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三次离队感想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悟空三次离队感想作文
《西游记》中取经团队中功劳最大的是孙悟空,一路上就靠着他降妖除魔。
当然,他也是最大的不安定分子,屡屡搞出闹别扭离职出走的戏码,取经事业几次都差点因此停摆。
其实这三次离职的原因、情形以及结局都不大相同,分别对应着三种不同的职业状态,且让麻布蹲细细解说一下。
(一)
孙悟空的第一次离职发生在书中十四回。
大公司佛门的取经项目组才成立,唐僧刚把孙悟空从五行山下放出来,团队里就这两个人。
也就是团队起步阶段,唐三藏是项目领导人,一没钱二没能力,空有一腔激情。
这时候团队迎来的第一位员工——业务大牛孙悟空,孙悟空的加入既不是因为折服于唐僧的个人魅力,也不是看好团队的发展潜力,其实就是为了报答唐僧的个人恩惠。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几个人组建团队,不管经营理念是否一致,彼此性格是否互补,往往仅凭着私人的情感就拍了脑袋。
这样的团队最容易出问题。
矛盾的起因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没两天,路上碰到了六个毛贼,拦路打劫,被孙悟空一顿全打死了。
在他看来,这算不得什么事,当年在花果山不知道打死过多少人。
但在唐僧眼里这事可关乎原则问题,絮絮叨叨说不停。
孙悟空脾性上来拍拍屁股走了。
现实中,就是来了一笔小单子,业务出身的孙悟空接了,唐僧认为这不符合团队的经营理念,两个人不欢而散。
要是孙悟空一去不回头,这团队也就歇火了,两人之间的恩情也没有了,恐怕还会老死不相往来。
孙悟空离职后,跑到龙王那里吃了盏茶。
老龙王给孙悟空说了张良“圯桥进履”的故事,又告诉他“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等于告诉了孙悟空,你现在的路难是难了点,但公司平台好,将来有盼头啊,你要甩手不干了,可能就误了前程。
孙悟空闻言就回到了唐僧那里,然后被骗带上了紧箍咒。
紧箍咒类似于长期用工合同,签过了违约责任相当大。
所以大家干工作,千万不能空口白话,一定要白纸黑字。
孙悟空的这一次辞职是主动的,后来回心转意,是因为了解了现在的平台好,出去了便失却了前程。
(二)
孙悟空的第二次离职发生在书中二十七回。
这时候团队已经组建完毕,业务已经基本走上正轨。
起因还是一样的,碰到白骨精,孙悟空认为该打,唐僧反对,彼此间就有了龃龉,加上新入职的猪八戒为了讨领导欢心,可劲地挑拨撺掇,唐三藏一怒之下把孙悟空扫地出门。
孙悟空哀求许久,唐僧就是不肯回心转意。
孙悟空要求唐僧解除用工合同,也就是拿掉紧箍咒,但合同是和大老板佛祖定的,唐僧也没有权限。
无奈之下,孙悟空回了老家。
实际上,团队离不开孙悟空啊。
没多久,遇上了黄袍怪,唐僧陷入了困境,团队里面剩下的人使劲浑身解数也没辙,取经事业遭遇重
大挫折。
唐僧被变成了猛虎不能说话,沙僧被绑了,只好由小白龙让猪八戒去请大师兄回来。
孙悟空一看团队派人来请,开始各种拿架子。
后来八戒使了激将法,好歹才把大师兄弄回来的。
大牛就是大牛,孙悟空一回来,跑到天上找了找关系,问题立马迎刃而解。
这时候,他又开始倚卖,嚷着要走。
后来众人赔礼,唐僧认错,这事才算了结。
孙悟空的这一次辞职,其实是被动的,责任全在唐三藏,是他是非不分、听信谗言,但也说明了只要有能力,团队是离不开你的,而你认为的那些不公平最后都会向你低头。
如果没能发生,那只能说你还不够重要。
(三)
第三次离职发生在五十八回。
团队一路往前,众人同心协力,一路降妖除魔,虽有小嫌隙但也无伤大雅,此时取经路已然走了一大半,矛盾又爆发了。
情况还是一样,孙悟空打死了一众蟊贼草寇。
对待妖怪,师徒二人观点相近,打死算了。
但对待蟊贼上,两人从未取得过共识,唐僧认为蟊贼毕竟是人,还是要饶他一命,孙悟空则认为恶人就要打死。
其实这只是表因,矛盾的根本则在于:孙悟空一路上殷勤劳苦,认为团队离不开他,所以颇为自傲,而唐三藏作为团队领导看不惯他的态度。
这一次猪八戒学乖了,没有火上浇油。
但师徒矛盾不可调和,孙
悟空又一次出走。
不过,孙悟空内心舍不得走的,一来已经受了那么多难,此时离去,等于前功尽弃;二来合同在身,紧箍咒还在头上。
所以孙悟空跑到分管领导观音那里诉苦,又哭又闹,依然有些矜功自伐的味道。
结果,变数突生,蹦出来个六耳猕猴,能力手段都与孙悟空不相上下。
这下孙悟空慌了,他慌得不是师傅受难,也不是水帘洞被人抢占,而是他不再是三界之中独一无二的孙悟空,不再是无可替代。
所以最后闹到大老板佛祖那里,纵然佛祖劝阻,孙悟空还是不顾一切把六耳猕猴打死。
有了此事之后,孙悟空回到了取经人团队里,便老实安分多了,再也没有过离职的情况,因为他知道自己自己不干,有人来干,干的也不比自己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