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治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性疾病,老年人因其生理结构的特殊性致使是易患人群,本文分析现阶段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治方式,寻求更好的治疗手段。
标签:老年急性肠梗阻;诊治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是普外科常見疾病,老年人由于神经功能、传递功能减退,在病理生理上发生改变,反应迟钝[1],以及痛觉刺激性反应较差,常使肠梗阻体征不典型,易导致漏诊、误诊。
并且老年人本身在身体机能、代谢及对外界反应上有诸多改变,易合并其他多种疾病。
因此,老年性肠梗阻在病因表现及治疗上有其特殊性。
老年急性肠梗阻是尤为常见的一种外科多发病及常见病,有着发展迅速、病情多变以及病因复杂等多种特点,通常难以准确的估计病因,非常容易导致误治及误诊的发生。
为了提高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诊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老年急性肠梗阻120例患者,其中,38例女性患者,82例男性患者;患者年龄61~75周岁,平均年龄67.2周岁;患者的病程为8h~5d。
本研究中的12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都呈现出程度不同的肠梗阻症状,如排气排便停止、阵发性腹痛及腹胀等,经过X线检查可知,有气液面和肠胀气等不良症状。
120例患者中,合并8例慢性支气管肺炎,12例肾功能不全,12例糖尿病,22例脑梗死,24例高血压,26例冠心病,36例低蛋白血症,其中,84例患者合并1种及以上疾病。
1.2方法按照临床体征和就诊症状加以初步确诊以后,对120例均进行血常规检查、肠镜检查、B超检查和腹部立卧位平片检查,X线平片显示场曲扩大及积气,并且有着多个阶梯性状的液面。
36例患者出现腹膜刺激征,12例患者有淡血性及血性液体,6例患者有浑浊性液体,其余的患者都出现浑浊的淡黄色渗出液。
经结肠镜检术,术前10例患者确诊为恶性肿瘤[3]。
经血常规检查,76例患者的白细胞总数高于(10×109)l,70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数高于70%,82例患者的出现异常血象。
1.3手术方式选择入院以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4~48h的保守治疗,明确的要求禁食,并且给予营养支持、胃肠减压及抗生素,以便于对机体正常脏器功能及内环境的恒定加以维持,同时,严密的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
本研究的120例患者全部实施手术治疗,在粘连性肠梗阻中,32例进行黏连松懈术,22例进行肠切除吻合术;对于恶性肿瘤患者,16例进行中结肠肿瘤切除术和小肠根治切除术,6例进行姑息性切除术,4例进行肠切除吻合术,2例进行短路手术,2例进行永久性肠造口术。
其余患者分别实施松懈复位术、复位固定术、切开取石术和结肠切除术等。
2 病理特点
老年急性肠梗阻的原因可有多种,常见病因是肿瘤、肠粘连、腹外疝嵌顿、粪块堵塞、乙状结肠扭转、肠系膜血管病变等。
首位病因则主要是肠道肿瘤。
Mc Entee等报道恶性肿瘤占26%,绞窄性占25%。
而老年人结、直肠癌起病隐匿,发展缓慢[2],症状不典型,当出现急性肠梗阻时,病程往往已属晚期,临床处理困难。
老年人肠壁有退行性变,当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肠管扩张明显,易发生穿孔。
结肠肿瘤引起的梗阻多为慢性不全梗阻,在发炎水肿时可出现急性肠梗阻,梗阻以上肠管扩张、肠壁增厚。
发生肠绞窄时,开始静脉回流受阻,肠壁瘀血水肿,由于肠壁小静脉通透性增加或破裂,出现肠腔内外血性渗液。
病情继续发展,动脉供血障碍,肠壁缺血坏死、穿孔,引起腹膜炎。
老年急性肠梗阻易发生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毒血症,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中毒性休克。
痛不剧烈,吐不频繁,胀较突出,闭不典型,但全身变化重于腹部表现。
3 临床特点
急性肠梗阻的典型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痛、吐、胀和闭。
而老年人由于自身病理生理的改变,临床症状往往并不典型。
3.1老年急性肠梗阻腹痛程度远不如青壮年剧烈,有的仅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
老年肠梗阻的症状具有不典型性,但腹胀表现较为突出,可见到肠型及胃蠕动波,有时可扪及包块。
3.2肠鸣音亢进不如年轻人显著,典型的肠型及肠蠕动波少见,发生肠绞窄、腹膜炎时也不一定有腹肌紧张。
临床症状与实际病理变化不相符。
3.3老年肠梗阻就诊时已有明显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可有显著中毒症状。
3.4老年人肠道恶性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发生部位多于结肠或直肠,小肠少见。
临床表现以低位肠梗阻表现为主。
4 结果
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诊断充分的证实,本研究急性肠梗阻120例患者中,病因主要为:16例外疝(13.3%)、26例恶性肠道肿瘤(21.7%)以及54例粘连性肠梗阻(45.0%),并且还包括2例血栓,2例肠套叠,4例肠扭转,4例腹内疝,6例炎性肠梗阻,6例异物(粪石或胆石)。
114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得以好转及治愈出院,95.0%的治愈率;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死亡,并且均为广泛腹腔内肿瘤细胞转移所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5 小结
从总体上来看,肠梗阻是病理生理动态变化的一个过程,在某种条件下能够逐渐的由慢性肠梗阻向急性肠梗阻转变,直至转变成完全肠梗阻。
与青年肠梗阻相比,老年急性肠梗阻有着显著的不同,其临床表现、病理和病因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4]。
因此,应当全面细致的对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体格检查,重视腹部平面检查和B超检查的结果,详细的询问病史,需要时还应当动态持续的观察,从而正确的诊断病情及病因。
在选择手术方式方面,应当按照患者的具体生理状况加以区别对待。
在诊治时必须对肠绞窄发生与否进行密切的观察,并且将外科手术治疗准备做好,以便于降低病死率,与此同时,还应当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脏器功能和病因,正确的掌握手术时机和手术适应症。
参考文献:
[1]雷国伟.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5).
[2]刘建,邹璎,张磊.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J].首都医药,2007(12).
[3]隋国德,胡三元.老年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附116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4).
[4]李泽宇,李春青,李凤臣.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203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17).。