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中双侧壁导坑法的应用优势及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超前小导管作业工艺图
2)导洞上台阶开挖ꎮ 挖掘机或凿岩机挖掘的顺序要求 是由上至下ꎬ从轮廓线向隧道的轴线方向进行挖掘ꎮ 挖掘的 轮廓线要求速度适中ꎬ挖掘的长度控制在 1 ~ 3 榀ꎬ依照围岩 的实际状况由总工程师、该区段负责人及项目聘请的专家依
������161������
照场地状况来确立对应的挖掘榀数ꎬ避免因为随意挖掘所带 来的安全事故的出现ꎮ 轮廓线以人工风镐修边为主体ꎬ加大 人工挖掘的管理力度ꎮ 爆破时控制炮眼的深度及其对应的 数量ꎮ
隧道施工中双侧壁导坑法的应用优势及优化
李敏如
(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ꎬ广东 广州 511430)
摘 要:对高速公路宽拱隧道作业过程中运用双侧壁导坑的
形式进行施工的优缺点展开详尽的研究与讨论ꎬ并给出针对
双侧壁导坑法技术开展速度慢、造价成本过高等缺陷提出对
应的解决及改善措施ꎬ提高隧道作业的安全性及效率ꎮ
1) 超前小导管支护ꎮ 其规格为 Φ50 × 5 的热轧钢管施 做ꎬS - Va 每环的长度为 4 mꎬ而 S - Vc 每环的长度为 4. 5 mꎬ管口区段 0. 5 m 的区间当中钢管不得开孔ꎬ其他区域依照 15 cm 的距离交叉配置对应的注浆孔ꎬ孔径控制在 10 mm 上 下 [1] ꎮ 侧壁导坑以及中部土体上阶梯挖掘前ꎬ掌子面勘测放 线后ꎬ依照设计标准小导管顺着挖掘轮廓进行配置ꎬ侧壁导 坑上阶梯外围小导管共有 11 个ꎬ内围小导管共 8 个ꎬ中部土 体上阶梯共 27 个ꎬ环向间距控制在 0. 4 m 左右ꎬ依照外插角 为 12°的标准配置ꎮ 小导管用 1 ∶ 1 的水泥浆ꎬ注浆时的压力 控制在 0. 5 ~ 1. 0 MPaꎬ注浆压力要求逐步地提升ꎬ当实现设 计压强( 通常为 1 MPa) 时ꎬ持续注浆 > 10 minꎬ注浆总量按照 设计总量进行管理ꎮ 当地下水的总量相对较大时ꎬ则注浆压 力保持不动ꎮ 为保证超前小导管的打设顺序ꎬ在钢架上打开 对应的孔洞ꎬ让钢管穿过其钢架结构ꎬ钢管的尾部和钢架之 间通过电焊的形式连接好ꎬ在作业的环节当中要求控制好其 对应的注浆质量ꎮ 超前小导管作业工艺流程见图 1ꎮ
钻孔施工:由技 术 较 高 的 钻 工 按 照 图 纸 确 定 其 中 线、 轴 线、腰线、轮廓线以及对应的测量布孔展开对应的钻孔工作ꎮ 各钻工分区、分部分定人定位地进行挖钻工作ꎬ执行严格的 挖钻质量控制层面ꎮ 每排炮由值班工程师依照“ 平、直、齐” 的标准来进行对应的检测ꎮ 附近的孔要求在段面的轮廓线 上开展对应的开孔工作ꎬ顺着轮廓线的整个区间以及其掏槽 孔的位置误差≤5 cmꎬ其余炮孔位置的误差≤10 cmꎮ
2 V 级围岩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流程 文中的挖掘形式只适合运用在 S - Ⅴa、S - Ⅴb、S - Ⅴc
级围岩中ꎬ围岩基本上为全风化粉砂岩ꎬ隧道拱顶区域常出 现掉块情况ꎮ 易出现破损ꎬ裂隙发育较快ꎬ局部范围呈现一 种自然堆积的形态ꎮ 易构成地下水河道ꎬ围岩自身的稳定性 极差ꎬ易出现掉块、坍塌的情况ꎮ 且隧道埋深相对来说要更 浅一些ꎮ 详细作业流程如下:先行导洞超前小导管钻孔插打 注浆→先行导洞上台阶开挖→先行导洞上台阶初期支护( 钢 拱架、挂网、插打中空锚杆、喷射混凝土) →先行导洞下台阶 开挖→先行导洞下台阶初期支护( 钢拱架、挂网、插打中空锚 杆、喷射混凝土) →后 行导洞 超前 小导 管 钻 孔 插 打 注 浆 → 后 行导洞上台阶开挖→后行导洞上台阶初期支护( 钢拱架、挂 网、插打中空锚杆、喷射混凝土) →后行导洞下台阶开挖→后 行导洞下台阶初期支护( 钢拱架、挂网、插打中空锚杆、喷射 混凝土) →中行导洞超前小导管钻孔插打注浆→中行导洞上 台阶开挖→中行导洞上台阶初期支护( 钢拱架、挂网、插打中 空锚杆、喷射混凝土) →中行导洞上台阶开挖→中行导洞下 台阶开挖→中行导洞下台阶初期支护( 钢拱架、挂网、插打中 空锚杆、喷射混凝土) →拆除临时侧壁钢拱架ꎮ 2. 2 V 级围岩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详细施工工艺 2. 2. 1 先行导洞上台阶开挖、后行导洞上台阶开挖
1 工程概况
清林隧道属于上、下行分离式 3 车道的隧道体系ꎬ分左、 右线配置ꎬ左面的隧道里程为 ZK52 + 905. 895 ~ ZK53 + 250ꎬ 全长 344. 105 mꎬ和该工程东莞区段在洞身的区域相连接ꎬ出 口区域的设计标高大致为 106 mꎬ最深的埋深达到了 86. 35 mꎬ纵坡坡度为 1. 40% ꎻ右面隧道里程为 YK52 + 927. 344 ~ YK53 + 430ꎬ全长为 502. 656 mꎬ和该工程东莞区段在洞身的 区域相连接ꎬ出口标高大致为 107. 2 mꎬ最深的埋深为 97. 07 mꎬ纵坡坡度为 1. 40% ꎮ
V 级围岩基本都是由全风化岩层所构建而成ꎬ以碎石状 强风化为主体ꎬ裂隙易极发育ꎬ岩体已出现破损的情况ꎬ为保 障施工建设的安全开展ꎬ上阶梯的底层增设规格为 I18 工字
收稿日期:2018 - 03 - 20 作者简介:李敏如(1992 - ) ꎬ男ꎬ广东化州人ꎬ本科ꎬ主要从事高速公 路施工工作ꎮ
钢作为支撑ꎬ每两榀之间加设一个临时的横向支撑ꎬ和初期 支护一同进行ꎬ并和型钢拱架之间进行对应的焊接ꎬ不必使 用钢板来进行连接ꎮ 两面使用对应的土方填好ꎬ临时支撑型 钢的顶部回填的厚度控制在 50 cm 左右ꎮ 导洞上阶梯的施 工工艺详情如下:测量放样→Φ50 × 5 超前小导管ꎬ打孔、安 管、注浆( 初期支护侧每环 11 根、临时支护侧每环 8 根) →挖 掘机配合人工风镐逐榀开挖→装载机出渣ꎬ掌子面素喷 5 cm 厚 C25 混凝土→Φ25 中空注浆锚杆钻孔ꎬ安装锚杆ꎬ注浆→ 挂钢筋网( S - Va 双层ꎬS - Vc 单层) →安装 I22、I18 钢拱架、 连接筋、锁脚锚杆( 含临时支撑) →锚杆、钢筋网、钢拱架检验 合格→喷射 C25 混凝土ꎮꎮ
关键词:双侧壁导坑法ꎻ超前小导管支护ꎻ装药爆破
中图分类号:U455. 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 - 4011(2018)10 - 0161 - 02
DOI:10������ 3969 / j������ issn������ 1672 - 4011������ 2018������ 10������ 0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