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指标
综合指标从它的作用和方法特点的角度可概括为
三类:
总量指标(绝对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绝对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一定时间、地点、条件 下总的规模、水平的统计指标。 如GDP、总产值、 总人数等 总量指标表现形式是绝对数,不是抽象的绝对数,是 有名数。
如:研究某市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情况,根据资料知道: 从业人数151480人、工资总额为15000万元。
(二)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
时期指标 —— 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 程的总数量。如:总产值、销售额、工资总
额、利润总额等
时点指标 —— 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 的状况。如:职工人数、机械设备台数、材
例如:2010年11月1日0时我国人口总数为1370536875人
作用 : 总量指标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 国力,反映某部门或单位等人、财、 物的基本数据 。
总量指标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实行 社会经济管理的依据之一 。 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 础。
二、 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 总体单位总量— 说明总体的单位总数。 - 例:企业数、学校数、职工人数、学生人数。 - 总体标志总量— 说明总体中某些数量标志值总和。 - 例:总产量、总产值、工资总额、税金总额。
可以作为论断事物的一种数量标准或参考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二作用种类算术平均数数值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位臵平均数中位数总体标志总量算术平均数总体单位总数一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二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和典型特征的最基本指标是统计中计算平均数最常用的方法
• 公安部2005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2005年, 全国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272840起,造成76689人 死亡,其中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6407人死亡,二、 三级公路上交通死亡事故最多,共造成 47448人死 亡。 • 到2005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1万公里,位居 世界第二位,二级公路24.6万公里、三级公路 34.5万公里,合计达59.1万公里。 • 总量指标只能说明某一现象总体本身的总量,不 能说明现象与现象的相互联系,以及现象在不同 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变化情况!
d. 复合单位:吨公里、千瓦小时……
(2) 货币单位: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来计算
社会物质财富或劳动成果价值量的计量单位。
货币单位使不能直接相加的产品产量过渡 到能够加总,用于综合说明具有不同使用 价值的产品生产总量或商品销售量等的总 规模、总水平。
(3)
劳动单位:是用劳动时间表示的计量单位。
工时 —— 工人数和劳动时数的乘积; 工日 ——— 工人数和劳动日数的乘积; 台时 —— 设备台数和开动时数的乘积。 由于具体条件不同,不同企业的劳动量指标不 具有可比性,因此,劳动量指标一般只限于企 业内部使用。
(五) 强度相对指标
1.概念 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 对比的结果,用来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 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
计算公式为:
强度相对数 某一总量指标数值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
强度相对数的数值表示有两种方法:
① 一般用复名数表示; ② 也有少数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 • • • • • • • • •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公顷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 彩色电视机1231.4万台 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43万套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 货物运输周转量159014亿吨公里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56.0万人 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53432个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75572人 ......
计算公式
计划完成相对数
实际平均数 计划平均数
100%
例
某企业某月生产某产品,,则: 60 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120% 50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实际劳动生产率超过20% 完成了计划任务。
3.长期计划的检查 以五年计划来说明这个问题。 水平法 累计法
假定计划提前完成,如果2001--2005年间基建投资 总额计划为2200亿元,实际至2005年6月底止累计实 际投资额已达2200亿元,则提前半年完成计划。
(二) 结构相对指标
就是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区分为不同性 质的各部分,以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 值对比而得出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 成状况的综合指标。 计算公式为:
1 15% 104 .5% 1 10%
如果以计划降低百分数规定计划任务,则: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1 实际降低率 100% 1 计划降低率
•某企业计划某种产品成本今年比去年降低5%, 实际降低了6%。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1 6% 98.95% 1 5%
(3) 根据平均指标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
例
商品流通费用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 相对指标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用
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速度 等等。
作用 : 相对指标能具体表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 比例关系。
相对指标能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 找出共同比较的基础。 相对指标便于记忆、易于保密。
相对指标的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
(四) 比较相对指标(类比相对指标)
将两个不同总体的同类指标作静态对比得出 的综合指标,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 数量对比关系。 计算公式为:
比较相对数 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 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 100%
例
某年有甲、乙两企业同时生产一种性能相同的 产品,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为19,307元,乙企业 为27,994元。
(1) 水平法:在五年计划中只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 计算公式为:
五年计划完成程度 五年计划末年实际达到的水平 五年计划中规定的末年水平 100%
例
某产品计划规定第五年产量56万吨,实际第五年 产量63万吨,则:
63 计划完成程度 100% 112.5% 56
那么,提前多少时间完成计划?
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
三、 总量指标的计算
计算原则:
1.现象的同类性。
2.明确的每项总量指标的统计含义。 3.计量单位必须一致。
根据事物的性质和研究的任务来决定,总 量指标计量单位分三种形式:
(1) 实物单位: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计量单位。 a. 自然单位:辆、双、头、根、个…… b. 度量衡单位:吨、米、克、立方米…… c. 双重单位:公里/小时、人/平方公里……
现假定第四年、第五年各月完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吨)
月份 第四年 第五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3.8 5 七 4 5) 八 (4 6) 九 (5 6 十 5 6 十 一 5 6 十 二 4 7 合计 49.6 63
3.5 3.5 4 4 4 4
3.8 4 5 5
第四年9月 ~ 第五年8月 第四年8月 ~ 第五年7月
有名数 -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人均粮食产量:千克/人 无名数(抽象化的数),分以下几种: 系数或倍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 成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 百分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 千分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0。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
(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2)结构相对指标
产量合计57万吨 产量合计55万吨
正好生产56万吨的时间应是第四年八月第 X天到 第五年八月第(31-X)天。图示如下:
第四年8月 第四年9月~第五年7月 51 第五年8月 (31-x)
(31-x)
x
x
56
4 6 X 51 ( 31 X ) 56 31 31
∴ X = 15.5 (天)
单 位 名 称 建设局 化工局 机械局 合 计 企业数 (个) 300 250 450 1000 职工人数 固定资产增 (人) 加额(万元) 8000 5000 7000 20000 1000 2000 2000 5000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00 500 300 1000
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标志总量
(三) 比例相对指标
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 比的结果,用来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 计算公式为:
比例相对数
例
总体中某部分数值 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男女性别比 例为105.20 : 100,这说明以女性为100,男性人 口是女性人口数的105.20倍。简称性别比例105.20。
计算比较相对数时,作为比较基数的分
母可取不同的对象,一般有两种情况:
① 比较标准是一般对象,如:
甲地区(单位)某一现象的水平 比较相对数 100% 乙地区(单位)同类现象的水平
这时,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可以互换。
② 比较标准(基数)典型化,如:
把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和国家规定的质 量水平比较,和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比较,和国外 先进水平比较等,这时,分子与分母的位置不能互 换。
220 总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110% 200
计算结果表明该厂超额10%完成总产值计划。
(2)根据相对指标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
如果以计划提高百分数规定计划任务,则: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1 实际提高率 100% 1 计划提高率
•某企业计划劳动生产率今年比去年提高10%, 实际提高了15%。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6秒,在唐山市的地 壳下12公里深处,长期集聚在这里的巨大能量聚然爆 发,相当于800吨黄色炸药在城市底下猛烈爆炸,一 场人类史上堪为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的 头上;转眼间唐山市区变成一片废墟: 242419人丧生( 包括天津等受灾区),36万多人受 重伤,70万多人受轻伤,15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 妻子失去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 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孤寡老人3675 位,孤儿4204人。
即提前四个月又15天半完成五年计划。
(2) 累计法:在五年计划中规定5年累计完成量
应达到的水平
计算公式为:
五年计划完成程度 五年计划期间实际累计完成数 100% 五年计划规定的累计数
例
某五年计划的基建投资总额为2200亿元,五年内实 际累计计划完成2240亿元,则:
2240 计划完成程度 100% 101.8% 2200
料库存量等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1、时期指标是采用连续计数的方法取得;而时点指标是采用间断记数的 方法取得的。 2、时期指标可以累计相加,而时点指标相加却没什么意义 3、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 间长短没关系
下表是某市的企业按主管单位分组统计的资料,请: 1、区分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 2、区分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
结构相对数 总体某部分数值 总体全部数值 100%
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性别构成
人数 男性 女性 合计 686852572 652872280 1370536875 结构相对数(%)
51.27 48.73
100
瑞典人口学家桑德巴根据人口的年龄构成,将人口的 构成(%)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类型 增加型 稳定型 减少型 0-14岁 40% 26.5% 20% 15-49岁 50% 50.5% 50% 50岁以上 10% 23% 30%
两企业劳动生产率比较相对数 19307 100% 69% 27994
说明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比乙企业低31% 。
中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美国国土的面积为936.3 万平方公里 中国国土面积是美国国土面积的1.025倍或102.5%
2005年,比尔.盖茨平均每分钟挣6659美元,伍兹是运 动员中收入最高的一位,每分钟收入171美元. 盖茨每分钟挣的钱是伍兹的38.9倍.
(3)比例相对指标
(4)比较相对指标 (5)动态相对指标 (6)强度相对指标
(一)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概念:它是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相 对指标,通常以“%”表示
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计划数
计算公式
2.计算
(1) 根据总量指标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
设某工厂某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为200万元,实际 完成220万元,则:
综合指标从它的作用和方法特点的角度可概括为
三类:
总量指标(绝对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绝对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一定时间、地点、条件 下总的规模、水平的统计指标。 如GDP、总产值、 总人数等 总量指标表现形式是绝对数,不是抽象的绝对数,是 有名数。
如:研究某市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情况,根据资料知道: 从业人数151480人、工资总额为15000万元。
(二)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
时期指标 —— 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 程的总数量。如:总产值、销售额、工资总
额、利润总额等
时点指标 —— 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 的状况。如:职工人数、机械设备台数、材
例如:2010年11月1日0时我国人口总数为1370536875人
作用 : 总量指标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 国力,反映某部门或单位等人、财、 物的基本数据 。
总量指标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实行 社会经济管理的依据之一 。 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 础。
二、 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 总体单位总量— 说明总体的单位总数。 - 例:企业数、学校数、职工人数、学生人数。 - 总体标志总量— 说明总体中某些数量标志值总和。 - 例:总产量、总产值、工资总额、税金总额。
可以作为论断事物的一种数量标准或参考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二作用种类算术平均数数值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位臵平均数中位数总体标志总量算术平均数总体单位总数一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二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和典型特征的最基本指标是统计中计算平均数最常用的方法
• 公安部2005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2005年, 全国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272840起,造成76689人 死亡,其中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6407人死亡,二、 三级公路上交通死亡事故最多,共造成 47448人死 亡。 • 到2005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1万公里,位居 世界第二位,二级公路24.6万公里、三级公路 34.5万公里,合计达59.1万公里。 • 总量指标只能说明某一现象总体本身的总量,不 能说明现象与现象的相互联系,以及现象在不同 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变化情况!
d. 复合单位:吨公里、千瓦小时……
(2) 货币单位: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来计算
社会物质财富或劳动成果价值量的计量单位。
货币单位使不能直接相加的产品产量过渡 到能够加总,用于综合说明具有不同使用 价值的产品生产总量或商品销售量等的总 规模、总水平。
(3)
劳动单位:是用劳动时间表示的计量单位。
工时 —— 工人数和劳动时数的乘积; 工日 ——— 工人数和劳动日数的乘积; 台时 —— 设备台数和开动时数的乘积。 由于具体条件不同,不同企业的劳动量指标不 具有可比性,因此,劳动量指标一般只限于企 业内部使用。
(五) 强度相对指标
1.概念 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 对比的结果,用来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 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
计算公式为:
强度相对数 某一总量指标数值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
强度相对数的数值表示有两种方法:
① 一般用复名数表示; ② 也有少数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 • • • • • • • • •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公顷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 彩色电视机1231.4万台 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43万套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 货物运输周转量159014亿吨公里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56.0万人 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53432个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75572人 ......
计算公式
计划完成相对数
实际平均数 计划平均数
100%
例
某企业某月生产某产品,,则: 60 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120% 50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实际劳动生产率超过20% 完成了计划任务。
3.长期计划的检查 以五年计划来说明这个问题。 水平法 累计法
假定计划提前完成,如果2001--2005年间基建投资 总额计划为2200亿元,实际至2005年6月底止累计实 际投资额已达2200亿元,则提前半年完成计划。
(二) 结构相对指标
就是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区分为不同性 质的各部分,以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 值对比而得出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 成状况的综合指标。 计算公式为:
1 15% 104 .5% 1 10%
如果以计划降低百分数规定计划任务,则: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1 实际降低率 100% 1 计划降低率
•某企业计划某种产品成本今年比去年降低5%, 实际降低了6%。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1 6% 98.95% 1 5%
(3) 根据平均指标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
例
商品流通费用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 相对指标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用
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速度 等等。
作用 : 相对指标能具体表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 比例关系。
相对指标能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 找出共同比较的基础。 相对指标便于记忆、易于保密。
相对指标的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
(四) 比较相对指标(类比相对指标)
将两个不同总体的同类指标作静态对比得出 的综合指标,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 数量对比关系。 计算公式为:
比较相对数 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 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 100%
例
某年有甲、乙两企业同时生产一种性能相同的 产品,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为19,307元,乙企业 为27,994元。
(1) 水平法:在五年计划中只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 计算公式为:
五年计划完成程度 五年计划末年实际达到的水平 五年计划中规定的末年水平 100%
例
某产品计划规定第五年产量56万吨,实际第五年 产量63万吨,则:
63 计划完成程度 100% 112.5% 56
那么,提前多少时间完成计划?
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
三、 总量指标的计算
计算原则:
1.现象的同类性。
2.明确的每项总量指标的统计含义。 3.计量单位必须一致。
根据事物的性质和研究的任务来决定,总 量指标计量单位分三种形式:
(1) 实物单位: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计量单位。 a. 自然单位:辆、双、头、根、个…… b. 度量衡单位:吨、米、克、立方米…… c. 双重单位:公里/小时、人/平方公里……
现假定第四年、第五年各月完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吨)
月份 第四年 第五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3.8 5 七 4 5) 八 (4 6) 九 (5 6 十 5 6 十 一 5 6 十 二 4 7 合计 49.6 63
3.5 3.5 4 4 4 4
3.8 4 5 5
第四年9月 ~ 第五年8月 第四年8月 ~ 第五年7月
有名数 -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人均粮食产量:千克/人 无名数(抽象化的数),分以下几种: 系数或倍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 成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 百分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 千分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0。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
(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2)结构相对指标
产量合计57万吨 产量合计55万吨
正好生产56万吨的时间应是第四年八月第 X天到 第五年八月第(31-X)天。图示如下:
第四年8月 第四年9月~第五年7月 51 第五年8月 (31-x)
(31-x)
x
x
56
4 6 X 51 ( 31 X ) 56 31 31
∴ X = 15.5 (天)
单 位 名 称 建设局 化工局 机械局 合 计 企业数 (个) 300 250 450 1000 职工人数 固定资产增 (人) 加额(万元) 8000 5000 7000 20000 1000 2000 2000 5000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00 500 300 1000
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标志总量
(三) 比例相对指标
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 比的结果,用来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 计算公式为:
比例相对数
例
总体中某部分数值 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男女性别比 例为105.20 : 100,这说明以女性为100,男性人 口是女性人口数的105.20倍。简称性别比例105.20。
计算比较相对数时,作为比较基数的分
母可取不同的对象,一般有两种情况:
① 比较标准是一般对象,如:
甲地区(单位)某一现象的水平 比较相对数 100% 乙地区(单位)同类现象的水平
这时,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可以互换。
② 比较标准(基数)典型化,如:
把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和国家规定的质 量水平比较,和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比较,和国外 先进水平比较等,这时,分子与分母的位置不能互 换。
220 总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110% 200
计算结果表明该厂超额10%完成总产值计划。
(2)根据相对指标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
如果以计划提高百分数规定计划任务,则: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1 实际提高率 100% 1 计划提高率
•某企业计划劳动生产率今年比去年提高10%, 实际提高了15%。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6秒,在唐山市的地 壳下12公里深处,长期集聚在这里的巨大能量聚然爆 发,相当于800吨黄色炸药在城市底下猛烈爆炸,一 场人类史上堪为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的 头上;转眼间唐山市区变成一片废墟: 242419人丧生( 包括天津等受灾区),36万多人受 重伤,70万多人受轻伤,15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 妻子失去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 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孤寡老人3675 位,孤儿4204人。
即提前四个月又15天半完成五年计划。
(2) 累计法:在五年计划中规定5年累计完成量
应达到的水平
计算公式为:
五年计划完成程度 五年计划期间实际累计完成数 100% 五年计划规定的累计数
例
某五年计划的基建投资总额为2200亿元,五年内实 际累计计划完成2240亿元,则:
2240 计划完成程度 100% 101.8% 2200
料库存量等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1、时期指标是采用连续计数的方法取得;而时点指标是采用间断记数的 方法取得的。 2、时期指标可以累计相加,而时点指标相加却没什么意义 3、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 间长短没关系
下表是某市的企业按主管单位分组统计的资料,请: 1、区分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 2、区分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
结构相对数 总体某部分数值 总体全部数值 100%
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性别构成
人数 男性 女性 合计 686852572 652872280 1370536875 结构相对数(%)
51.27 48.73
100
瑞典人口学家桑德巴根据人口的年龄构成,将人口的 构成(%)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类型 增加型 稳定型 减少型 0-14岁 40% 26.5% 20% 15-49岁 50% 50.5% 50% 50岁以上 10% 23% 30%
两企业劳动生产率比较相对数 19307 100% 69% 27994
说明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比乙企业低31% 。
中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美国国土的面积为936.3 万平方公里 中国国土面积是美国国土面积的1.025倍或102.5%
2005年,比尔.盖茨平均每分钟挣6659美元,伍兹是运 动员中收入最高的一位,每分钟收入171美元. 盖茨每分钟挣的钱是伍兹的38.9倍.
(3)比例相对指标
(4)比较相对指标 (5)动态相对指标 (6)强度相对指标
(一)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概念:它是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相 对指标,通常以“%”表示
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计划数
计算公式
2.计算
(1) 根据总量指标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
设某工厂某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为200万元,实际 完成220万元,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