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分类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物种的发现和描述。此阶段对种类的划分仅限于属 级阶元,当时建立的属大约有15个沿用至今。分类系 统的建立工作刚刚起步,如:1841年Hartig首次尝试建 立了第一个蚜虫分类系统。而且当时分类工作中关注 的触角、翅脉、生殖方式等特征一直沿用至今。
二 探索期
19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这一阶段有更多 的属被建立和描述,现今沿用的约有70多个。这一 时期形成的分类系统变动很大,基本没有形成主流 的观点。到1908年,蚜虫的许多独立类群尽管没被 准确的划分,却已被发现和命名,包括球蚜类、瘿 绵蚜类和大蚜类等。
对该类昆虫生活周期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 重要的经济意义。在理论研究方面,蚜虫类是解决 一些重大生物学问题的较好研究模型。
蚜虫具有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交替进行的生殖 方式独特,以及许多复杂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征, 包括诱发虫瘿、与内共生菌和寄主植物间存在协 同进化关系、有蚂蚁伴生等。对这些现象起源和 演化的探讨对推动整个昆虫进化理论研究具有重 要的意义。
13
蚜虫分类的展望
世界蚜虫类形态学研究较为深入,分类系统基本成 熟稳定,但仍存在很多的分歧,目前仅依靠形态学手段 已经难以解决蚜虫系统发育关系。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 分析方法的飞速发展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新的手段和 机会,但是初步的分子研究尝试也提示我们,蚜虫类可能 存在着快速成种的进化模式,要得到理想的系统发育关 系并非易事, 尝试更多新的分子标记,结合其他相关特 征综合分析结果会更科学。
分歧集中在卵胎生蚜虫各类群的亲缘关系中。 短痣蚜类 Anoeciiens 和大蚜类 Lachniens系统
关系 大蚜类系统位置 毛蚜类 Chaitophoriens 系统位置 斑蚜类 Drepanosiphiens、纩蚜类 Mindariens
和群蚜类 Thelaxiens 系统关系 扁蚜类 Hormaphidiens 系统位置
蚜总科
球蚜科( Adelgidae)
根瘤蚜科( Phylloxeridae) 瘿绵蚜科( Pemphigidae) 纩蚜科( Mindaridae) 扁蚜科( Hormaphididae) 平翅绵蚜科( Phloeomyzidae) 群蚜科 (Thelaxidae) 毛管蚜科(Greenideidae) 短痣蚜科( Anoeciidae) 大蚜科( Lachnidae) 斑蚜科( Drepanosiphidae) 毛蚜科( Chaitophoridae) 蚜科( Aphididae)
14
谢 谢!15Biblioteka 张广学和钟铁森(1983)
10
Zhang et al.(1999)
球蚜科 根瘤蚜科
平翅绵蚜
扁蚜科 瘿绵蚜科 群蚜科
纩蚜科 斑蚜科 毛管蚜科 短痣蚜科 大蚜科 毛蚜科
蚜科
11
Heie(1987)
球蚜科 根瘤蚜科 短痣蚜科 绵蚜亚科 扁蚜科 群蚜科 斑蚜科 纩蚜科
平翅绵蚜
蚜科 大蚜科
毛管蚜科
12
各分类系统的主要分歧
三 争鸣期
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初,是蚜虫分类研究 史上发展最快、争议最大、修订最多的时期,发表 并沿用至今的新属有250多个,建立的各式分类系 统超过10个。尽管这些分类系统没有被完全沿用, 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并被现代分类系统所采 用。
四 成熟期
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蚜虫的分类系统在这个 时期趋于稳定,一部分争论的焦点随着形态学和古 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已经逐步达成共识。分类系统 逐渐稳定,并在较大范围内得到蚜虫学者的认同, 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争议。
蚜虫高级阶元分类系统
成
Szelegiewicz(1968)
熟
的 蚜
Shaposhnikov(1979)
虫
高
张广学和钟铁森(1983)
级
阶 元
Blackman和 Eastop(1984,1994)
分 类
Heie(1987)和Remaudire(1997)
系
统
……
9
代表性的蚜虫分类系统
球蚜总科 蚜虫类
3
蚜虫分类系统发展研究简史
自林奈1758年发表《自然系统》起,蚜虫分类学 经历了250余年,由最初林奈命名的25种已经发展 到现在的4400多种。随着蚜虫分类研究的发展,不 断建立新的分类系统,旧的分类系统被修订甚至被 推翻,现在已对大多数类群的系统关系达成共识。
蚜虫分类学研究的 4个时期
一 萌芽期: 18世纪50年代末~19世纪40年代末,主要成果是
一、前言
主
二、蚜虫分类系统发展研究简史
要
三、已建立的成熟蚜虫高级阶元分类系统
内 容
四、各分类系统的主要分歧
五、对蚜虫分类的展望
1
前言
蚜虫类是昆虫纲中的一个大家族 ,隶属于同翅 目 Homoptera,世界上已知种类近4000 种,我国已 报道近300种。
蚜虫许多种是农林害虫,如棉蚜Aphisgossypii Glover,1877、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因此,
二 探索期
19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这一阶段有更多 的属被建立和描述,现今沿用的约有70多个。这一 时期形成的分类系统变动很大,基本没有形成主流 的观点。到1908年,蚜虫的许多独立类群尽管没被 准确的划分,却已被发现和命名,包括球蚜类、瘿 绵蚜类和大蚜类等。
对该类昆虫生活周期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 重要的经济意义。在理论研究方面,蚜虫类是解决 一些重大生物学问题的较好研究模型。
蚜虫具有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交替进行的生殖 方式独特,以及许多复杂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征, 包括诱发虫瘿、与内共生菌和寄主植物间存在协 同进化关系、有蚂蚁伴生等。对这些现象起源和 演化的探讨对推动整个昆虫进化理论研究具有重 要的意义。
13
蚜虫分类的展望
世界蚜虫类形态学研究较为深入,分类系统基本成 熟稳定,但仍存在很多的分歧,目前仅依靠形态学手段 已经难以解决蚜虫系统发育关系。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 分析方法的飞速发展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新的手段和 机会,但是初步的分子研究尝试也提示我们,蚜虫类可能 存在着快速成种的进化模式,要得到理想的系统发育关 系并非易事, 尝试更多新的分子标记,结合其他相关特 征综合分析结果会更科学。
分歧集中在卵胎生蚜虫各类群的亲缘关系中。 短痣蚜类 Anoeciiens 和大蚜类 Lachniens系统
关系 大蚜类系统位置 毛蚜类 Chaitophoriens 系统位置 斑蚜类 Drepanosiphiens、纩蚜类 Mindariens
和群蚜类 Thelaxiens 系统关系 扁蚜类 Hormaphidiens 系统位置
蚜总科
球蚜科( Adelgidae)
根瘤蚜科( Phylloxeridae) 瘿绵蚜科( Pemphigidae) 纩蚜科( Mindaridae) 扁蚜科( Hormaphididae) 平翅绵蚜科( Phloeomyzidae) 群蚜科 (Thelaxidae) 毛管蚜科(Greenideidae) 短痣蚜科( Anoeciidae) 大蚜科( Lachnidae) 斑蚜科( Drepanosiphidae) 毛蚜科( Chaitophoridae) 蚜科( Aphididae)
14
谢 谢!15Biblioteka 张广学和钟铁森(1983)
10
Zhang et al.(1999)
球蚜科 根瘤蚜科
平翅绵蚜
扁蚜科 瘿绵蚜科 群蚜科
纩蚜科 斑蚜科 毛管蚜科 短痣蚜科 大蚜科 毛蚜科
蚜科
11
Heie(1987)
球蚜科 根瘤蚜科 短痣蚜科 绵蚜亚科 扁蚜科 群蚜科 斑蚜科 纩蚜科
平翅绵蚜
蚜科 大蚜科
毛管蚜科
12
各分类系统的主要分歧
三 争鸣期
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初,是蚜虫分类研究 史上发展最快、争议最大、修订最多的时期,发表 并沿用至今的新属有250多个,建立的各式分类系 统超过10个。尽管这些分类系统没有被完全沿用, 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并被现代分类系统所采 用。
四 成熟期
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蚜虫的分类系统在这个 时期趋于稳定,一部分争论的焦点随着形态学和古 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已经逐步达成共识。分类系统 逐渐稳定,并在较大范围内得到蚜虫学者的认同, 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争议。
蚜虫高级阶元分类系统
成
Szelegiewicz(1968)
熟
的 蚜
Shaposhnikov(1979)
虫
高
张广学和钟铁森(1983)
级
阶 元
Blackman和 Eastop(1984,1994)
分 类
Heie(1987)和Remaudire(1997)
系
统
……
9
代表性的蚜虫分类系统
球蚜总科 蚜虫类
3
蚜虫分类系统发展研究简史
自林奈1758年发表《自然系统》起,蚜虫分类学 经历了250余年,由最初林奈命名的25种已经发展 到现在的4400多种。随着蚜虫分类研究的发展,不 断建立新的分类系统,旧的分类系统被修订甚至被 推翻,现在已对大多数类群的系统关系达成共识。
蚜虫分类学研究的 4个时期
一 萌芽期: 18世纪50年代末~19世纪40年代末,主要成果是
一、前言
主
二、蚜虫分类系统发展研究简史
要
三、已建立的成熟蚜虫高级阶元分类系统
内 容
四、各分类系统的主要分歧
五、对蚜虫分类的展望
1
前言
蚜虫类是昆虫纲中的一个大家族 ,隶属于同翅 目 Homoptera,世界上已知种类近4000 种,我国已 报道近300种。
蚜虫许多种是农林害虫,如棉蚜Aphisgossypii Glover,1877、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