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19-2020学年中考四诊化学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深圳市2019-2020学年中考四诊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Cu(NO3)2、Mg(NO3)2和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m克的锌粉和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不含Cu
B.当滤渣质量等于m克时,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
C.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滤渣中一定含有Zn,可能含有Al、Mg
D.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渣的组成情况有三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Cu(NO3)2、Mg(NO3)2和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m克的锌粉和铝粉,铝粉先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然后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待铝粉反应完全后,锌粉同样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在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详解】
A、当滤液为蓝色时,说明滤液中有铜离子,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故选项错误;
B、当滤渣质量等于m克时,说明加入铝粉和锌粉的质量等于置换出来的金属质量,当锌粉和铝粉只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但锌粉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时,溶液质量变大,若锌粉和铝粉恰好将银离子和铜离子置换出来时,银和铜的质量之和等于锌粉和铝粉的质量之和,此时滤液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锌、硝酸铝三种溶质;故选项正确;
C、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滤渣中一定含有Zn,可能含有Al,一定没有Mg;故选项错误;
D、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没有硝酸银,则滤渣的组成情况有不是三种;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呈无色,且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NaNO3 K2SO4 HCl
B.NaNO3 Na2CO3 NH4Cl
C.FeSO4 NaCl CaCl2
D.MgCl2 KOH ZnSO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溶液为无色及pH=1即溶液显酸性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A、此选项中NaNO3 K2SO4 HCl均为无色,且相互之间不反应,与酸能共存,故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由于溶液显酸性,则Na2CO3与酸会反应生成CO2,即不共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FeSO4在溶液中使溶液显浅绿色,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KOH与酸不共存,且KOH与MgCl2、ZnSO4均可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沉淀的掌握及酸碱盐综合知识的掌握。

试题突破口在于溶液无色及pH=1。

3.我国的下列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传统剪纸B.玉石雕刻C.中国刺绣D.湿法冶金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传统剪纸,在制作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玉石雕刻,在制作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中国刺绣,在制作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湿法冶金是利用浸出剂将矿石、精矿、焙砂及其他物料中有价金属组分溶解在溶液中或以新的固相析出,进行金属分离、富集和提取的科学技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睛】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4.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A.氨气通入稀硫酸中
B.二氧化碳通入过量石灰水中
C.铁粉加入到稀硫酸中
D.锌粒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氨气通入稀硫酸中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H3═(NH4)2S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溶液的质量增加。

故A不适合;
B、二氧化碳通入过量石灰水中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由于生成沉淀的质量大于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减少。

故B适合;
C、铁粉加入到稀硫酸中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置换出了氢气,但Fe的相对原子质量56>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2,故溶液质量增加。

故C不适合;
D、锌粒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故生成的硫酸锌溶液质量要大于反应物硫酸铜的质量。

故D不适合。

故选B。

5.科学家发现含硒的亚硒酸钠(Na2SeO3)能延缓人体衰老。

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2 C.2 D.+6
【答案】A
【解析】
【详解】
在Na2SeO3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设该化合物中Se元素的化合价为x,
由化学式及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1)×2+x+(-2)×3=0
解得x=+4
故选:A。

6.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只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Cu2+、Fe2+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c点时锌和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Fe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Cu,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 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Ag+、Zn2+、Cu2+、Fe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 锌和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由以上关系可知,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一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C.10 g甲、20 g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30 g
D.若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不一定为酸和碱,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生成盐和水,错误;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水,比如盐酸和硝酸银的反应,错误;
C、甲为10 g、乙为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30g,正确;
D、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错误;
故选:C。

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河水结冰
C.汽油挥发D.粮食酿酒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河水结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点睛】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9.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可以利用化学知识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随着化学的发展,人们最终会实现通过化学变化使水变油的梦想
C.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D.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其中化学变化就是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可以利用化学知识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选项正确;
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不可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使水变油的梦想,选项错误;
C.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选项正确;
D.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因为干冰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

选项正确。

故选B
10.实验室常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小明想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KCl 和MnO2,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图,图中的数字序号所对应的操作步骤错误的是、
A.①-加水溶解B.②-结晶C.③-蒸发D.④-洗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分离KCl和MnO2固体混合物,可采用①加水溶解、②过滤,③对滤液进行蒸发分离出氯化钾;④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分离出二氧化锰。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掌握物质分离的方法、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氧化铁——FeO B.2Na——2 个钠元素
C.2 个氧分子——2O D.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5 价——+5
K ClO
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A不正确;
B、2Na表示2个钠原子,元素不讲个数,故B不正确;
C、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故C不正确;
D、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表示为+5
K ClO,故D正确。

故选D。

3
1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子的特性包括:分子是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详解】
A.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故解释合理;
B.物质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增大,物质遇冷收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遇冷变小,故解释合理;
C.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故解释合理;
D.25 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在氧气装入瓶子的过程中,分子的间隔缩小,而分子的体积没有改变,故选项不合理。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1)用化学用语填空
铵根离子_________;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

(2)量取18.0mL蒸馏水最好选用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填序号)。

A 5mL
B 10mL
C 25mL
D 100mL
(3)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和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_____7(填“>”或“=”或“<”)
(4)现有A、B两种溶液中,共含有Na+、H+、Ag+、Ba2+、NO3-、Cl-、CO32-七种离子,已知A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则B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__________,取少量A溶液滴入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后过滤,将此滤液加入B溶液中,则一定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答案】NH4++3
Al(OH) C < CO32-、Na+ 、Cl-有气泡产生
3
【解析】
【详解】
(1)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NH4+;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则x+(-1)×3=0,则x=+3,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3
Al(OH)。

3
(2)量取18.0mL蒸馏水最好选用的量筒规格(稍大于液体体积,测量更加准确)是:25mL。

故选:C。

(3)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50g×20%=10g,和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质质量=50g×20%=10g混合,等质量的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2KOH+H2SO4=K2SO4+2H2O,2个氢氧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112,1个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相对分子质量小,则该物质有剩余,所以硫酸有剩余,显酸性,所得溶液的PH<7;
(4)现有A、B两种溶液中,共含有Na+、H+、Ag+、Ba2+、NO3-、Cl-、CO32-七种离子,已知A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则该阴离子一定不是碳酸根,因为碳酸根与氢离子和钡离子以及银离子都不共存;若A溶液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氯离子与银离子不共存,则A中阳离子可能是钠离子、氢离子和钡离子,B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以及硝酸根,其中碳酸根与银离子不共存,所以A溶液中的阴离子一定是硝酸根,阳离子是氢离子、银离子、钡离子,则B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钠离子、碳酸根、氯离子;取少量A溶液滴入NaCl溶液,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过滤后,将此滤液加入B溶液中,A溶液中的氢离子与B溶液中碳酸根离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则一定能看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14.(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将以下物质或元素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氯化钠
b.稀盐酸
c.碳酸氢钠
d.碳酸钙
e.铁元素
①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_______。

④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_______。

⑤人体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_______________。

(2)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天然气。

煤燃烧时会释放出二氧化氮,还会释放出①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二氧化碳④可吸人颗粒物,其中会导致酸雨的除二氧化氮还有
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a d c b e 石油②
【解析】
【详解】
(1)①用作调味品的是氯化钠,故填:a;
②碳酸钙中含碳元素,可用作补钙剂,故填:d;
③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填c;
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稀盐酸能与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b;
⑤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故填e;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形成酸雨,故会导致酸雨的除二氧化氮还有②。

15.用烧碱中和一定量的硫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烧碱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烧碱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当加入烧碱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

若改用ng熟石灰与相同量硫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选填“>”“<”或“=”)7。

2NaOH+H SO=Na SO+2H O?硫酸钠和硫酸>
【答案】24242
【解析】
【详解】
2NaOH+H SO=Na SO+2H O?;
烧碱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42
由图可知,当加入烧碱mg时,这时pH<7,说明这时硫酸过量,故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
由图可知,当氢氧化钠加到ng时,pH=7,说明这时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设硫酸的质量为x
2NaOH+H SO=Na SO+2H O
24242
8098
ng x
80ng
=
98x
x=98n/80g
设与相同质量硫酸完全反应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
Ca(OH)+H SO=CaSO+2H O
22442
7498
y98n/80g
74y
=
y=74n/80g y小于n,故氢氧化钙有剩余,溶液显碱性,pH>7。

9898n/80g
16.厉害了,我的国!国人为之骄傲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8年12月8日发射成功。

燃料、金属材料在火箭发射和日常生产生活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为比较Mn、Pd(钯)、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将Mn 片、Pd片、Cu片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Pd片和Cu片没有变化。

要确切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需将Pd片加入到_____溶液中,观察现象。

为了解决能源危机,科研工作者们致力于开发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范畴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
【答案】天然气;硫酸铜等;BCD。

【解析】
【详解】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2)由题意可知,将Mn片、Pd片、Cu片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Pd片和Cu 片没有变化。

说明了Mn的金属活动性大于Pd、Cu,为了比较Pd、Cu金属活动性,可以将Pd片放入铜盐的溶液中,例如硫酸铜等来观察现象。

(3)风力发电、氢燃料客车、太阳能电池路灯,都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小马在实验室选取了一套气体发生装置,既可以制取O2也可以制取CO2,请写出小马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实验中小马用右图所示方法来收集一瓶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端进入(选填“a”或“b”)。

【答案】2H 2O 2
2MnO 2H 2O + O 2↑ b
【解析】
【详解】 既可以制取O 2也可以制取CO 2,说明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小马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即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H 2O 22MnO 2H 2O + O 2↑;
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实验中小马用右图所示方法来收集一瓶氧气,则气体应从b 端进入。

18.下图是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①上图C 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②实验室将双氧水加人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D 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若用E 装置收集氧气,当有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③实验室可以按照“B F F →→→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2CO 气体,第一个F 装置感放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目的是除去2CO 气体中的HCl 气体第二个F 装置盛放的试剂为______。

【答案】长颈漏斗 B 、C ; 2H 2O 22H 2O+O 2↑ 用带水星的小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浓硫酸
【解析】
【详解】
①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
②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③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要制取纯净的CO 2气体,第一个F 装置盛放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目的是除去CO 2气体中的HCl 气体,第二个F 装置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FeCl 3溶液常用于蚀刻印刷电路,反应原理为aFeCl 3+bCu═cCuCl 2+dX .向含溶质32.5g 的FeCl 3溶液中慢慢加入一定量的Cu 粉,反应过程中FeCl 3、CuCl 2的质量随Cu 粉质量变化如图。


(1)b :c═_____。

(2)X 的化学式为_____。

(3)生成X 的质量为_____g 。

【答案】1:1 FeCl 2 25.4
【解析】
【详解】
(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铁比铜活泼,所以X 不能是单质铁,所以应该是氯化亚铁,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 3+Cu═CuCl 2+2FeCl 2,所以b :c═1:1,X 的化学式为 FeCl 2;
(3)设生成的氯化亚铁的质量为y ,
322
2FeCl +Cu CuCl +2FeCl =642546.4g y
y 2546.4g 64
y =25.4g 。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