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选考)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考前提速力争满分4策略 力学综合练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综合练3
一、选择题(第1~3题为单项选择题,第4~5题为多项选择题)
1.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
当此车加速上坡时,盘腿坐在座椅上的一位乘客( )
A .处于失重状态
B .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 .受到向前(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 .所受力的合力竖直向上
解析:选C 车加速上坡,车里的乘客与车相对静止,应该和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沿斜坡向上,对人受力分析可知,人应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水平座椅竖直向上的弹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三力合力沿斜坡向上,B 、D 错误,C 正确;弹力大于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A 错误。
2.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实现了卫星与地面的量子通信,量子的不可复制性可确保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
若“墨子号”卫星定轨后,在离地面高度为h 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载火箭发射加速升空时,该卫星对火箭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
B .该卫星在轨运行的速度大于7.9 km/s
C .该卫星在轨运行的周期等于T =2π
h 3GM
D .该卫星在轨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g
解析:选D 运载火箭发射加速升空时,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所以该卫星对火箭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故A 错误;7.9 km/s 是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最大的在轨运行速度,则该卫星在轨运行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B 错误;根据G Mm r 2=m 4π2r T
2(r 为卫星的轨道半径)可知,T =2π r 3
GM >2π h 3GM ,故C 错误;根据G Mm r
2=ma 可知,a =G M r
2,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小,则该卫星在轨运行时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D 正确。
3.2016 年起,我国空军出动“战神”轰 等战机赴南海战斗
巡航,如图所示。
某次战备投弹训练,战机在水平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的过程中投下一颗模拟弹。
战机飞行高度为h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
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飞行员看来模拟弹做平抛运动
B .模拟弹下落到海平面的时间为2h g
C .在飞行员看来模拟弹做自由落体运动
D .若战机做加速向下的俯冲运动,此时飞行员一定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选B 模拟弹相对于地面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且水平速度与刚被投下时战机的速度相同,由于战机做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增大,所以在飞行员看来模拟弹做的不是平抛运动,也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A 、C 错误;模拟弹竖直方向做自由
落体运动,由h =12gt 2得t =2h g ,故B 正确;若战机做加速向下的俯冲运动,当战机斜向
下做加速运动时,具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此时飞行员处于失重状态;当战机斜向下做加速曲线运动时,有斜向上的向心加速度,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此时飞行员处于超重状态,故D 错误。
4.如图,一个轻型衣柜放在水平地面上,一条光滑轻绳两端分别固
定在两侧顶端A 、B 上,再挂上带有衣服的衣架。
若保持轻绳长和左端
位置不变,将右端依次改在C 点或D 点后固定,衣柜一直不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若改在C 点,轻绳的张力大小变小
B .若改在D 点,衣架两侧轻绳的张力不相等
C .若改在
D 点,衣架两侧轻绳的张力相等且合力不变
D .若改在C 点,衣柜对地面的压力将会增大
解析:选AC 设开始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轻绳张力为T ,衣服的质量为m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2T cos θ=mg ,若改在C 点,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小,轻绳的张力大小变小,A 正确;若改在D 点,衣架两侧轻绳的张力仍相等,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轻绳的合力不变,B 错误,C 正确;若改在C 点,衣柜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整体的重力,不变,D 错误。
5.如图甲,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m =2 kg 的物块静止于x 轴上的某位置(图中未画出),t =0时刻,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x 轴开始运动,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方关系图像的一部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0.5 m/s 2
B .t =4 s 时物块位于x =4 m 处
C .t =4 s 时物块的速率为2 m/s
D .在0~4 s 时间内物块所受合外力做功为2 J
解析:选AC 由x -x 0=v 2
2a
,结合题图乙可知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得加速度a =0.5 m/s 2,初位置x 0=-2 m ,故A 正确;由x -x 0=12
at 2,v =at 得,t =4 s 时物块位于x =2 m 处,物块速率v =2 m/s ,故B 错误,C 正确;由动能定理得,0~4 s 内物块所受合外
力做功为W =12
mv 2=4 J ,故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6.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 轴,纵轴为y 轴,最小刻度表示1 mm)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
将橡皮筋的一端Q 固定在y 轴上的B 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 位于y 轴上的A 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 端沿y 轴从A 点拉至坐标原点O ,此时拉力F 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
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 的大小为________N 。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 端回到A 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 端拉至O 点。
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 1=4.2 N 和F 2=5.6 N 。
①用5 mm 长度的线段表示1 N 的力,以O 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F 1、F 2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 合;
②F 合的大小为________N ,F 合与拉力F 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
若F 合与拉力F 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析:(1)由测力计的读数规则可知,读数为4.0 N 。
(2)①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如图所示。
②由图可知F 合=4.0 N ,从F 合的顶点向x 轴和y 轴分别作垂线,顶点的横坐标对应长度为1 mm ,顶点的纵坐标长度为20 mm ,则可得出F 合与拉力F 的夹角的正切值为0.05。
答案:(1)4.0 (2)①见解析图 ②4.0 0.05
7.如图甲所示,用粗细均匀的导线制成的一只单匝圆形金属圈,现被一根绝缘丝线悬挂在竖直平面内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金属圈的质量为m =0.1 kg ,半径为r =0.1 m ,导线单位长度的阻值为ρ=0.1 Ω/m ,金属圈的上半部分处在一方向垂直圈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金属圈下半部分在磁场外,已知从t =0时刻起,测得经过10 s 丝线刚好被拉断,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求:
(1)金属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及方向;
(2)丝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 ;
(3)在丝线断前的10 s 时间内金属圈中产生的焦耳热Q 。
解析:(1)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圈中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由题图乙知,ΔB Δt =0.40.5
T/s =0.8 T/s 金属圈的电阻为R =2πr ρ
金属圈中感应电流I =ΔΦR ·Δt =ΔB Δt ·πr
222πr ρ=ΔB Δt ·r 4ρ=0.8×0.14×0.1
A =0.2 A 。
(2)10 s 末磁感应强度
B =ΔB Δt
·t =0.8×10 T=8 T 金属圈受到的安培力F 安=BI ·2r
丝线的拉力: F =F 安+mg =BI ·2r +mg
解得F =1.32 N 。
(3)金属圈内产生的焦耳热:Q =I 2
Rt
解得:Q ≈0.025 J。
答案:(1)0.2 A 逆时针方向 (2)1.32 N (3)0.025 J
8.如图所示,汽车以1.6 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汽车后壁货架上放有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架高1.8 m 。
由于前方事故,突然急刹车,汽车轮胎抱死,小球从架上落下。
已知该型号汽车在所在路面行驶时刹车痕s (即刹车距离)与刹车前车速v 的关系如图2所示,忽略小球与架子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g 取10 m/s 2。
求:
(1)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小球在车厢底板上落点距车后壁的距离。
解析:(1)汽车在速度为v 时开始刹车,匀减速到零,刹车距离为s 。
由运动学公式v 2
=2as
由题图2知:当v =4 m/s 时,s =2 m
解得:a =4 m/s 2。
(2)刹车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h =12
gt 2 解得t =0.6 s
水平方向有:s 2=vt =0.96 m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刹车时间为t ′,则: t ′=v a
=0.4 s <0.6 s 则汽车的实际位移为:s 1=v 2
2a
=0.32 m 故:Δs =s 2-s 1=0.64 m 。
答案:(1)4 m/s 2 (2)0.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