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1 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偏重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忽视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
当今是信息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更新快,要求大学生不断的加强学习,为自己充电,对教育的发展和个人学习能力是一个严峻考验。
思想道德修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通过马列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
然而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大部分的学生更为关注的是这些课程的理论考试和成绩,而忽视了学习理念的内涵,对思想道德修养缺乏深刻认识,多数学生认为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更注重的是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不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对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
1.2 个人中心主义突出
人生观是思想道德修养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受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当前大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增强,人生期望值过高,心理失衡程度加重,导致在人生问题上的混乱。
在校大学生较多是家庭独生子女,入学前单纯的学习成绩好,被家庭、学校和社会宠爱,没有经受过多少生活和社会的历练,学习更多的只是个人的事情。
当今社会一个多元化个性化日益彰显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又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巨大影响,在“心理断乳期”的青年人对人生的探索和思考不足[3]。
许多大学生生理成熟而心理不成熟,导致和同学、老师及社会的交际问题增多。
特别是在责任和担当方面的意识淡薄,纪律观念差,对自我的定位、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整体规划、自我与社会的关系、理想信念问题等的认识不足,思考肤浅,导致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来判断周围的一切事物。
1.3 价值观过于功利化,忽视对社会的贡献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大学生的价值观开始向功利化转变,在价值目标的选择上,他们更注重现实,更看重的是个人眼前利益,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主义。
在政治思想方面,很多大学生入党是为了将来多一些“优先考虑”的机会,将入党作为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方式;为了便于就业,担任学生会干部也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就业竞争优势。
在价值评价标准上,大学生只肯定个人价值,放弃奉献第一的至高原则。
致使他们考虑个人价值时比较偏重个人的
需要而忽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习惯于感性思考而缺乏理性思考,在很多方面表现为不懂中国传统的道德美德,道德观念薄弱,道德情感冷漠,喜欢我行我素,有一种过客心理,从而使行为产生偏离和失范。
1.4 忽视传统美德教育,道德行为缺乏责任感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为我们凝聚了优秀而意蕴丰富的传统道德文化,对民族凝聚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继承优良传统文化是对大学生的内在要求。
然而当今高校大部分学生传统道德意识不断弱化,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越来越不重视,许多大学生在道德评价上多采用双重标准,突出的表现自我,只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没有以礼待人。
在生活上追求时尚潮流,大手花钱,相互攀比,艰苦奋斗的观念丢失,勤俭诚信的美德也已经少有所闻。
年龄越大越自以为是,多数学生在学校是混日子,对于学习的责任和社会责任全然不顾。
2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
2.1 重视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以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最宝贵的人才资源,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江泽民同志说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茁长成长决定着我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祖国的需要和人民的重托要求大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新挑战,在新的起跑点上继往开来,因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2]。
以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修养,即是要求大学生不仅重视对思想道德的学习和实践,更应该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将指导思想和日常的生活联系起来,保持激昂的精神状态,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实现科学知识和道德思想的全面发展。
2.2 净化社会环境,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它们对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故三者的教育要加强配合,统一协调,从家庭到社会都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大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注重大学生思想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和谐,而且要努力使思想道德建设走在经济之前去指导经济的发展,遏制由经济发展带来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负面影响,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思想道德修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3 注重人文理念的熏陶,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大学生的学习不仅只是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大学文化所形成的环境氛围对其人生的成长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趋势要求高等教育在培养更多科学技术才人的同时,要努力加强大学生在哲学、历史、文学、法律、人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使大学生成为既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又能创造并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大众化,由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育改革理念的落后以及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对传统某些偏见,导致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迟缓,大学生缺乏必要的人文知识和修养,对知识的综合体系造成缺失。
2.4 注重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实现传统文化和时代紧密结合
道德修养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传统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实际上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当中,在治家之道、兴业之道、治国之道当中,都浸透着这些民族精神[4]。
在大学校园可以结合时代特征展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通过广泛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时与时俱进,将思想教育与当代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学生也应注重对自身的教育,做到自我教育和高效的统一结合,在吸取传统丰富文化资源的同时大力弘扬新时代精神,将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 秦真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