应理解为“偷偷地"、“暗中"之意,如“窃笑”.2. “窃读”的含义:(1)一般含义;(2)放在文中考察其含义。
明确: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买,趁店员不注意时暗中偷读.3。
小结:对词语的理解与把握不仅要知道它在字典中的意思,还应把它放到文章中考察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二、梳理文章的脉络。
(一)分析文中详写的主要事例。
问:由题目可知本文是作者林海音回忆自己小时候“窃读"中发生的一些事,其中具体详细地写了两件事。
同学迅速浏览,要求:(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再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当时作者的心理(心情)。
明确:(1)因“窃读”而被赶出了书店。
——孤独无助(2)得到店员的关心帮助,读完了一本好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1《窃读记》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地方了”,来表达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的惊喜;“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谲。
(2)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
”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让我们体会到“小女孩”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表现了“我”窃读时精神上与身体上的复杂感受。
‖教学提示‖
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对人物心理、动作的刻画也较为细腻,教学时可作为重点,
让学生品析借鉴。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思路比较清晰,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词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窃读”滋味的动作心理描写及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并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受到了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不足之处:课堂上不够重视读,教室里缺乏琅琅书声。
本文在写作方面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善于通过自悟式的独白及细致入微的动作、心理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值得学生模仿借鉴。
教学中如能更好的关注这方面内容,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加以借鉴,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w27935 6D1F 洟25172 6254 扔40799 9F5F 齟+33825 8421 萡37674 932A 錪630168 75D8 痘= z34995 88B3 袳30252 762C 瘬20876 518C 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