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氯化锂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托伐他汀对氯化锂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Wnt信号通路相
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申玉超;于晓玲;张秀梅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传代后取生长良好4~6代用于实验。

实验分空白对照组、氯化锂组和阿托伐他汀组。

细胞经孵育24h后,用硝酸还原酶法
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一氧化氮含量,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Wnt1、β-catenin及蓬乱蛋白-1(dvl-1)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他两组细胞
培养的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减少,Wnt1、β-catenin及dvl-1蛋白的表达增多;与氯化锂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增
多,Wnt1、β-catenin及dvl-1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

结论抑制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可能是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34)003
【总页数】3页(P276-278)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功能;阿托伐他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Wnt信号
通路;氯化锂
【作者】申玉超;于晓玲;张秀梅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1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3.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近年来内皮损伤学说得到了多数学者支持,内皮功能不全被认为是AS发生机制中的始动环节,因而对内皮细胞损伤进行药物干预治疗,也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趋势[1]。

Lee等[2]激活内皮细胞的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现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单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的黏附性增强,但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并未增加,因此推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与AS的发生机制有关[3-4]。

本文通过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氯化锂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Wnt1、β-catenin、dvl-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AS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抗AS的可能机制。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和试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购自 ATCC公司;胎牛血清、1640培养基、胰蛋白酶购自海克隆生物有限公司(北京);Licl购自北京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托伐他汀原粉购自辉瑞公司;兔抗人Wnt1抗体购自巴傲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鼠抗人β-catenin抗体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兔抗人dvl1抗体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O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2 实验细胞与分组 HUVECs的培养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1640细胞培养液培养,体积分数5%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1~2 d换液1次。

以0.25%胰蛋白酶消化及传代,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选择生长良好的4~6代的细胞用于实验。

细胞分为3组:1)空白对照组:细胞不加任何干预;2)Licl组:加入终浓度为20 mmol/L的Licl;3)阿托伐他汀组:加入终浓度为20 mmol/L的
Licl+10 μmol/L的阿托伐他汀共同处理。

各组经卵育24 h后,收集细胞及培养的
上清液,观察不同组Wnt1、β-catenin、dvl-1蛋白的表达及培养液中NO含量的变化。

3 HUVECs形态学观察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处理24h后HUVECs的形态学变化。

4 HUVECs的NO含量用硝酸还原酶特异性将NO3-还原NO2-,通过显色深浅测定其浓度高低。

吸取各组中的细胞培养液,按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

5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蛋白的表达将第4代细胞接种在有盖玻片(多聚赖氨酸处理好)的6孔板中进行细胞爬片。

4 ℃10%甲醛固定30 min,30%H2O2 1份+纯甲醇9份室温浸泡15 min,封闭液37 ℃孵育30 min,加兔抗人Wnt1、鼠抗人β-catenin、兔抗人dvl-1抗体(1∶600)于4 ℃过夜;加二抗A液37 ℃卵育30 min,加二抗B液37 ℃孵育30 min,显色、复染。

以上每步之间用PBS冲洗3次,每次4 min;显色、复染,脱水、封片。

镜下观察蛋白表达。

6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收集各组细胞,超声裂解细胞,4 ℃ 1 000 g离心2 min,取上清液,用考马斯亮蓝法蛋白定量。

取20 μl蛋白质样品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膜,5%脱脂奶粉封闭2 h,分别滴加兔抗人Wnt1、鼠抗人β-catenin、兔抗人dvl-1(1∶400)抗体,4 ℃孵育过夜,相应碱性磷酸酶标记的二抗室温孵育2 h,碱性磷酸酶法显色。

于扫描仪上成像,并用GENE GENIUS软件对条带进行灰度值半定量进行分析。

以肌动蛋白(β-actin,分子量为43 kU)为内参照,Wnt1(分子量为40 kU)、β-catenin(分子量为92 kU)及dvl-1(分子量为76 kU)与β-actin条带灰度值的比值代表各蛋白表达的相对量。

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差异采用SNK检验。

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的形态学变化
图2 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Wnt1、β-catenin、dvl-1蛋白表达 A:Wnt1抗体;
B:β-catenin抗体; C:dvl-1抗体
结果
1 HUVECs形态学观察对照组细胞倒置显微镜下呈单层铺路石状镶嵌排列,互不
重叠,细胞边界清晰,呈多角形;Licl组细胞收缩变圆,细胞间隙增宽,边界不清,部分细胞脱落;阿托伐他汀组细胞间隙较Licl组窄,细胞形态趋于对照组。

见图1。

2 各组HUVECs的NO含量比较与对照组比较,Licl组及阿托伐他汀组细胞培养
的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减少(P<0.01);与Licl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细胞
培养的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减少(P<0.01)。

见表1。

3 各组Wnt1、β-catenin、dvl-1蛋白表达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对照组Wnt1、β-catenin、dvl-1蛋白在细胞质内出现棕黄色淡染颗粒;与对照组比较,Licl组
细胞质内出现大量棕色颗粒聚集、浓染;阿托伐他汀组较对照组细胞质内出现较多棕黄色颗粒,但较Licl组棕黄色颗粒明显少。

见图2。

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与对照组相比,Licl组和阿托伐他汀组Wnt1、β-catenin、dvl-1蛋白定量明显上升(P<0.01);与Licl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Wnt1、β-catenin、dvl-1蛋白定量
明显降低(P<0.01)。

见表1、图3。

表1 各组HUVECs的NO含量及Wnt1,β-catenin,dvl-1表达的比较, n=6)aP <0.01,与对照组相比较;bP<0.01,与Licl组相比较?
图3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UVECs的Wnt1,β-catenin, dvl-1蛋白表达
电泳图
讨论
Wnt信号通路至少分为3个分支[5]:经典Wnt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Wnt/JNK信号通路,Wnt/Ca2+信号通路。

通过上述途径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

本研究主要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正常情况下此通路处于
关闭状态,当被激活时Wnt蛋白表达增多,与其受体卷曲蛋白(frizzled)结合,激
活dvl-1,使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活性受抑制,胞内β-catenin水平升高,入细胞核识别淋巴样增强因子/白细胞增强因子(Tcf/Lef)[6-7]。

β-catenin入细胞
核形成Tcf-β-catenin复合物,它可与钙黏蛋白启动子区结合,从而下调钙黏蛋白的表达[8]。

钙黏蛋白表达减少,使内皮细胞间黏附功能下降,细胞间缝隙形成、
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炎症细胞侵入血管内皮下致AS形成。

有报道证实了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内皮细胞黏附连接重建中居于重要地位[9-10]。

Lee等[2]激活内皮细胞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现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单核细胞对血管内皮的黏附性增强,但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并未增加。

综上推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与AS的形成有关。

阿托伐他汀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U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是
广为应用的他汀类药物,其除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独特的心血管疾病防治作用。

Haidari等[11]发现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保护
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功能。

本研究通过Wnt信号通路激活剂Licl诱导HUVECs,发现内皮细胞分泌的NO明显减少,同时Wnt1、β-catenin、dvl-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证明在这一过程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

在Licl诱导HUVECs的同时加入阿托伐他汀,发现内皮细胞分泌的NO明显增加,同时Wnt1、β-catenin、dvl-1蛋白表达明显
降低,证明在这一过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抑制。

本研究证实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可能与AS的形成有关,而阿托伐他汀抗AS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参考文献
1 Schwartz BG, Economides C, Mayeda GS, et al. The endothelial cell in health and disease : its function, dysfunction, measurement and therapy[J]. Int J Impot Res, 2010, 22(2): 77-90.
2 Lee DK, Nathan Grantham R, Trachte AL, et al. Activation of the canonical Wnt/beta-catenin pathway enhances monocyte adhesion to endothelial cells[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6, 347(1):109-116.
3 Marinou K, Christodoulides C, Antoniades C, et al. Wnt signaling in cardiovascular physiology. Trends Endocrinol Metab. 2012. [Epub ahead of print] .
4 Mill C, George SJ. Wnt signalling in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its role in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J]. Cardiovasc Res, 2012, 95(2):233-240.
5 Rao TP,Kühl M. An updated overview on Wnt signaling pathways:a prelude for more[J]. Circ Res, 2010, 106(12): 1798-1806.
6 Miller JR. Wnt signal transduction[M]. London:Nature publishing Group,2002:195-208.
7 Miller JR, Hocking AM, Brown JD, et al. Mechanism and function of signal transduction by the Wnt/beta-catenin and Wnt/Ca2+ pathways[J]. Oncogene, 1999, 18(55): 7860-7872.
8 Birchmeier W. Cell adhesion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in
cancer.Conference on cadherins, catenins and cancer[J]. EMBO Rep,2005, 6(5):413-417.
9 Van Gijn ME, Daemen MJ, Smits JF, et al. The wnt-frizzled cascad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Cardiovasc Res, 2002, 55(1):16-24. 10 Kuroda J, Nakamura M, Yoshida M, et al. Canonical Wnt signaling in the visceral muscle is required for left-right asymmetric development of the Drosophila midgut[J]. Mech Dev, 128(11-12): 625-639.
11 Haidari M, Zhang W, Chen Z, et al. Atorvastatin preserves the integrity of endothelial adherens junctions by inhibi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J]. Cell Res, 2012,318(14): 1673-16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