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3月阶段性练习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其中14~17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8~21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如图(a)所示,a、b两物体,分别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A由静止下滑,经B点的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不计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用传感器采集到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比b的大
B.a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比b的短
C。
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大
D。
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大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B。
铀核(U238
92)衰变为铅核(Pb
206
82
)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8
次β衰变
C。
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铀核(U238
)衰变成新核和α粒子,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92
铀核的结合能
16。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球B对墙的压力增大
B。
球B对柱状物体A的压力增大
C。
柱状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D.柱状物体A对地面的摩擦力不变
17.将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固定在空间中的某一位置处,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小球A、B分别在Q下方不同高度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轨迹处在以Q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如图所示。
若A、B所带电量很少,两者间的作用力忽略不计,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A、B所带电荷量相等
B.小球A、B运动轨迹上的各点场强相同
C。
小球A、B运动轨迹上的各点电势相等
D。
小球A、B的角速度相等
8.如图所示,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平行板电容器与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为∝)连接,电源负极接地。
开始时电容器不带电,闭合开关S,稳定后,一带电油滴恰能静止在电容器中P点。
在开关S保持接通的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时,带电油滴会向上运动
B。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带电油滴会向下运动
C。
当电容器的下极板向下移动时,P点的电势不变
D。
当电容器的下极板向左移动时,P点的电势升高
19.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的匝数n1=200匝,副线圈b的匝数n2=100
匝,原线圈接在V)
u 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中“12V、6 W"的
44t
2
sin(
314
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
电阻R2=16Ω,电压表V为理想电表。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B.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
2Wb/s
5
C 。
电压表V 的示数为22V
D.R 1的电阻值为10Ω
20。
如图所示,同一竖直面内的正方形导线框a 、b 的边长均为l ,电阻均为R ,质量分别为2m 和m 。
它们分别系在一跨过两个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在两导线框之间有一宽度为2l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竖直面的匀强磁场区域。
开始时,线框b 的上边与匀强磁场的下边界重合,线框a 的下边到匀强磁场的上边界的距离为l 。
现将系统由静止释放,当线框b 全部进入磁场时,a 、b 两个线框开始做匀速运动。
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
A 。
a 、b 两个线框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
22l B mgR B 。
线框a 从下边进入磁场到上边离开磁场所用时间为mgR
l B 323 C.从开始运动到线框a 全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线框a 所产生的焦耳热为mgl
D.从开始运动到线框a 全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两线框共克服安培力做功为2mgl
21.如图所示,M 、N 为两块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电压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
静止的带电粒子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不计重力),从点P 经电场加速后,从小孔
Q 进入N 板右侧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D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绝缘板,它与N 板的夹角为θ=30°,孔Q 到板的下端C 的距离为L ,当M 、N 两板间电压取最大值时,粒子恰垂直打在CD 板上,则
A 。
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m
L qB U m 222= B.CD 板上可能被粒子打中区域的长度L S 333-
=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qB m
t m 6π=
D.能打到N 板上的粒子的最大动能为
m L B q E m k 18222=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22.为了验证动能定理,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组装了如图的装置外,还备有下列器材:
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天平、细沙。
他们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 、沙和小桶的总质量为m ,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桶时(细线与木板平行),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要完成该实验,则:
(1)还缺少的一个实验器材是。
(2)实验时为保证细线拉力等于滑块所受的合外力,首先做的步骤是;实验时为保证细线的拉力与沙、小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小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3)在(2)问的基础上,让小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该两点的间距为L、打下该两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v1、v2(v1〈v2),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写出实验要验证的动能定理表达
式(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23。
有以下可供选用的器材及导线若干条,要求使用个数最少的仪器尽可能精确地测量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
A.被测电流表A1:满偏电流约700~800μA,内阻约100Ω,刻度均匀、总格数为N
B。
电流表A2:量程0。
6A,内阻0.1Ω
C.电压表V:量程3V,内阻3kΩ
D.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0Ω
E。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kΩ
F.电源E:电动势3V、内阻1.5Ω
G。
开关S一个
(1)选用的仪器应为_____________(填器材对应的序号)
(2)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3)测出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中待测电流表A1的指针偏转了n 格,可算出满偏电流I g=___,式中除N、n外,其他字母符号代表的物理量是。
24。
(一航天仪器在地面上重为F1,被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上时重为F2.已知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0,求:
(1)月球的密度;
(2)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和近月卫星(贴近月球表面)的周期。
25.如图所示,质量M,半径R的光滑半圆槽第一次被固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冲向半圆槽刚好可以到达顶端C。
然后放开半圆槽,其可以自由运动,m小球又以同样的初速冲向半圆槽,小球最高可以到达与圆心等高的B点,(g=10m/s2)试求:
(1)半圆槽第一次被固定时,小球运动至C点后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
(2)小球质量与半圆槽质量的比值m/M为多少?
(二)选考题:
33. 【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气压强与同温度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
C.尽管技术不断进步,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100%,制冷机却可以使温度降至热力学零度
D。
将一个分子从无穷远处无限靠近另一个分子,则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分子势能是先减小再增大
E.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时,液体与固体间表现为浸润
(2)(如图,一个质量为m的T型活塞在气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体积可忽略不计,距气缸底部h o处连接一U形细管(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
初始时,封闭气体温度为T0,活塞距离气缸底部为1.5h0,两边水银柱存在高度差。
已知水银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0,气缸横截面积为S,活塞竖直部分高为1。
2h0,重力加速度为g,求:
(i)通过制冷装置缓慢降低气体温度,当温度为多少时两边水银面恰好相平;
(ii)从开始至两水银面恰好相平的过程中若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求气体内能的变化。
34。
(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他用带有游标尺的测量头(如图乙所示)测量相邻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某一条亮条纹(将这一条纹确定为第一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读数x1=1。
15mm;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第6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情况如图丙所示。
则图丙的读数x2= mm.实验中所用的双缝间的距离d=0.20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cm。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通过实验测出的光的波长λ=m。
(2)如图所示,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半径为R,介质折射率为2,圆心角为45°,一束平行于OB的单色光由OA面射
入介质,要使柱体AB面上没有光线射出,至少要在O点上方竖直放置多高的遮光板?(不考虑OB面的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