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20题)
1.狭义的语文,其根本的特性是()。
A.整体性
B.应用性
C.个体性
D.工具性
2.()应集中注意力,并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善于捕捉关键信息。
A.精读
B.略读
C.朗读
D.默读
3.制定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A.双向互动,实现全员参与
B.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
C.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D.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来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4.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是源于()的“愤启—悱发”思想。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5.识字的难点在于掌握字义。
()
A.错误
B.正确
6.语言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符号系统。
A.语音(及文字)
B.词汇
C.语法
D.语句
7.小学语文教学论属学科教学论,是从“语文教授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等发展而来的。
()
A.错误
B.正确
8.属于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的特点的有()。
A.整体性
B.主体观
C.实践观
D.多样化
9.语法主要是由语音(及文字)、词汇、语素和语法几个部分构成的符号系统。
()
A.错误
B.正确
10.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是()
A.阅读是一种生活状态
B.学生是阅读的真正主体
C.阅读过程是个性养成与表达的过程
D.阅读教学是以文本为载体的主体对话过程
E.阅读是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过程
11.听说训练是口语交际的基础。
()
A.错误
B.正确
12.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源于教育家()的“愤启悱发”思想。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13.()就是指的是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共同参与,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言语。
A.默读
B.朗读
C.诵读
D.略读
14.1939年,教育部公布了(),规定开设“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科目,以代替原先的分科教学法。
A.《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
B.《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C.《师范学院国文学系必修科目表》
D.《奏定学堂章程》
15.()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称“癸卯学制”。
A.1904年
B.1908年
C.1903年
D.1949年
16.写作教学现状是()。
A.写作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
B.片面强调写作知识、能力,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C.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D.片面强调课堂上的写作训练,忽视课外生活经验
17.语文课程的特点有()。
A.内容的时代性与知识的综合性
B.要求的实践性与选材的规范性
C.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
D.学科的模糊性性
18.1908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称“癸卯学制”。
()
A.错误
B.正确
19.凡将篇千字文是汉朝时期的作品。
()
A.错误
B.正确
20.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的特点是()。
A.整体性
B.心理学化
C.个性化
D.多样化
第1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D
2.参考答案:B
3.参考答案:BC
4.参考答案:B
5.参考答案:A
6.参考答案:ABC
7.参考答案:B
8.参考答案:ABCD
9.参考答案:B
10.参考答案:ABCDE
11.参考答案:B
12.参考答案:B
13.参考答案:B
14.参考答案:C
15.参考答案:C
16.参考答案:ABCD
17.参考答案:ABCD
18.参考答案:A
19.参考答案:A
20.参考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