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碱金属元素(锂、钠、钾、铷、铯)的原子结构特点及递
变规律。
2、掌握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理解碱金属元素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等)的性质。
二、知识梳理
(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包括锂(Li)、钠(Na)、钾(K)、铷(Rb)、
铯(Cs),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ⅠA 族。
2、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1 个。
3、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
逐渐增大。
(二)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1、相似性: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铯略带金黄色),质软,密
度较小,熔点较低,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递变性:
密度:总体上呈增大趋势,但钾的密度比钠小。
熔点和沸点:逐渐降低。
(三)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锂(Li₂O)。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Na₂O₂),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Na₂O)。
钾、铷、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
递变性: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
2、与水反应
锂:与水反应较缓慢,生成氢氧化锂(LiOH)和氢气。
钠:与水剧烈反应,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溶液变红,生成氢氧化钠(NaOH)和氢气。
钾:与水反应更剧烈,甚至发生轻微爆炸。
递变性:反应越来越剧烈。
(四)碱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物
氧化锂(Li₂O):白色固体,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
过氧化钠(Na₂O₂):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2、氢氧化物
碱性强弱:从锂到铯,氢氧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
稳定性:从锂到铯,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降低。
3、盐
焰色反应:锂(紫红色)、钠(黄色)、钾(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铷(紫色)、铯(蓝色)。
三、重点难点解析
(一)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2、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与水、氧气等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
(二)过氧化钠的性质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第二步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应用:可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提供氧气。
(三)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是元素的性质。
2、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应注意:先用稀盐酸洗净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然后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溶液或固体进行灼烧。
四、典型例题
例 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钾除外)
B 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C 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
D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解析:C 选项错误,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锂,不是过氧化物。
A 选项,碱金属单质的密度总体上呈增大趋势,但钾的密度比钠小,A 正确;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B 正确;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 正确。
答案:C
例 2: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下列有关现象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钠浮在溶液表面
B 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
C 有黑色固体生成
D 发出“嘶嘶”声
解析: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A 选项,钠的密度
比水小,浮在溶液表面,A 正确;B 选项,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B 正确;C 选项,不会有黑色固体生成,C 错误;钠与水反应剧烈,发出“嘶嘶”声,D 正确。
答案:C
五、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碱金属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 碱金属与水反应均浮在水面上
C 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从 Li 到 Cs 依次增
强
D 碱金属的硬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
2、下列有关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产生大量气泡
B 反应放热,使试管外壁发烫
C 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生成
D 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六、课后作业
1、比较钠、钾分别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查阅资料,了解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用途。
七、拓展阅读
了解碱金属元素在新能源领域(如锂电池)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思考碱金属元素在未来科技中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