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征分析
陈效库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患者的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33例支气管扩张症感染加重期患者的痰培养、病原菌及
药敏进行记录并分析。

结果133例患者中痰培养样品出现阳性有62例,阳性率为46.6%,并从中分离得到82株菌株,且革兰阴性菌占85.4%(70/82),革兰阳性菌占11.0%(9/82),真菌占3.7%(3/82)。

所有病原菌种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36.6%(30/82)。

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占15.9%(13/82),流感嗜血菌占12.2%(10/82)。

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分离所得的多种革兰阴性菌均具有多重
耐药性,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50%,显示较强的耐药能力。

结论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绝大多数为革兰阴性菌,且普遍耐药性较
强。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ectious pathogens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ectasis at acute episodes. Methods The sputum of 133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bronchiectasis was collected and cultured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pathogens. Results 46 cases of sputum culture were positive, accounting for 46. 6%. There were 82 stains isolated from those patients, which in-cluded 85. 4%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70/82), 36. 6%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9/82) and 3. 7% of fungi. The main pathogens wa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85. 4%), follow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e (15. 9%) and He-mophilus influenzae (12. 2%). Gram-negative bacterium showed 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which especially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E. Coli showed a stronger drug-resistance to ciprofloxacin, levofloxacin, ampicillin, cefuroxime and cefotaxime. Conclusion The main infectious pathogen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bronchiectasis are gram-negative bacteria, showing high drug resistance. The doctor should select proper antimicrobial agents according to bacterial culture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results during clinical therapy.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3
【总页数】3页(P515-517)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病原菌;耐药率;药物敏感试验
【作者】陈效库
【作者单位】271608 山东肥城,肥城矿业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Infectious pathogens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for patients with bronchiectasis at acute episodes
CHEN
Xiao-
ku
the
Mining
Center
Hospital
of
Feicheng,
Tai′
an,
Shandong 271608,
China
【Key words】
bronchiectasis; pathogens; resistance rates; drug sensitivity test
作者单位:271608 山东肥城,肥城矿业中心医院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

常伴随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其中,引起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它能促使病情进展以及影响预后效果
[1]。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的发病率、病情进展及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

近年来,抗菌药物由于使用的不合理性,导致病原菌种类发生变化,并且增加了其耐药性,从而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133例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检测其急性发作时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为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方法。

一、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本院的支气管扩张症急性感染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为70例,女性患者为53例;年龄49~80岁,平均
64.3±12.8岁。

所有患者的入选标准:①此前已有明确支气管扩张病史,或高分辨CT可见支气管呈“双轨征、串珠状、印戒征、蜂窝状或杵状;②急性加重的临床
表现主要包括咳嗽、痰量增加、反复咯血等。

经诊断,有100例患者咳嗽加重,
咯脓痰量增多;74例患者有发热;53例患者出现反复咯血,均符合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标准
[2]。

二、方法
1.样本采集入院后,以自然咳嗽法采集患者的痰液标本,用清水先漱口,灭菌的专用容器收集痰液进行送检。

住院后,患者次日早晨刷牙后用生理盐水反复漱口后,用力咳嗽后弃去第一次痰,收集第二次痰于无菌器皿中,送检,持续3天。

痰液
标本镜检筛选后,显微镜镜下观察革兰染色情况,如果视野中鳞状上皮细胞<10个,多核白细胞≥25个,则合格。

2.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3]将合格的痰液标本接种于培养基中,37℃条件下培养24h,分离纯化
优势菌落。

另外需要做菌种鉴定,具体方法:将病原菌中的细菌和真菌用0.45%
生理盐水分别制成0.5个麦氏单位和2个麦氏单位的菌悬液后,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

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物敏感
试验。

按照200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标准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4]。

三、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计数数据以率表示进
行χ
2检验,计量数据以
±
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
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一、临床症状患者75.2%(100/133)有咳嗽加重情况;55.6%(74/133)的患者咳痰量增加;另外39.8%(53/133)的患者有反复咯血(见表1)。

二、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所有患者当中,痰培养阳性62例,阳性率为46.6%,共分离得到病原菌8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0株,占85.4%,革兰阳性菌9株,占11.0%,另外出现真菌3株,占3.7%。

在革兰阴性菌中,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然后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而革兰阳性菌中以金葡菌为首位;真菌则以白念珠菌为主(见表2)。

三、耐药情况比较多种革兰阴性菌具有多重耐药性,且均具有高耐药性,尤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且均大于50%,显示了较强的耐药性(见表3)。

支气管扩张症是主要由于支气管壁发生破裂,管腔发生变形和扩张,进而使得病原菌容易在局部生长而造成反复感染,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病和多发病。

国内外已经多次报道
[5],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有效控制感染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首要问题。

据有关文献报道,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常见的病原菌主要为流感嗜血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而据我国各地区支气管扩张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是目前
引发支气管扩张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6]。

因此,探究革兰阴性菌在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对临床治疗有着指导意义。

本研究结果,引发患者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占总病原菌的85.4%(70/82),并且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

这与国内其他学者
[7]报道一致,其原因可能是
[8]:①铜绿假单胞菌本身具有鞭毛和黏多糖,能黏附呼吸道黏膜上皮,但是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患者的气道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力较弱;②长期反复住院,肺功能较差,病情重,机体抵抗力低下;③长期使用多种抗菌药物。

此外,革兰阳性菌居第2位,占总病原菌的11.0%,主要以金葡菌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真菌
占总病原菌的3.7%,推测有可能与本研究所选的患者高龄、反复使用多种抗菌药物等有关。

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许多革兰阴性菌往往具有多重耐药性。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第四代头孢菌
素(头孢吡肟)、部分含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等抗菌药较为敏感。

而大肠埃希菌除碳
青霉烯类抗生素外,几乎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含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等都产生耐药性。

虽然本次研究中,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只有11%,但7株
金葡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有着极高的耐药性。

因此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总体较强,阻碍了治疗的进展。

细菌产生耐药的原因除了本身生理机制外,据有关文献报道
[9]还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的
滥用;②抗菌药物长期、不合理的反复使用及患者在医院里的交叉感染。

综上,本次研究的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居占据比例最大;而且多种革兰阴性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其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在针对该类细菌进行治疗时,应选择能抑制细菌活性的抗菌药物
[10,11],对于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患者,还应警惕耐药金葡菌及真菌的感染。

[1] 汪复.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严重感染的防治策略 [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7, 7(3): 230-232.
[2] 杨俐, 李晓红, 尹俊辉, 等. 多药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效果分析[J]. 中华医院
感染学杂志, 2013, 23(003): 648-65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2版.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460-462.
[4] NCCLS.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Fifteen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NCCLS document M100-S15[S].Nc-cls.Wayne,Pennsylvania,2005,25:39-39.
[5] 肖中, 池峰. 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患者急性加重期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012): 3020-3022.
[6]
Pasteur M C, Helliwell S M, Houghton S J, et al. An investigation into causat ive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ectasis[J].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 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0, 162(4): 1277-1284.
[7] 张梅, 骆益民, 杨远, 等.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 25(009): 1067-1070.
[8] 张盛斌, 黄斌, 郑晓璇, 等.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ISTIC, 2013, 13(5).
[9] Ozalp O, Inal-
Ince D, Calik E, et al. Extrapulmonary features of bronchiectasis: muscle fun ction, exercise capacity, fatigue, and health status[J]. Multidiscip Respir Me d, 2012, 7(1):3-9.
[10]王丽娟. 106 例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感染加重期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 [J]. 吉林医学, 2011, 32(5): 848-850.
[11]李熙霞, 程德云, 罗玉明, 等. 78 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患者临床分析 [J]. 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3): 365-3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