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工 程 技 术1 建设监理制度概述
1.1建设工程监理相关概念阐释
监理,顾名思义,就是监督管理的意
思。
建设监理具体的讲,是指具有相应资质
的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承
担其项目管理工作,并代表建设单位对承
包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专业化
服务活动。
1.2建设监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工程建设监理在国外工业发达国家,
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早在16世纪末,欧
洲的建筑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出现了
专业分工,即工程设计与工程施工分离成
自成体系的行业。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
着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参照国
际惯例,我国在建设领域开始推行建设监
理制度,1997年11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筑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行建
筑工程监理制度”。
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
的形式对工程监理作出规定。
1.3实行建设监理制度的重要意义
我国实行建设监理制度的时间虽然不
长,但已发挥出明显的作用。
建设工程监理
制度的推行,对于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提高
建设工程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
先实行建设监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
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其次是有利于规范
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建设行为;再次是有
利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最后是有利于
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以及
有利于对外开放和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
2 我国建设监理制度的现状分析
2.1我国实行建设监理制度的初步成效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建设工程监
理经历了试点、稳步发展和全面推行三个
阶段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健康
发展的良好势头。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
面:一是已基本形成建设监理法规体系和
机制。
二是监理范围不断扩大、成效显著;
目前监理范围已涉及工民建、市政公用、公
路、桥梁,水利、电力等,基本涵盖了建设工
程的各个领域。
2.2我国建设监理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经过这么多年的
推行,虽然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作为一
种新的制度,由于实行时间不长,当前还存
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一是建设监理制度不
够完善。
二是没有真正实行“全面监理”。
目
前对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控制几乎都是从
项目施工阶段开始的,而且侧重于工程质
量方面,远未达到建设监理应有的预期效果。
三是监理单位缺乏监管、承担法律风险能力不足。
对于监理企业的腐败等违法违规的行为缺乏监管机制,监理单位普遍经济实力有限,难以承担赔偿责任。
2.3我国建设监理制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我国建设监理制度在实践过程中问题出现原因涉及多个方面,主要有:一是建筑市场机制不成熟、运作无序。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形期,建设监理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尚处于逐步完善的发展初级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尤其是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具体、完善、可行的机制来规范、约束建设工程各参与单位的行为。
二是监理单位体制问题。
主要表现在:未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彻底脱钩,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项目法人没有自主权利,监理工作的开展和业务的承揽多数依赖与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关系,不利于监理招标工作的推行。
三是监理单位综合素质不高。
3 健全和完善我国建设监理制度的对策分析3.1完善建筑市场管理体系目前,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建设工程监理的条款不少,但在市场运行和市场管理监督机制方面还比较薄弱,建筑市场机制尚不成熟,所以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逐步建立和健全起来。
具体措施如下:(1)是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
首先,要实行建设项目法人、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市场准入制度;其次是建立信用档案,对于建设各方主体在建设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予以记录在案。
(2)是充分发挥政府建设管理职能部门监督作用。
规范建设市场秩序,政府建设管理职能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改进监督手段,把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作、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
使建筑市场的混乱局面彻底发改观。
3.2加强培训管理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监理工作本身就要求监理人员必须是高智能、高素质的人才。
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监理水平,要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必须加强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与培养、强化监理工程师注册管理。
培训教育要做到数量合适、质量合格、结构合理。
还要加强对注册监理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进一步优化注册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造成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的、高素
质的工程项目总监,以此带动监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同时还要加强对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建设工作,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服务档次。
3.3推行监理职业责任保险制度,提高单位公信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工期以及造价等问题和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越来越密切,作为监理单位如何能够获得社会的信任,不仅要求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还必须提高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对于监理单位赔偿能力不足的问题,可通过建立监理职业责任保险制度,把监理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对监理单位赔偿能力作出保险,这样既防范职业责任风险,又提高了单位公信力。
3.4加快监理标准化、规范化进程目前,工程项目监理的实施大多是由监理人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而展开工作。
工作内容、程序和质量并没有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随意性很大,造成工作不到位,严重影响监理效果。
国此,制订一定范围内通用的监理规范及操作细则是十分必要的,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总结监理经验基础上,组织编写相关操作规范,原则上规定监理内容、方法手段、业主与监理职责关系等,构成建设监理规范化的基本框架。
4 结语建设监理介入建设市场,对传统的建设行为主体是一个震撼,也是一个制约,为了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必须正视当前工程建设监理领域存在的问题,研究和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
笔者认为,在积极推进建设监理制度的同时,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建筑市场管理体系;监理企业则应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体制创新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积极推行监理职业责任保险制度,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社会公信力,承担起时代赋于监理更重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国的监理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赵英才.学位论文创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翁南中
(汕头市雅阁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广东汕头 515041)
摘 要:建设监理制度,我国是近些年来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推行,对于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设 监理 工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TU 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5(c)-0055-0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